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四十不多情,五十不多欲,六十不多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四十不多情,五十不多欲,六十不多心

2021-05-12 07:24:40 来源:洞见 阅读:载入中…

  

​四十不多情,五十不多欲,六十不多心

  作者:晚君

  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

  越走越多的是年龄,越过越少的是时间。

  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面对的问题不同,处世的哲学也不同。

  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什么年龄该计较什么,不该计较什么。

  懂得了以下不同年龄段的活法,你会少走许多弯路。

  01

  四十不多情

  听过一句很扎心的话:“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年轻时天真的以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真心换真心。

  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后才发现:那些你认为不错的感情,到头来不过是自作多情。

  知乎网友@四月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网友说自己之前很爱社交,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陪自己的朋友们。

  朋友们出个什么事儿,网友宁可舍弃陪伴妻儿的时间,也要去帮把手。

  后来,网友的老婆被查出得了胃癌,需要做放疗,急需一大笔钱。

  网友实在是觉得力不从心,便问平时经常一起吃饭的那些好朋友借钱。

  本以为很容易的一件事,结果却处处碰壁。

  有人说老婆生二胎需要钱,有人说孩子出去留学要用钱,有人说自己做生意需要用钱,反正总结起来就是俩字儿:不借。

  百般无奈之下,网友只得靠着岳父岳母的接济,给老婆做了手术。

  打那以后,网友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再也不和之前那些朋友来往了。

  从他们以各种理由拒绝网友时,网友就明白了,是他一直高估了那些朋友关系。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

  昨夜还在把酒言欢的兄弟,第二天醒来就能形同陌路;

  曾几何时互诉衷肠的好友,转身一别就能再无瓜葛。

  亦舒曾说:“城市中人,看似光鲜,其实个个暗藏漏洞。高朋满座,客似云来,然而真正能倾心交谈的,却未必有三两个。”

  人生在世,朋友千万,不如知己二三。

  四十以后,就别再自多多情了,学会精简圈子,把时间和精力留给真正在乎你的人。

  图片

  02

  五十不多欲

  蔡澜说:“人生中的烦恼和恐惧 ,大多因为贪婪,你想得到的越多,就失去得越多。”

  人生太苦的原因,大抵是欲望太满,而现实骨感。

  五十岁人生半坡,开始走下坡路。

  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大不如前,很多事情难免力不从心。

  这个时候,要学会给人生做减法,减掉多余的欲望,才能活得轻松自在。

  明代徐阶和孙承恩都是尚书,两家对巷而居。

  徐阶门庭若市,前来拜访送礼的人排到孙承恩的门前。

  孙承恩每天回家就关门睡觉,时间久了,门口求见的人则越来越少。

  仆人为此不忿,他满不在乎的说:“你想去就去呗,别扰了我的清净。”

  徐阶在位时贪婪无度,退休之后仍是不知收敛。

  家中财富惊人,松江老家更是田产无数。

  因为过于招摇,被大臣海瑞清查。

  查完之后朝野哗然,徐阶为此得了一个“权奸”的外号,名声扫地。

  家人也因此锒铛入狱,闹得满城皆知,鸡飞狗跳。

  反倒是孙承恩退休之后,看淡钱财和名利,晚年没有任何风雨,过得惬意而舒适。

  人生在世,钱财买不来生命,利益换不回健康。

  财富再多,日子却过得不舒心,那又有什么意义?

  有位作家说过一句话:

  “当我五十岁的时候,身体健康,略有积蓄,已婚,丈夫体贴,孩子听话,有一份真正喜欢的工作,这就是成功,不必成名,也不必发财。”

  人过五十,越走越多的是年龄,越过越少的是时间。

  学会知足常乐,珍惜当下拥有的,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就是这年纪最简单的幸福。

  图片

  03

  六十不多心

  知乎上有个问题:世上哪一类人活得最累?

  点赞最高的回答说:爱操心的人。

  岁月匆匆,人到了六十岁。

  有人在孩子长大后,选择适时放手,享半生清闲;

  有人即使在孩子成年后,仍然事事操心干涉,一辈子都在为孩子活,身累心更累。

  演员朱雨辰的妈妈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儿子考上中戏的时候,她担心儿子睡不好,挨个问他的室友睡觉是否打呼噜;

  平时生活中,怕儿子上火,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上4点起床为儿子熬梨汁;

  在儿子拍戏时,为了让儿子吃好饭,带上厨具跟着儿子跑剧组,儿子在哪,她的饭就做到哪。

  她在节目中说:“我完全没有自我,我在这个家的位置就是,我顶两个菲佣。”

  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把自己活成了儿子的保姆,一定不会轻松。

  但享受这一切的朱雨辰,真的幸福吗?

  朱雨辰曾在节目中多次提到:“妈妈给的这种爱,压力太大了”。

  40岁左右的他,因为妈妈干涉他的感情,至今孑然一身。

  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更让人警醒。

  《增广贤文》里讲:“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与其事事干涉指导,不妨顺其自然。

  操心太多,管得太宽,只会吃力不讨好。

  六十岁后,别总为子女劳心劳力。

  学会放手,然后去过好自己的生活。

  图片

  ▽

  孔子曾经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生看似漫长,其实不经意间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来不及遗憾,来不及感叹,来不及追忆。

  往后余生,愿你在正确的年纪,做出正确的选择。

  愿你走好人生的每一段里程,过好每个年龄段的自己,在人生这场修行中交出满意的答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