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好的人生,都需要这几样配置(深度好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好的人生,都需要这几样配置(深度好文)

2022-02-20 05:25:17 作者:晚君 来源:每晚一卷书 阅读:载入中…

好的人生,都需要这几样配置(深度好文)

  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

  管理学中有个资源“配置”的概念:

  在社会生产中,只有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才能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效益。

  其实,人生也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

  唯有不断调整,兼容不同的成长模式,方能找到人生最好的状态。

  真正好的人生,都需要配备这几样东西。

  01

  可群居,能独处

  知乎上曾有人问:

  “一个人,到底是群居好,还是独处好?”

  底下有个高赞回答,是朱自清说的一句话: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在书中看过胡适先生的经历。

  年轻时候,胡适先生是一位不太合群的人。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几乎从不应酬,空闲时间就用来看书和写作。

  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24岁就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的初试。

  1917年,胡适回到国内任北大教授,当时社会局势动荡,正处于新旧变革时期。

  为了报国救民,胡适走出书斋,成为一名社会活动家。

  当时北京城里流行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足见他交际广泛。

  他先后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一同办报刊编杂志,推动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后来又担任北大校长和文化部部长等职位,是妥妥的交际达人。

  但骨子里,他仍是一名书生。

  白天,他不得不去应酬,周转于各色人物之间,长袖善舞。

  到了晚上,关起门来,他就躲进书房,潜心研究学问,写出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重要作品。

  胡适先生的经历,恰好验证了这样一句话:

  “独处飞得高,合群走得远。”

  这也让我想起网上曾经的一个报道,全世界的狼都有一个共同习性:

  在寒冷的冬天里,它们集合成群,相互协助,共度寒冬;

  但冬天过后,狼群们就各自散开,自己照顾自己。

  人生在世,也是如此,既要敢于和别人打交道,在与他人的相处中获得教益。

  同时也要学会与自我相处,在独处中不断学习,打磨技能,提升学识。

  活在世上,既要有群居的实力,也要有独处的能力。

  余生,愿你我既能适应合群,也能享受独处,成就更好的自己。

好的人生,都需要这几样配置(深度好文)

  02

  肯吃苦,愿吃亏

  董必武曾说过:

  “人要成功,做到两吃,能吃苦,能吃亏。”

  生活五味俱全,只有先吃饱了足够多的苦和亏,才能尝到人生最终的甘甜。

  曾看过《胡雪岩传》,里面里记载了这样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胡雪岩自幼家境贫困,很小他就出来打工。

  在钱庄做伙计时,薪水很少,且每天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但胡雪岩从未叫苦喊累,他每天鸡一叫就起床,忙碌一整天后,晚上又是最后一个睡觉。

  工作之余,他还常常主动承担打扫、做饭等分外之事。

  民间有句老话:怕吃苦,吃一辈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辈子苦。

  那些你吃过的苦,忍过的痛,终将会铸就你向上的路。

  胡雪岩的表现,使得钱庄老板很快便注意到了他,对他非常器重。

  几年后,老板病重,由于没有后嗣,临死前他便将这所钱庄赠与了胡雪岩。

  于是,胡雪岩得到了自己事业的第一桶金。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胡雪岩接手钱庄后不久。

  有天,一名布商来找胡雪岩救急,表示愿意低价出售自己的布行。

  原来该布商在生意上惨败,欠下许多外债。

  核实情况后,胡雪岩立刻调动现银,以高出两成的价格收购了布行,并对布商说:

  “我只是代为保管你的布行,等你挺过难关后,随时都可以赎回它。”

  在他人落难之际,胡雪岩并未落井下石,反而伸出了援手。

  这件事过后,胡雪岩厚道仗义的名声也流传开了。

  自此,众多商户闻风而来、寻求合作,他的生意也做得更加顺风顺水。

  有人说,能主动吃亏的人,生活不会让你吃亏。

  很多时候,不争眼前的蝇头小利,才能换来长久的利益与福报。

  胡雪岩这两个故事,让我想起一副对联:

  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一个人活在世上,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就永远无法达到想要的高度。

  人生最应该学会的两件事,就是吃苦和吃亏。

  肯吃苦,才能变得坚韧;愿吃亏,才能变得强大。

好的人生,都需要这几样配置(深度好文)

  03

  会讲究,能将就

  听过这样一句话:

  “所谓见过大世面,就是能讲究,也能将就。”

  人生起起落落,真正成熟的人,既能享受生活的精致,也能承受命运的不顺。

  曾看过民国名媛郭婉莹的故事。

  郭婉莹出身名门,从小衣食无忧,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她学习过音乐、科学、历史等知识,熟练掌握英文,很早就以不凡的见识,和优雅的举止而闻名。

  结婚以后,她一边帮父亲打理生意,一边操持起整个家庭。

  生活中闲暇之余,她就弹会钢琴,给后院的花花草草浇水施肥,给孩子们念书,讲故事。

  每一天,都过得情趣盎然,饱满充实。

  原本以为这样的生活会永远继续下去,然而世事难料。

  特殊年代来临后,旦夕之间,她的生活就在变故中被彻底颠覆。

  除了财产被充公,遭受批斗,她每日还要下田劳作,人生可谓跌到谷底:

  昔日弹钢琴的手,如今在腥臭的河里挖泥;

  一个月只有6元伙食费,每天吃8分钱的阳春面;

  全家挤在7平方米的破屋里,房顶上还在漏水。

  可遭遇人生大起大落的骤变,她却从未有过怨言。

  面对艰苦环境,她也甘之如饴:

  扫厕所的时候,穿上干净的旗袍;逢年过节给孩子们蒸一个蛋糕;用搪瓷缸子为自己准备简陋的下午茶。

  当别人都在叫苦连天时,她坦然承受一切苦厄,保持自己的从容。

  人生在世,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谁也不知道命运的风浪何时来袭。

  顺境时讲究,是一种生活的品味和态度;逆境时将就,是一种人生的气度和胸怀。

  境随心转,随遇而安。

  最好的人生,既可以高处,也可以低就。

  能享受生活的馈赠,也能承受命运的击打,把一切好的坏的,都变成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

好的人生,都需要这几样配置(深度好文)

  04

  既谋生,也谋爱

  亦舒说:“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我要很多很多的钱。”

  人一生追求的无非是这两件事:谋生和谋爱。

  谋生使你活下去,谋爱让你活得好。

  曾看过“野生女作家”陈慧的故事。

  陈慧的前半生,充满了坎坷,小时候她曾被抱养,被千辛万苦找回来后,又不幸患上顽疾,卧床多年。

  婚后,孩子刚九个月,丈夫便离她而去。

  成为单亲妈妈的她,因生活所迫,开始了摆摊生涯。

  由于手头拮据,她没钱买手推车,只能将儿子的婴儿车改装下凑合用。

  每天早上她4点起床去进货,回来后连口热饭也来不及吃,就匆匆赶往菜市场。

  在喧闹的街头,一开始她不好意思吆喝,看到熟人也会躲避。

  但看到家中的米桶慢慢见底,儿子的生活费也无着落,她再也顾不上别人的眼光,用力叫卖起来。

  一晃十多年,靠着卖晾衣架、橡皮筋的零碎收入,陈慧顺利把儿子拉扯大,送进了高中。

  当生活状况好些后,她偶尔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后来就带了些书过去。

  有顾客光临,她就耐心亲切地接待,无人问津时,便在一旁默默看书。

  晚上回到家里,她开始尝试写点东西。

  就这样,陈慧一边摆摊谋生,一边看书写作。

  谁也没想到,几年后,她还出版了两本畅销书,成为了一名作家。

  如今,成名后的陈慧,一如既往,白天出摊,晚上写作,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很喜欢一句话:

  如果柴米油盐太辛苦,就加一点热爱和情调,让生活更有动力;

  如果风花雪月太缥缈,就用踏实的奋斗,让爱永久驻步停留。

  谋生,是成年人最大的体面,是生命最热气腾腾的模样。

  谋爱,让你收获内心的从容与充实,也使生活更加缤纷多彩。

  最理想的生活,就是一半烟火,一半诗意,在安稳踏实中生气盎然。

  余生,“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

  有人曾经打过一个比喻:

  人活在世上,就像车在路上行驶。

  车速的快慢,以及舒适程度,取决于有什么样的配置。

  不合理的配置,会慢慢拖垮前行的脚步;

  恰到好处的装备组合,才能助力我们高速平稳地向前飞驰。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设计师,善于规划,懂得调整,定能找到人生的最佳模式。

  点个在看,愿你多一些领悟和改变,遇见更好的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