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理故事
故事一:
一只富有哲理感的老鼠赞美仁慈的大自然,说大自然给鼠类造就了有利于延续它们种族的良好条件。它说:“我们中间的半数从大自然那里得到了翅膀,即便我们在地面上全都被猫扑灭了,大自然仍能轻而易举地从蝙蝠里再造出我们这支被灭绝了的种类来。”
这只善良的老鼠不知道,还有带翅膀的猫呢。
启发:
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
故事二:
女作家维奥斯特叙述她21岁生日那天的情景:
“作为生日礼物,父亲带我到纽约去玩。我穿上盛装,自觉看起来漂亮得很。”途中,她进了厕所,“我在洗手间里照镜子,得意得不能自已。”
她从洗手间姗姗出来时,人人都在看她,“我知道我很漂亮,不过难道如此引人注目吗?随后我听到身后噗噗响,回头一看,只见我的鞋后跟沾着草纸,一卷草纸正跟着我滚下楼。”
“从那天起,”她说,“每当我自觉不可一世的时候,我总回头看看后面有没有一卷草纸。”
启发:
保持一颗平常心,难。
故事三:
犹太社区职员被叫去当一件案子的证人。
“对不起,大人,我是列文,社区职员,不是屠夫列文。”证人说。
法官显得固执。
“你是屠夫列文,一点儿也没错,我在我的记录里读到过你的事。”
“大人,我在法庭上是社区职员列文,在教学里是领唱员列文,在牛面前才是屠夫列文。”证人回答说。
启发:
正义需要的是有意义的平等。
故事四:
德国著名诗人和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对冗长、单调、无效的集会和会议极为厌恶。有一次他被邀参加一个作家会议并致开幕辞。工作过于繁重的布莱希特回绝了这一邀请。举办方并不罢休,直到布莱希特无可奈何地答应为止。开会那天布莱希特准时来到会场,坐在最后一排。主办人看到后把他请到了主席台就座。一开始,主办人以冗长的贺词向到会者表示欢迎,然后以高八度声音激动地宣布:“现在请布莱希特致开幕辞!”布莱希特站了起来。记者纷纷掏出笔记本,照相机也咔嚓作响。布莱希特只讲了一句:
“我宣布会议开始。”
启发: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