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名故事》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无名故事》影评精选

2022-03-05 08:35: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名故事》影评精选

  《无名故事》是一部由罗贝托·安度执导,米卡埃拉·拉马佐蒂 / 雷纳托·卡朋特理 / 劳拉·莫兰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悬疑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名故事》影评(一):无名的真相

  根据意大利画家的名画真实盗窃案件改编的影片,具有意大利电影特色的文艺元素和鲜明风格,摄影构图画面很美,艺术感十足,剪辑流畅自然。采有虚实结合的拍摄和叙事方式,戏中戏真真假假,讽刺性写实,悬疑推理不到最后一刻,真相和案件都有可能生变。故事层层推进,台词很有意思,黑色幽默,仔细看会发现一些伏笔,演员的表演戏份足,尤其女主前后形象和表现差异亮眼,很容易跟着角色进入剧情。

  《无名故事》影评(二):没有标题

  看完点映,我的角度可能有些不一样,感觉是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小编剧参与了一次寻找真相后勇敢面对自己人生的故事。

  电影很平铺直叙,没有特别悬疑,不恐怖,有家庭感。不要带太多预期,就当一个轻松的文艺片看就好。意大利语很好听,虽然完全听不懂。故事的叙述很好,有不同角度切换,自己可以推断进展。

  感谢#大象点映

  《无名故事》影评(三):悬疑不重要,其实是虚实互生与广角描绘

  大陆这个译名是直译,也更符合影片文艺性一面的主题,有着不应为人知道和无足挂齿的混合,不过从市场来讲这个名字不好,台译的“失窃神画:卡拉瓦乔”就很直接,一下就让观众能进入了。影片灵感来自卡拉瓦乔“耶稣的诞生”失窃事件,虽然讲的是名画失窃案,但其实只是背景,着力在这之上牵扯出的各种关系:金钱、政治、黑手党、家庭、电影工业等等,勾勒意大利的现实与风情。一些男性角色颇有讽刺意味,比如没有文化的文化部长、写不出故事的编剧,都是靠背后的女人。影片用了近些年流行的多重嵌套,编剧的故事、“真实”发生的案件、拍摄中的电影互相交织,虚实结合,直到虚实的边界完全消除。但是就像片中评价编剧角色的一句台词,“他总能想到一个好的开头,但往往进行下去就不行了”,本片也是前面颇有气势,后面面越来越广就散了,虚实相生的关系也流于平庸,本来很有在虚实上做出大文章的潜质。

  《无名故事》影评(四):“欲擒故纵”的电影版释义

  2018意大利剧情片《无名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豆瓣评分6.4,IMDb评分5.9,于2022年1月7日引进国内上映。

  本片的内容让我想到了2010年皮尔斯·布鲁斯南主演的《影子写手》,本片聚焦于一个为爱为编剧男友wbianju而甘愿做影子写手的女人惹祸上身的故事。

  本片的故事内容比较新颖,艺术品警察为了调出幕后大鱼,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将案件线索透露给女主,通过女主散播出去,从而引出幕后主使,达到破案的目的。女主这个角色是个被人利用的角色,既被爱人编剧所利用、充当影子写手,又被警察所利用、别人当枪使。

  本片的创意挺好,但是没拍好,故事讲得不够清晰,前半段好于后半段,最后没能形成高潮,结尾没能畅快淋漓。

  如果以高智商犯罪的期待来看本片,会很失望,因为本片不是以盗窃人为视角的,也不是以破案人为视角的,而是以第三方为视角的,因为虽然本片海报中打着“完美犯罪”的旗号,但是我们是从案情递进中逐步了解到盗窃手法。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有中国元素,台词中多次提到中国影人参与投资制作电影。

  《无名故事》影评(五):真相总是致命的,虚构才让我们解脱

  看完电影、走出影厅的时候,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一本书——《是名画总会被盗的》,书的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好像也是讲了一幅名画被偷盗被寻找的故事。

  类型当然是悬疑推理,但讲述故事的方式却很有趣,进行了层层嵌套,虽然忘记从影片的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隐约感到白发侦探与女主的关系是什么了,但这并不妨碍最终谜底的揭晓,因为尽管这是悬念之一,却并不是最大的那个悬念。

  影片大约有三种真实,一个是戏中戏,影片所展示的剧本以及在此基础上拍摄的电影、黑白的部分;第二层这部影片本身,女主与白发侦探所处的时空,彩色的部分;第三层则是影片背后的真实,但是正如影片结尾,也是戏中戏的结尾处,女主说的:“真相总是致命的,只有虚构才让我们得到解脱。”是啊,关于围绕名画展开的争夺的那个真相,真的是危险重重,牵扯到太多的人和利益的直接搏杀,就像深渊,真的有人有勇气去面对与揭示出来吗?而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与虚构,看起来就好接受得多了,这大概就是我们还需要艺术的原因吧——它是真实世界的某种映射,但又没有那么难以接受。就像女主被白发侦探选中,用匿名的方式、冒名发表剧本,却几次置身危险境地,但她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处理的,她用的方法——请注意——依然是从电影里学到的;包括那位徒有虚名的纨绔编剧亚历桑德罗——还记得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吗?是从背面拍他穿着运动鞋的脚,他站在制片商公司门口的台阶下,很轻浮地用右脚摩擦左脚的脚跟,然后随着他进入公司的脚步,镜头升起跟随。而在那场他在公司预支稿费的戏中,把这位编剧的遮遮掩掩等等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抛出悬念——他为什么会给女主钱呢?就是这样一位编剧,在面对陌生人将他“绑架”、对他的逼问、毒打时,说的也是电影的台词,真是信手拈来,让你感觉到他实际上还是业内人——他对电影的熟悉。还有亚历桑德罗是怎么清醒的?女主去看他,跟他说的剧情,对,那一段不就是《英国病人》经典造型吗?!所以,这部电影在建构故事的时候、又在解构故事,用虚构的真实应对虚构、更应对残酷的现实本身,这也就是它想向我们揭示的“解脱”的含义了吧,否则真实的故事应该会有别样的发展,比如:影片中的黑手党真的会放过亚历桑德罗吗?真的会有人良心发现放过女主吗?女主与变了装的嫌犯面对面,真的能在最后时刻逃脱?所有的一切都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影片又用戏谑的方式给我们提示,这些不过是让我们得到解脱的方式。

  通往真相的路崎岖艰险,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能力到达,也不是每个人都足够强大到能接受真相的。就像女主对白发侦探说:没有你,我一个人也能行。转眼她就遇到了危险,事实证明她抵达真相的能力是不足的。

  周末看了两部外国电影——虽然都在院线,一部印度的,一部意大利的,可以说你能感受到两部电影的背后都有强大而成熟的电影工业背书,如果纯粹从感受上来看,前者让我很愉快,但后者引发我的思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