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一种心碎》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十一种心碎》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5-25 09: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十一种心碎》经典读后感有感

  《十一种心碎》是一本由[美]莱斯莉·贾米森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一种心碎》读后感(一):《十一种心碎》:走进别人真实而痛苦的人生,体会不一样的生存法则

  心理学上曾经流传过一种说法,即使再离谱的想法,也会有百分五以上的人会同意这种说法。如果引申开来,在这个七十多亿人口的社会中,出现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状态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怎样从旁观者的角度试图去理解他们,去体味那些外人认为的“怪人”的幸福或痛苦呢?去感知他们的所思所想呢?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美国小说家莱斯莉•贾米森作为一名知识型写作者,她通过她的创作直击别人的心灵。就像她所说:“进入另一个人的痛苦,就像拜访另一个国度”。但这种拜访同样是有意义的,是对于另外一种生活的体验,也是对于自己生活的重新认识。体会别人的生活状态,不也是另外一种的人生成长嘛! 贾米森这次带给我们的是十一个真实的故事,而她就用这些故事组成了这一本书《十一种心碎》。从书的的名字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了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痛苦。十一个真实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也许它们离我们很远,但也许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

  莫吉隆斯症,很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而它的症状却是极为恐怖的,在这些病人的意识世界里,他们的身体长出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东西,毛发、羽毛,甚至他们会感受到有活着的物体寄生于他们身体之中。而这种痛苦想一想就让人不寒而栗了,他们必然也深受这种痛苦之中,必然要想尽办法驱除这些外来的物体,甚至有人会为了驱除这些物体而伤害自己的身体。他们的一生都会陷入寻找和治疗之中,但这些物体确是在别人的世界里并不存在的。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疾病,但在莫吉隆斯症患者中,他们在其他方面都表现得极为正常。

  我们正常人能够真正的了解他们这些”怪人”的那种痛苦吗?人人都有同理心,如果真的走进他们的生活,也一定能体会到那种来自于心灵深处的恐惧。如果和他们共处的时间久了,也许这种感觉也会爬上爬下我们自己的心头。 也许很多人会说莫吉隆斯症毕竟是少数,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是极为少见的。但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还有着更多的人,他们生活在各自的恐惧之中,他们用各种各样的其他刺激来麻醉着自己。他们在外人面前也许感觉是幸福的,是正能量的,但他们本身依然是那种令人心碎的存在,他们也构成了贾米森故事的一部分。 比如那些参加极限挑战的运动员们,是什么让他们对于身体的虐待乐此不疲?那种来自于灵魂的震颤,那种肾上腺飙升的快感,成了他们追寻的极致目标,但这真的是合理的吗?还有那些为了甜味而增加的食品添加剂,它们到底对于人类带来的是善还是恶?那些生活在监狱里的犯人们,那些生活在动乱中的普通民众们,他们的生活状态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足够幸福的社会,我们也感受着快乐和美好,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是有着如此多的痛苦,有着如此多令人心碎的事件。走进《十一种心碎》,走进那些痛苦的人生,去培养我们的同理心,去感受我们的生活,去更好的面对我们的明天。

  《十一种心碎》读后感(二):她是莱斯莉•贾米森,我仿佛看见了琼•狄迪恩复生

  .

  莱斯莉·贾米森,美国小说家、非虚构作家,被誉为琼·狄迪恩和苏珊·桑塔格的继承者,非虚构文学领域的下一个“大/事/件”。

  .

  读过《十一种心碎》《在威士忌和墨水的洋流》《52蓝》之后,我感觉贾米森的写作的确具有两位前辈的一些特点,同时发展出自己的个性。

  .

  十一种心碎,十一个痛苦的故事形态学分析,书写边缘人生,书写人间百态,书写人类想要呐喊却无法纾解、找不到出口所导致的怪异行为和心理特征。

  一口气读完,心潮起伏,掩卷久久不能平息。

  .

  第①眼,我就被吸引:

  “我是一个医学‘演员’,我扮演病人,按小时收钱,医学院学生需要根据我的表演判断具体的病因。”

  竟然有这样的职业啊!贾米森描写了自己领到剧本,如何琢磨“病人”状况和生活背景,然后表演,蕞后给出学生考核意见的过程。

  不止如此,贾米森把自己的经历也作为“标准病人训练教材”放进去了,这就使得文章增加了扑朔变幻的气质,虚实难分,沉浸在医学演员角色里的人,真的能分清何为正常、何为疾/病吗?他们如何摆脱被人间疾苦缠绕的感觉呢?

  .

  贾米森的“自白式写作”在《威士忌》一书里更加鲜明。

  这是一部“摆脱上瘾”者的回忆录。酗酒、吸D、混乱的X、堕tai、痛苦不堪的往事,贾米森探索的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自己作为匿名戒酒会成员的互动接触,并且糅合了雷蒙德·卡佛、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等著/名酒徒、瘾君子作家的经历。

  由内而外汹涌但克制的情感,兼具冷静而理性的观察,寻求同道人帮助的渴望的心情,看透边缘人生的虚无与真实的伤痛,是非常打动人的。

  《52蓝》,似乎心情平复了许多,更多转向外部书写了,祝愿这位女作家早日走出阴霾。

  .

  《十一种心碎》的第②个故事,讲述一群被虫子困扰的人们的生活。

  这些虫子,也许真的寄生在他们身上,也许只是幻想,仪器几乎检测不到,与常人差别不多,可他们说有,一直说有虫子,他们得不到平静的生活,身体和精神都饱受自我摧残。

  这个病叫“莫吉隆斯症”,我想到了晚年的张爱玲。

  .

  《丢失的男孩》,是我蕞感慨的一篇,讲了什么呢?请你去看看。

  所有人都该站在审判席。谁都是有罪的,谁都该被宽恕,可是,谁来宽恕无处排解的愤怒与被浪费的青春呢?如果与众不同,别人看你是否就能预判有罪?

  《十一种心碎》读后感(三):如何治愈内心深处的痛苦?首先要看见,然后构建自白

  一个人的痛苦会让另一个感知他的人同样痛苦,同理心就像身体之间的回响,强制我们趋同。 ——《十一种心碎》美国80后作家莱斯莉·贾米森是近年来美国非虚构文学领域升起的一颗新星。她以文学笔调十分特别,以调查为写作基调,同时参与了“我”在其中的感官感受。

  像小说一样吸引人,却进入到一个客观而深刻的社会问题,亦或者进行人类通感中严肃的探讨。

  她的作品不多,但被主流媒体《纽约客》《华盛顿邮报》《出版家周刊》一致力荐,成为《纽约时报》上榜作家,被称为苏珊·桑塔格、琼·狄迪恩的“接班人”,非虚构写作“下一个欧美文学女神”。

  这么高评论,对于不到四十岁,作品量稀的作家是否赞誉过高?

  贾米森是以小说进军文学界,2010她的第一本小说《杜松子酒柜》出版,并没有引进中文版。时隔四年后于2014年她出版了第二本作品,非虚构类文集《十一种心碎》。

  这本书看了一半,就明白了她的文学妙处,每一篇文章不单单是有苏珊·桑塔格的深刻知识性,更会以一种情感上的需求引起读者一阵子沉闷地思考。

  她熟练应用各种叙事方式,深谙故事形态学,文体上更接近于三联周刊的新闻深度报道,又在严肃激烈的问题处,转向坦白而深沉的自我回忆,尤其是描述一种个体感受,细腻而幽微恰到好处。

  这样的文风,国内很少见,像《十一种心碎》探讨“痛苦”大命题的书籍更是难以寻觅。

  “痛苦”是一种个体私人的体验,又是一种广泛而不安的人类通感。意指会让人经验性地感到不舒服、不快乐等负面情绪的任何事物,它通常与受伤,或会让你受到伤害的威胁连结在一起。

  在中国受到儒学文化影响,人们愿意把“痛苦”赋予意义,就像“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先苦才有甜,所谓痛苦,是一种考验,挨过去就离胜利接近了一步。

  从小也受到这种文化熏陶,“痛苦”这种个体感受,就要自行消化,动用意志力去忍耐、忍受。也正因此,看到贾米森写的十一篇有关“痛苦”解构和突破对于痛苦的认知时,才得以感动,安全而自由地感受“同理心”的温度。

  莱斯莉·贾米森做过医学演员,这种职业是第一次听说,为了模拟医学院学生毕业考试的假病人,要有一整套病人剧本要熟悉,进入病人角色,首先就要感受病人的真实病灶疼痛等级,再专业一些,就要模拟真实病人因为生病,所产生的一切忧虑。

  就像演员进入角色一样,要用极高的“同理心”感受这个病人的生理和精神困境。

  莱斯莉·贾米森模拟的是一位癫痫病人,她竭尽全力去感受发病清醒过后,嘴边的白沫以及母亲描述刚刚那个发狂疯癫抽搐的自己。

  如果从演绎角度去想,竭尽全力便是最好。但在这篇文章中,她结合了自己亲身经历的2次患病经历:一次堕胎和一次心脏手术的真实情况。身为病患者,她才发现心理上的“痛苦”远大于身体上的疼痛。而心理上的痛苦,是自己面对生活的突变的适应过程,同时,也需要身边家人和爱人的鼓励和关注,甚至一个眼神的抚慰。

  她把自己的病例,写成了医学演员拿到的剧本,以这种冷静而客观的阐述解构自己亲身经历的痛苦,成了一种纾解的方式。

  她的第一个故事传达给我们的,是有关于痛苦的两种感受,一个是具有“同理心”的倾听及演绎者,一个是亲身经历者。

  而莱斯莉·贾米森身在两种角色之间的转换,她用剧本的方式,把自己的故事叙述出来是这篇文章的核心,把一种堕胎后的伤痛感与突然患病的痛苦,用具体而精妙的方式表述出来,就是一种绝妙的治愈之旅。

  这很像近些年受到广泛关注的叙事疗法,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但这需要咨询师专业的引导和帮助。

  莱斯莉·贾米森的故事,使人意识到痛苦来自于我们自己,因为时机和能力问题,并不需要完全自行消化,可以利用故事形态的分享,重点在于统整与反思。而并非人人都具有的“同理心”,如果可以,也可以通过设身处地想象他人的痛苦,并提供些帮助,是一个良性情绪循环系统。

  痛苦,需要一个故事形态的出口叙述出来,同时,也是把难以名状的痛苦,用理性的方式,找到的根源和缓解方法。

  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无论如何写不出如此奇特而深刻的有关痛苦的文学的。

  贾米森的母亲乔安娜·莱斯莉是营养学家、公共卫生学教授,父亲迪安·贾米森是经济学家、全球卫生研究者、加利福尼亚大学荣休教授,姑姑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则是心理学家、作家,著有《我与躁郁症共处的30年》、《天才向左,疯子向右》等著作。

  她的哥哥年纪轻轻拿到博士学位,是个超级学霸,也是一个极限运动爱好者。

  贾米森在另一本书《在威士忌和墨水的洋流》中讲述了她的一些痛苦及上瘾记忆。她13岁那一年,母亲不在家,她喝光了冰箱里所有的酒,陷入一种昏迷醉酒中,第一次喝酒就尝到了醉生梦死的感觉。

  从此,每次刚到痛苦,就会将自己侵入酒精麻痹的世界里,20岁开始酗酒。很大的原因是出于父母婚姻的不幸福,让她极其困顿,又无能为力。

  贾米森把自己投入到精彩的职业体验中,相继做过面包师、办公室临时工、旅馆管理员、尼加拉瓜支教教师和医学演员,她说:“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个世界,他们还在我的身体里。”

  莱斯莉·贾米森曾就读于哈佛大学本科以及艾奥瓦作家工作坊,并在耶鲁大学攻读英语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非虚构高级写作班。

  对这个世界真实而客观地拜访,前提是带着自身痛苦及感受力上路的。贾米森在《十一种心碎》的11个故事,远不是一成不变的访问或口述这么简单,这11个故事,每一种都变化着叙述方式,去走进陌生而幽暗的痛苦,或者是常见而忽略的痛苦。

  丰富的私人经历夹在故事之中,被访问者及亲历者,都有她独特的存在,理性而又感性,客观而又深陷情感,有散文杂记的迷恋,有小说的技巧回旋,有纪实文学的现实痛点,看到一些,经常会看到莱斯莉·贾米森自己深陷其中的问题漩涡喃喃自语,又能看着她走出泥潭仰望星空,把接下来的行程留给我们。

  毫不避讳我们内心的脆弱,又紧紧地追随“理解”的暖光。她极力于解构和突破对于痛苦的认知,文字中饱含哲思与智慧的温度,最后落在“同理心”的把手上,理解是万事解决之根本。

  莱斯莉·贾米森在后记中坦言这样的写法,来自露西,葛瑞丽的《一张脸的自传》给她的提示,自白首先受益者是自己,而后传递给他人的是什么便不得知,但从读者蜂拥而至的信件来看,莱斯莉·贾米森成了自白的倾听者,那些曾经找不到痛苦出口的沉默的人们,因为《十一种心碎》掀起来一场“自白式革命”。

  莱斯莉·贾米森深入世界十大怪病之一的莫吉隆斯症患者群体里,用一种记录的方式叙事,却让我们看到莫吉隆斯症患者经历的非人类的待遇,他们莫名其妙得了怪病,却遭到了家人、朋友、以至于医生的质疑,没人相信他们说的话,说得越多,关进精神病院的机率越大。

  他们因病症的表述被家人抛弃,丢了工作,被医生嫌弃,他们被认同这件事是莫吉隆斯症患者最大痛苦,他们只好团结在一起,每天打气取暖,才得以有一些力气对付身体里那些可恶的寄生虫。

  我们相信他们是痛苦的,但却怀疑他们口中所说的痛苦的根源,所以反之,又为他们的痛苦增加一把薪柴。

  莱斯莉·贾米森又深入到一场独特的巴克利马拉松赛中,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经过层层选拔来到荆棘丛生的山岭,只为进入到环境恶劣,前途未卜的征程中。

  这片竞赛地,来自著名的一场越狱,枪杀马丁·路德·金的詹姆斯,在越狱51个多小时后被抓获时,只跑出去2公里,可想而知是恶劣极致的天然的竞技场。

  竞赛者35个人,其中有一位是25岁就已拿到博士学位贾米森的哥哥。

  最终只有2人完成了比赛,独自经历50几个小时不眠不休的披荆斩棘。

  其它选手轻则擦伤、麻木,重则失温、骨折。但他们精神愉悦,像完成了一场势在必得的加油赛,然后各自回到平凡的工作当中去复原。

  莱斯莉·贾米森作为在营地守候哥哥的志愿者,一边试图用最大的同理心去理解旁边的比赛策划者,和这些“自虐”的选手们。

  她发现没人会打听为什么而来参加这场比赛,他们用身体、行动,几十个小时的独自走相处,独自应对生存困境,用热忱、损耗和妥协回应着生活的疑问,这是痛苦诉诸,一种身体力行的故事形态表达。

  比赛的组织者也是曾经的参赛者说:“掌控自己的力量与放任自流共存,你会尽量去控制身体,让它跑起来,但最终只能把它交付给不可控力,让运气、忍耐和环境条件来决定一切。”

  而这就是人生赛程的浓缩版,因为一切未知而惴惴不安,也因为一切未知而充满兴奋,但我们心里清楚,前方的路不好走,甚至有迷失的重大风险,但不沉溺于某种痛苦,着眼于未来的目标,不管能否完成最终的5圈赛程,至少获得披荆斩棘的快感。

  莱斯莉·贾米森用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的31个功能,讲述了一个在异国他乡被街头袭击的情境,开始我很好奇,既然是真实发生的事件,而且心有余悸,何以用民间故事的解构方式得以应用输出?

  后来我明白了,莱斯莉·贾米森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讲述一些内心的伤痛和疑惑,有恐惧、伤痛、渴望、暴力等等,那些我们无法正视、时常回避的“心碎事件”,甚至是一次旅行中当时觉得寻常,却后劲儿十足的震撼。

  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人类一直是一个说故事者,他总是活在他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他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切的事物,并且以好像在不断地重新述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可以说,故事创造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价值。”

  好的事件输出与解读,不仅可以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扭曲,而且可以从中寻找自信和认同,透过令人愉悦、感动的隐喻。

  我们可以重新找到面对痛苦的现实状况的方法,正视我们的过去,并且找到一个继续努力、正向发展未来的深层动机和强大动力,莱斯莉·贾米森称它为“自我剖白”。

  莱斯莉·贾米森的文字,阅读的时候会沉溺于她独特细腻的笔触所表达出来的感受,这些感受藏在我们身体里,一些因为没有合适的词语表达而停滞在那里,一些因为故意的雪藏被锁在某个空间角落里。每一个故事阅读完毕,思想总会随着感受进入到自身的审视中,去寻找疑惑不知的认同和解释。

  莱斯莉·贾米森的文字会给人一种力量,曾经说不清压在心里的事件经验,也在试图连成线性顺序,建立这一份记录。这一份记录可以称之为故事或自我叙事。

  这个叙事如果成功,就会对生活就会有连续感,生活的不幸和琐碎就便有了一些意义。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