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不言
01
95岁老兵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荣获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还获得一枚“人民功臣”奖章。但是,直到2018年底,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信息采集工作时,他才出示了自己尘封63年的军功证明。这么多年,他连子女都没讲。
记者采访时问他:“这么英勇的事迹为什么从来不讲呢?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功绩尘封起来呢?”
老英雄说:“这些往事,组织上已经给了我证书和勋章,我没必要再拿出来到处显摆。我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许多都不在了,我牺牲的战友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显摆自己啊,比起他们我有什么功劳啊?”
张富清战争年代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深藏功名,竟然隐瞒了60多年。是什么让他淡泊名利、大功不言?是绝对忠诚的初心,是永不骄傲的平淡心,是克己奉公、丝毫不求回报的心,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让他身卑言谦,至为真挚地说出了自己的“功名观”,他没有资格把自己的军功拿出来显摆,从不愿躺在功劳簿上。这是何等感人啊!
02
袁隆平所获荣誉数不胜数。有一次,记者问:“您到底有多少次荣誉?”
袁隆平反问:“那我怎么搞得清啊!很多荣誉、奖励,我根本没有去领取,但是有的荣誉是必须去的!我讲一个故事:那年,我去墨西哥参加国际讨论会,并被授予‘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这次会议有60多个国家600多位科学家参加,其中12位是中国人。我因故在举行仪式的头天下午才到。我到了后,大家喜出望外,说,袁老师你终于来了,我们急死了,你来了,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因为在5名被授予荣誉称号的人之中,其余4名都是美国人。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荣誉功名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我只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一名代表。杂交稻并非我一个人的成绩,而是整个科研团体的成就。所有的荣誉功名都是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并不是给我个人的。”
袁隆平深谙功名的轻重主次,国为重,己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所以他一向平静谦和,从不居功自傲,不慕个人功名,从来都是大功不言,有功不贪,推功于人,他设身举例、现身说法的故事,彰显他国重于己的“功名观”,真的是功名淡如水,事业重如山,令人赞赏和尊崇。
03
韩美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和平艺术家”称号,这是中国美术界第一个人得此殊荣。有记者赞叹他是“中国最了不起的艺术大师,中国的毕加索”,韩美林说:“我是一个大师傅,不是大师。为什么是大师傅呢?油盐酱醋、煎炒烹炸,这跟生活里的酸甜苦辣是一样的,看你怎么掌勺了,喜怒哀乐,都是你的佐料,你一个艺术家,你怎么来掌这个勺,这是你的事儿。艺术没有满分,不要有一点成绩就互相吹捧。荣誉和羞辱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前进吧,往前走,就是低头拉车,一抬头,已经走向世界。艺术家应该下乡,和人民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唱歌、跳舞、打鼓,一起捏、画,一起哭、笑……这个民族,我舍不得!我不是中国的毕加索,我是陕北老奶奶的接班人。”
面对殊荣和盛赞,韩美林一如平常地保持谦逊,他不重功名,功名不言,幽默喻称自己是“大师傅”和“陕北老奶奶的接班人”,既抛弃了被人冠之的所谓“大名”,也由衷表达了自己的艺术之根、取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就是民族和民间文化艺术,滋养他艺术灵性的人无疑是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一番话语尽显他抱朴守真、不忘民本、归功于乡土的“功名观”。
德高行洁,大功不言。挚言砥砺自己的“功名观”,淡对功名利禄,方能使一生不毁己守、不舍己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