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拖垮一个人的,是“稀缺心态”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拖垮一个人的,是“稀缺心态”

2022-05-10 19:47:56 作者:十点甘蓝蓝 来源:十点读书 阅读:载入中…

拖垮一个人的,是“稀缺心态”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求而不得的东西,有人缺钱,有人缺爱,有人缺时间,有人缺运气……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经济学家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长期研究扶贫,在与众多穷人的接触中,他发现,自己和穷人的焦虑其实非常类似,区别只是穷人缺钱,他缺时间。

  给穷人一笔钱,很快他又会恢复原状;时间也是如此,把他一天的时间延长到30小时,他的事依然做不完,只会拖延更长的时间。

  穷困之人会一直缺钱,忙碌之人永远缺时间。

  在他们身上,都有一种“稀缺心态”,而这正是造成一切稀缺的根源。

  穆来纳森教授在实证研究中发现,贫穷和忙碌并不是简单地因为缺少金钱和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

  举例来说,肖恩是一位白领,他正因财务状况的青黄不接而苦恼:

  几份账单还等着他去还;信用卡又刷爆了;好不容易等到发工资,没想到一下子就花了个精光。

  缺钱的日子着实不好过,而且从短期来看,这种处境也不会有所改变。

  可怕的是,为了还清过去欠下的债务,他还要搭上了越来越多的钱——迟还的账单还要附上滞纳金,信用卡透支要付上更高的利息。

  肖恩深陷于债务泥潭中,无力自拔。

  如果给他提供理财建议,无非是:不要再借贷,节约开支,能省则省,尽快还清以前欠下的债务。

  最终,在没有新债务的情况下,他的财务状况才会出现好转。

  但是肖恩之所以会陷入财务危机,正是因为做不到节约开支,现在有什么东西能让他改变多年习惯呢?

  没有,所以他永远感觉手头拮据,有永远都还不完的账单,这样的人在生活里也大有人在。

  “稀缺——摆脱稀缺的焦虑——自控力下降——进一步的稀缺”,形成了一个更加缺钱或缺时间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会如此?

  二战期间有一个略显残忍的实验,研究者招募了36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志愿者,让他们一起生活在集体宿舍里。

  研究人员每天都会送来食物,但是食物的量逐渐减少,直到仅够他们维持生命,又不会对健康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实验过程中,志愿者的臀部脂肪会大大减少,到后来,坐着都会感觉到疼痛,不得不垫上坐垫,有的人还出现了水肿,他们越来越有气无力,缺乏耐性。

  饥饿不仅让他们的身体变得虚弱,也让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有人开始迷上看菜谱和餐厅的菜单;有人会花好几个小时的时间研究报纸上水果蔬菜的价格;还有人梦想着开餐厅,开启一番新事业;在看电影时,只有与食物有关的情节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人们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食物上,而所有这些关于食物的执着,只能进一步加剧饥饿带来的痛苦。

  其中一位志愿者后来回忆说:

  “其实身体上的不适并没有多么严重,真正令人无法忍受的是,在实验过程中,食物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成了人生的中心和唯一。而如果食物成了唯一,那么生活就会变得十分无趣。”

  这个实验就生动体现了,稀缺是如何控制我们的大脑的。

  所谓稀缺,就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就像那些饿肚子的人日夜想念着食物一样,当我们经历任何一种形式的稀缺时,都会对稀缺的事物全神贯注。

  对于饥饿的人来说,他们关注食物;对于忙碌的人来说,他们关注时间,越关注越做不完;对于缺钱的人来说,他们关注财务漏洞,并且不断创造新的漏洞;对于缺爱的人来说,他们情感上始终有一个空洞,怎么填都填不满……

  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这样一来,向前看的能力就有可能逐渐丧失。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管窥效应”,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管子以外的东西是看不见的。

  对于某种资源的稀缺,同样会造就心理上的管窥效应,让你过分去追逐那个资源,而失去整体而长远的判断。

  工作的截止日期马上就要到了,你的报告也不得不交了。最后关头,你使出全身解数,通宵达旦,你发现其中一个参考资料找不到出处,你也没有时间去找了,只好就这样交给了老板。

  下一周,你又有了新的工作任务,而老板也终于发现你上周的报告中有一处缺少重要标注,你的工作一下变成了两项,既要补上周的漏洞,也要做现有的工作,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让人忙得透不过气。

  在金钱上也是如此,缺钱的人会在短期之内找到能“凑合”的解决办法。

  轮胎漏气了,透过缺钱的“管子”看过去,找一个便宜的汽车维修站补胎,最省钱、最省事。

  但也许轮胎磨损较多,很快又有新的补丁,当下的权宜之计,未来需要付出更多代价。

  处于稀缺状态下,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控制力也会跟着下降。

  有一项研究是针对“甘蔗农”的,甘蔗采收之后不能久放,需要运到工厂进行挤榨和取汁,但是工厂的生产量有限,所以甘蔗的采收期很长,有的地方甚至一年四季都能采收。

  这就造成了,每一家人种植甘蔗的周期是不一样的。

  测试他们的行动控制力,处在尚未收获状态的人,响应速度比已经收获的人慢了11%。

  对比他们在收获前后的消费行为发现,78%的甘蔗农在收获前一个月去当铺当过东西,他们在支付日常开销时遇到了资金紧张的难题。

  对此,穆来纳森教授指出,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要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这需要在资源充裕时进行。

  如果你能预期到自己在时间上的稀缺,那么就应在日程安排上留出富余的空间,或者推掉不必要的事务。

  如果是金钱上的稀缺,那么就应储存一份存款以备不时之需,就算你手头没那么阔绰,也要尽量储蓄。

  改变心态,是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当顺风顺水时,多积累一点“余闲”,不管是钱,还是时间,或者爱,都会让我们拥有“富足心态”,更理性、从容地做选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