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谁是晚清王朝最忠实的卫道士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谁是晚清王朝最忠实的卫道士

2019-11-04 08:33:30 来源:听石头说 阅读:载入中…

谁是晚清王朝最忠实的卫道士

  晚清时期,清王朝忠实的卫道士既非那些八旗弟子们,也不是1927年6月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遗书而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的王国维,以及保皇的康有为、搞复辟的张勋等,而应该是晚清官场第一奇人人称“梁疯子”的梁鼎芬。

  这位“梁疯子”是晚清最着名的“一根筋”,他对大清皇室忠孝让人匪夷所思:屡次不顾身家性命弹劾清廷权臣、潜心为光绪修崇陵、甘愿任废帝溥仪师傅……在晚清宦海几起几落的他,充满着传奇色彩

  梁鼎芬(1859—1920),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此公少年得志,博学且有奇才,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光绪十年(1884年)5月,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一味主和,与法国签订《中法简明条约》,迁延观望而坐失时机。对此,朝野无人敢言不,只有这位清皇室的“卫道士”偏偏上疏光绪皇帝弹劾李鸿章,指责其在与法国议约中有“六大可杀之罪。请明正典刑,以谢天下。”

  一个小小的编修胆敢弹劾当时权倾朝野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朝野上下为之一震,将此事比作明代“杨忠愍之参严嵩”。此疏触怒慈禧太后,疏上不报,旋追论之,却被斥为“妄劾”,“交部严议,降五级调用”。梁鼎芬竟被连降五级,故愤而辞官,自镌一方“年二十七罢官”小印,收拾包袱,返乡伏处田里。一年之内,从一个翰林编修到被劾免官,这在清朝也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事。

  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慕其“学问渊博”,便请他主讲惠州丰湖书院。后又转任肇庆端溪书院山长,主持广雅书院讲习。张之洞任两江总督时,又聘请梁鼎芬主持锺山书院。张之洞移任湖广总督后,梁鼎芬成张的重要幕僚,长期追随左右,在张之洞宦海生涯中,推波助澜挡风遮雨协助张之洞作出诸多关键决策,使其在晚清政局风雨飘摇中稳如磐石。张之洞视梁鼎芬为知己,相继委任其为武昌知府、湖北按察使,并请求朝廷赏加二品衔,以示鼓励

  再入庙堂之高的梁鼎芬仍操守如旧,并不看重头上这顶乌纱帽,更不因早年“建言获罪”而却步。先具折奏请化除满汉界限,继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宫觐见皇上和太后,当面弹劾慈禧晚期宠臣,指斥庆亲王奕匡“通赇贿”,“请月给银三万两以养其廉”。同时,梁鼎芬还弹劾直隶总督袁世凯,说他“权谋迈众,城府阻深,能陷人又能用人自得奕匡之助,其权威遂为我朝二百年来满、汉疆臣所未有,引用私党,布满要津”。为了表白真诚,梁鼎芬真是把心都掏出来了,他十分动情地说:“我皇太后、皇上或未尽知,臣但有一日之官,即尽一日之心。言尽有泪,泪尽有血。奕匡、世凯若仍不悛,臣当随时奏劾,以报天恩。”

  连张之洞也不知有此疏,闻而叹息,害怕牵连。果然,忠心不得好报,再度被激怒的慈禧下诏“诃责”,梁鼎芬便以养病为由再度辞官,在镇江焦山海西庵闭门读书。光绪卅四年,光绪帝与慈禧先后死去,梁鼎芬“奔赴哭临,越日即行”。

  武昌首义后,梁再入北京,得到直隶总督陈夔龙的推荐,又奉命以三品京堂候补。不久,奉派为广东宣慰使,其时南方正燃烧革命烈火,梁鼎芬无法赴任,乃两度前往梁格庄清西陵,叩谒光绪皇帝的暂安之殿,在梓宫前“瞻仰泣涕”,为表达其忠心,还在寝殿外面露宿。然而,直到宣统皇帝退位,其候补身份,也未获实授。

  由于光绪帝生前不为慈禧太后喜欢,故直至溥仪即位后才匆匆为光绪帝建陵。梁鼎芬经陈宝琛推荐,在辛亥革命以后主持崇陵工程管理事宜。其间,梁“南北奔驰,露宿风餐,不遑安处”。他长期住在梁格庄光绪帝停灵的暂安殿旁,每天朝奠于梓宫前,风雨无阻。同时,拖一条行动不便的病腿,乘棚车往施工区各处瞻视,问长问短工人没有不认识他的。

  清帝退位的“优待条款”中虽然规定“光绪帝陵寝(崇陵)如制妥修,奉安典礼仍如旧制,经费民国政府负担”,但续修一年余又发生问题,工程停顿下来。1913年春天,孝定景皇后(隆裕)“升遐”,经中华民国国务总理赵秉钧与清室内务府大臣绍英协商,决定从民国政府优待逊清皇室的“岁费”中,拨款赶修崇陵工程,才使中国最后这座帝王陵墓得以在是年年底竣工。

  崇陵兴建在清王朝垮台前后,未顾及到陵区绿化。梁鼎芬认为,崇陵无树是很大的缺憾,既不美观,又关系风水,于是便提出崇陵植树计划。后获溥仪颁旨委以“崇陵种植树株事宜”,却无分文经费拨付。梁在难中不惧难,首先带头捐款1000元,然后又煞费苦心地募集得一笔款子。

  据说,梁鼎芬先写了一份公启,说明崇陵植树的理由,然后到琉璃厂订制了200个小坛,叫家人到崇陵盛上雪水封好,用车拉着雪水坛子,分别到满洲亲贵和遗老家中拜访,请他们捐资购买树苗。如遇乐捐者,且捐的钱合乎出资者身份,梁鼎芬就收钱含笑拱手告别;如遇拒捐者,或只出微薄之资,他就大发脾气,给对方一顿难堪。此招还挺灵,没有哪家愿听他骂,谁也不愿落个对先皇不忠不孝罪名。这样,200坛雪水送出,凑了一笔可观的款子。

  梁鼎芬即从丰台和蠡县等地买来大批松、柏、桧、杨等树苗,亲率工人们植树、浇水、捕虫,两三年间共栽树40601株,终于完成了崇陵的植树绿化。在梁鼎芬护陵植树期间,袁世凯为报数年前受梁弹劾之仇,曾派刺客来杀他,匕首已经顶在胸前,梁鼎芬却面无惧色地道:“能死在先帝陵前余愿已足,汝其快快动手可也!”刺客竟被感动,说明来历并劝梁离开,梁则坚定表示:一定要看到松树长大才走。

  之后,梁鼎芬成了十足的遗老。他避居上海,发起孔教会,在文化上作最后的挣扎。1916年,梁鼎芬入宫做废帝溥仪的师傅。他潜心为年仅十多岁的“皇帝”写“起居注”,把溥仪吹捧为“真英主也”。1917年,张勋复辟,卧病多日的梁氏强打精神,以清室代表的身份前往总统府,逼黎元洪“奉还大政”。然而,仅仅12天,复辟之梦便破碎了。

  1919年梁鼎芬在北京郁郁而终。临终前,他遗言不可刻其诗集:“今年烧了许多,有烧不尽者,见了再烧,勿留一字在世上。我心凄凉文字不能传出也。”

  他被葬在崇陵右旁的小山上,永远地为光绪守陵。当时已被废的末代皇帝溥仪还赠其谥号“文忠”。“文忠”,应该是这位大清王朝最忠实的卫道士十分贴切之谥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