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镜中》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镜中》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5-09 00: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镜中》经典读后感有感

  《镜中》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镜中》读后感(一):找到一种属于中国人的内心语言。

  建筑与人的肉身和思想一样,也是“不自由的”,但重要的是在于“建筑要有雄心探索世界和人心的模式”。病重的世界级建筑宗师安藤先生,在远道而来的中国建筑师庄润生面前,云淡风轻地描述当年身处生死边界的感受,由此引出对于建筑之意义的思考所得。他仿佛早已看穿这位年轻同行心中郁结所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开导对方;生死、爱恨本是一体,就像建筑中的光与暗,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通过建筑显示生的光辉,表达对人间的大爱。

  《镜中》读后感(二):欲望的筹码

  “和生死相比,恨微不足道。”但只要人活着,就会被爱恨的欲念纠缠,套上人性的枷锁。因此,才需要通过阅读,通过建筑,通过大自然的灵性来不断的寻找活着的信仰,以求解脱。

  读完《镜中》,久久不能平静,内心涌出巨大的悲痛,却无法落泪。爱是欲望,恨也是欲望,但往往,我们并不能提前预知,更无法随心所控,甚至常常分不清,困住我们的,是这欲望,还是情绪本身。如果非要用死亡来换取解脱,那未免太过悲怆,也太过仓皇,但这就是文学作品的意义,可以用夸张的手法来刺痛人内心深处的徘徊。

  在自己最在乎的人相继离世之前,润生一度以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人,没有父亲的关爱,没有妻子的理解,家庭只是一个虚伪于世的躯壳,所以,他需要子珊,只有子珊能穿透他的身心。但当家庭碎灭后,他再也无法面对那个曾与他惺惺相惜的人,节节溃败。但润生又是幸福的,建筑从未离他远去,只是往后余生,他要背负着4个人的生命,沉重的活着。

  人生无常,无常就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在爱恨的世界里,没有天平,犹如太极运化无穷。在这段纠缠里,润生、易蓉、世平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者非常巧妙的把控了叙事的节奏,在真情流露的细节后,层层带入悬念,又处处提点着人性的光辉与丑恶——润生在最后四面佛的造型中,用天真、温柔、恐怖、自在的四张脸,诠释了爱与慈悲的深远含义。

  作者有十分全面而深刻的功底,镜像无处不在。在人性的洞察剖析之外,全文穿梭于中国、日本、缅甸、美国,让东西方文化、历史与现代在建筑与情感的纠缠与开拓中,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中国文化的内敛与活力,日本文化的正经与情色,缅甸的暴乱与神性,美国的包容与苛刻……同时又巧妙的结合了当下人们关注的时代舆论背景:杭州纵火案、缅甸囚禁案、妇女被拐案,作者编故事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故事是悲痛的,但每个人物在自己的人生范畴内对美好的向往从未止步,最后在润生的建筑之美中得到了终极诠释,也是作者最精华的文字,对建筑美学的深厚造诣贯穿全篇,也链接了对人生百态的无穷思考。

  每一个读者都能够置身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易蓉,母性端庄的外表下藏着烟酒迷醉的浪荡;

  子珊,众人皆以为混乱的情感后却是一如既往的专情;

  但她们一样有着中国女性骨子里对传统和睦家庭的向往。

  润生,冠冕堂皇的完满背后是对两个女人的爱的虚无;

  世平,平静严肃尽在掌控的面具下是被欲念禁锢的失控;

  但他们从未放弃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只是,人生没有先来后到,该经历的修行与铭刻,终究不会错过。

  相信,在真实的人生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犹如光的永恒,犹如爱的绽放。

  如果欲望非要有筹码,希望是信仰,而不是生死。

  《镜中》读后感(三):《镜中》:爱来自秩序,幸福也是

  庄润生说:“我们的内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秩序感,爱如果和这个秩序共鸣,那就是幸福。”

  这句话是有一些道理的。至少,在庄润生的生活秩序未被打乱之前,庄润生是幸福的,哪怕这幸福是建立在欺骗之上的。不过正如易蓉所说的——他不知道就不是伤害——所以,不知道自己正在被欺骗的庄润生是幸福的。

  庄润生,作家艾伟最新长篇小说《镜中》的主人公。故事一开篇,庄润生即陷入突发家庭变故之中,庄润生的有序生活被打破,一时慌乱无措。紧接着,就在庄润生准备将丧子丧女之痛转化为帮助妻子易蓉重新面对生活时,易蓉却未留下只言片语离开人世。原本温馨和睦的四口之家,如今只余庄润生一人,庄润生陷入无尽的自责之中。

  这样的开篇有些残酷,实在令人伤感,尤其是看到一铭一贝两个孩子的不幸时,更是让人不忍直视。正因为此,哀恸成为了这部作品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在庄润生对一双儿女的回忆中,最常出现的是一对文鸟,那是孩子妈妈送给孩子们的两只学名七彩文鸟的宠物鸟。哥哥一铭的黑头文鸟和妹妹一贝的红头文鸟,成为两个孩子的化身陪伴着庄润生,时常飞舞在庄润生身边。

  这是庄润生将母子三人安葬,离开墓地时出现在润生眼前的场景。母子三人正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同庄润生告别,三只文鸟的出现让庄润生热泪盈眶。

  文鸟、镜子,是主人公思索、探寻的影射。作者艾伟巧妙地将它们与情节推进相融合,以意识流手法铺陈庄润生的自我寻找之路。

  《镜中》略带悬念的讲述方式,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几丝神秘色彩。而易蓉在离世前发出的信,则成为整个故事中最颠覆性的伏笔。

  为缓解庄润生的情绪,甘世平将易蓉酒驾造成事故发生的事实告诉了庄润生。这的确减轻了庄润生的自责状态。庄润生短暂忘记了自己出轨的事实,同时也将事故发生时,自己手机关机无法接到易蓉求助电话屏蔽在自己的思想之外。不过,这样的逃避极其短暂,很快,庄润生就在某个监控里发现了尾随同情人幽会的自己的易蓉。

  坦白讲,在读完整部作品后,我对故事中几位人物间的关系是反感的。无论是因在妻子处无法得到生理满足转而投入情人怀抱的庄润生,还是因丈夫纯真善良如少年却无法爱上丈夫的易蓉,亦或是被动接受爱,继而为爱抛弃一切道德底线的甘世平。

  故事中的人物关系纷乱复杂。不过,如果单纯地将目光锁定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上,就会错过作品中的沉思与探问。比如第四部分,庄润生与安藤先生的对话。

  当庄润生问安藤先生有过恨吗时,安藤先生问庄润生是否去过恒河。安藤先生说:在恒河,生和死在同一维度里,同时存在,将要被火化的遗骸在恒河顺水漂过,活着的人在恒河沐浴。在恒河,“死”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好像是为了显出“生”的光辉。

  我没有去过恒河,但我读过有关恒河的作品,尤其是谢旺霖的《走河》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所以我想,我多少能够理解一些安藤先生所说的爱和恨是一体指的是什么。

  其实,庄润生的那句"爱来自秩序,幸福也是"后面,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幸福和快乐是两回事,幸福是秩序,而快乐可能是本能。

  或许,在经历了涅槃重生般的洗礼之后,庄润生对爱、对幸福、对快乐有了新的认识,所以他才会将动画的名字由《致世间的遗书》改为《致人间的情书》。

  --END--

  《镜中》读后感(四):人物的炫耀

  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关于无常与救赎的故事,我不想谈情节,因为这本书里的情节基本是没有办法仔细推敲的,即使多谈也毫无意义。但我想聊一聊人物本身,至少从这个部分出发,是可以找到可取之处的。一开始作者用绵长的笔窥探人幽暗的心思,可以看到润生在失去两个孩子之后,从自责到侥幸的放下,再到更深的自责这样的过程中,他尝试找到无常的原因,找到一个可以怪罪的源头,从而在痛苦中越陷越深的心态。

  在心灵的废墟之上,作者尝试用人物境遇引出一些哲学的讨论。这也是我十分喜爱阅读小说的原因之一,相较于非虚构的作品,小说延伸出的结论是幽深的,需要自己进入故事和语言中一探究竟的,它没有明显的结论,写在完整的章节列表之中。就好像在一开始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们没有办法,无处可逃,必须把创伤当成上天给予我们的礼物。”——我无法完全得到作者的回应,只得自己思考,难道面对创伤,我们只有这一种处理的途径吗?

  回忆的段落靠意识流的方式串联在故事中,天堂、地狱还有鸟、镜子等意象也在人的意识中反复出现着,和上一本我阅读过的《过往》相比,这本《镜中》的故事推进是更缓慢的,因为增加了更多人的思索,不只是对现实境况的思考,同时是更加形而上的思考,在游离状态之中的思考,这些思考虽然拖慢了事件的进度,但在作用上让这几位在生活中遭受了重创的角色显得对自我更加不确定。

  “润生在灵感枯竭的时候,喜欢凝视某个物件,一面墙、一块石头,或头上的天花板,好像这些事物里面藏着灵感这种东西。长久的凝视会带给人想象或幻觉。”不止如此,书中人物在痛苦的当下,也会将意识转到某个物件上去,不管是现实中的物品还是臆想中的金鱼和胡桃木书架,这种写法也会带来一些讨巧的句子,也不会显得太突兀。

  “什么植物都能茁壮生长,与杂草相比,人是多么脆弱,是因为人没有根须深入土地吗?”

  “人类对洞穴有着天生的亲近感,而光线就是人灵魂的形式,或者是神的形式。”

  “生或死只是这个秩序的一部分。永生或轮回,再次的相逢,无常和缘分,都非偶然。我们为什么要烦恼呢?症结在于怀疑那个世界的存在,以为科学可以解决所有、依仗科学就可以安顿自己。不可能的。恐惧不会因为科学而消失。”

  引用一些句子只是想掩饰自己批评的大声,我不想欺骗自己说成熟作者写出来的作品都是成熟的,我也不想说我真的喜欢整部作品。虽然在这其中有灵光与美,但这本小说读起来会有一种带着年代感的洁癖气味,偏向于某种精神洁癖,就好像无论生活中如何一地鸡毛,掉在鸡毛上的角色都能保持某种洁净。

  我记得在《过往》中的“坏妈妈”形象虽然在众多文学影视作品中令人并不陌生,最后的牺牲也略显煽情,但至少有两个儿子角色的支撑让整本小说是耐读的,但《镜中》的几个主要角色都显得有些呆板,似乎是为了带着某种“圣洁”感而做出的调整。这不仅体现在一个角色对另一个角色看法上,也体现在人物对话中的冷感上。这种描写当然没有问题,小说写作并不需要总是将人物拉得那么近,人物也可以和书中的一棵草、一条河同等重要。只是让人产生不适感的部分应该是作者少部分略显固执的描写,不知道是因为审美的固执还是对某种形象的偏爱,让我觉得有些老派,就像润生穿着黑色的休闲西装配着黑色的高领毛衣,虽然面料上乘,但整个画面在脑海中的呈现却是略显傻气的。

  到了第三部,斑驳的光线打在润生身上,像“神”一样,回头一笑把子珊迷住了,他的脸色苍白眼神落寞。在监狱的禁闭室里关了那么久,润生的胡子都能做到不杂乱,还能在上唇形成一个好看的弧形。再提到这样一个事业有成无需健身也能保持身材匀称而结实的建筑师,不应期也都相当短,性能力超凡。——类似的“炫耀”贯穿始终,每次读到我都咧嘴一笑,就好像这个男人是永远的神,即使在他身上安排出轨,打骂孩子的情节,也只不过是神性的一时走失,都是不费力气就能被遗忘的,毕竟这主角的光环照得太刺眼了。

  另一个与人物相关的问题是,人物们虽然经历着更难以承受的变故,却总有一种哀怨呻吟的感觉,开头绵密的笔写下的更像是妻儿病痛十年离去的痛,而不是在一日之间天翻地覆的痛。作者在第一部中拉长了痛苦,但这些痛苦的情绪在前十章中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一次次地复盘让开头变得好重。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很容易就想到的一篇小说是门罗的《多重空间》,这是迄今为止我认为写丧子的父母写得最好的一篇小说了,门罗在一页内呈现的痛苦都比本书的整个一大章要深刻。如果我是编辑,我会想把殡仪馆开始的情节一直到10章都删掉,作为日后的回忆中的触角重现或者根本不提,读者不会明察不到痛苦,同时也不会破坏掉开头部分的冲击力。不过我不是编辑也不是作者,就是个普通读者,随便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果说,第一部分的痛苦只不过是引子,为了引出后面的人生哲学,那么到最后,我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于第一章的哲学成分。

  从第二部润生和穆少华被缅军抓走开始,阅读的不适消退了一点,我开始对整个故事有了一些期待。只是到了监狱之后,那种为了维护人物“仙气”的氛围又重新笼罩来了,能在使用手机发信息求救的时候发送了一条需要让他人猜测含义的信息,能讲出自己身份的时候不讲,面对危险时表面淡定好似一言不发……就好像为了推进剧情,必须自己要自己一头扎进监狱里去。

  好在作者对于情感的体察是敏锐的,描写的功底也十分在线,例如他明白有一类人的抑郁与苦痛就像身体里有一条黑犬,“一有机会就想吞噬他,吞噬他感知现实的能力,甚至感知快乐的能力。”作者也能写出感情里时常被遗忘的侧面:“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润生常常感到自己并没有完全拥有易蓉,他总觉得易蓉的某个部分不在他身边,而是从他的怀抱里隐逸了。一开始他把这归结为易蓉的理性。”我很喜欢作者类似的感情的捕捉,但是对于客观现实的刻画却让人觉得非常虚假,如果这部小说只能说一个问题的话,那就是“写得太满了”,就好像客观物质的生硬掩盖了心绪中的柔软,使得字句与字句是相互打架的,是分裂的。

  整个小说就像一部被剪辑后又重新拼接的伪纪录片,还加上了淡淡伤感的滤镜,想要蒙骗读者不要对角色过分苛刻,要看到她们的困难与抑郁的处境,也要理解他们随口就能说出的至理名言。“希望众生能有此感悟”,润生在最后设计完开头山口小姐委托的道场之后如是说,故作深沉的样子真的还不如庆山随手写下的男欢女爱中带着的禅意深刻。

  “镜子是为了让人心里明白,他自己不过是个反影,是个虚无。”——书中的人觉得自己是个虚无吗?也许是吧,但为什么人越虚无却又越发地光辉了呢?

  好在书中还有部分引起人注意的知识点、对纪录片的指路(还被人物称为“常识”),但除此之外我很遗憾我浪费了几天时间在响亮的名号上,文学杂志的承认上。永远优雅的润生,死得随心所欲还掌控全局的易蓉,一直平和地像一个机器人的世平,“特别像”特种兵的穆少华,不必担心任何问题就能生存的子珊,一个打火机就把女友的脸烧毁的周凯……这些人物都能出淤泥而不染。他们似乎在揭示生活的秘密,但更多的只不过是他们在炫耀自己的身份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