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派对恐惧症》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派对恐惧症》读后感摘抄

2022-05-29 09: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派对恐惧症》读后感摘抄

  《派对恐惧症》是一本由[美]卡门•玛丽亚•马查多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派对恐惧症》读后感(一):我的猜想

  清单:在别墅回忆疫情进行时的交往对象

  为丈夫逢的那一针:最经典 易懂

  母亲们:我背叛我的拉拉对象 出现的两个孩子 我们的孩子 我和男人的孩子

  十恶不赦:女人靠女人救赎

  真女人就该有身体:拉拉变透明(瞎猜)

  吃八口:深度减肥文

  驻村者:远离艺术家 禁止精神放纵

  派对恐惧症:乱的交派对和心理阴影

  整本女性视角,肉体美丽和情欲喷薄而出

  荒诞和扭曲 吃八口里面我的母亲,我的姐妹,甚至我的女儿也会这么延续下去,厌恶自己的身体

  我在乱写。

  《派对恐惧症》读后感(二):火车上拥抱穿越原野的快感体验

  豆瓣友邻ma ma girl说,阅读《派对恐惧症》的体验犹如在炙热夏日里寻找一种身体的快乐。这句话真的不假。 而我阅读这本书的场景:经历了盛夏突如其来的暴雨,面临因洪水肆虐高铁全线崩溃的难过,我坐在绿色的慢车上,经历了七八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之后,列车终于从一马平川的绿色平原驶入群山遍野的田间乡涧。

  盛夏的夕阳阳光透过蓝色的窗帘钻进车厢内,有坐在床边的乘客眯住了眼睛,悄悄地把窗帘掀开,张望着路过的绿野。过了些许时刻,那刺眼的黄昏光束逐渐柔和,白皙的云朵逐渐变灰,被紫色红色掩映的云朵遮盖着。渐渐地,列车被灰色覆盖,那些关于旅行的浪漫幻想被天气一点点消逝。我看着其他乘客,拿出箱包里的泡面和面包,撕开火腿肠的包装,小心翼翼地咬着。 而我,正大胆地打开一本女性描写性欲的书,那些直白的字眼,清晰地,好不掩饰地就展现在我的手机屏幕上。我有些不好意思,看了看旁边的乘客,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带着金粉色珍珠项链的奶奶蹲在蓝色的硬质座位上,我不知道她是否看得见我在看什么。 如果将阅读场景移步至我的床上,或许对这本书的描写又会有其他别样的体验。但现在,我是在一个公共场域中阅读一本传统意义上认为有些“越矩”的书,这种对于自我审视和自我的负罪感又加深了。什么时候可以坦然面对这些情绪,可以正常地进行阅读,我没有答案了。

  《派对恐惧症》读后感(三):你不相信,是因为你没有能力发现和看穿

  谈 | 《派对恐惧症》[美] 卡门·玛丽亚·马查多 感情里的“暴君”是:想方设法弄明白,你身上,是否还有他没能得到的东西。比如一段与他无关的过去,一本尘封已久的日记。 或者,一份你不愿意交付出去的尊严。 现在有个比较流行的形容词儿,叫“爹味男”。爹味男最让人下头的地方在于,他们潜意识里默认对你了如指掌,认定你已经插翅难逃。这种默认与认定的意志根深蒂固,来自于男性对女性居高临下的俯视。父亲可以俯视年幼的女儿,因为年幼的女儿确实什么也不会,需要被照养。但一个成年男性俯视一个成年女性,则是纯粹想要创建属于自己的奴隶制。 他们需要女人提供男女情爱之外的更多供奉。比如女人的自主权、选择权,女人所有的自有价值和劳动果实。但无论女人付出了多少,有多大的本事,在爹味男眼中都远远不够。甚至你做的越多,他们越是不满足。 因为这种人需要的恰恰是一个不需要有自我灵魂的女人。她最好只需要被贡献、被支配。空洞麻木唯命是从。如此这般,在属于他的管控范围里才算得上纯洁无瑕。 而自我、尊严、思想,是一种污点。 污染了他高高在上的统治权。 我们之所以厌恶“爹味男”,就是因为他们自作聪明的想以照顾的名义,实行剥夺的权利。好笑的是,女人从来没有赋予他们这个权利,而他们却觉得自己有—— 只因为男人和女人之间可能会产生的婚恋关系。 但很遗憾,我们这代人,包括后面的年轻人,我们的“传统”,就是把爹味男自以为的那些传统。 砸烂。 一个人的所有清醒都发生在这样一种时刻:意识到在某件事上再也不能退让,因为你已无路可退。 当你一个月工资3000,家里却让你上交2000时,你终于发现他们根本没想过你该怎么生活; 当你全年无休的工作,加班到浑身是病几近抑郁时,你发现挣多少钱都买不回从前的健康; 当你和某人在一起,却发现他在一点点吞噬、瓦解你时,你发现除了这副躯壳,你已经所剩无几。 直到从幻梦里醒来,你才发现世界是一场巨大的骗局。不仅所有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号了价格。就连明码标价出售的那些,卖家秀和买家秀也是天差地别。 儿时的天真是天性使然。长大后的天真则是滤镜使然。只不过是你没有能力发现和看穿。 一个女人和她喜欢的男人结婚了,婚后一切都好,性生活更是和谐。和谐到女人刚生产完,丈夫就主动要求医生给妻子多缝一针。意思是可以让生产后的她跟处女一样紧致。医生欣然同意了。 多缝的这一针换来了丈夫满意的微笑和愉快的生活。就这样,在婚姻界定的范围里,她几乎算得上是完美。 除了脖子上一直戴着一根绿色缎带,却始终不让丈夫碰。 对丈夫来说这不是缎带,不是首饰,也不是一个女人的小小乐趣。 而是一个污点。证明暴君仍未能完全统治他的领土。 所以即便她已经为他做回了处女,她仍然算不上“完好如初”。 作家卡门·玛丽亚·马查多风轻云淡写完的这个故事,读完却并未让人觉得云淡风轻。妻子的爱与付出无论多么令人满足,都不足以抵消她为自己保留了一条缎带的罪过。 男人先是做主了女人的婚姻状态,又做主了女人的身体。现在他又想做主女人最后的一点自我意识。 “我应该留着我的缎带,它只属于我。”女人想。但男人却说,“不,是你属于我。” 没有任何一个长期受困于男人威压的女人能够轻易抵挡这最后的攻击。女人放弃了抵抗,选择交付自己最后的尊严和人格。

  她摘下了缎带,然后失去了生命。 男人消失了。 原来缎带是绑住头颅和脖子的工具。丈夫逼迫妻子交出缎带这个最后的秘密,同时也夺走了她的生命。

  这是《派对恐惧症》里无数个神秘诡谲的故事之一。女人承担着不同的压力,或者来自社会,或者来自男人,或者来自女性自己。但结果无一例外让人觉得呼吸困难。 作为女性主义题材的小说,这本书没有一处大谈女性应该如何如何。它只是安静而悠远的诉说着一些淡泊如烟,却挥之不去的女性困境。 我们觉得我们的时代女性意识已经在觉醒,我们觉得我们都能分辨出PUA和某些女性陷阱,我们觉得我们一定不会和上一代人一样受到伤害。但事实是,我们需要为之奋斗的压力,仍然层出不穷。 爹味男的出现,恰恰代表有一个东西已经学会化锋刃于无形。他们不再明目张胆大动干戈,而是在日常生活里,在细枝末节里,在你根本不会警戒的地方,伸出爪牙。 我们不断的打破旧的“传统”。而新的“传统”也在时刻被创造出来。也许将来的女性唯一需要从我们这里继承的,就是习惯性的审视和推翻。 《派对恐惧症》就是一个有趣的审视和推翻的过程。这里的每个故事都带着悬疑和神秘色彩,但每个故事又都透露着生活里的真实。尤其是那些极易被忽略的部分。犹如一颗仙人掌,让人在繁花锦簇里联想到沙漠。 等等,为什么我们不去联想一下沙漠呢?你怎么知道那些繁花锦簇的不是幻梦?不是滤镜? 不是有心人仿若无心般给你营造的,巨大骗局?

  《派对恐惧症》读后感(四):推理的女性主义:关于卡门·玛丽亚·马查多的《派对恐惧症》

  作者:Jen Corrigan

  (原载于文学杂志The Coil Magazine)

  《派对恐惧症》是一部糅合了各种不同文体的小说集,它混合了科幻、文学性的现实主义小说、民间传说、鬼故事和当代媒体素材,成为一团美味的有推理因素的小说集合。马查多的小说被诸多刊物和机构评为2017年年度好书。创新性、精密的细节、技巧,每一个完美的、巧妙构造的句子,这些是这本书饱受赞誉的理由。

  “任何人或事物都可能在外面那片黑暗中徘徊,我想。比如一名有着钩子手的男人;一名永远重复同样行程,如同幽灵一样想搭便车的旅人;一名因为孩童吟唱儿歌,被从镜中休憩状态召唤出来的老妇人。所有人都知道这些故事——应该说,大家都不认识他们,却都说过这些故事——但也没人真正相信这些故事。”(《为丈夫缝的那一针》)

  马查多是一位可爱的作者,她的写作,仿佛是为形式和叙事本身的限制和自由而感到欣喜;她笔下的人物常常和文学有关,或者参与着写作的行为。《为丈夫缝的那一针》本身就是一个关于故事的故事,准确地说,是关于传说、民间故事,那些我们觉得可以不去相信的事。这篇小说审视了这些故事是如何成为我们文化建筑的一部分的,而我们又是如何无意中凭借这些故事来解释或者常常是来否认世界上的真相的。这篇小说里的女主人公叙事人在十几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男孩,他们像是童话里说的那样结婚、生子。尽管这对夫妇大部分时候都很快乐,丈夫却始终无法放过一个小细节:他的妻子生来就在脖子上戴着一条绿色缎带。丈夫十分想要触碰这条缎带,有时是偷偷靠近,有时则是试图让妻子羞愧的方式,想让她揭开她对他隐藏的这最后一个秘密。她不愿意和人分享的部分。

  像小说集里的很多其他小说,这篇也是关于界限的,既有身体的界限也有心理上的界限。丈夫常常跨越他的界限,我们作为读者也常常越出作为读者的界限。整篇小说里,叙事人一方面让我们窥探她生活的隐秘细节,另一方面又把我们拦在一定距离之外,并用各种故事、传说让我们分心。即便当我们觉得和她十分亲近的时候,我们也时刻收到提醒说,我们无法了解她脖子上缎带的秘密。小说题目所指的是分娩之后的一种手术。这种手术据网上信息来看,既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和叙事人所强调的种种虚构故事结合在一起,这个细节促使读者去质疑主人公的话语真实性,也引导我们进入马查多所要批判的那种心理状态。读者也赞同那种文化情绪中的怀疑,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轻视女人的话语,特别是当她们说出她们自己的身体所遭受的暴力时。

  “我不记得自己变胖的过程。我无论幼时还是青春期都不胖。照片中年轻的我不丢人,就算真的丢人,也是因为大家在那个阶段本来就有些丢脸之处。瞧我多年轻呀!瞧我当时穿衣风格多怪!……我以前以为自己很胖,但其实不胖;照片中少女时代的我很美,那是一种终将逝去而令人伤感的美。”(《吃八口》)

  我对马查多的写作最欣赏的地方在于它流露着一种无法否认的政治性。小说集中的各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非常不同,然而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在探索女性的经验,特别是有关身体的经验。每一个故事都包含某种形式的身体暴力。在《清单》里,一个女人回顾着她的性经验,既有好的也有坏的,直到一种病毒蔓延,带来磨灭人性的危险。在《母亲们》这篇中,两个女人一起养育一个婴儿,叙事人陷入一团混乱的遐想和回忆,我们难以辨别其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派对恐惧症》中,女主人公经历了性暴力,然后试图恢复她和伴侣的性关系,但忽然发现她能听见成人电影中演员的真实想法。马查多将超脱尘世的场景代入我们的现实世界,并用来审视女性经验的复杂和矛盾。

  “一个男人。是男朋友。不喜欢保险套,问我是否在采取避孕措施,反正还是在最后一刻抽出来了。一团糟。”(《清单》)

  虽然很多片段都带着哥特恐怖小说或经典科幻小说的色彩,其悲哀中却也夹杂着几分欢欣。这部书的大部分叙述都围绕着被他人伤害过的身体展开,无论是被单个人还是被一群人伤害,不过有时行凶者就是女性自己,正如《吃八口》。在这一篇里,叙事人决定接受一项无法逆转的减肥手术,而手术带来了精神上的负面影响。在批评其他人对女性和她们的身体所做的伤害同时,马查多也同样毫不回避地批评了我们出于一种内化了的厌女症倾向而对自身所做的伤害。在社会施加于女性的种种严厉谴责之中,也同样有轻盈的东西,包括幽默和人物之间真诚的(即使是短暂的)亲密。占有女性的身体既包含快乐,也同样有恐惧,马查多深入探讨了硬币的两面。在她笔下,身体的注重反应都只是精神状态的表征。

  “树林一片寂静,只有昆虫嗡鸣和鸟的叽叽喳喳。我们脱掉衣服,沐浴在阳光中。我对着光线打量自己的指尖,粉晕光圈绕在我阴暗的骨影周围。”(《真女人就该有身体》)

  在这部小说集里,我最喜欢的篇目有两篇。其中一个是《十恶不赦》,由一连串短小片段构成,马查多借用了《法律与秩序》这部美剧里的人物,并构建了一篇有关灵魂出窍、灵魂附体、有铃铛眼睛的被害少女鬼魂的漫长叙述。马查多的高超技艺和她对语言的纯粹激情深深吸引了我。这个故事,因为它发生在已经存在了的叙事的框架内,所以无法避免地带有元叙事的色彩,而马查多给每一个人,即使是不了解这部剧的人都分发了许多细小的看点。斯特布勒和本身都存在于《法律与秩序》和马查多故事的墙壁之内,她以微妙精细的方式吸引读者关注这一点。尽管八篇小说都值得一读再读,但这一篇格外丰富,就像一块你忍不住再吃一块的美味蛋糕。

  “‘救赎’:本森用谷歌追踪她在约会网站‘万能丘比特’上认识的最新约会对象,结果偶然逮到一名强奸犯。她无法决定要将这个案例标示在哪一栏里:‘成功’(‘逮到强奸犯’)还是‘失败’(‘约会最后吹了’;)。最后她两边都标记了。”(《十恶不赦》)

  这部书重审了许多女性主义主题,把这些内容非常多样的故事连接起来。其中一个主题就是关于女性的声音,我们的社会总是想找到不去聆听这些声音的理由。“歇斯底里”,这个词是一个经典的借口。马查多的《驻村者》有和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黄色墙纸》类似的精神,它探讨了当代语境中的“疯癫”。一个作家开车去往山区一个驻村地,试图推进她的小说写作。然而,这个驻居地和那里的人们都不能使人放松,主人公遇到了被碾压的动物,神秘的疾病,还有一个无名的、主人公总是忘记其话语的女人。故事的语调是阴暗的,深夜读这一篇会让我不舒服又兴奋。叙事人把她当下的经验和女童子军露营的经历并置,经由他人完成另一重对过去经历的出卖。过去和现在的界限模糊了,叙事人陷入了“疯狂”,并且不信任其他的驻村者。这种疯癫/着魔的主题是以一种元叙述的方式表达的:另一位叫莉迪娅的驻村者批评道,女主人公正在写的小说不过是阁楼上的疯女人的变体,而且这种东西已经过时了。作为读者,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的期待和我们各自的信仰体系。我们到底选择哪种呢?是叙事人的证词,还是更容易、更舒适的对于疯癫的诊断?叙事人到底是在讲述客观真实,还是只是另一种阁楼上的疯女人?

  “某种感觉流过我的身体。当我还是个小女孩,我会在拜访祖母时把袜带蛇吓出草丛,而它会为了保命蹿入堆积密实的木柴堆下,由于动作很快,那条充满肌肉的身体会瞬间绷直,然后窸窸窣窣消失于黑暗。我现在的感觉就是那样,仿佛迅猛地坠入某个地方,速度已快到身体失去控制。我爬回床上。我做了个梦。”(《驻村者》)

  当我们读或观看某物,我们常常告诉自己,我们想要一些关于谜题的具体答案。但大部分时候,这种答案意味着小说的终结,悬念的终结,快乐的终结。比如谋杀劳拉·帕尔默的真凶揭露的时候,《双峰》的评分就急剧下降了,《迷失》也因为结局早被预料而得到了不高的评价。似乎我们并不真的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派对恐惧症》的一部分魅力正在于此。其中好几个故事都有意地写得非常暧昧模糊,反映着许多女人存在于其中的心理空间和身份认同。这种开放式结局的叙事可能会在业余作者手里变得非常陈腐,然而马查多却做得很好。凭借对于细节的高度关注,马查多的每一个故事都引人共鸣,并因此将她自己磨练为她特有风格的大师。这是一个不会欺骗读者的作家,她为我们提供了最大程度地从这些美妙故事中获得体验和欣赏的方式。马查多是一位开阔的作者,《派对恐惧症》是一部不断给出惊喜的作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