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废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

2022-03-06 00:5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100字

  《废墟的故事》是一本由[美] 巫鸿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0.00元,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废墟的故事》精选点评:

  ●功底深厚,文思俱佳。在巫鸿笔下,废墟身上承载着永恒的历史,即“不同类型的记忆和回声融汇进一个永恒的现在”。审视废墟的方式充满张力,中与西,传统与现代,集体与个体,现实与理想,毁灭与新生。大众媒体对废墟的影响颇值玩味。关于工业废墟审美的介绍偏少,可补充。另,里面介绍的当代艺术也太吸引人了。

  ●感谢@Vanessa 赠书。娴熟运用欧洲艺术史的方法和理论来写中国艺术的典范,但并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前面讲中国古代艺术中废墟这一主题的部分很精彩,转向现/当代艺术时感觉有点突兀,但是很快再此进入正轨,全书也没有散架的风险。北京798那部分也很喜欢,而最后回归古代艺术更是让人觉得意味深长。尽管我并不认为本书完美但是不妨碍它展现了巫鸿老师的大家风范

  ●一直以为中国之所以没有保护好文物古建是由于缺乏意识造成的,原来还有深层次的对废墟不同理解的观念。用西方的废墟观念看中国自然是做的不够,不过留在心里这种诗意的表达也很是不错。

  ●概念宽泛化了,当代艺术前的篇目值得一看。

  ●重要的是观察“废墟”背后的文化隐喻和现实映射。另外,金石拓片那部分读得特别费力,还是因为不了解啊。

  ●由于持续地关注当下,在对“废墟”的考量中,观察者始终在场…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古迹在后(景)且观者在前(景)… (在对“废墟”的)观察中的主体和客体同时在场,连贯了时间的前后,喻示了古往今来,因而也就取消了观察者时间的特殊性,转而传达出普世的怀古之心(瞻仰古迹,思量当下,放眼未来)… 这也西方绘画中直接转述“废墟”的观念尤其不同… 从分析古代文人的怀古,进展到关注圆明园作为废墟(公共标识)的崛起,再到对如今拆/建、新/旧、东/西、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辨… 巫鸿的逻辑和学识一直在线!

  ●羡慕的学术写作系列。学到很多,这种研究书目的阅读同样让人保持艺术般的敏感。找机会走一遭东便门的明城墙。

  ●跨越往昔和现代的“废墟”作为特殊的“超符号”,同时蕴含了创作主体投射的旨趣意愿与社会文化结构赋予的特定语义,艺术史研究者再以阐释者的身份同时关照内在与外在,显示出单向因果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可见不务正业的消遣也能有意外收获!)

  ●定价贵

  ●用西方对废墟这种审美对象的视觉,聚焦中国视觉文化地图里的废墟,很有意思,是一个很好的历史剖面,作为一个一直对废墟情有独钟的人,非常值得一看。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一):98—99页关于东岳泰山的两处错误

  P98“宽阔的通天街沿着岱庙中轴线向北延伸,引导游客到达岱宗坊”有误。出岱庙向北有中轴线先到岱宗坊再直红门登山起点无误,然通天街在岱庙以南的中轴线上,沿着中轴线向北的是到达岱宗坊的是红门路。

  P99图1.52注释“山东泰安岱庙前门”误。图中照片拍的是岱宗坊,在岱庙北门(也称岱庙后门——正门/前面是坐北朝南,后面/坐南朝北)再往北通往泰山的路上。前门正对通天街,门书“岱庙”二字。

  也即,泰山这一“胜迹”从山顶南下至岱庙确实都在一条中轴线上,下山后自北(山在北)向南分别是:(红门路)——岱宗坊(红门路,现在是一个岱庙广场)——岱庙(北门/后门—南门/前门/正门)——通天街。

  与内容论述关系不大,但方位描述和图及其注确实有误,或可改正。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二):98—99页关于东岳泰山的两处错误

  P98“宽阔的通天街沿着岱庙中轴线向北延伸,引导游客到达岱宗坊”有误。出岱庙向北有中轴线先到岱宗坊再直红门登山起点无误,然通天街在岱庙以南的中轴线上,沿着中轴线向北的是到达岱宗坊的是红门路。

  P99图1.52注释“山东泰安岱庙前门”误。图中照片拍的是岱宗坊,在岱庙北门(也称岱庙后门——正门/前面是坐北朝南,后面/坐南朝北)再往北通往泰山的路上。前门正对通天街,门书“岱庙”二字。

  也即,泰山这一“胜迹”从山顶南下至岱庙确实都在一条中轴线上,下山后自北(山在北)向南分别是:(红门路)——岱宗坊(红门路,现在是一个岱庙广场)——岱庙(北门/后门—南门/前门/正门)——通天街。

  与内容论述关系不大,但方位描述和图及其注确实有误,或可改正。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三):期待

  中国古建筑大多为木质结构,这使得中国式的废墟不同于西方历史上的废墟,所以,印象中的废墟不外乎城市里拆迁后和散落在某些村落中被遗弃的房屋。而古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废墟形象就是圆明园,但是这段历史实在太堵心,去过多次北京也未曾想过要去看一看。若是以我们从小的教育来看,除了语文课堂上对于怀古诗句的公式化解读,我们不会联想到废墟,也不会懂得如何欣赏废墟,而这类景象的描绘也没有出现在美术课上。大体来说,除非你的专业偏向于美术或者视觉类,压根不会有人主动来告诉你关于废墟的故事,而对于现实中所留下的废墟影像或者实体存在的废墟,我也不会理解它们在历史与美学上存在的生命价值。

  巫老师的书中,从绘画,诗歌,金石,摄影,电影,装置艺术等多个领域,从东方以及西方的不同视角,勾画出古代废墟的悠远与沧桑,也囊括了废墟所带来的冲击与民族意识的崛起,甚至包含了我们对废墟的反抗。书中的文字和图片让我对废墟有了些了解,已经开始期待巫老师的另外几本书。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四):废墟—带给我们无尽的感情色彩

  每个废墟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而对于我们来说废墟对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含义,有些废墟代表了某个时间段的一段历史;有些给我们呈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些通过艺术的表达带给我们无尽的希望。

  废墟对每个人含义不同。历史学家或许沉浸在它所表达的那段尘封往事,想要揭开历史背后的重重迷雾;文人墨客有着国破山河在的悲凉,又可能像顾炎武那般怀念曾经的明思帝,那个亡了的大明王朝;艺术家提起手中的画笔,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或是孤寂又或是充满希望。

  而随着艺术的发展,废墟从曾经华夏土地上留存的石碑,画卷中的大山大河到如今的摄影照片展示出来的战争画面,城中景象。艺术的呈现手法多种多样,带给我们无尽的感情世界。

  当你驻足在火烧过后的圆明园,会感叹曾经那个不争气的清朝政府还是产生无尽的遗憾?这一切都等待着你自己的体验。

  《废墟的故事》读后感(五):虽然对当代"废墟"艺术不太有兴趣,但是描述古代艺术的"废墟"观念引人入胜

  "大卫·波特注意到:'对一位18世纪有品位的人来说,罗马和广东好像是一对让人想象不到的伙伴,都成为了启迪的源泉。' Sinographies: Writing China: p. 143。但他没有指出前者与废墟的观念紧密相连,而后者则与异国情调密不可分" 所以这是我喜欢罗马的原因吗,想去伦敦邱园看看,人造罗马式拱门莫名特别像亚的斯亚贝巴大学的校门 中国古代建筑以为是木质结构,所以废墟和遗址并不像西方那样会保留一堆石头,而可能只剩一个土丘或者说夯土平台,而旧建筑如果要留存下来,只能是不断修缮或者更新 周朝和春秋战国时期,"台"是彰显权势的事物,能站在高台远眺是皇室才能享受的事情,而今所有的观景台尽管不如古代那么宏伟,但至少提供了远眺的机会 而正因为那时候的"台"非常壮丽,多年后只剩"台"本身时,一种对于虚无的感慨和怀旧之情得以萌生,所以站在什么台上远眺怀旧,不一定是风景让人怀古,而是"台"这个事物在文学上已经直接被关联到了怀古和虚无,不过我也在想,如果不是浸润在中国文学氛围中成长的人,也会有在"台"远眺就会怀古的关联性吗 美术评论家们也是文学家 枯树也是废墟的一部分,"隐含了衰败、死亡和复生","是一种特殊的废墟,因为它只是枯了,却未必完全死去","对朱熹来说,孤独的枯树最确切地传达了'天地之心'的生生不息,因为它为自己的再生而挣扎,不像百卉千葩那样不过是自然界暂时的茂盛" 树真是有意思的事物,即使是"废墟般的形体",也同时"拥有非凡的能量和精神" 石涛在1696年左右55岁时所作的「清湘书画稿」最后一卷太有趣了,自己写了一段小字"图中之人可呼之为瞎尊者后身否也。呵呵!"大抵不知道后世人的世界里"呵呵"的新含义吧,他这个作品其实是自传式的,因为"石涛晚年自号瞎尊者,所以我们知道古树中打坐的僧人是画家的假想自画像(pseudo-self-portrait),表现的是1696年(他画这幅画的时间)后6亿7192万年后的自己" 在北京时,经常跟着去徒步各种野长城,很难说在爬得有点累时,还能怀古,但是觉得山上有这样残破的城墙城楼,还是觉得大自然多了一分人文的质感 看完后更想去看各种遗址和废墟 最后引用英格尔·希格恩·布罗迪的一段话: "理想"的废墟必须具有宏伟的外形以便显示昔日的辉煌,但同时也要经历足够的残损以表明辉煌已逝。既要有宏伟的外貌以显示征服之不易,也需要破败到让后人为昔日的征服者唏嘘感叹。废墟彰显了历史不朽的痕迹和不灭辉煌的永恒,也凸示了当下的易逝和所有现世荣耀的昙花一现。所以,废墟能唤起的情感既可能是民族的自豪,也可是忧郁和伤感,甚至是乌托邦式的雄心壮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