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陋兰:进言有风险,献忠需谨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陋兰:进言有风险,献忠需谨慎

2020-12-08 06:57:15 作者:孙盛起 来源: 文朽速的兰陋2 阅读:载入中…

  奴才自古有之,在极权达到顶峰的清朝更是大量涌现。奴才以维护和颂扬当朝为己任,因此受到清廷的欢迎和优待。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下面这几个奴才由于触碰了某些禁忌,所以下场有点儿惨。

  贺世盛,乾隆年间湖南耒阳的一个落魄秀才。贺老秀才一生为功名而奋斗,然而,头悬梁锥刺股地苦读到69岁,小辫子都白了,却连举人都没有考上。空有满腹经纶,又对朝廷忠心耿耿,却不能为朝廷效犬马之劳,老秀才不免为自己叫屈。于是他开始琢磨怎样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一举引起朝廷注意从而得到破格重用的捷径。

  老秀才一生苦读圣贤书,除了之乎者也,一无所能。琢磨来琢磨去,老秀才意识到,能够架起通天梯子的,只有自己手中那杆秃笔。经过一次次的赶考,官场的黑腐他早已看透,于是他决定就以这个为论据,向皇上进言,为朝廷分忧,他相信圣明的皇上看到了他的忠言,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

  贺老秀才给自己的书取名为《笃国策》。笃,就是忠心耿耿的意思。国策,这就很厉害了,谁敢违反,国法伺候!

  老秀才在书中列举了大清官员贪腐、舞弊、欺压百姓的种种恶行,尤其着重对掏银子就可以买官的“捐纳”制度提出改良建议,申明,如果采纳他的建议,大清江山就可以代代相传永不变色。

  然而,就在贺老秀才为大清江山操心费神的时候,有人却在暗中向官府告密,说他正在撰写扰乱人心的反动书籍。耒阳县令接到密报,立即缉捕贺老秀才并上报湖南巡抚。

  巡抚审看《笃国策》,见上面写有“官员得钱”,立刻勃然大怒,让老秀才说出具体的“得钱”官员和时间地点。

  这不是刁难老秀才吗?官员贪腐尽人皆知,可是让老秀才说出具体的人和事,他又没有在那些官员家里安装窃听器,怎么可能知道详情?既然说不出详情,那就是造谣!巡抚怒斥:“大胆刁民,竟敢妄议朝政、攻击大臣,必须严惩!”当即判处贺老秀才凌迟处死,其子孙兄弟年满16岁的全部杀头,他的女眷全部发配给朝廷大臣为奴。

  倒是乾隆皇帝“仁慈”,下旨对忠心可嘉的贺老秀才从宽惩治,改凌迟为斩立决,只将他和他兄弟的儿子处死,他的16岁以下的女眷送给大臣为奴。并且,乾隆特意叮嘱湖南巡抚,一定要把这个“仁慈”的圣旨给贺世盛宣读,让老秀才看到皇上的恩典。于是,贺老秀才感激涕零,在山呼“万岁”中被砍掉了脑袋。

  吴英,广西平南县人,和贺世盛的情况类似,也是一个六十多岁郁郁不得志的酸腐秀才。他胸怀拳拳忠君之心,向往踏上仕途为朝廷效力,却无人赏识,报国无门。眼见着自己一天天老去,他心有不甘,决定在有生之年,把自己对国家和皇帝的忠爱之情化为一纸策书,也算是为大清的江山永固做了一点儿贡献。

  乾隆45年的一天清晨,他得知广西布政使要到桂林城外游玩,就早早地守候在布政使出行的必经之路,当布政使的官轿走到近前,他颤颤巍巍地抢上前去,拦住轿子,扑通一下跪在轿前,将自己呕心沥血写成的政策建言书举在头顶。

  布政使让随从接过文书,打开一看,立刻跃入眼帘的是“策书”二字,再看正文,满篇都是给朝廷提出的如何巩固江山的建议,一个老知识分子的拳拳爱朝廷之心跃然纸上。

  然而,布政使却是另外一种想法:你一个老草民,竟然胆敢对朝廷指手画脚,胆太肥了!他命令随从:“把这个老家伙捆起来,千万别让他跑了!”

  吴老先生被捆得像粽子一样带到县府。布政使问他写这些狗屁文字是何用心?老先生如实道来,说自己体弱多病,没几天活头了,但是盼望大清江山万古长青,所以写下那些肺腑之言,朝廷如能采纳,必定使大清肌体更加健康,政权更加稳固。

  布政使把老先生噼里啪啦一顿臭揍,说你一介草民,有什么资格妄议朝政?老先生被打得气息奄奄,再不敢分辩。

  布政使连夜给广西巡抚写报告,声称自己发现了一个重大的批评国家政策的政治案件。

  广西巡抚接到报告,立即派人兵分两路,一路直扑吴英在省城的投宿地鼓楼街涂鼎茂客店,逮捕客店老板和店小二,搜查吴英的行李。另一路杀往吴英老家,把吴英所有亲属二十多人全部捆至省城,连夜审问,当场打残废两人。

  随后,广西巡抚向乾隆奏报:老秀才吴英,生逢盛世,不知颂扬皇恩,竟然给大清政策挑刺,妄议朝政,实属丧心病狂,应当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他的两个儿子、弟弟、两个侄子,斩立决!他的妻、妾、两个儿媳妇和两个孙子、三个玄孙、三个玄侄子,发配给大臣为奴!

  “仁慈”的乾隆皇帝接到奏报,依然皇恩浩荡,回复:吴英凌迟;为奴的那些也准了;至于斩立决的那几个,让他们多活几天,秋后问斩。

  

陋兰:进言有风险,献忠需谨慎

  (著名画家朱乙夫先生油画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故事)

  刘震宇,江西抚州人,和上述两位的情况相似,报考公务员几十载,已逾古稀之年,依然没有进入体制内。既然靠别人提拔希望渺茫,那就自荐。

  乾隆12年,有一个叫马朝柱的湖北蓟州人,啸聚民众,揭竿造反。清军立即进行围剿,抓获马朝柱的母亲、妻小等一百多人,就地处死,然而马朝柱本人却漏网逃脱。

  于是,刘震宇觉得机会来了,他苦思冥想,写了一本《治平新策》,书中开列了诸如“清查户口、外出的人限时必须回家、搜查过往船只、设立乡里评审制度”等等维稳、缉匪之法。

  乾隆18年10月,清廷举行武举,刘震宇赶到考场,向巡抚声称自己有捉拿马朝柱的妙法,并递上他的呕心沥血之作《治平新策》。

  在他的书中,每条“妙法”之前,他都对乾隆大唱赞歌。他感慨,我们生逢盛世,皇帝那么的爱民如子,可恶的马朝柱之流,竟然不知感恩,反而犯上作乱,我如果年轻几岁,一定披挂上马,亲手杀死马朝柱反贼而后快。可惜我现在年事已高,舞弄不了刀枪了,只能挥洒笔墨和智慧,为我主献计献策,祈祷我主和大清江山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料,巡抚警惕性极高,一看到刘震宇的策书,立即命人先把刘震宇抓起来,然后再细细审读那个小册子。不看则已,一看他就看出了刘震宇的险恶用心。

  大清律例,百姓,包括生员,一律不许议政,也就是“莫谈国事”,而这个刘震宇,不仅对国事指手画脚,还胆敢妄议朝政和皇上。这还了得!不过,鉴于这个“爱国老书生”处处颂扬皇上,字里行间也看得出是在为朝廷为皇上着想,所以从轻发落:罢黜生员资格,打一百杀威棒。

  可是,奏折报上京城,这次乾隆皇帝可不“仁慈”了,下发谕旨:这是个读书人,不是一般的无知愚民,他竟敢妄议朝政,用心何其毒也!这等逆徒,决不可姑息!

  巡抚接到谕旨,感觉自己的后脖颈都发凉,连忙改判:斩立决!

  上述奴才,怀着一颗忠心,不过是跪在主子面前说:主子,您的衣服有些破了,再穿下去会更破的,请补一补吧。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犯了主子的忌讳——奴才的职责是颂扬,而不是挑主子的毛病。于是,拿他们的狗血儆猴,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对他们来说,以自己和家人的脑袋为大清江山的稳定做出贡献,也算死得其所,不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