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训:不说无情话,常读有用书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古训:不说无情话,常读有用书

2021-09-21 05:55:19 来源:诗词天地 阅读:载入中…

  不说无情话,是一种高级的善良;多读有用书,是一种身心的修养。

  苏格拉底说过,“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

  话要少说,闲谈莫论是非,修德持正;

  书要多读,静坐常思己过,精益求精。

古训:不说无情话,常读有用书

  01

  不说无情话

  《荀子·荣辱》中有言: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和善地讲话,会让人如沐春风;而讲伤人的话,则会让人心寒。

  人在情绪激动时,容易被情绪控制,口无遮拦,脱口说出一些极其难听的话。

  虽然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可能一个不恰当的字就触到了对方的伤心处,不知不觉就破坏了彼此深厚的感情。

  恶语出口覆水难收,因此万事须慎言。

  慎言即三思而后言,要知道“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我们说话前不妨在心里掂量一下,应不应该说,说出来又是否合适。

  有时候,一句有口无心的话,一句词不达意的话,都可能让对方误会,关系生出嫌隙,毕竟话说出来,每个人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夫妻相处,多想想对方的付出,不讲绝情话;教导子女,多想想孩子的优点,不讲狠心话;朋友交往,多想想他人的好处,不讲伤人话。

  说无情话,逞一时之快,既伤他人,又伤自己,不是智者所为。

古训:不说无情话,常读有用书

  02

  常读有用书

  有良言道: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读书之乐不必多说,少时或许不懂,但老时定能领悟。

  我们孩童时便从书本里了解世界,树立三观,将白纸上的黑字变成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用前人的智慧养出一颗志在四野的雄心。

  人到老年,看淡了成败荣辱,放下了恩怨是非,再次拿起曾经的书,竟有种“十年看山不是山”的恍惚。

  那些道理如今终于恍然大悟,虽然年华已老去,但知识却沉淀在心里。

  所以“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好,需用心读书,读有用之书。

  一本好书如同一个良师益友,可以影响乃至改变我们的一生。

  人生短暂,何不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更多有用的书,读先贤之书领悟人生哲理,读大家之书提升思想境界。

  读书也讲求方法,若如无头苍蝇般盲目翻阅,或者心游天外走马观花,不过一场徒劳,什么也留不下。

  正像富兰克林所说: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唯有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方能进入书中天地,体会书中滋味。

  好书读多了,心如明镜淡如水,见万般烦忧可一笑置之。

  人生在世,少说无情话是积德行善,多读有用书可陶冶身心。

  人到这个年纪,需要沉淀下来,不如将与人攀谈的时间,去读书,读有用书,携一盏茶,与二三好友相伴,此生足矣。

古训:不说无情话,常读有用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