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留学随笔·孤独、责任与三体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留学随笔·孤独、责任与三体

2022-06-19 16:10:10 作者:詹峥果 来源:峥果随笔 阅读:载入中…

留学随笔·孤独、责任与三体

  我不喜欢德国的夜晚。

  由于德国环保工作做的很用心的缘故,德国的傍晚昏黄的灯光总是与繁星作伴。但我确确实实不喜欢这点。无垠宇宙中闪烁的星光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在尺度上的渺小。因为越是了解到宇宙的广大与多元,我越是感到自身的狭隘与孤独。 谈起孤独,似乎便有了清冷气袭来,仿佛从中嗅出几分生锈的岁月。其实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我十七岁,处于人生中最好的年华。生活绚烂多彩,何来生锈之说。但乐之愉总是太短暂,乐之哀又过于漫长。在深夜里醒来,勾起对来自父母关爱千丝万缕的回忆,想起昨日与朋友的把酒言欢,我置身在人生至乐的场景里,但我的身边除了夜的黑暗与寂静,别无他物。果然《百年孤独》未曾欺骗我,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三体黑暗森林》一书的主人罗辑初次以一个玩世不恭的大学教授身份登场。随后他作为初代面壁者,被迫以个人之力抵御整个庞大三体文明的入侵。凭借智子无法监视到人类的四维的缺陷,他的任务是隐瞒内心的真实想法,可以随意调用整个地球的所有资源来进行战略布局。但因此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即使他想说的是真话,在外界看来也不过是欺骗三体的幌子罢了。心灵与外界的绝对孤立状态一度使他抓狂。所有来自外界对他的微笑都不是构建心灵的桥梁,而是冷酷的提问:我们怎么知道您是不是已经在工作状态了?同时让我感到最惊悚的便是书中那著名的一笑——面壁者对另外一个面壁者的微笑。一个人如果是哑巴,那他至少还能用心灵去和他人沟通。如果这个人的心灵也被锁死,那等待他的结局怕会是和泰勒一样:在无穷的孤独与无法倾诉的压力下疯掉,导致自杀。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在我眼中,罗辑在担任面壁者时是一个失去了理智的野兽。而当他在复苏后直接与主对决,担任执剑人时,已经彻彻底底成为神灵。在担任执剑人的62年里,他完全关闭了自己的心灵,断绝了与外界的沟通,在漫长的半个世纪里未和他人说过一句话,只是静静地用手轻轻握住太阳核爆链的起爆开关与引力波的发射装置。但不知在这漫长的岁月之中,罗辑是否一直在与宇宙对话?在夜晚仰望星空时,我仿佛感受到无言宇宙的孤独。这种孤独不蕴含任何情感,纯粹的由恒古浩渺的时空之中诞生。料罗辑见它,大抵应如是。

  最终地球也没有逃脱被毁灭的命运。整个太阳系在二向箔的降维打击下成为了梵高的预言——《星空》。罗辑在冥王星上走到了两百岁漫长且孤独生命的尽头。他的寂寞,是伟大的;他的孤独,是饱满的。

  “哦,要进画里了。孩子们,走好。”

  人生短暂匆匆,我们逃脱不了死亡的宿命,但我们却可以从亲情,友情,爱情,与肩负的责任里找到我们生命的意义。萨特说过:孤独是人类属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它是被一种存在于人们“找到生命意义的需要”和“对人世本质的虚无的察觉”之间的矛盾所激发的。

  因此,为什么要抗拒孤独呢?唯独在这些孤独和沉思默想自身价值的时刻,我才是真正的我,才是和我天性相符合的我。

  冥王星太远了,否则我要埋在那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