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在于执行力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在于执行力

2019-08-21 10:38:28 作者:李思圆 来源:温暖的女子 阅读:载入中…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在于执行力

  1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在文章里,讲过这样一件事。

  他去买闹钟的时候,钟表店的老板建议他买一种“懒人闹钟”。

  原来“懒人闹钟是为了懒人而设计的,一般的闹钟响时只有一种声音,懒人闹钟响的时候,

  节奏由慢而快,由缓而急,到最后会闹得人吃不消;一般闹钟一按就停。

  懒人闹钟按了不会停,每隔五分钟它就会再响起来,除非把总开关关掉。”

  于是他问,“什么样的人会买这种懒人闹钟呢?”  

  老板答,“一般人都会买呀!因为大家对自己都不是绝对有信心的,特别是冬天的清晨要起床真不容易。” 

  ldquo;可是,如果他起来把总开关关掉,这闹钟还是没有作用。”  “对呀!对于真正的懒人,再好的闹钟也没有用,闹钟是给那些介于半梦半醒之间的人使用的。

  于是他又接着问:“什么是半梦半醒之间呢?”

  老板说:“一个人刚被闹钟唤醒的时候,就处在半梦半醒之间,如果一听到闹钟响,立刻能处在清醒的状态,这种人在佛教里叫做'慧根',

  如果闹钟怎样叫也叫不醒,甚至爬起来把总开关关掉,这种人叫'钝根'。

  一般人既不是慧根,也不是钝根,而是'凡根',所谓凡根,是会清醒、会迷失;

  会升华,也会堕落;是听到闹钟响时,徘徊挣扎在半梦半醒之间,

  对这样的人,一个好闹钟才是有帮助的,在半梦半醒之间的人,是比较易于再入梦,不易于醒来的,

  这时需要一再的叮咛、嘱咐、催促,懒人闹钟在这时就能发挥它的效益。”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被动在努力。

  他们虽然每天都会按时起床,准时去上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等。

  但这一切都需要无论是闹钟的提醒,压力的加傍,又或者是迫于形势所逼。

  总之,自觉性强的人,非常少。

  这让我想起,香港首富李嘉诚的作息时间,他曾提到自己不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钟响后起床。

  之后会打一个半小时的高尔夫球,然后阅览一份当日的全球新闻列表,在夜晚睡觉前还必须要读书。

  不得不说,这样的自律,普通人难以企及。

  其实大多数时刻,你跟高手之间,真正的差距,不在于名利的悬殊,而是输在执行力上。

  毕竟连早起这个习惯,别人都可以做到立即起,并且坚持几十年。如果你能做到哪怕只这一点,可能也离成功不远了。

  2

  孙子是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军事指挥家,她来到吴国之后,吴王把他当作上宾款待。

  有一天,吴王对孙子说:“孙子呀,都是你的军事理论很强,我想知道你能不能带兵打仗?

  rdquo;孙子回答道:“你给我兵,我就能带,你给我一支军队我一定能把它训练成非常优秀的军队。”

  ldquo;无论什么人,你都能把他们训练成一支军队吗?”吴王问,孙子说:“没问题。”于是,吴王指着自己的宫女说:“你能把我这群宫女训练成军队吗?”

  孙子说:“你只要给我权利,我就能把这些宫女全部训练成军人。”“好,我给你权利,限时三个时辰”吴王说。

  于是,孙子和无望的宫女都站在了训练场上。这些宫女从来没受过军事训练,只是觉得这件事很有趣,大家你推我搡的闹做一团。

  吴王看着这情景,也觉得新鲜好玩,就把他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也叫了过来,并让他们担任宫女的队长。

  孙子开始练兵,她大声说道:“大家停止喧哗,马上列队站好,左边一队右边一队。”但是没人听他的话,宫女和妃子还是在原地嬉笑打闹。

  孙子也不着急,他大声说:“这是我第一次说,大家没有听明白,这是我的问题。” 现在我第二次要求你们列队。“这些”女兵依然没有反应,玩笑依旧。

  这时孙子又说话了:“我第一次讲话大家没听明白,那是我的错;第二次买听明白,可能还是我的错。下面我开始说第三遍——请大家列队,左队站在左边,右队站有边” 。

  第三次说话结束了,还是没人按照口令形式。孙子沉下脸严肃的说:

  ldquo;我第一次大家没听明白,是我的错误; 第二次大家也没听明白,还是我的错,

  但是第三次没听明白就是你们的问题。来人。 把那两个队长带到一边去,立刻斩首。

  马上又士兵上来把那两个妃子抓了起来。这时,吴王赶紧对孙子说:“不能这样!我只是说着玩的。千万别当真了。”

  孙子说,“你是不是给我权利了?现在军权在我手中,立刻斩首。”士兵咔嚓两刀,把两个妃子砍了。

  见到这种阵势,众宫女们马上肃然而立,所以,没用三个时辰,两个队列就成形了。

  虽然这个例子,有些残忍,但道理却是相通的。

  真正厉害的人,做事从来不给自己退路。说到,就必须要做到,他们根本不会给自己留下犹豫,考虑甚至反悔的机会和可能。

  而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总是在想到和做到之间,徘徊不定。

  虽然他们曾雄心壮志地立誓,自己一定要瘦成一道闪电,一定要每天坚持跑步和健身,一定要摆脱油腻和平庸。

  可到最后,你会发现,他们根本就没有执行力,也没有毅力,于是所谓的心愿和期盼,也不过是当个笑话,不了了之了。

  3

  专栏作家徐大维,曾在他的文章里,写到这样一件事。

  一位写作圈的年轻朋友,觉得自己文笔不错,才华满溢。但从笔两年,仍粉丝了了,爆款平平,于是向他求教。

  他说写作这东西太个性化,没什么好建议,但有一点,就是寻找一个榜样。

  这年轻小伙问他的榜样是谁,他说了一个自媒体作家的名字。

  对方地说到很惊讶:

  ldquo;老师你仰慕他啊?他的文章都是阳春挂面,没啥看头,每次就写千把来字,回答一些读者的问题而已......”

  但他说:“可你知道吗?人家每天都会写一篇,坚持了15年,有几个人能做到?这就是我佩服的地方。”

  那位作家,是徐大维MBA教授的朋友。5年前,在深圳聚过几次, 这个作家不仅要写作,还要管理生意。

  十几年来,每天6:00准时起床,跑步,写作,阅读,工作。直到晚上10:00,喝杯小酒,睡觉。

  正是这种机械的、枯燥的日常,支撑了他在自媒体领域,成为一个别人唯他马首是瞻的人物。

  其实这个“自媒体作家”,几乎在写作圈里,无人不晓。我也早有耳闻,甚至刚开始,就连我也曾想过,跟那个年轻小伙,一样的问题。

  可直到我了解了这背后的真相,对他充满敬佩。

  毕竟并不是谁,都有这样的毅力和执行力,可以将一件事坚持整整15年,而我在日更文快4年的过程中,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这其中的难,就更不要说15年了。

  其实,我看过很多作家的传记,比如写《康熙大帝》的二月河,比如写《活着》的余华,比如日本小说家春上村树,

  他们曾在谈写作时,都提到一个共同点, 写作看似拼的是才华和天赋,其实到最后拼的居然是这两个字,体力。

  因为你不可能等到灵感来了再写,也不可能因为心情不好,状态不佳,或者不想写,就不写了。

  真正的强者,一旦认定一件事,他们就会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而普通人,只会抱怨,发牢骚或者给自己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然后因为一些困难和挫折,轻易地选择放弃。

  4

  以我的浅薄之见,大多数人的执行力,之所以不够。通常基于这两点点原因。

  第一、懒惰。95的人几乎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读书不多,但又想太多,做太,当然也包括我。

  第二、迷茫。总有些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样的人,做成什么样的事,过怎样的一种生活。

  其实执行力弱的人,他们表面上,缺的是咬牙切齿的硬撑。

  深层次来看,是他们对自己没有要求,太过放纵自己,遇到一点困难,就叫苦,就退缩,就受不了。

  其次,他们活得浑浑噩噩,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一生的目标和追求是什么,他们对自己没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规划和打算。

  说到底,人和人之间的最大差距,还在于执行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