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间客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人间客

2022-06-18 05:15:17 作者:世界第一天才 来源:世界第一天才推荐 阅读:载入中…

人间客

  林语堂说:中国人的生活艺术,归结起来不过两个字——闲适

  中国人以东方的诗性,构筑了一个以闲适为基础的审美世界。

  或吟咏、观书、绘画,或饮茶,弹琴,赏花,哪怕是一方赏石,一扇明窗,一棵青松,都能令人遥生无尽的诗情。

  中国的闲适哲学,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理想性,它让我们在物质生活中安顿自己,又让我们在精神世界里滋养自己。

  闲静,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

  气质是一个人生活的沉淀,蕴积着经年的修养和世事的磨练。

  宋儒邵雍有言:著身静处观人事,放意闲中炼物情。

  闲者,并非无事可做,恰是生命幽栖时,欲望之止歇;静者,亦非性灵之驽钝,恰是淡泊守志,笃定虔敬之操守。

  闲居处静,为古人修身养性之首要,亦是今人难寻之姿态。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闲静,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

  闲静之人,内省自修,胸中有墨,周身馥郁。

  独处时,自在欣悦;与人交,如沐春风。其心若镜,不将不迎,处事不乱,宠辱不惊。

  闲静的生活,是文人心中向往的一种自由的、艺术的,更为符合人类本性的生活。

  只有当一个人闲暇之时,静下心来,才能真正的感受万物有情。古人曰:丹青竞胜,反失山水真容;万缘放下,应无住而生心。

  人生不长,能在浮华中保持着内心的闲静,自能在生活中多一分柔情,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觉到生命中的诗意。

  闲适,是最大的清福

  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是画图,入耳之声,无非诗料。

  以闲适的心境拥抱生活,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便会收获不一样的世界。

  一庭一院、一草一木,是为生活之依;一书一画,一几一榻,是为精神之需;远山近水,日光月影,是为生活之趣。

  明人王宇《亦园别业序》中说的好:凡人身虽闲,心不能无寄。桑者闲矣,十亩其寄心也;碧山闲矣,桃花流水寄其心也。

  对于世人而言,谢事闲居,心性必有所栖息,或寄之山水,寄之竹石,或寄之花木…

  在物欲横流中,安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不为外物所役,不为尘氛所扰。日子清幽,生活平淡,在草色花香,笔墨风雅之中,求得个体的独立与自由。

  正如古人诗中意:我平生,心正似,白云闲。生活的最高境界,不在别处,就在日常的闲散里。

  闲适,是最大的清福。以闲自居,便可获得生命中的大自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人间客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