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权衡》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权衡》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4 22:16: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权衡》的读后感10篇

  《权衡》是一本由马克·巴特斯比 / 莎伦·白琳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元,页数:5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权衡》读后感(一):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公民和负责任的个体

  近来,围绕“专家“的风波似乎始终不断,转基因、退休年龄、假日安排等等,对于这些公众敏感问题,专家抛出一个意见,就引发一场地震,甚至导致网民们对于“专家”这一身份的质疑和声讨。与之相似的还有在人们视野中频繁跳跃的所谓“公众事件”。在信息量越来越强大、观点与立场越来越多元的今天,形成客观的理性的自我的判断显得前所未有地必要。

  现在我们来举一例——

  向日葵是黄色的。

  黄色的东西是下流的。

  所以,向日葵是下流的。

  这个论证从表面上看是对的,然而实际呢?你能找到它的漏洞并戳穿它吗?

  这个例子来自于《权衡——批判性思维之探究途经》,对批判习惯思维的认真讨论,也是这本书的核心。如何衡量消息来源是否可信,以及考证它的推理是否有误,通过正确的判断,选择最好的观点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途径。

  那么,究竟哪些问题属于探究的范畴呢?用作者的观点来说,就是“或者是有争议的,或者令人困惑,或者带有挑战性,或者存在分歧,都是可以用一种理性的方式来考察的。”不过,并非观点不同就可以进行探究,比如关乎个人喜好的问题就没必要进入探究的视野了。所以,探究什么,什么可以视作一个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让什么样的问题进入我们的视线,就存在一个重要的筛选。在有限的生命里,摒弃一些不值得为它们浪费情感时间的问题或者话题,显得十分重要。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对我们人生价值的保护。在一些无足轻重插科打诨鸡毛蒜皮的八卦传闻上,消耗的不仅是我们的感情、精力,更是我们宝贵的生命。此间取舍的重要性,值得研判。

  “寻求真理并不是探究的唯一目的。探究的一个中心目标是对世界获得更好的理解”,并且,“提供了使我们更为自主的方式”,趋向“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公民和负责任的个体”。在这样的基点之上,作者提出的需要持有的“可错主义”的基本态度,就成为开放性探究的必需。我们需要承认我们是可错的,这才会使我们抱有谦虚和开放的心态,在开放、公正、对理性以及其他参与者持有尊重的基本框架之下,对各个观点秉承善意的解读。我认为,这不仅是对于具象的问题的思考方式,更是在整个世界趋向善意、共赢、理性、宽容的态势当中,我们应有的胸怀与追求超越《权衡——批判性思维之探究途经》所呈现的对于探究、论证、评价、判断等基本概念与方法以及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哲学中的各种问题的探究,不仅在丰富的案例上进行了阐释,更在形而上意义上对人们提出了重置头脑的期许。

  回到前文我们对于“专家”的打量,本书中提出的七个指导性问题就显得更具有针对性——

  1、 这个论断是来自一个适当的知识领域吗?

  2、 相关的专家们对于支持这个论断是否存在共识?

  3、 所诉诸的权威在这一论断所在的领域是胜任的吗?

  4、 这个专家在给出一个意见之前有没有评阅过相关的信息?

  5、 这个专家是否可以信赖、不带偏见?

  6、 这个所考察的论断是经过同行评审的吗?它是否出自经过同行评审的刊物?

  7、 这个专家是否提供了言之有理的论证或者解释来支持其观点?

  读到此节,相信大家对“专家”、对专家的观点应该有了与此前不同的理解了。也许“专家”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判断。还没搞清楚此人是什么、他(她)的观点是什么、他(她)的观点怎么来,我们就急于反驳了。他(她)算得上一个专家吗?他(她)在这个领域是专家吗?他(她)的观点被同行认可吗?一切尚未可知。

  就像网络上的种种传言,既然不能确定信息来源的合理性,那也就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了。何必一蹦三尺高,急赤白脸地冲上去理论呢?尤其在群体性的狂热驱使下,更指不定干出什么事儿来。轻易被某些说法某些事件“勾引”和“绑架”了的情况,屡屡可见。折腾一场,伤筋动骨。还不定被谁当枪使了一把。

  批判性思维、怀疑的态度、审慎思索是在我们的文化尤其是当下的语境中所匮乏的。所谓文化并不是知识的堆砌,最终是为了化为自己,形成头脑的自由,形成对世界的检视与宽和。用独立的头脑行走,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公民和负责任的个体的重要,对于个体也罢、对于社会也罢,这一点当做认真思考。

  《权衡》读后感(二):逻辑上手与进阶读物

  我是70年代后期生人,同龄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部分都缺乏必要的逻辑训练,直接后果就是脑子不清楚,其中有些人做事还缺乏必要逻辑。得知2013年某项目,一个项目成员因为没按要求修改PPT被点名批评,前者认为是针对其本人的攻击,于是愤然离去,或许成员脑子清楚些、逻辑好一些能避免双输的局面。逻辑这门课是到了应该补补的时候,而且本书是比较适合的教材。

  全书结构很清楚,从定义出发“探究的本质及价值”到原则,再到论证的方法、归谬的方法,从识别问题到理解答案,最后各章在不同领域之间,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哲学等角度进行了分别的解读。本书是大部头作品,读起来有点儿吃力,但同时也很有意识,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之后再遇到问题可以有效地进行分析与解读,当然也更有机会让自己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书中的五个指导性问题给我很大启发,它们分别是:

  1、这个问题是什么?

  2、这个问题包含什么样的断言和判断?

  3、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立场,其相关的理由和论证是什么?

  4、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

  5、我们如何比较性地评价各种理由和论证,以得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

  书里举了小到加税,大到死刑废除的一系列例子。我发现如果能运用好以上五个问题,那么大部分生活和工作中的困惑能有一个比较全面和令大家满意的答案。

  书里例子比较庞杂,具体您可以自己看。我下面试着用五个指导性问题分析下文章开头提到了项目成员辞职一事。

  1、这个问题是什么?

  答:项目经理要求成员按要求修改PPT,并于第二天早晨10点前提交。后者没有按时,理由是“自己对PPT有独到的想法”。被项目经理批评后,愤然辞职。

  2、问题包含的断言和判断是?

  答:项目经理一方“成员没有按期完成交办任务,影响项目进度。不能认识问题,消极辞职。”项目成员一方“自身创造性被压制,项目经理借批评人身攻击自己,辞职是表明态度”。

  3、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立场,其相关的理由和论证是什么?

  答:项目经理一方“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尽量团结项目成员”。项目成员一方“尽量保证项目完成,提出自己独立见解,不能被忽视。被批评后感觉被忽视。”。

  4、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

  答:完成项目。

  5、我们如何比较性地评价各种理由和论证,以得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

  答:共同点在于双方都想完成项目。冲突主要体现在具体事务的处理方法。

  现在看来由于双方性格很难改,所以散伙换人与天天见面相互恶心相比,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无论是项目经理还是项目成员,看了以上的分析多半都能不纠结地活下去,走属于自己的路。

  我借本书再次重温了05年MBA入学考试逻辑这门课的大部分知识,从形式逻辑再到批判请论证。虽然不能再次年轻,但感觉瞬间回到十年前!

  《权衡》读后感(三):“病”与“医”

  做心理咨询师久了,我渐渐形成了一种“职业病”:不自觉地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中探究他思考问题,看待世界的方式。时间一长,我发现了一个令人深省的现象:大部分人考虑问题、得出结论的依据都是感性,本能的第一反应往往便是他们的行事纲领。而且,学历高低似乎并没有对此产生根本影响,也许高的学历能使反应的内容相对高大上一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它的发生性质。

  后来,我察觉自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它与我的工作实在是太息息相关了。我发现,在咨询中愿意真正开始改变自己,并且后续表现良好的人,大多已经发现或在我的提醒下发现了自己的这一问题,并且有意识地开始改变这一点。而他自身原先的不适应表现,也跟随着这样的改变慢慢得到了改善。而那些“固执”地坚守自己的感觉和看法,从不愿意去正视、深究它的人,往往在咨询中的进展也比较差。

  这是人类的通病吗?什么样的因素会影响这一点?有什么改善的方法?我的思考最后萦绕在了这三个问题上。

  正巧在这时,我看到了两本书(有些人也许会把这归结为吸引力法则吧),一本是《心理学家的预测术》,一本是《权衡》,它们从某种程度上解答了我的这三个问题。

  先说说前者。《心理学家的预测术》首先具备梁文道所说的“畅销书的特质”:它有一个耸动的标题、理论或概念(“预测术”),它把你已知道的事情用你不知道的方式说一遍,它重复一遍自己的说法,并举很多例子,再重复一遍作为总结。这本书基本上就是按这样的模式写就的。但幸好,它同时还具备了一点干货知识,比如如何在早期就观察并预测自闭症,几种婴儿的依恋类型,以及它与成人时的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等。而当我通读完全书,合页全盘思索时,竟惊奇地发现,它用大量的事例证明了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在以“看脸”的方式判断他人的个性、智商、性取向、是否适合做伴侣、是否知识渊博、是否能力出众、是否具备领导力……而这从侧面回答了我的第一个问题:是的,看来凭感性来下判断做决定是人类的“通病”。

  这是个很容易让人理解的答案。在千百万年的进化中,人类形成了这种节约脑力的思考方式,以快速适应环境。可以说,它对于我们生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难以想象,如果我们对于任何问题都要深思熟虑一番才能得出判断和结论,那生活该如何进行。但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答案,因为太多人心安理得地沉溺于这个温暖舒适的口袋中,看不到其他可能,有时甚至自己勒紧了袋口的绳子,生命因此而窒息。

  要改变这一点,最难的实际上是改变深埋在感性中的,对这一点的自我意识。如果你的自我意识中始终镌刻着:“我只相信我的本能反应。”那么,思考于你而言就始终会是一种偏狭的、机械化的、无法深入内心影响自我的存在。什么样的因素会引发这一改变?现在的我没办法说明。但我清晰地知道,一旦这个开关被扳开,一种全新的学习热情和需要便会降临到这个个体之上。改善本能感性思考的方式,是学习新的思考方式,而这种思考方式叫:批判性思维方式。

  《权衡》这本书,便是为了培养这种思考能力而编写的。如果把这种思考能力比喻成一部构造精细,环环相扣的机器,那么这本书便是一张精确描摹它并将其各部分功能与用途注释得一清二楚的立体剖面图。我喜欢这本书的行文,它既不堆砌名词和解释(中国课本里那些佶屈聱牙的定义实在让我作呕),也不空喊口号忽略实际操作。正相反,它的每一个篇章开头都合理地举出一个事例,而这一事例是精确到每个字词的对话与描述,以供之后的论证使用,而概念则是在论证的过程中适时出现,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理解和定义之前的行为,因此不显突兀生涩。它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者那般,一层层抽丝剥茧地将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原理及运用方式教导给年轻人。而且,它并不限于对自身的论述,还将触角延伸到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哲学,甚至异乎寻常的事件上,对它们进行探究。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管窥这一思维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更重要的是,它传递出一种概念:这不是一种死板的技术,而应该成为一种对待生活的方式,一种可以让人活得更清醒,更明白,更睿智的方式。

  其实,心理咨询也是在帮助人们寻找与塑造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咨询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改变和学习。这个世界上没有轻轻松松就能进行的改变,也没有自自然然就会变好的生活和头脑。从这一点上来说,理性相比感性是有优势的:它能给予人基础更坚实的信心

  文/曹怀宁 2014.12.24

  《权衡》读后感(四):问题面前,勿做情绪怪兽

  问题面前,勿做情绪怪兽

  ——评《权衡 批判性思维之探究途径》

  文|杜子腾

  有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既然是讨论,你预设立场,不等别人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就简单粗暴地驳回,甚至是骂回,这还是真正的讨论与探究吗?这么做有益于辨清道理吗?

  让人遗憾的是,我们当下的舆论环境从虚拟世界到真实生活,大多在进行着最无厘头的“泼妇式”争吵。离文革过去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们的批评能力仍旧停留在歇斯底里的情绪主义中,多了的无外乎是更差的价值虚无主义与娱乐精神,真真是没有最坏,只有更坏。“贴标签”,“站队”,“批头骂”还有讨论“不可被讨论”的事情,都是我们时代最炫酷的讨论姿态,拼的是“脑残程度”和“傲娇水准”,我只能哭笑不得。

  记得我在新浪微博关注了一位“港独”传媒人,当初抱的心态就是:接触不同的观点与立场来完善自我认识。可这哥们每天发的状态都是谩骂、诋毁与叫嚣,而且不仅是针对政府,更多的是针对众多的大陆普通人。当然了,很多入境香港的大陆观光客身上不是没有他所说的那些文明社会不能理解的行为举止,但是由此推及到所有的大陆人,显然不是一个理性传媒人该有的做法。

  有一次,博主发了一条谩骂大陆人排队入境香港的微博,配图则是当时最流行美剧Walking Dead中的成排的丧尸。我没忍住,就评论了一条,大致意思是“言论自由不等于是肆意谩骂”。结果没过几分钟一条回复就提醒我查看,不是博主本人,而是一名坐标广东某地的人,骂我滚回重庆唱红歌去(我微博坐标显示重庆)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直接撇开问题,揣度我用心并恶语相向。这样的事情在公共领域的事例不胜枚举:著名时事评论员邱震海短评朱苏力“法治非万能”,法大教授洪道德若干评论被网友断章取义,以及方舟子与韩寒微博大战都多多少少折射出我们极度缺乏探讨与批评的能力。相反,对于豆腐脑甜咸之争,似乎激发了更多人的逻辑思考。但问题是,“豆腐脑的甜咸”本身就不具备成为一个问题的资格,遑论讨论与探究?

  说了这么多,我无非是想指出当前公共场合的讨论与私人场合的探究,我们都存在相当大的问题,而且我们似乎还在执迷不悟。所以,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学习理性的探究途径当仁不让的成为我们每一个人最为迫切的客观需要。

  人大社的这本《权衡 批判性思维之探究途径》是我极力推荐给大家的这类读物。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本书也回应并总结了我在此之前遇到的种种困惑。

  一开始,他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探究”:第一,聚焦于一个问题;第二,对问题进行细致的考察;第三,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如果满足这三点,才具备一个真正探究的标准。以此为标准让我们回头看看上面我提到的例子,似乎没有一个能够达标。如果你想要更具有操作性的标准,不忙,书中给出了“探究的指导性问题”:1.这个问题是什么?2.这个问题包含什么样的段言与判断?3.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立场,其相关理由和论证是什么?4.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5.我们如何比较性地评价各种理由和论证,以得出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书中有一一对应的情景对话帮我们直观的了解这些干货信息,这里就不在赘言。此外,对于论证类型与论证结构,信息来源的可信性,问题的识别以及怎样评价论证,作者都以无限的耐心予以一一解答。在将此基础性的问题一一解决完毕之后,作者还依次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以及哲学中的探究分别做了讨论。

  我喜欢把这本书叫作纯干货之书,是因为他以不可辩驳的逻辑全面回应了我的困惑;我也希望更多的人,不论你是干什么的,都来读一读这本关于探究的通识读本。多一分理性与包容,真正的在论战中发出有营养的声音。问题面前,勿做情绪怪兽。

  《权衡》读后感(五):权衡与探究

  当然我们无法找到一条规则来应对世间的所有问题,作者竭尽全力,写作这本《权衡》重点的字眼在于“探究”,批判性的探究这是一个过程,仔细得观察一个问题,从而得出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当中必然涉及到“权衡”,我也很是喜欢权衡这个词语,毕竟生活处处必然用到它,而这种智慧如何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不是过多或太少,这便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了。这本书读来很轻松,采用的是一组角色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解释问题,展现推理和论辩在批判性思维中的作用,正所谓“理不辨不明,事不鉴不清”,另外一个就是学会了运用,把批判性思维置身于具体的语境之中,我们学起来也是比较明快的。

  这种批判性思维的维度非常重要,涉及到争论的相关背景、历史和当前的争论,我们都要了解清楚,而不仅仅是单个的论证或者评价,而是要全面而有道理。什么是探究,作者开篇采用一个素食主义观念辩论的场景给我们讲了一个理想状态之下的论辩,此时便是有一个探究的过程,双方置身于一个平台之上,而不是互相对骂,聚焦于一个问题,然后进行细致的考察,最后得出一个比较好的判断。这本书教给我们探究的技巧以及方法,最后还分了自然科学中的探究、社会科学中的探究、艺术中的探究和哲学中的探究,甚至是异乎寻常事件的探究一一给我们讲解分析,真的是内容充实,精彩连连。

  其实在这种复杂的思考之中,思维也变得越来越明晰,整个人感觉也慢慢地思考快速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多元化了。

  y江焕明

  《权衡》读后感(六):如何进行一场高Bigger的争论

  我始终觉得会“吵架”是一件很炫酷的事情。如君子翩翩,不着一字、骂人于无形是一种,如泼妇骂街,一地鸡毛也是一种,如街头混混,问候全家亦是一种。吵架嘛,无论段数高地,或明着爽利,或暗着痛快,重点从来不在于双方谁有理谁没理,也不需要围绕某个中心、解决某个问题。于是,鸡同鸭吵,狗与猫斗,胜败乃兵家常事,吵完各自回家,若不服练好了技能江湖再战!

  可惜,我不会。所以,人生的乐趣骤然少了许多。平时的乐趣,也就是围观别人吵架,品评他们的吵架段数。久而久之,吵架技能并没有提升,但却出现了明显的“观战”疲劳。

  现在的吵架界,被人数众多的低端吵架者所称霸。他们的特点是,在与人争执之时,输出人身攻击、冷嘲热讽的直接伤害;或者输出转弯抹角、指桑骂槐的间接伤害;又或者开启混战模式,以“每人一口吐沫也淹死你”等“一力胜十会”的战术上场,务必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让对方毫无招架之力。如同唐伯虎与对穿肠那样,如果没有一方吐出一口老血,这场嘴仗就不能开心的打上“The Eed”。

  热闹是热闹,但缺点是毫无审美、知识以及技术含量可言。更关键的是,作为一个不会吵架的人来说,我插不上嘴,没有体验就没有认同嘛。

  于是,我发现,我可能更加适合“以理服人”的路线。毅然转向辩论界寻求自我认同。不过,体验也不美好。纵观辩论界,虽说通篇议论文体,有理有据,但奈何机制的问题,立场上双方各自为政、非黑即白,你来我往之后,一定分出胜负。最后还得微笑着握手致意,言到:辩论有输赢,正反自在人间。作为一种舞台表演,无法接地气,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距离太远。

  经过这么多失败的体验,我的知识体系中终于迎来了“权衡”二字,不会吵架的人生瞬间有了一种豁然开朗感。如果说吵架是放肆,辩论是表演,那么,权衡就是克制。这其中的分别,我原本也不懂,看了《权衡:批判性思维之探究途径》就懂了。

  作为一本从国外引进的通识教育读本,它保持了一贯的水准:有趣、易懂,由浅入深、引人入胜。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对于看惯了浓缩型教科书的我们,有略显啰嗦、拖沓之感。500页的体量、散落在一个个小例子之间的关键词,非常不利于知识点的掌握。万幸,它不在任何一科的必考/参考书目。

  通读本书,我们从很容易误读的书名入手。很多人将本书的关键所在定义为“逻辑思维”或者“批判性思维”,其实不然。类似A—B—C三段式的逻辑推导只是权衡过程中的一种论证方式,作为一本讲解方法论的通识读本,本书从“探究”的本质及价值开篇,限定使用范围及含义,关注如何完成“仔细地考察一个问题,从而得出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这一过程。

  在内容排布,每一章都由颇具争论点的案例引出,进行知识点的分解,配以阅读材料引发深入思考,章后还有阶段性检查和练习,并列出了参考文献,很适合有心向学者。

  鉴于本书洋洋洒洒500页共计十六章,看完后可以快速的进行通俗的概括:如何进行一场高Bigger的争论。

  首先,争论各方必须基于理性,聚焦于一个问题,掌握关于此问题的相关知识,提出自己观点及证据的同时,抱持一个谦虚、包容、开放的态度考虑不同观点及证据,最后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得出一个最好的判断,并以此为自身行动的原则或者理由。

  通过权衡,我们有可能成为有思想的公民和负责人的个体。但这个过程真心又累又稍显无趣。在权衡的道路上,你可能无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展开有益的争论,毕竟大家更喜闻乐见阖家欢乐的“吵架”,或者全场瞩目、灯光追影的“辩论”。所以,探究是多方面深入的,更是孤独的。这个过程中,探究者必须克制自己想回到吵架界的渴望,克制自己固步自封的短见,克制自己对于“一个人思考全世界”的恐惧。

  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的吵架技能势必直线下降,甚至日常交流都会出现问题,估计看完并领会要义之后能彻底与世无争。一种曲高和寡的寂寞之感油然而生。所以,本书的真实名字,其实是《看完本书你就不会吵架了》吧。

  《权衡》读后感(七):《权衡》:如何正确使用逻辑课

  每每要推荐大部头著作的时候,我就会很焦虑。因为一旦你选择了这样一本五百多页的作品,也就意味着时间和精力上的双重付出——也许,还要加上一点体力上的。

  但是《权衡》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因为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它可以激活某个或许已经存入你大脑,你却始终不知该如何使用的“程序”。这个程序就是“逻辑”。

  这是一本北美通用的大学“批判性思维”通识课程教材,由莎伦•白琳和马克•巴特斯比两位资深教授写成,旨在“使得读者得以磨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在一开篇,作品便通过一个故事来展示作者在这本作品里希望阐释的主题——探究。一群小伙伴在餐厅里点餐,为人类究竟应不应该食用动物而产生了争执。在最开始的版本里,小伙伴们争执不下,最后不欢而散——这很常见,但并不够理想。接下来,作者又展示了另一个版本的对话,在这个版本中,小伙伴们的对话变得“更有营养”,问题也找到了解决的方向。通过对比,作者引出了“探究”的概念。

  那么何为探究呢?作者给出了探究应该具备的三个特点,其一是这是一个“关注问题”的过程,然后它包含了对问题的“细致考察”,最后需要达成一个“判断”。而在由探究得到的判断里,必然需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持——换言之,这个判断也需要在批评性的条件下成立。这便引出了“探究”这一过程的核心,即“批评性思维”的养成。

  美国哲学的“实用主义”思潮影响了很多东西,其中自然包括美国人自身的社会科学研究。而在这本有关“探究”的“通识读本”中,也处处体现了这一行为的实用性。全书以对话体写成,事例丰富且富于趣味,读来并不枯燥,而对应用的强调,也保证了作品写作的价值——这一主题始终基于生活本身,“可以得到使我们的生活更为丰富,更有效率的理解”。

  逻辑方法是探究的核心。在概述过主题之后,作者转入对方法的解说。这一部分对于国内读者或许很是熟悉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这些逻辑方法我们自然在大学课本中见过它们的“严肃面孔”,可是在《权衡》一书里再次出现时,你或许都快认不出它们了——它们依附于生动的案例存在,由“索菲亚”、“南希”、“阿赫迈德”们娓娓道来。有些时候,你可以批评美国课堂的效率低下,美国教材浅显低俗流于形式,但却不能丢弃教育的本质。也许这只是一种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的行为,而脱离了生活,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想没有什么人的回答能让我满意。

  教育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任何学科也概莫能外。逻辑课的意义在于什么,恐怕并不是去掌握这门学科的游戏规则,按照规则解决印在卷面上的所谓“问题”,而是通过逻辑,来得到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技能。我们显然要承认,在任何领域讨论任何问题,“语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国的教材自有其特点,高度的凝练和严谨的条理同样很有意义,但在对知识体系构架提出了更高的希冀的时候,倘若一栋建筑只有框架,建的再高恐怕也没有意义。必然需要有人引导,去弥合理论与实际,为形式寻找它的本质。

  于是在《权衡》里,我们看到了有关“本质”的强调——“探究”,或者说是“批判性思维”,其本质被概括为一种精神。说到底,教人们思考,很像是“教鸟儿飞翔”。看起来似乎并无必要。但在鸟儿的世界里,有关飞翔的知识同样会代代相传,那并不是如何去飞,而是怎样飞翔,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而有关思考的学习,同样应该归结到对某种结果的渴望——某种精神的遵循。所以在书中,作者最终把讨论的终点,归结到对探究的精神性概括——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会让人们以专注、宽容、开放的心态注视问题,注视同伴和世界,从而找到自己更恰当地存在方式。

  所以你看,重要的始终不是找到工具,而是如何去用它——至于逻辑,当然如此。

  《权衡》读后感(八):权衡内容整理 前8章

  第一章 探究的本质和价值

  什么是探究

  聚焦于一个问题。

  政治争议、伦理判断、科学辩论、在某一特定科学领域中的疑难问题、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出的一个决定、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关键是有一些挑战、争议、或者不同的观点。

  对问题进行细致的考察。

  并不只是坚持既定观点不做任何质疑,而是进行调查,从而为自己找到最佳的立场或行为方式。探究包含了对于知识和理解的主动的寻求。

  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reasoned judgment)

  探究需要达成一个判断,调查并不仅仅是从不同的来源收集信息。而是有一个目的:针对被调查的问题达成(或者力图达成)一个判断。实际的探究并不总会达成一个所有人一致同意的判断。他们可能最终会认可一个合理的、互相尊重的分歧;而这可能完全是适当的。实际上,对于某些探究——比如哲学中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相反,它的目标是形成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立场。探究并不仅仅是一个收集信息的练习,它还包括了评价和力求达成判断。

  探究力求达到的判断:不是任意形式、不是没经过反思、不是不加批判地采纳他人说法。而是包含批判性的评价。批判性评价是探究的核心。要评价找到的信息和论证,因为并不是所有观点都同样有效。

  批判性评价不只针对单个或者零碎的信息,还包括对这些论证和信息的有力和薄弱之处的对比,权重的分配,从而从整体角度判断什么观点是最好的。

  批判性评价基于一些标准,这些标准提出相关的考虑,从而成为一个判断的基础。

  标准通常是指出一个对象对于某方面的考虑所必须满足的条件。需认识到,做出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所依据的标准必须是大家都会考虑的。尽管个人的喜好可以为一个人做某些事情提供理由,然而,当涉及在公共领域做出一个有充分的理由支持的判断时,它们却不能提供这样的标准,因为别人可能不同意。

  很多标准是特定领域所特有的。政治决策:对受影响人所带来的益处大于害处、成本效益、对与此关联的个人的权利的尊重。推理小说:情节之间的连贯性、悬念的数量、任务的可信度。科学断言:解释证据的能力、与现有理论之间的关系。

  针对复杂的问题达成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还包括对大量的论证进行评价。这种评价需要对推理进行标准化评估:所提供的的理由必须跟结论相关、不应该有任何逻辑错误或者弱点(谬误)。

  不能直接接受听到或看到的信息,因为很多信息、论证是冲突的,要对找到的东西进行评价。

  评价包括:

  1. 对所找到的信息来源进行考察,从而判断可以多大程度上依赖这些信息。认识到信息可能带有偏见,要保持谨慎,不能不加批判地接受。

  2. 评价材料中的论断。需要证据来为这些论断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同时还需要为他们的发现找到其他的支持。

  3. 评价所找文章中提供的理由和论证。论辩就是提供论证或者理由来支持一个结论的过程。(谬误:一些常见的论证效力薄弱,却具有相当大说服力的论证模式。)

  4. 评价的一个核心方面是需要考察辩论的双方(或者多方),而不仅仅对一方论证进行批评。对一些断言找出反例很重要。

  5. 辨析各种不同的观点背后的假设,弄清楚辩论中各个词语的意义。

  探究的另一个方面:就其中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论证。

  探究的本质

  1. 作为探究起点的问题中包含了一些争议、难题和认知上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探究是在不断进行着的讨论或者争辩中发生的。

  2. 不应只评价一方论点,而应考察问题全部(至少是多个方面),并评价不同观点的理由和论证,权衡强度,形成判断。

  3. 辩论并不是一下子发展起来的。问题提出可能已经很长时间,所以要具备关于一个问题的争论历史方面的知识。

  4. 我们的知识状态实在不断进化的。因此也不能确定自己掌握的就是真理。要认识到我们是可错的(对于判断的暂时性的认识称为可错主义)。

  历史上的知识并不总是以线性的、进步的方式演化。

  探究的价值

  探究使得我们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得出一个我们所能得出的最好的判断。我们力求将我们的信念和行动建立在这个可能得到的最好的理由之上。

  获得对世界更好的理解、提供一种变得更自主的方式、以更文明且相互尊重的方式交流。

  什么是启蒙?

  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诸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无法运用自己的理智。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诸自己的了。

  探究的精神

  态度开放、公正、对理性尊重。

  第二章 介绍探究的指导性原则

  探究的指导性问题:

  1. 这个问题是什么?

  2. 这个问题中包含什么样的断言和论断?

  3. 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立场,其相关的理由和论证是什么?

  4. 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

  5. 我们如何比较性地评价各种理由和论证,以得出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

  1. 这个问题是什么?

  步骤:1)弄清楚这个探究中要关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2)如果多于一个问题的话,则将不同的问题区分开。

  3)弄清楚这些不同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在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重要的是保持一定的聚焦度,避免过于宽泛的表述。否则,对于问题的处理就难以达到足够的深度。

  2. 这个问题中包含什么样的断言和论断?

  电影评论中,所需要的不是关于事实的判断,而是关于什么是有价值的或者值得的判断,即评价性判断。可分为:关于对错的判断(道德判断——老师对谁的照顾是不公平的,拷贝共享DVD不道德),关于有用性和实用性的判断(工具性判断——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方法使做很多模拟测试)。

  审美判断

  诠释性判断:关注的是某种事物意味着什么

  不同判断类型依据不同标准,以不同方式进行评价。要找出所研究的东西什么标准是相关的。

  3. 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立场,其相关的理由和论证是什么?

  4. 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

  背景可以有:现状,历史(为现在的实践和相关思考提供了导向),关于人类本性、社会、现实的分析以及某些特定的哲学思想。

  5. 我们如何比较性地评价各种理由和论证,以得出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

  政策出台通常是有公众对政治人物施压,要求他们采取行动。这样的高压环境可能会导致一个仓促的决定,致使决策者未能仔细考察事实或对立双方的不同观点。

  第三章 论证以及论证的结构

  论证的结构

  一个论证至少是两个断言组成的: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

  标准化论证:

  1. 所有人都会死

  2. 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会死。

  标准化以及善意原则:

  善意原则是指,一个人在理解实际论证内容的基础上,对其选择最为善意的解释。

  这个解读原则的意图是防止对论证的解释的不公正性。它通过鼓励我们去向善意的解读方向,防止由于我们与某人观点不同而导致对其立场或者论证作出不公平或者不准确的解读。

  图表化论证:连锁型论证和汇聚型论证

  两种类型的论证:演绎和归纳

  在一个有效的演绎论证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被称为蕴含。一个断言X蕴涵另一个断言Y,如果X为真,则Y必为真。

  强归纳论证是指,如果前提是真的,那么结论很可能也是真的。在具有真前提的强归纳论证中,前提并不蕴涵结论,它们只是为结论提供了支持。

  有效演绎论证的两个关键之处:

  1. 一个论证的有效性独立于其前提是否为真。

  2. 一个论证的有效性依赖于其基本的论证形式。

  形式逻辑简介

  1. 如果这辆车可以开,那么它有油。

  2. 它可以开。

  结论:它有油。

  1. 如果P,那么Q。

  2. P.

  结论: Q。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否定后件的论证(MT)

  1. 如果有火,那么有氧气。

  2. 没有氧气。

  结论:没有火。

  1. 如果P,那么Q。

  2. 非Q。

  结论:非P。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并不只是单纯地引起一件事发生,而是侧重于发生的条件。

  隐含前提和假设

  假设字面意思指任何没有得到支持而做出的断言,也就是任何仅仅是被假定的断言。

  隐含假设:未被明确表述但又是一个论证的必要部分的断言。

  e.g. 你得还钱,你答应过的。

  1. 你答应过你要还钱。

  2.……

  结论:你得还钱。

  要加一个断言:你需要信守你得承诺。这是一个很好的道德原则,但并非为真。

  可疑的假设:对于论证来说是必须的,但是自身是可疑的。

  第四章 归纳论证和谬误

  归纳论证

  强归纳论证:如果前提为真,那么就给了我们很好的理由来相信其结论也为真。

  令人信服的归纳论证:一个带有可信前提的强归纳论证。

  一个令人信服的归纳论证的标准是:

  1. 具有可以支持结论的前提,即:如果前提为真,那么将使结论更加可能或者更可采信。

  2. 这些前提自身是可信的(言之有理/可以接受的),至少前提比结论更可信。

  对于任何一个论证,要提出两个基本问题:

  1. 如果它的前提为真,那么它们是否给了我们很好的理由来相信其结论也为真?

  2. 这些前提可信吗?

  初步评价prima facie (拉丁语词 “表面上看来”,“乍看起来”)

  概念源自法律领域,用来描述在控方将案子提交法庭以令被告应诉之前,必须有足够的初步证据。

  谬误

  谬误是一种常见的弱的(甚至是极其糟糕的)论证,然而却具有相当大的说服力。

  逸闻证据:人们通常容易被他们自己的经验或者他们听说的别人的经验所说服。假设自己的经验是典型的,因此基于它们进行适当的概括。

  证据力:一个证据所具有的法律分量和证据价值。

  (法律通常禁止呈现某些具有一定证据力的证据,因为法庭认为这些证据的说服力超出了它们的证据力。)

  一个带有谬误的论证是说服力远超证据力的论证。谬误具有两方面的要素:逻辑上的薄弱之处、修辞效果。

  非形式化的谬误:前提不能支持结论。(感觉上好像是说前提就是错的。蕾)

  虚假的支持谬误:前提不能为结论提供支持。

  几种谬误

  1. 转移话题red herring:辩论者引入不相关的问题,产生了偏离(或将关注点转移开)的效果。

  英国猎狐运动,反对的人会拉着腐烂的红鲱鱼略过狐狸的踪迹,混淆猎犬的嗅觉。在论证中,可以将辩论者的注意力从当前问题转移到其他话题上。

  e.g.本届政府做了什么? 回:上届没做好,留下烂摊子,如果做好了就不会了。幸亏他们下台我们上了。

  修辞效果:转移话题的谬误转换了讨论的关注点,通常是从辩论的一个薄弱环节入手,分散听众对于正在讨论的问题的注意力。

  逻辑错误:通过转移关注焦点,所提供的理由和论证就是针对另一个不同问题的了,对于找出原来那个问题的真相不起什么作用。

  2. 诉诸人身ad hominem:将关于问题的讨论转移到提出论证的人身上。

  修辞效果:通过攻击立论者的背景及行为,将论证从正在讨论的问题转移到立论者身上。这样的转移经常导致立论者因捍卫其个人行为或者背景而无法始终关注正在讨论的问题。诉诸人身是特别有害的,因为它不仅将注意力从正在讨论的问题上转移开,而且会煽起一个人的情绪。

  逻辑错误:一个人的背景、行为很大程度上和论证的逻辑效力无关,逻辑效力是基于论证的优劣。

  最有名的是人身攻击abusive ad hominem:用对立论者的恶意攻击来拒斥其论证或立场。通常会导致关注的焦点从正在讨论的问题完全转移到提出这个观点的人身上。

  e.g.我不准备听一个离了三次婚的人提出的论证。

  背景性人身攻击circumstantial ad hominem:不攻击立论者,而是就其背景或者可信性方面的事实,用它们来拒斥其论证和论断,即使这些事实跟这些论证和论断并无真正关联。

  并不是所有针对立论者包括其人品的指涉都是错的。只有当这些评价被用来拒斥这个人的论证时,才犯了这一谬误。当一个断言的可信性依赖于其立论者的可信性时,批评者就可以合理地提出关于立论者的可信性的质疑。

  3. 因为关联而有错guilt by association:一个人拒斥某个断言,因为它是那些不受欢迎的人所持有的立场。

  修辞效果:为讨论的问题创造了一种情绪上的负面联想,从而使人拒绝这个观点。

  逻辑错误:观点被不受欢迎的人持有和观点是否为真没有任何关系。

  4. 稻草人straw person:包含了一个被刻画的论证或者立场。辩论者把一个并非对方的观点归于对方,并通过驳斥那个被错误表述的立场来反驳对方的观点。

  修辞效果:一个人通过使用夸大的概括、荒谬的非黑即白的对比等,来总结对方观点或者对其做出推论的时候,即使听众并不知道立论者的立场是什么,他们也可以被说服,认为立论者持有的观点是荒唐的。

  逻辑错误:批评一个并非真正被讨论的断言或者论证,不能为反驳对方实际的观点提供任何基础。如果批评者对于论证的描述使它听起来很荒谬,那么就要怀疑其中可能包含了稻草人错误。

  e.g.荷兰对于软性毒品的政策很宽松。荷兰人显然觉得,孩子们吸食毒品是无关紧要的,而普遍使用海洛因只会对社会有利。

  5. 不相关的标准irrelevant standard:辩论者批评某个政策或项目没有达成某个目标,而这个目标是该政策或项目从未期望要达到的。(也是稻草人的一种形式——强加给对方一些对方并未坚持的标准)

  e.g.研究哲学没有任何意义——它从来不能解决所有生活中的问题。(没人说可以。)

  修辞效果:借由一些政策或项目不能达成一些显然不可能达成的目标,而阻碍人们对这些政策或项目的接受。如果强加于该政策的标准是不相关的,那将不能达成那个标准。使得该政策显得彻彻底底无效。

  逻辑错误:这个目标并非这个政策期望达成的目标。

  6. 两者皆错two wrongs:1)通过声称自己受了委屈来试图为错误辩护。2)声称其他人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而未收到惩罚,因而自己也应该被赦免。

  修辞效果:使他人关注其他人的错误行为,或者制造一种受委屈的感觉来为某个行为辩护。

  逻辑错误:他人的错误行为应该接受惩罚,但是是通过法院等机构对其做出惩罚。而如果将法律掌握在自己手上,并且通过使用一个两者皆错的论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辩护,就是声称,报复在道德上是合理的。

  E.g.你不应该批评我,因为他们也这样做了,而你却没有批评他们。

  表面上是对正义的诉求,实际上目标并不是获得正当的惩罚,而是从错误中逃脱,因为其他人也逃脱了。

  7. 流行性popularity:1)以很多人都相信某一观念为根据为该观念辩护。2)以很多人都采取某个行为为根据为该行为辩护。(后者是两者皆错的一种推广形式)

  这种谬误的另一种形式时诉诸传统。一个信念或者做法被相信了好几个世纪,并不意味着它为真。

  修辞效果:人们倾向于不加质疑地相信被广为接受的断言,或者如果他们的行为跟其他人的一致就觉得它是正当的。

  逻辑错误:断言值得相信是因为它是真的,或者是有合理的证据支持,而不是被广泛接受。

  8. 轻率概括hasty generalization:仅凭很少(甚至没有例子)就概括。

  修辞效果:利用了我们从自己的有限经验中做出概括的自然倾向。有时我们太倾向于概括,意识不到自己只有很少的证据,甚至没有证据来支持我们的概括。

  逻辑错误:概括需要有相当多的支持才能是合理的。一个断言的概括程度越高,就越是需要实质性的证据来支持。

  9. 逸闻证据anecdotal evidence:用逸闻证据来支持一个宽泛的概括。(轻率概括的一种)

  修辞效果:经验和故事都是极其鲜活的,容易把我们引向结论。

  逻辑错误:将一个概括简历在少数几个经验或者故事之上,而相信自己的经验可靠地代表了其他人的经验。

  10. 循环论证begging the question:1)使用的前提和结论是等同的。2)假设一个处于争议焦点的断言为真。

  e.g.死刑是错误的,它就是合法的谋杀。

  修辞效果:造成一种提供了证据来支持结论的假象,而事实上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陈述结论。

  逻辑错误:忽视了前提的关键性标准:前提必须通过提供不同于结论而且更为可信的支持性断言,来为接受结论提供另外的理由。

  11. 诉诸无知的论证argument from ignorance:基于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反驳某一立场而论证该立场是正确。

  e.g.既然他们从来没有证明出宇宙中没有其他智慧生物,那么久可以说这样的生物是存在的。

  举证责任burden of proof,或负担onus:在证明有罪之前,任何嫌疑人都是无辜的。

  修辞效果:似乎将举证责任推给了对方,并且认为对方未能为其观点提供证据,就等于是为己方立场进行了辩护。

  逻辑错误:举证责任的归属并不明显。在缺少证据的时候,唯一合理的立场是承认无知。但如果有明显举证责任,那“缺少证据”就可以为否定性决定提供辩护。

  12. 滑坡论证slippery slope:辩论者驳斥一个行为,称其长期影响将会是灾难性的,却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表明其假设的后果有可能发生。

  修辞效果:基于对一个不可避免的可怕后果的恐惧,而迫使对方放弃某种行为或者政策。修辞效果是通过突出可怕的后果达成的。人们可能只关注到后果,而意识不到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逻辑错误:一个事件或决定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个接一个的事件,知道某个灾难性的后果发生,这一断言要求相当多的证据。而论证并没有提供可信的证据来支持这个假定的后果可能发生。所假设的因果链条每一环都需要证据。合理的决策要考虑后果,也要考虑可能性。

  13. 偷换概念equivocation:故意误导性地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一个词。

  e.g.向日葵是黄色的。黄色的东西是下流的。=》向日葵是下流的

  修辞效果:意义转换通常是难以发现的,使得论证很有说服力。

  逻辑错误:不同意义使用一个词,好像没有改变意义,违背了逻辑的融贯性。

  14. 不可接受的前提谬误

  前提有可信性和可接受性。

  可信的不一定是可接受的。

  当评价一个论证的时候,必须评判一个论断对你来说能否接受。另一方面,不能要求所有的前提都可以被证明。一个要拒绝某个前提的人负有弱的举证责任。他并不需要有个强有力的理由来质疑一个前提,不过他需要一个理由。

  修辞效果:如果说话者言之凿凿,人们通常容易错误地相信一个没有什么根据的断言。

  逻辑错误:如果听众都是可以被理性地说服的,那么这些前提必须是可以接受的。

  前提的可接受标准:

  1) 可信的,或者被广泛认为是真的

  2) 有可信来源的支持

  3) 是试探性地提出的,用来衡量它对于论证的意义。

  不可接受;

  1) 不可信

  2) 比结论更不可信

  3) 在提出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支持,对于论证来说是关键性的,且并非明显可信的。

  15. 虚假的两难false dilemma:试图迫使人们只考虑两个选择,而其中一个是令人反感的,如果接受这个两难困境,那么久只能选择另外一个作为结论。

  e.g.你要么制造问题,要么解决问题。

  你要么跟我们站在一起,要么跟恐怖分子站在一起。

  修辞效果:肯定会选另一个不那么反感的。

  逻辑错误:也叫非黑即白错误。面对一个非常狭隘 的替代方案,在没有进行充分的反思的情况下就接受了。

  第五章 主要的论证类型

  归谬论证reductio ad absurdum

  归为荒谬,是要表明一个被提议的行为或者原则将会导致荒谬的情形,从而应该被拒绝。

  优点:使对方放弃他们的观点,因为他们也会看到起观点导向一个荒谬的结果。

  缺点:容易犯稻草人的谬误,所归谬的并不是对方实际上所坚持的观点。

  类比论证

  先例类比

  在案件A中,法庭决定了X。

  现在手头上的案子跟A在某些相关方面是类似的。

  结论:法庭在这个案子上也应该决定X。

  因果类比

  将一个现象与另外一个现象进行比较,试图对其进行理解。常见形式时历史类比,即通过对一个先前事件的理解,来预测如果现在我们采取类似行动会发生什么。

  评价类比论证

  类比项需要在某些相关方面是可以比较的,指可以为从一个到另一个的推理提供支持的方面。

  如果类比项非常不同,即类比差距太大,可以对它们提出初步的反驳。

  评价类比论证的策略:

  1. 检查在被比较的事项之间是否存在相关的可比较的方面。

  2. 将这个论证进行推广,看看是否会导致荒谬的后果(即构造归谬论证)。

  3. 构造一个替代性的类比,它跟原来的类比一样好甚至更好,但是却有着不同的效果。

  4. 提炼出其中的根本原则,对它进行批评。

  论证和解释

  论证和解释之间的区别:

  论证:要知道应不应该相信某个特定断言。关于信念。

  解释:考察为什么某件事情会发生。关于原因。

  理由解释和因果解释

  理由解释:也叫目的解释/意图解释,指我们通常如何解释人类行为。

  因果解释:用先前的事件来解释它导致什么事情发生,多数是物理范畴的,也可以解读人类的感觉。优势是提供了改变环境的工具。

  最佳解释:通过测试来排除相互竞争的假说。

  解释分为特定解释(针对诸如此类情形)和一般解释(针对诸如此类事件)。

  评价特定的因果解释

  1. 这个所声称的原因发生在结果之前吗?

  此处有个以时间先后为因果的谬误post hoc fallacy,指仅因为一件事在另一件事前面发生,就错误地推论称前者导致了后者的跳跃性思维。

  2. 存在可信的因果联系吗?

  不会想“我打印机不工作是因为我没吃早饭”。

  3. 有没有其他跟事实相符的、言之有理的替代性解释?它们能够被消除吗?

  4. 哪一个是最为简单的解释?

  奥卡姆剃刀: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最为简单的解释。

  评价一般性的因果解释

  相关

  当两个事情发生共变的时候,它们之间存在相关。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相关并不等于因果关系,如白发和老花镜。

  从相关到因果关系

  一般性因果断言的指导性问题:

  1. 在所声称的原因和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2. 原因发生在结果之前吗?

  3. 存在可信的因果联系吗?

  4. 有没有其他跟事实相符的/言之有理的替代性解释?它们能够被消除吗?

  5. 哪一个是最为简单的解释?

  评价理由解释的指导性问题:

  1. 这个行动者所想的理由是发生在他的行动之前吗?

  2. 这个理由是真正的理由吗?

  3. 在理由和行动之间有没有什么可以理解的关联?

  4. 有没有什么言之有理的替代性解释,它们被消除了吗?

  5. 它是不是最为直接的解释?

  第六章 可信的信息来源和诉诸专家

  评价信息来源的可信性

  评价信息来源的指导性问题:

  1. 这个论断是来自一个适当的知识领域吗?

  1) 一个可以适当地诉诸权威的探究领域具有以下特质:

  2) 并不是一个以道德自主性为特征的领域。

  3) 这个领域关于确立一个论断有着被广泛认可的程序和标准。

  4) 这个领域一般被认为存在着相当大程度的专家共识。

  2. 相关的专家们对于支持这个论断是否存在共识?

  不是说存在分歧的时候就忽视或拒绝专家的论断。重点是当一个论断在一个领域内具有争议的时候,通过诉诸权威而得到的支持就被弱化了,因为我们也可以诉诸那个持相反意见的权威。

  专家的可信性时基于该领域内论断的可信性的,当不存在学科性共识的时候,我们相信专家的一个重要基础就被削弱了。

  3. 所诉诸的权威在这一论断所在的领域是胜任的吗?

  当我们将概括性知识用到特定情形中时,这个专家苏特有的专业技能就变得更为重要。如建造桥梁要找有桥梁建筑经验的工程师,而不是在金属承压方面的专家。

  4. 这个专家在给出一个意见之前有没有评阅过相关的信息?

  5. 这个专家是否可以信赖、不带偏见?

  在所考察的问题上要没有偏见和个人利益。

  6. 这个所考虑的论断是经过同行评审的吗?它是否出自经过同行评审的刊物?

  7. 这个专家是否提供了言之有理的论证或者解释来支持其观点?

  谬误:不适当地诉诸权威

  1. 这个论断并非处于一个适当的知识领域。

  2. 在一个特定的领域中并不存在专家共识。

  3. 被诉诸的专家并不具有适当的专业技能。

  4. 专家还未审阅相关的信息。

  5. 专家带有明显的偏见。

  寻找可信和有用的信息来源

  使用网络

  使用这种信息来源的时候,关键问题是:1)所提出的论证和证据是否反应了一个研究共识2)所提出的论证本身是否可信。

  评价网站的指导性问题:

  1. 谁提供了这一论证信息

  1) 提供者是一个可信的来源吗(政府组织、学术机构、有声誉的公共团体)?

  2) 是否存在偏见,譬如经济利益或者政治倾向?

  3) 这个网站/这项研究的冬季看起来是什么?

  4) 关于其来源/作者,这个网站是否提供了有帮助的信息?

  5) 关于这个信息来源的知识是否让我们有理由确信或者怀疑它?

  6) 该信息来源在相关领域是否胜任,以支持其做出的未经印证的论断?

  2. 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给出论证或者信息的?

  1) 呈现信息的语气是否适当?

  2) 这个结论是否以一种可以理解的、合理的方式提出?

  3) 这个网站是否依赖见闻证据(逸闻证据的谬误)来支持它的论断?

  4) 结论/论断所表达的方式是否跟所提供的证据水平相适应?

  5) 在有争议的领域,是否回顾并讨论了很多不同的立场?

  6) 是否提供了支持性的、来自可信来源的参考文献,最好是带有有效连接的?

  7) 是否帮助读者得到了关于正反双方的额外信息?是不是很容易通过链接获取这些信息?

  8) 这些信息在当下是有效的吗?是否提供了日期?

  误导性或不可信任的网站:马丁路德金的信息是由白人发布的

  第七章 识别问题

  这个问题是什么?

  什么是一个问题?

  一个尚未得到解决的、处于争议中的或者有待辩论的事情。应以自己的知识、兴趣为向导。只有当我们了解关于一个话题的某些东西后,才能知道关于这一话题什么是有争议的或尚未解决的;发现的越多,潜在问题就越容易被看出,就越能更好表述问题。

  一个问题的特质

  1. 聚焦

  不能太过宽泛。通过关注某个或者某些跟任务特别相关,或者是进行探究的人特别感兴趣的方面,来限制问题的范围。

  2. 问题相较于话题

  话题是一般性的主题,比如最低工资、死刑、素食主义或者战争。这种一般性表述并不能表明我们关于那个话题想要知道什么。为了表明什么是有争议的或者紧要的,应该被表述为一个问题:“应该提高最低工资吗?”“对于谋杀可以执行死刑吗?”

  3. 精确性

  对于问题的陈述不能过于模糊,应是清楚精确的。“应该提高最低工资吗?”应该提高多少?“应该执行死刑吗?”针对什么样的犯罪?

  4. 争议性

  5. 中立性

  使用特定的语言或者概念,可以使得一个探究偏向某些特定的方面,从而妨碍对这个问题的其他方面做出公平的考虑。

  语言的问题

  缺乏清晰性

  要清晰表述问题:要害是什么、什么可以被算作是支持或者反对各种不同的判断。

  模糊:

  词项不精确、应用范围不清楚:秃顶、富有。

  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是语言中的正常现象,然而要是模糊到不起作用,就会产生问题,使评价一个论断变得困难。

  笼统:

  词不够详细或具体。如果这个词对当前问题来说缺乏足够细节,则成为问题。

  歧义:

  有多重意义或解释。

  有负载的语言

  在字词的表面意思之外,还有与之联系在一起的其他意义,这些意涵可以与特定图像或感情联系起来。使用不同意涵的词会造成不同反应。(坚定、固执、顽固不化)有正面,中性、负面等影响。

  判断的类型

  判断会涉及伦理判断、事实性的描述、科学解释、英国关系、政治决策。需要理解所进行的研究需要什么类型的判断。可粗略分为三类:事实性判断(包括描述性和解释性判断)、评价性判断、诠释性判断。

  事实性判断:

  从来描述或者解释这个世界的存在方式的。也可能是错的,可以根据新的证据和论证修正。

  描述性判断:

  描述事态的事实性判断。一般是通过观察得到的,有时观察设计复杂的装置和技术。有多少人在XX事件丧生。粒子加速器。

  解释性判断:

  解释一个现象是怎样起作用的。超出观察到的联系,设定了因果关联。

  评价性判断:

  表达了对于一个对象、行为或者现象的评价或者评估。发生在不同领域则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道德或者伦理判断、审美判断、工具性判断、关于价值的比较性判断。

  伦理判断:

  什么是对的、错的?好的坏的?道德上值得称赞或者指责的?正义、公平、平等、美德、权利这类词汇指出了进行道德论断的标准。可应用于人、行为、事态。

  审美判断:

  关于对象和经验的感觉、直觉、形式性质方面的问题,大多是艺术领域。需同其他类型的判断分开,一个特定的雕塑是否招惹抗议,同一首歌哪位歌手版本卖得好,建筑是否实现设计时的功能是金钱或实践上的判断,不是审美判断。美、丑、协调这类。审美考虑和非审美考虑可能会冲突。

  工具性判断:

  为达到一个目标使用的手段方面的考虑。实用性、有效性、成本-收益。包含了评估什么样的手段可以使我们达到目的,尽管分析什么构成了成本或者收益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性判断。如:什么样的政策对于防止恶犬伤人是有效的、禁养某种狗的条例是否可以实施、何种工具可以用来控制核武器。

  关于价值的比较性判断:

  在做一个判断的时候,什么是值得的或者有价值的,以及不同价值之间相对而言的重要性。如恶犬中,狗主人的权利跟公正的安全之间的重要性对比。研制原子弹的风险是否超出了可能的收益的判断。

  在进行此类判断的时候需要权衡的方面包括:伦理相对于实践、手段相对于目的、成本相对于收益,以及不同的伦理价值之间的冲突。

  区分事实性判断和评价性判断

  事实性判断和评价性判断要求不同类型的判断,由不同种类的论证支持,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评价。

  事实性判断:通过观察这个世界存在的方式来做出决定和寻求支持。

  价值判断并非是完全主观的,如老师就算评好恶评分也要基于一定分数。

  伦理判断的几个核心问题:

  该问题的道德特质。如是不是在说谎。

  该行动者的义务和责任。如教师批改作业要注意公平。

  该行为的后果。它是否可以让很多人收益。

  用以做出审美判断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跟感知、对象或经验的形式特质相关的,而且是随着该艺术作品的变化而变化的。

  工具性判断是与行动如何有效地达到所期望的目标相关,如有效性、成本-收益、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涉及那种行为具有最少的消极面。

  关于价值的比较性判断所诉诸的标准有:是否值得,是否重要。

  自然主义的谬误:当我们试图单纯基于事实性的考虑,对一个具有评价性维度的问题达成一个判断的时候,我们的判断通常是错误的。仅仅描述任何事态的事实,这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或者什么样的行为在道德上是正确的。还需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或者值得的,以及什么是不值得的或者有害的。如:投放原子弹是否有助于结束战争?有助于结束也不能从伦理角度得到辩护。还要考虑:攻击平民在道德上是否可被允许、使用这种破坏力强大的非人道手段在道德上是否被允许。

  诠释性判断

  关于意义的问题。涉及在一个特定的框架内使得数据和现象具有意义。如对艺术品的诠释,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反映了战争的恐怖。诠释科学实验的结果,水在95℃沸腾,我们在海平面以上。

  评价一个诠释性判断的标准包括:

  数据或者证据在该学科或者研究领域的全是框架和符合程度。

  包容性:该判断诠释了所有的证据。

  融贯性:该判断作为一个整体来说是有意义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