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图大展的伟大复兴时代
当热点不再以社会进程的浪潮形式自然推出,而是更多地成为人为的聚焦和讨论,“存在即合理”的原则更像是不愿思考的人的借口。若想珍惜有限的精力,除了有所不为,更要如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提倡的“挑选,占有”,要有所为。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例如“瑞典女孩”关注着人与自然的博弈,“诺奖公布”又勾起人关于人文的探寻-我们不断回望这些亘古命题,述说着我们人类无法绕开的精神乡愁。其实热点从来只是载体,承载着人们欲望的纠缠、生存的渴望,更应当是一份群体的无尽追问与践行,在人类光荣的荆棘路上不断寻找地平线后那真善美的太阳。然而,欲超越那种厌恶过去、畏惧当下、绝望于将来的浮躁,我们不只应试图从热点中选择自己的所需,更要培育造就伟大命题的土壤。或许这就要求我们先在热点遍布的社会中做一个孤独的修行者,以特立独行的勇气,从心所欲而不流俗,内以诗书文华修炼本心,外以家国担当锤塑责任,从而认识自己,懂得人事,此后方知取舍、明本末。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人们的悲欢岂不相通?先生大抵是眼见当时社会的冷漠愚昧而兴警语罢。一个胸有境界的人,千万个高瞻远瞩的人,自然战胜“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乱象,还公共话语一片净土,使热点成为有助于塑成现代人新的精神家园的基石。“朱弦已为佳人绝”-黄庭坚面临无人理解的贬谪境遇,无奈却毅然地“绝朱弦”,守住了精神澄明之境。不同于那时朝廷浑噩,关上屏幕,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已不必退求山水-先关切于 现实,再以互联网平台的热点聚焦现实中真正有价值的部分,“青眼聊因美酒横”,直到我们的虚拟世界也能有机地运行。
当此宏图大展的伟大复兴时代,以克制自省的心灵、客观求真的眼界与崇高向上的志向去拷问自己、审视世界-乘热点之东风,九万里风鹏正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