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观《摔跤吧爸爸》新感——人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观《摔跤吧爸爸》新感——人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2022-01-22 17:45:54 作者:一页清风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观《摔跤吧爸爸》新感——人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曾经非常火爆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几乎无人不晓,里面感人的情节,耐人寻味的思想内容都为它的成功奠定了成功的基石,因此在印度甚至全球这部电影都好评如潮。如果从人性本身的角度去解读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首先个人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决定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是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再次从动机来看;最后从意志品质和人性解放的角度分析。

  从人性中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来看

  最初剧中的爸爸逼迫两个女儿学习摔跤,以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女儿,女儿出于害怕严厉爸爸的心理,刚开始能够按照爸爸的要求来做,但是之后是反抗,反抗无效后消极怠工。从柯尔伯格的人性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此时两个女儿处于前习俗水平中的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因为害怕爸爸的惩罚而不得已去接受高强度的训练。此时也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这只是爸爸的一个未完成的梦想,希望通过女儿来实现,也正是因为这个梦想是爸爸的不是女儿的,所以两个女儿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做这件事,这也是人性利己主义的体现。所以女儿根本不可能取得较大的成效,在训练一段时间后,爸爸检验教学成果时,女儿很轻松的就输给了哥哥。转机在两个女儿去参加朋友的婚礼以后,两个女儿听到比自己年长不了几岁的新娘对他们说:我们的现实就是这样,以女儿身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锅碗瓢盆为伍,终日操持家务,到14岁时便要嫁为人妇,为了摆脱家庭的负担,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相夫教子,这是我们一生所有的使命,至少你们的父亲把你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他就是为了让你们有自己的将来,有自己的人生,他又有什么错呢?这个时候两个女儿的内心起了波澜,第2天她们自己自觉早早的起床,一改之前消极怠工的学习态度,开始出乎爸爸意料之外的主动认真训练。这个时候训练才会在她们身上产生相应的效果,因为她们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指人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将二者统一起来,即表现于人区别于物的主观能动性。一开始两个女儿是后者,在做但是却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婚礼听完新娘开始自己去做,第2天早起付出行动并坚持下来,这样就是两者结合,既有想法也有行动去支撑自己。无论做什么只有自己真正喜欢或者想去做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好,我们的学习过程其实可以完美的反应这一理论。刚开始我们对于学习认知比较浅薄,加上刚经历高考后的大解放,我们或许内心只是想在大学轻松愉快的玩耍或者松口气,到了期末考试阶段由于害怕期末考试挂科的后果而努力学习,这其实都是外部力量的约束,如果只是想为了不挂科去学习那自然是学不好或者学不精,或许对于当下考试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真正爱上学习这门学科,想要去挖掘学习的奥妙,内心真正想要去学好这门学科,并心甘情愿为之每日付出一定量的努力,遇到难题敢于探索,勇于不耻下问,相信会对会自身学习打开新的世界的大门。

  从学习策略的角度去看,刚开始两个女儿处于元认知策略中的元认知知识阶段,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即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后来自己主动去做,属于元认知监控阶段,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对于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监控和相应的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即知道何时做如何做。清晰的了解认识到元认知学习理论对于学习无疑是有帮助的,只有当我们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为什么学习,怎么去学好,并指定学习计划设立学习目标,及时去监控学习结果,如果有冲突的地方及时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

  从心理学家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来看

  按照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把成败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归因和非稳定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首先第一次比赛没有任何比赛经验的吉塔输了,这属于外部归因决定了最终的成败,首先吉塔有能力并且足够努力,这属于内部归因。但是任务难度太大,运气不佳,导致她最终失败,这都属于外部归因,外部归因不可控制。其实学习中,我们或许也会遇到很多难题,或许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最终结果还是不尽人意,此时我们就会很失望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漩涡,这就是成败归因的问题,如果客观的来看一件事情是否能成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任务的难度、运气等都是对结果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的,如果忽略这些只去关注最终结果的好坏,心理自然就会不平衡。每个人心中都是关注最终结果的,这其实就是人性,没人会问你过程有多艰难,所以我们要学会调和自身与现实结果的冲突。

  从内外动机来看

  虽然第一次比赛输了,但是参加了一次比赛的吉塔,体会到了竞赛体育项目,带给人的激动,兴奋,愉悦和满足之后的吉塔,开始主动找爸爸表示自己还想参加比赛的想法。这个时候对于比赛胜利这个想法已经从爸爸的梦想变成了自己的梦想,也就是从外部动机变成了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就感,内在动机提供了一个促进学习和发展的自然力量,没有任何外在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激发行为。一开始女儿是在父亲的鼓励下,慢慢有了比赛的奖励,再一次次参赛,成功上获得了情绪上的满足,真正爱上了摔跤。这也启发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享受学习的乐趣,多多培养内在动机。我们刚开始学习,遇到难题老师总是鼓励我们,自己作出一道难题也会有相应的成就感,这就属于情绪上的满足,学习很枯燥,面对冰冷的数字,复杂的题型,如果只去想着做题就失去了学习本来的快乐,如果只把学习当做任务当做别人布置给我的必须完成的作业,那无疑是非常累的,但是如果我们放下人性中那些功利的心态,去寻找学习本身的快乐,做题带给自己的成就感是其他奖励无法达到的,更不能用钱去衡量。

  从意志品质的角度去分析

  首先吉塔通过新娘认识到摔跤对于一个普通的印度女孩意味着什么主动接受训练属于意志的独立性。意志的独立性表现为一个人能够主动的独立的采取决定,执行决定可以理智的分析,吸收周围人的合理意见,又能做到不屈服于周围人的压力,不随波逐流。吉塔清晰的认识到摔跤对于一个印度女孩的意义后,大胆走出一条不同于普通印度女孩的路,理智的分析吸收父亲的意见坚持训练。后来她每天都坚持训练即使比赛输了也不放弃属于意志品德的坚忍性,意志品德的坚忍性表现为长期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并坚持不懈的为执行决定而努力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压力面前不屈服。在行动遇到困难时,能不断的激励自己坚持不懈的完成意志行动。

  这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日常专业课的学习,还是最终选择考研都是需要坚持不懈的意志来支撑的。考研的学习何尝不是这样。因为我们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在当下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如果想要脱颖而出,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需要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不随波逐流,我们吸收别人好的建议的同时能坚持自己考研的想法这就是独立性。然后我们每天坚持学习,属于意志品质的自制性。为此我们长期坚持奋斗,最终取得成功,这就属于意志品质的坚忍性。如果我们没有意志品质的坚忍性随意改变自己的想法,遇到困难就放弃,那最终结果也将会是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五、人性解放的呼唤

  摔跤吧爸爸不是一部单纯的亲情电影,它传达的是对印度妇女解放的先进思想,对于印度封建思想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封建思想比较牢固的国家,至今为止还有童养媳、包办婚姻、一夫多妻等封建制度的存在,印度的妇女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的压制之下,而这部电影无疑是黑暗封建思想中透露出的一缕人性解放的曙光,影片中的两个女孩敢于反抗印度封建婚姻制度,敢于追求女性的价值,敢于反抗男权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是印度人性解放的光辉。也正是因为这个让这部影片成为印度非常火爆的黑马影片,甚至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这些声音无疑是对人性解放的呼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