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精选

2022-06-16 09: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精选

  《餐桌上的中国史》是一本由张竞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一):《餐桌上的中国史》:一部“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书

  看这本书,一是奔着新奇去看,二是想要了解了解中国餐桌上的演变。“餐桌上的中国史”自然不仅涉及饮食,一些餐具、餐桌也在变化。据作者的意思,写这本书的目的有二,“一是探讨饮食文化的细节”,二是“对文化史的再探讨”。本身这一选题角度的角度就有着“再探讨”的意味,其效果之一是“本书从其内容看,涉及多处饮食文化的细节,颠覆了许多常识”。不过,最为重要的是对“传统”的探讨,即中国饮食文化存在着“传统的发明”,意思便是,饮食文化中一些看起来古老的传统或许并不那么古老,也许可能是近代的,只是普及广又深入人心,过了几代人,倒看起来像是“传统”了。因此,作者所谓“对文化史的再探讨”,其意味是“厘清饮食‘传统’的一种尝试。”下面,我们来介绍下这本书。

  本书共有七章外加一篇序言和序章。“序言”的内容大抵是前文所讲的,而“序章”作为引子,谈了六个方面的问题。

  “序章”以“变化中的中国味觉”为题目,大抵是说“中国饮食文化”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背后是变化的,具体到中国人的口味、菜肴、饮食习惯、饮食用具都是在变化的。接着第一小节谈“究竟有没有‘中华料理’?”这自然不是在找茬,而是进行辨析,“中华料理”这个概念、定义的能指是否确有所指。接着谈“现代菜肴并未传承多少传统”,作者举了皮蛋的例子,说它是300年前最初出现,历史也并不十分悠久。当然,这里也无需较真“传统”和“历史悠久”是否等同。作者只是要说的是,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是不断改变的,那些我们视为传统的或许历史并不悠久。说完现代菜肴的“传统”,作者继续说“主食也在不断变化”“中国菜系的嬗变”“香港饮食文化的‘北上’”“海纳百川的中国人的肠胃”这些话题。

  接下来作为正文的七章是按照时间顺序从春秋战国讲起,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时代的划分上,符合现在的历史划分:春秋战国、汉代、魏晋·六朝、隋唐、宋、宋元、明清。每一章又分数个小节,而在每个小节之下又分数个小节出来,但不凌乱。每一章在此不做具体介绍,笔者挑出一些自认为有意思的章节。比如第四章《丝绸之路带来的食文化交流》,一共三章,分别是“食狗肉风俗的变迁”、“丝绸之路传来的调味品”和“西域传来的食物”。这里的第二章颇有意思,分出的的小节分别是“印度来的辣味”、“波斯来的香料”、“反客为主的陈皮”和“喧宾夺主的大蒜”,诧异的是“陈皮”和“大蒜”也登场,也是外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关于“筷子”的探究,即第六章的第一节“筷子为何是纵向摆放的?”而古代,筷子原来是横向摆放的,那为什么后面又变了呢?

  在阅读体验上,此书并不难读,所涉及的文言文,也是有翻译的。而且行文逻辑也有条理,确确实实在谈饮食文化,在探讨传统,在引经据典地论证。并不需要读者是有文化史相关底子的,只要对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感兴趣,都可以一览。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二):吃货也有追求历史的高光时刻

  近年来,我们着重于对中文文化的学习和补长,多层面,深层次的挖出了很多历史悠久的事物。让中华文化再次以伟岸的身姿展现出来。除了字画,诗词,古董,原来,我们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千百年过去之后,无法留存的食物。

  这本《餐桌上的中国史》以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吃货们,尤其是也有一颗爱过之心的吃货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文化。这本书比较系统的从春秋,孔子的餐桌开始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人餐桌上的文化变迁,也是中国人味蕾的不断变革。是一本非常美味而又丰富情趣的好书。

  春秋时期,可能孔夫子的餐桌上只能吃一碗黄米,就是如今我们说的小米。粘稠的小米可以做粥,而没有黏度的小米却只能去酿酒了。还真是各司其职,一点不曾浪费。难以想象,一条肉就可以做束脩的孔子,原来饮食却如此单薄。

  还有,对腌菜的追溯可以到春秋战国时期。因为蔬菜种类的匮乏,以及铁器时代人们烹饪技术的单一。很多菜肴并不能被一展其风味,只能用盐来盐渍,这就是我们腌菜的起源。这个考古现象,可以打脸如今的“泡菜国”了。我们的腌菜历史课追溯到两千年前,这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荣耀,我们的财富。

  时间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个时代,是一个动乱却又无比浪漫的时代,也是多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当然文化的融合,自然少不了美食的代入。胡饼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如今,我们也还在追捧新疆烤馕这类美食。还有欧洲起源的披萨也来自于我们馅饼的启发。

  最近大火的《梦华录》中【点茶】的文化表达,可以说在宋代,我们的文化和美食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各式各样的果子,茶点,甚至美酒,都是我们餐桌上的历史文化传承。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可以吃到舶来品,也可以复古到古人曾用的美食。火锅,川菜,中国几大菜系等等美食文化,让我们大饱口福。同时,也给我们内心的精神世界带来中华民族的骄傲感。

  美食,是一种文化,而餐桌上礼仪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美食的一种表达和传承。“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要用筷子”,“饺子是我们独有的美食,因为和我们的文化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传统我们可以不间断的娓娓道来。因为那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

  《餐桌上的中国史》读后感(三):食与物的历史进程

  中国是个烹饪王国,拥有辉煌灿烂的饮食文明。餐制、食物结构、饮食特点等都是经过数千年多元融合至如今。可以说,了解我国饮食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拼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块版图。

  烹饪技术的发展

  《礼记》中记载道:“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由此可见,石器时代的人类是生食的时代,直到掌握了火的使用,人们视其为人类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烹饪出现的第一步,它让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从“生食”变成“熟食”,是人类饮食史的一次重大飞跃。

  器具的发明与改进

  陶器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历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它的出现让煮熟食物和储存液体有了可能。炊具的发明和使用,才让“煮”、“蒸”、“焖”、“炖”等烹饪方式有了可能。至商周时期青铜器又取代了小型陶制炊具。(司母戊鼎——世界上最大的铜锅,现存于我国中国历史博物馆。)至隋唐宋元时期,六格大蒸笼、铜火锅、双耳铁锅等的出现也意味着饮食再次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如今最常用的瓷器,是在明清时期才出现的。

  餐制的演变

  餐制是从生理需要出发,为恢复体力而形成的饮食习惯。上古时期,人们采用的是二餐制。所谓“大食”“小食”就是人们适应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产作息制度。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习惯有了改变,周代“列鼎而食”的贵族阶层甚至采用了三食制。一日三餐渐渐被采用还是从汉代开始,但是底层百姓也完全三餐却是宋朝的事了。

  食物的多样性

  周代时期的人们只吃成年的家畜,而汉代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桓宽认为汉代与周相比已经腐败到十分严重的程度,据《盐铁论》记载汉元帝时期就已经有了温室栽培,并且人们无视成长周期,食用幼羊、幼猪等食物。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达,还出现了“大排档”。面粉制作的食品被迅速推广开来,成为民间的日常食物。山东省博物馆陈列的汉代厨夫俑就是白案发展的最好证明。在此之前,调味品差不多都已具备(油、盐、酱、醋等)而秦汉时期又增加了蔗糖等。元代西域各族使我国经历南北朝、五代之后的第三次民族大交融,明朝时期就已经加入了不少经验。清代满族入关更是进行了第四次民族文化大交融,“回回食品”、“女真食品”等再次见证了时代对饮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美食与文化

  《诗经》中的饮食文化:诗经有大量文字都记述了谷物、蔬菜、瓜果、渔猎、烹饪等情况。

  《唐诗宋词》中也有大量作品记载食物,如杜甫、陆游、苏轼等。苏东坡自称“老饕”,精于美食。人们耳熟能详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酥”…

  之后《红楼梦》更是以王侯家食馔而取胜。袁枚的《随园食单》更是在任何食物相关的书都会出现。

  饮食文化变迁特点

  中国饮食史是具有层次性的,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自然形成了饮食生活上的不同层次。两千年的封建统治让饮食结构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宫廷层→贵族层→富人层→小康层→果腹层)越底层其人数越庞大,各层次之间相互影响,虽然下层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但饮食其艳卉大都绽放在上层。故中国饮食文化上的发展,主要是在上流社会饮食层不断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

  从手抓到餐具的应用再到筷子的摆放,饮食文化的各种变迁都反应着我国历史的重要变迁,哪怕是某种调味品,某种食材,都意味着一次质的飞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