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真正聪明的人:不闻人非,不视人短,不言人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真正聪明的人:不闻人非,不视人短,不言人过

2021-01-26 05:50:50 来源:洞见 阅读:载入中…

  

真正聪明的人:不闻人非,不视人短,不言人过

  作者:哲学君

  来源:哲学人生网(ID: zxrsnet)

  是非要自知,正人先正己。

  孔子曾说过: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

  人生在世,做事要有底线,做人要有原则,一切只求问心无愧。

  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看的不看,这才是君子之道。

  守住心,管好嘴,不看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救人于水火,也能杀人于无形。

  学会不闻人非,不视人短,不言人过,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

  01

  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增广贤文》中有云:常说是非者,定是是非人。

  经常搬弄是非的人,自己就是制造事端的是非人。

  苏轼就曾因为沈括在背后搬弄是非而吃了大亏。

  苏轼到杭州时,沈括拜访他,“与轼论旧”后,把苏轼的新作抄录了一通。

  但回到首都后,沈括立即用附笺的方式,把认为是诽谤的诗句加以详细的“注释”。

  他歪曲事实,在背后搬弄是非,说苏轼的这些诗句居心叵测、反对“改革”、讽刺皇上等等,然后交了上去。

  不久,苏轼因为在诗文中“愚弄朝廷”、“无君臣之义”而入狱,险些丧命。

  这就是文字狱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牵连苏轼三十多位亲友,涉及他一百多首诗词。

  喜欢搬弄是非的人,经常会挑起是非,引起争端,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这也是为什么沈括在科技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却无人为他立碑的原因。

  说人是非,伤人伤己,好话要多说,是非不要提。

  有修养的人,从不在背后说人是非,言人长短。

  图片

  02

  知人不评人,方为人上人。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一个人只有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别人,不闻人非,不视人短,不言人过,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

  汉景帝时期有个叫田鼢的丞相,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有一个叫灌夫的将军说:“你田鼢算什么,靠着阿谀奉承走到现在,有什么好炫耀的!”

  田鼢听到后恼羞成怒,一气之下斩了灌夫。

  之后,田鼢跟同僚徐冲抱怨别人轻视自己。

  徐冲听后,看破了田鼢肤浅傲慢的本质,却没有说破。

  碍于田鼢睚眦必报的性格,徐冲委婉的劝解道:“只要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够好,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田鼢听后面露笑意,心领神会,平息了心中的怨气。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不言人私,谨言慎行。

  人生在世,不可能十全十美,与人相处,必定会有是是非非。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保持沉默,看破不说破,不闻人非,不视人短,不言人过。

  图片

  03

  论人先论己,知人先自知。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想要议论他人的善恶得失,首先要反省自己。

  想要了解别人,首先要了解自己。

  曾听过芝诺的知识圆圈理论,深有感悟:

  人的知识就好比是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懂得的知识,圆圈外面是还不知道的知识。

  随着你知识的增加,你的圆圈在变大。

  同时,知与未知的接触边缘也在变大,你发现你面临的不知道的知识也越多。

  如果你觉得别人都没有你懂得多,那恰恰是因为,你对自己的无知认识的太少。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谁也不能掌握绝对的真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自知,才有可能去准确地知人评人。

  自己都不是十全十美,怎么能要求别人完美无缺?

  只有不断审视自己,正视自己的不足,不傲慢,不自满,才能最大程度提升自己。

  不愿意接受认知范围以外的东西,只会让自己更狭隘,失去不断进步的机会。

  是非要自知,正人先正己,这才是生活最高级的智慧。

  ▽

  俗话说: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指责他人过错,自己也有瑕疵;评价他人不足,自身也有缺陷。

  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

  我们不妨睁一只眼看世界,闭一只眼做智者。

  愿我们都能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