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昔日爱武山下,大河奔流波浪汹涌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昔日爱武山下,大河奔流波浪汹涌

2022-04-13 14:55:11 作者:碧叶迎东日 来源:碧叶迎东日推荐 阅读:载入中…

昔日爱武山下,大河奔流波浪汹涌

  昔日爱武山下,大河奔流波浪汹涌

  蔡汉以

  2022-04-12

  爱武山,位于漳州市平和县山格镇隆庆村(蔡家堡)境内。爱武山,古代称“寨仔牯”山;解放后改为“红隆山”,后来改为“爱武山”并沿用至今。

  爱武山是一座很奇特的山。站在蔡家堡的古城楼观望,爱武山的山形就如一个倒放的硕大“金元宝”。山脉(山岭)与原十四生产队的耕山场“扩仔山”,还有“鬼仔坑山”,“东缺后山”等茫茫群山相连。祖辈代代相传,爱武山(寨仔牯)山上,古代是“兵寨”,这里进可攻,退可守是很好的兵家安营扎寨之所。

  爱武山在明代是戚家军练兵场。爱武山古代叫“寨仔牯”山;之所以叫这个名称,祖辈们流传说,是因为这里当年是“兵寨”---是戚家军练兵场。山上可跑马射击,山下可操练船只水兵。有关戚家军练兵场的史实考证情况,本人与蔡伟中于2019年9月1日,发表一篇文章《曾经是戚继光抗倭驻军水寨,如今是福建第一古堡,您去过吗?》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了解,供兴趣者,分享!

  爱武山(寨仔牯)山脚下,古代“大河”的历史痕迹。在上世纪八十年之前,农村实行“集体劳动生产队”制。本人当年是隆庆大队第十二生队一名社员,曾参加生产队劳动。在爱武山下,这一片田野,很多属于我们第十二生队的。这一片田野名称叫“后浪底”。这名称隐藏着二个历史痕迹,其一,这里古代曾经是一条大河,现在的田野是古代的旧河道。其二,古代这条河,浪涛滚滚,后浪追前浪!

  还有,当年我参加生产队劳动时,有二件事可以进一步地佐证了“古代这条河”存在的真实性。其一,“后浪底”田野有一大片“烂泥田”。我们在田中劳动时,大腿陷入烂泥中;若故意挣扎,则越陷越深……其二,靠近山边有一条山泉水沟。水沟的石头洞里,有很多在溪河中常见的鱼,并且还有一些很珍贵即滋补的鱼---本地话叫“犁”,这种鱼的鱼尾有一亇似“印章”一样的记号,很珍贵,滋补!当然水沟里也有很多鳖鱼、乌龟等。

  古代这条大河,现在改道到哪里呢?经过数百年的变迁,爱武山(寨仔牯)山脚下,古代这条大河,现在改道距爱武山约1-2公里外的地方,即蔡家堡的花山溪。蔡家堡村民对花山溪对岸的田野,统称为“溪片”田野。村庄与田野被花山溪河流分开,村民劳作自古以来,乘“渡船”摆渡到对岸。后来打桩搭建了一座“水面桥”……直到1976年才动工建造了“爱武桥”,从此结朿了“渡船”摆渡过河的历史。

  古代这条大河,即现在的花山溪是否出现渐渐地改道吗?从我本人年少看到的河岸,经过50多年,我认为---是渐渐地改道着。例如,蔡家堡南大门方向,自古以来有一条花山溪支流的溪河,那里有一个码头叫“新溪坎”在1975年之前,这亇码头很热闹,从漳州来的许多船只,到这里运输粮食。因为蔡家堡有一座粮仓,是附近村庄交公粮的仓库,地点在原隆庆小学旁边。新溪坎河流的对面叫“溪仔底”,“溪仔底”有一大片田野,这些田野被花山溪(当地人叫“大溪”)和新溪坎河流环抱着。以海洋岛屿来比喻,“溪仔底”属于半岛。陆地在南向,那是铜中村(行政村)再过去就是岩板、坑里……小溪县城等。但是,新溪坎河流在1975年受到“农业学大寨”改溪造田影响,上流水被改道。现溪水变少,变成一条水沟。当年漳州大船来运粮食,将成为历史的过往。

  “溪仔底”东向的大溪岸,在50多年里,却有明显变化。对岸那座抽水机站,约建于1972年,扬程约15米。其原址所在溪岸,现已被河水冲刷了,抽水机站原址在“大溪河流中”!古代这条大河,即现在的花山溪,渐渐地由西向东扩移……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是大自然的现象。我们了解昔日爱武山下古代这条大河……自觉做好河流保护,进一步美化乡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