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巴菲特之道(原书第3版)(典藏版)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巴菲特之道(原书第3版)(典藏版)读后感1000字

2022-06-14 09: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巴菲特之道(原书第3版)(典藏版)读后感1000字

  《巴菲特之道(原书第3版)(典藏版)》是一本由[美]罗伯特·哈格斯特朗(Robert G. Hagstrom)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336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2020-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菲特之道(原书第3版)(典藏版)》读后感(一):巴菲特选股核心指标——产品售价

  巴菲特将经济的世界分为不等的两部分:少数伟大的企业——他称之为特许经营权;多数平庸的企业——多数不值得购买。

  他定义特许经营权企业的产品或服务:1)被需要或渴望;2)无可替代;3)没有管制。这些特点令这类公司能保持售价,偶尔还能提高售价,却不用担心因此失去市场份额和销量。这种价格弹性是伟大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令企业能够获得超出平均水平的资本回报。

  通常,普通商品型企业是低回报企业,“会遇到利润的麻烦。”它们的产品与其他竞争对手无甚区别,这样它们只能在价格上进行竞争,这样当然损害利润。最可靠的令普通商品型企业赚钱的方法,是成为低成本供给者。这类企业能健康赚钱的唯一时机,是供给短缺的时期,但这一因素极难预测。巴菲特注意到,预测一家普通商品型企业长期利润的关键在于,关注“供给紧张对于供给充足的年头的比率”。然而,这个比率经常是不完整的。他说:“相比之下,我喜欢的,是那种我明白的、可以持续的经济力量。”

  《巴菲特之道(原书第3版)(典藏版)》读后感(二):投资的公司必须有良好的长期前景!

  本文内容来自书籍《巴菲特之道》。

  巴菲特将经济的世界分为不等的两部分:少数伟大的企业——他称之为特许经营权;多数平庸的企业——多数不值得购买。

  他定义特许经营权企业的产品或服务:①被需要或渴望;②无可替代;③没有管制。这些特点令这类公司能保持售价,偶尔还能提高售价,却不用担心因此失去市场份额和销量。这种价格弹性是伟大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令企业能够获得超出平均的资本回报。

  “我们喜欢那些能提供高投资回报率的股票,”巴菲特说,“它们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可能继续保有这种优势。”他接着说,“我看重它们的长期竞争优势,以及持久性。”

  无论从个体还是整体来看,这些伟大的企业都具有被巴菲特称为“护城河”的东西,“护城河”能给这些企业带来清晰的优势,防御其他入侵者。护城河越宽,可持续性就越强,他就越喜欢。“投资的关键,”他解释道,“是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那些具有宽阔持续的护城河的企业,它们的产品或服务能给投资者提供回报。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弄清楚护城河有多宽。我所喜欢的,当然是一个大城堡,而且它的周围有着宽大的护城河,里面游着食人鱼和鳄鱼。”

  最后,巴菲特告诉我们,他最简单的投资智慧是:“一个伟大企业的定义至少是伟大25~30年。”

  反之,一家平庸企业提供的产品实质上是普通型商品,无法与其他竞争者的产品区分开来。以前,普通型商品包括石油、天然气、化学品、铜、木材、小麦、橙汁。今天,电脑、汽车、航空服务、银行和保险也成为普通型产品或服务。尽管有巨大的广告预算,但它们并未形成有意义的产品差异性。

  通常,普通商品型企业是低回报企业,“会遇到利润的麻烦。”它们的产品与其他竞争对手无甚区别,这样它们只能在价格上进行竞争,这样当然损害利润。最可靠的令普通商品型企业赚钱的方法,是成为低成本供给者。这类企业能健康赚钱的唯一时机,是供给短缺的时期,但这一因素极难预测。巴菲特注意到,预测一家普通商品型企业长期利润的关键在于,关注“供给紧张对于供给充足的比率年头。”然而,这个比率经常是不完整的。他说:“相比之下,我喜欢的,是那种我明白的、可以持续的经济力量。”

  《巴菲特之道(原书第3版)(典藏版)》读后感(三):投资理财宝典

  本书作为讲解巴菲特投资思想的最负盛名的书,阐述了关于投资理财的大量深刻道理。我个人认为,学习投资理财,看这一本书就足够了(如果觉得不够,可以多看几遍),看太多其他书反而会把人们弄糊涂。几点体会如下:

  一、关于投资标的和投资时机的选择

  1、做投资,一定要有企业家思维,拥有一小部分股票与拥有一家企业的控制权,在投资心态上应该是一样的。选择投资标的时,只需要考虑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管理层能力,以及当前价格是否显著低于其内在价值,即right business, right people, right price。完全不需要考虑目标企业未来股价的涨跌。

  2、如何计算企业的内在价值?巴菲特所用的方法是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这也是目前企业估值的主流方法。自由现金流指是企业的当年净利润,加上折旧摊销,减去资本性支出。因为未来利润的不确定性比较大,所以只能是毛估估,所以在买入价格方面需要有显著的安全边际。

  3、一个经营良好、前景光明的企业,为何市场价格会显著低于其内在价值?那是因为市场主流投资者对其定价出现了错误。这又有两个可能的原因:(1)该企业出现了负面事件,该负面事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并无实质性影响,而市场对其过度反应了;(2)该行业虽然当前业绩不错,但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市场认为其未来持续盈利能力堪忧,而实际上不必过虑。

  从书中列示的9个巴菲特投资案例来看,绝大部分都是目标企业出现了负面事件,导致股价显著低估,而企业基本面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所以,选择投资标的和买入时机时,需要投资者有不同于市场主流观点的判断。如果总是与市场主流观点保持一致,是无法做投资的。

  二、关于正确认识二级市场价格波动

  1、二级市场股价可以长期偏离基本面。从中短期看,股价主要受社会群体性情绪影响,而社会情绪总是非理性的,不是过于乐观就是过于悲观,而且这种社会情绪的逆转需要很长时间。根据该书第185页数据,当持股期为5年时,股价与运营利润的相关系数为0.37-0.6;当持股期为10年时,相关系数也只有0.6-0.7。因此,作为价值投资者,既使持股超过10年,也很难保证通过股价上涨获得合理回报。

  2、由股价波动产生的投资盈亏具有很强的不平衡性,即“尖峰肥尾”型统计特征。根据该书第205页数据,在长期投资过程中,通过股价波动获得的盈利主要发生在7%的月份内,而在剩余93%的月份内都只能持平或亏损。如果投资者寄希望于通过股价上涨获得回报,那么在93%的时间内都会感到很痛苦。毫无疑问,绝大部分投资者是不可能承受这么巨大的痛苦的。

  3、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二级市场存在的价值,在于向投资者提供了以合适价格买入的机会。一旦买入,除非目标企业的基本面出现了重大变化,否则一般不考虑卖出,从而也就不再关心股价波动。就象一个企业集团对待其下属的核心企业,无论市场出价有多高,他都不会卖出的。

  4、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既然在很长时间内难以通过二级市场股价上涨获利,那么投资的意义在哪里?我觉得只有两种可能:(1)作为控股股东或重要股东,将目标企业作为自己事业的一部分,而且拥有随时要求目标企业分红的权力。(2)作为小股东,则要求目标企业能够提供稳定的分红,使投资者能通过分红来获得持续的回报,这样就可以把它当成一笔无限期存款,进而也就不关心股价涨跌了。

  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投资者获得回报的途径只能是股价上涨。而如前所述,股价能否上涨的不确定性太大,因此并不适合做价值投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投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