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骨子里高贵的血统
昨晚,一家人正观看湖南卫视播出书香中国颁奖晚会,儿子一句话引起大家的思考:妈妈,什么是书香中国,什么是中华民族骨子里最高贵的血统。
我略加思考,告诉他:所谓书香是指爱读书的人能在书里闻到一股香味,这是知识的香味,也是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而书香中国,就是说所有中国人都爱读书,到处都崇尚知识,热爱知识,祖国大地就处处弥漫着一股书香味。当一个人、一个民族自觉的把读书当成一种离不开的习惯,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这样,读书就成了一种好的血统,一种高贵的血统,让人觉得羡慕的血统。
他似懂非懂的看着我,等着进一步的答案。我抚摸着他的头,笑着告诉他,其实你也是书香中国的一员,你的骨子里也会慢慢具备高贵的血统,只要你坚持读书,喜欢读书。他惊喜的说,真的吗?
现在细细想来,从给他朗读第一本书,到订阅各类幼儿读物,再到陪他去书店看书、买书,这一切都没有太刻意,只是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就会带着问题去从书本里找答案,这是我们大人们读书的原动力。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读书的动力可能更加纯粹得多。他们会沉溺于父母朗读的故事人物,会寻找动画片里看到的各种动物知识,会去了解生活中听说的那些国家,会特别想知道眉毛的作用是什么等等。他们没有特别功利的去偏好什么,只是在那颗好奇心的引导下,去发掘、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
当家里的各类读物,特别是他的书籍占领半个书柜时,我倍感欣慰的是,6岁不到的他,已经能侃侃而谈各种连我都不知道的动物,被美术班的老师同学调侃是动物小博士;当看到柳叶湖的垂柳,不自觉的吟唱刘禹锡的《竹枝词》;能像青蛙弗洛格一样,学着去接纳、欣赏身边的朋友;能在外出旅游时,自觉的记住景点的名称,告诉你游客专用通道在那边……我想这些,都是读书带来的变化,也是书籍赋予的力量。
在感受孩子读书带来惊喜的同时,父母也开始反省对读书的态度,大人的世界太多的功利性,除了必读的业务书籍、政治理论、育儿宝典外,现在很难去静下心来,泡一杯清茶,去品一本经典,去探索一些新的领域。
尔后,我们对书房作了一些小小的改造,开辟出专门的读书角,摆放三个慵懒的小沙发垫子,每周日的下午是家庭读书时间,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抱着各自喜欢的书籍,去寻觅新的惊喜。希望,好的习惯能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