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撒哈拉的故事》是一本由三毛 / 三毛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一):支持!!最爱的三毛姐姐!
「我极不愿在婚后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由自在化,所以我一再强调,婚后我还是“我行我素”,要不然不结婚。」超酷啊!!人生就是该这样。
相信不少小伙伴们特别喜欢三毛姐姐,俺也是啊。新经典那红色的一整套早就拥有了!新版也是很想珍藏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二):10年后再读三毛,还是狠狠羡慕她的敢爱敢恨~
人到中年,回味我那乏味的情感经历,还是羡慕三毛的爱情。
哪个少女没有在课桌里藏过一本三毛的书呢? 少女时期读三毛,谁没有羡慕过她的爱情? 羡慕她敢爱敢恨,以为情人间的争吵就真的是“打情骂俏”;羡慕她遇到真爱,还是一位外国“白马王子”;羡慕她为爱走天涯,能在沙漠里浇灌出真爱?
多年后,再读《撒哈拉的故事》,看到爱情的背后也有不堪,更有许多伤痛。 打情骂俏的小吵小闹是真的,歇斯底里的骂战也是真的;外国的白马王子,是隔着国籍、文化、风俗习惯的巨大不同;为爱冲动结婚是真的,婚后的鸡毛蒜皮也是真的。 爱情是热烈的,婚姻是乏味的。
也许人生就是如此,大多时候我们都在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但遇到了爱情的时候我们又龟缩起来。 准备勇敢爱的时候,却错过了最好的时光和那个对的人。 人生总有遗憾《撒哈拉的故事》里有三毛的爱情、三毛的爱人。 他们曾经那样真诚的、热烈的爱过,可他们最终还是天各一方,生离死别。 但是那样炽热的爱啊,依然令人向往。
这本新版的《撒哈拉的故事》白底绿画,点缀一点黄色图案,好像沙漠里生长出来的绿植,绝望中带着一点绿色的希望。 又好像绝处逢生,又好像重生。
也许三毛真的是“没有迷路,只是在开新地图”。 在另一个充满希望的平行时空里,在故事的另一个结局里,他们也许正幸福地生活着。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 1、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2、这么一个拘谨孤单年轻的心,碰到一点即便是假的爱情,也当然要不顾一切去抓住了。 3、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4、你孤单的生活将告一段落,从此有人陪伴你,携手共渡人生漫漫的岁月。 5、对懂得欣赏它的人,它是无价的,对不懂得欣赏它的人,它一文不值。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三):说真的,谁还不想有一本三毛的书呢
提起三毛,大概是很多人的青春记忆。
这个东方奇女子,因为流浪了大半个地球,更因为与荷西的爱情故事,而被人们熟悉。她对生活的洒脱,对爱情的执着,让不少人羡慕。人们也因为她的作品,认识了许多不同的生活。
在这世上,唯有荷西是她的知音,深谙她心中所喜为何物。所以,他特意在沙漠里走了很远的路,只为寻一副完整的骆驼头骨,送给三毛当作结婚礼物。
他自信又自豪地说:“我知道你会喜欢”。这句话说得如此笃定又自信。
这礼物倘若大多数人收到,都会忍不住又惊讶又气愤,然而三毛却觉得甚是满意,而且还不住称赞“真豪华”。
最好的爱,大概就是我懂得你的心意,而你对我的爱意也有回应。
看似随意的两个人,其实心里尽是浪漫。
按照撒哈拉威当地的风俗,结婚申请需要提供很多证明和资料,还要辗转多地,才能审批下来,获得许可。
当三毛突然得知自己的结婚申请批下来了,可以结婚后,她托荷西公司的同事转告他第二天结婚。这两个人对结婚如此“随意”的态度,令口信传达者惊讶不已。
结婚后,三毛跟随荷西居住在沙漠。在这里居住的日子,三毛被“培养”成了医生,不仅替这里的妇女治头痛、补牙,甚至还当起了兽医,而且疗效还都不错。
三五条街,几家银行,几间铺子,沙漠里的荒凉与孤寂,可以想象在这里的日子该有多么寂寥。经常,三毛独坐在天台上,静静地欣赏日落时被染红了的沙漠。
三毛是热心的,凡是有邻居来借东西,她都会慷慨地借出,尽管她知道那些借出去的东西是不会再还回来的,她还是不忍心拒绝。
她也是充满好奇心与童心的,她会跟着撒哈拉威人一起去等飞碟,捉外星人!
她还是充满情怀的,自从在杂志上看到了关于撒哈拉沙漠的介绍后,仿佛属于前世回忆的乡愁,她便把自己的心意交给了那片陌生的大地。
她在内心笃定是一定要去一次的,认识她的人都以为她在说笑话,而少数比较了解她的朋友,看她如此向往沙漠,以为她看破红尘,准备自我放逐了。
而她毫不在意人们的各种曲解,她只知道,自己是一心要去的。
对于去沙漠居住的消息,除了她的父亲鼓励以外,只有一个人不笑话、不阻止,而且不拖累她,还帮她收拾行李,这个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荷西。
她的半生,飘流过很多国家。她喜欢到处游历,她渴望周游的地方就一定会去,而她的爱人也会一直陪着她。
她也会为了爱人,心甘情愿长久居住在一个地方。
三毛说,“当初坚持要去撒哈拉沙漠的人是我,而不是荷西。后来长期留了下来,又是为了荷西,不是为了我”。
这些经历,都被她写进了《撒哈拉的故事》里。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好像自己是她住在沙漠那时的邻居,亲眼见证了这许多发生的事,就好像看到了她如何努力有声有色地打发漫长而苦闷的沙漠岁月。
“漫长的风沙,气候在白天时,热得水都烫手,到了夜里,却冷得要穿棉袄。”就这样,在这被世界遗忘了的角落,她竟然一天天地住了下来。
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里,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她把原本枯燥寂寥的日子,竟然过得丰富生动起来。
我们在她的故事和经历中,也看到了一个真性情的奇女子,看到了她那颗宽阔的心,以及她对世人的爱,更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倘若有这样的心胸,生活又怎会不生动有趣呢?
撒哈拉的故事
9.4
三毛 / 2022 / 南海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