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代人命运的谏言
1977年底,举国上下欢欣鼓舞,因为 570万学生自主报名参加了高考。
重新恢复高考制度,离不开查全性的大胆谏言。
当时,査全性还是武汉大学的一名副教授,他接到通知,于1977年8月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科学教育座谈会。
到了北京后,他发现参会的除了吴文俊、邹承鲁、王大珩、周培源、苏步青等着名科学家以及教育部的负责人外,邓小平同志也会每场必到。
虽然邓小平并不发言,却一直在安静地听取大家的意见。
查全性意识到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他拿出一张普通的格纹纸,开始写自己的发言提纲,因为太激动和紧张,铅笔都折断了好几次,才终于写好了不足6行字的发言提纲。
会议进行到第3天,查全性大胆发言,他认为当前大学新生质量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招生制度的不合理。就像工厂进的原材料没通过检验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一样,必须废除“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招生制度,同时,他还对当时制度的不合理做了几点阐述,他这样说道:“我建议从今年开始就改进招生办法。今年能办的就不要拖到明年去办。”
他的话音刚落,举座皆惊,大家都注视着一言不发的邓小平。
邓小平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环视四座问:“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意见?”王文俊、王大珩都表示赞同,邓小平又问当时的教育部长刘西尧,当年恢复高考是否来得及。
刘西尧说还来得及,代表们也纷纷表示来得及。
邓小平略一沉吟,果断地一锤定音:“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查全性的敢于直言,让中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再次打开大门,按成绩择优录取大学生。
而查全性也没有想到,正是自己的“敢讲真话”,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