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之外》读后感摘抄
《裂隙之外》是一本由[英] 阿拉斯泰尔·雷诺兹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8元,页数:65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裂隙之外》读后感(一):科幻?悬疑?哲理?雷诺兹都可以给你
随着科幻剧集《爱死机》风靡全网,其中第7集《裂隙之外》和第14集《齐马蓝》的原著作者雷诺兹也为人所熟知。这位科幻作家大学攻读物理学和天文学,之后又在欧洲航天局下属部门工作了十余年,这无疑给他的科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短篇集《裂隙之外》收录了雷诺兹的十余个精彩纷呈的科幻故事,其中涉及到的题材包括外星冒险,例如《天鹰座裂隙之外》、《落泪号的最后日志》等;赛博格和人工智能,例如《复仇》、《钻石犬》等;以及高级文明,例如《火星长城》、《天气》等。这些故事的美妙不但在于作者天马行空又不乏理论基础的科学幻想,以及精彩流畅的文笔,更妙的是几乎每个故事都带有至少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反转,科幻加悬疑的情节编排让人忍不住大呼过瘾。
先说最热门的《天鹰座裂隙之外》,可能很多读者都看过《爱死机》里的这一集,非常震撼。这个短篇里涉及到了一种在距离天鹰座裂隙极其遥远的星球上的生物:“它在一个类似昆虫母室的房间里,用其鹿角般的前肢敲打着自己布满细纹的皮肤鼓膜,僵硬地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它已经在这里等了很久,它只想关心那些迷失的灵魂。”这种丑陋骇人的生物却有着极其温柔和善良的动机,它们用特殊的技能为死去的船员们编织着让他们心安的幻境,安抚着他们无辜的灵魂。虚幻与现实的交织,丑陋与温柔的反差,这样的设定真是绝妙!
《裂隙之外》剧照
另外一个让我觉得很棒的短篇是《钻石犬》。这篇真正让人感受到了人类为了追求最大的力量而无所不用其极的劲头。在这个故事里,一行人为了战胜血尖塔逐渐舍弃了血肉之躯,将自己的四肢乃至躯干都改造成了机械设备。主人公理查德一开始完全不屑于当赛博格,但是后来他被血尖塔的重重难关激起了强烈的好胜心,最后不惜将自己改造成了一只仿佛“覆盖着钻石毛皮的灰狗”——钻石犬。很难想象人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以及力量会忍受什么样的智力和体力上的改造极限。
此外《火星长城》、《天气》主要围绕着一种叫作“联合体”的高级文明叙述。联合体人可以通过思维网络互相分享知识,这是一个集体大于个体的组织,个体的存亡是微不足道的。《天气》里竟然用联合体人的人脑作为飞船引擎的秘宝,从而承担起繁琐庞大的运算功能。联合体人没有爱恨,只有无穷无尽的知识等待着他们去学习,这是一个令人着迷而又恐惧的文明。它的可怕就在于求知欲旺盛的人有可能真的会放弃自由情愿加入。
科幻、悬疑、人性、哲理,这些要素在雷诺兹的科幻小说中我们都可以读到。希望能够看到雷诺兹的更多科幻作品被改编成剧集。
《裂隙之外》读后感(二):遗失在裂隙之外的文明
“读科幻,你会变得更聪明,拥有更深邃的思想和眼神;读科幻,去领略那些你做梦都梦不到的世界,感受属于科幻的独特魅力;读科幻,告别肥皂剧和无聊社交,让想象力主宰世界,来构建属于你一个人的王国。”曾经在读萧河所写的科幻作品序言后明白了科幻对于我们的意义,也深感硬科幻小说对未来、人性、世界、科技等领域的影响之大。
科幻小说在文学界并不算主流文学,虽然由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反响热烈,却也仍然改变不了硬科幻的稀少,以及软科幻的繁多。相较于国内硬科幻小说的匮乏,国外则相对多一些,例如刚刚读完的由英国科幻作家阿拉斯泰尔·雷诺兹回顾25年生涯的科幻经典选集《裂隙之外》,它所带给你的是无法想象的震撼。
不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它的元素总与星际太空、未来科技、星球大战、末日灾难、AI智能等等有关,或展现人性、或探讨未来、或追溯历史、或引人反思,它可以很幽默,也可以很残酷,更可以处处充满反转烧脑,让人细思极恐。《裂隙之外》即是如此,15篇科幻故事,篇篇美到窒息!脑洞大到爆!
一次飞行意外让托姆、苏西与雷所控制的飞船掉进了天鹰座裂隙之外,对苏西的每一次唤醒都让托姆对所处的地方产生怀疑,如果真如格丽塔所说的那样,他们只是因为程序错误导致飞船偏离目的地几天或几个月的距离,为何会让他产生被欺骗的感觉呢?
为了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托姆试着去认识这个地方,试着去听从格丽塔的建议唤醒苏西,却从未想过真正处在幻梦之中的那个人其实就是自己。当一切幻梦破碎,诡怪的现实就在眼前,他还会记得幻梦中那个给他力量面对一切的格丽塔吗?
读完《天鹰座裂隙之外》的那一刻我才明白了雷诺兹埋在故事情节中的那些暗线,结局的反转更是让人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在外星文明中人类是如此的渺小甚至不值一提,但那些隐藏在故事中的爱恨情仇、人类本性却在幻梦中逐渐显现。
奇异的世界观、诡异的事件、如梦如幻的场景构建,在极度烧脑中让人回味深长,似幻如梦,分不清现实。就像《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马丁盛赞雷诺兹作品时说的那样:“新颖而令人兴奋,充满酷炫的概念。令人读之欲罢不能!”
《裂隙之外》读后感(三):令人眼花缭乱的宏大宇宙
之前看了Netflix的《爱死亡与机器人》,对“裂隙之外”这一集早有了解,早在看剧时就对这一集很多地方有很多的困惑之处,如今了解到这个故事竟然是根据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的《裂隙之外》这本小说集制作的,更是让我对这本书充满好奇。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源自网络
这本《裂隙之外》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共有十五篇故事,虽为短篇小说,但每一篇篇幅都比较大。第一篇就是《裂隙之外》,能以此篇作为本书的名称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这一篇小说中隐藏了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作者在小说中构造了一个庞大的空间体系,非常具有想象力,在书中,小说人物进行星际旅行就如我们现在进行航空旅行一样方便,但是也会有偶尔的延误和偏差,以主人公托姆的视角讲述故事,让读者能有更多的思考。关于本篇结尾可以有很多开放性的思考,蜘蛛的目的正如人性一样,很难一下看透,需要细细琢磨,看完本篇,不论是剧还是小说,都能令人回味无穷。
另一篇我比较喜欢的则是《复仇》,其中讲述了一位银河系的皇帝被暗杀,虽然皇帝没有出什么大事,但是他的仆人,穿越各个星际去寻找事情的真相,但在这个过程红中发现了自己的历史,揭开了皇帝黑暗过去的秘密。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源自网络
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的作品就像是一种“太空歌剧”,充满了无限的想象。他塑造的太空是一个很具体的场景,但是我对太空的抽象理解并不好,所以在读这本书时,对于场景的想象非常的糊涂,不过,对太空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一下,这本书非常的有意思。
对我来说,阅读短篇小说更像是一种未知的乐趣,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就像一块儿巧克力,在口中停留的时间不会太长,刚刚好能够让人体会到其中美味,但这本小说集每一篇对我来说有点长,有时会感觉就像巧克力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过长而发腻。虽然如此,在这本书中至少有大半 的篇幅是不让读者发腻的。
作者在这本短篇小说集中探讨了很多吸引人而且发人深省的内容,作者在这些篇章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也有很多值得人类反思的事情,这样的作品,值得一读,而且应该细细品读才能体会其中真正想要传达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