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娜·卡列尼娜(全两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娜·卡列尼娜(全两册)》读后感10篇

2017-12-09 21:2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娜·卡列尼娜(全两册)》读后感10篇

  《安娜·卡列尼娜(全两册)》是一本由(俄)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872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201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全两册)》读后感(一):我爱瓦莲卡,安娜吉提你们都是傻姑娘

  对安娜

  看完之后,我只想对安娜说,你是个傻孩子,渥伦斯基爱的是你呀,他为你放弃工作,放弃他上流社会的社交,他甚至为你自杀!你还要他怎么样呢?除了爱情人生还有很多事情做啊,怪只能怪当初的结合就建立在不伦与不被祝福,见不得光的条件下,所以有这么多矛盾,已婚。

  其实在很多岔路口都可以想着改变这样的命运,在受到老公阿列克谢原谅你之时,在舍不得儿子时,都可以回家。那么既然选择了渥伦斯基,就好好爱!为什么就因为他想从事社交的工作,不能经常陪你,就疑神疑鬼觉得他不爱你,每一次争吵都要歇斯底里让对方受到最大的伤害。最后为了让渥伦斯基后悔,居然选择自杀,我想说你这个傻安娜,你以为他会一辈子都会愧疚吗,可能会吧,不过他也会再找一个爱人,然后过他下半辈子,人始终是自私的。

  其实我真的很感谢让我在这个时候读到了安娜,起码你遇到的是一个爱你的,舍生为你的男人,谢谢让我坚强

  我快20岁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挫折,让我快30岁的的时候也经历一回,我想上帝也是公平的,让我记忆深刻,我希望让到时候把这样的感受这样的书带给我将来的女儿,让她遇到爱情的时候不要丢掉尊严。不是自己的,就决绝的转身离开,不再回头!

  对吉媞

  我相信女孩们在一定的阶段会碰到一段“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年代,以为自己会被很多人关注,追求,丝毫不把其它人放在眼里,当自己失去时,才留恋曾经拥有过东西。也才意识到那个时期的自己是一个病态的阶段,其实人活得无欲无求,低调,不与人争,不倒贴别人,自己就过得很好的,属于自己的,在某个阶段就会来到自己身边。

  对瓦莲卡

  我真的好喜欢这个角色,为什么会把这个女孩描述这么美好,她就是我想活的样子啊。

  书中对瓦莲卡有一个描述:“ 但是她对于男子大概是没有吸引力的。她好比一朵美丽的花,虽然花瓣还没有凋谢,却已过了盛开期,不再发出芳香了。而且,她不能吸引男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她缺乏洋溢在基蒂身上的东西——压抑住的生命火焰,和意识到自己富有魅力感觉。她好像总是忙于工作,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好像她对别的事情都不感兴趣。她以自己和吉提形成的对照,特别吸引住吉提。吉提感觉到在她身上,在她的生活方式上,她可以找到她苦苦追求的榜样:那就是超脱世俗男女关系的生活情趣、生活价值,那种男女关系现在那么使吉提厌恶,而且在她看来就像是等待买主的可耻的陈列品一样。吉提越仔细观察她那素不相识朋友,她就越确信这位姑娘是如她所想像的十全十美的人物,因此也就越加急切地想要和她结识了。”

  我觉得不是她没有魅力,而是在说,我自知有魅力,但是跟你无关,和大家都无关,只跟自己有关,爱情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我并不是为吸引男人,为了爱情而活,我有我的价值。她对爱情的理解也有自己的理解,并不憎恨因为母亲意愿而离开她另娶其它姑娘的前男友,同时,也维护他,说他并非无情无义,是一个很好的人,也并不像吉媞说的委屈,相信他并不漠视她的爱,只是他是一个孝子。

  吉提影射到自己身上说,如果不是母亲之命,而是他自己这样呢,瓦莲卡说:“那是他行为不端,我就不会同情他了。”我想这里的意思也是,我不会因为这样伤害自己。

  谈起吉提说的委屈,瓦莲卡说到:有什么可委屈的呢,又不是您行为不端,是吗?有什么可丢脸的,您总不能对一个完全漠视您的人说您爱他吧?每个姑娘都经历过这种事。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事情有很多,有好些事比这个重要。

  吉提这个傻姑娘还想发问瓦莲卡:“是什么,是什么最重要的东西使您的心情这样平静呢?什么事情重要以及什么力量赋予您如此令人羡慕的平静和自尊。”

  书中没有说出来,我来回答你吧,吉提,弹琴比较重要,看书比较重要,背诗比较重要,做生意比较重要。通通这些自己的爱好,情趣,心情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安娜·卡列尼娜(全两册)》读后感(二):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不过是书摘

  托尔斯泰的大部头风格,让我一直对其敬而远之,后来是在豆瓣上中了《安娜·卡列尼娜》的芭蕾剧票,除了知道安娜的结局外,对这个故事一无所知的我,看完芭蕾后决定好好读一读这本书,似乎是在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读完这本书,开头的"幸福的家庭无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让人对这本书莫名地熟悉起来,故事里是充满了痛苦的爱恨与情欲,托尔斯泰由一场爱情悲剧透视出一个群体,以及这背后的人性,每个人都应该是爱自己的,每个人都应该是爱一个人的本来样子,那我们到底是爱自己多一些,还是爱别人多一些呢?又或者,我们总是借由爱别人,来爱自己?因为来得太容易的东西,总是不被珍惜。整本书印象最深的不是安娜的毁灭,而是莱温的厌世,也许善良的人都太过相似,看不了太多这个世界的黑暗。(ps,kindle上的笔记不见了,还好找到了原始版。)

  2016.4

  书摘:

  幸福的家庭无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

  他对职务上的事兴趣不大,从不过分热心,也就从不犯错误。

  “看烙印知道哪一匹是烈马,看眼睛知道小伙子爱上她。”、

  别看我的功劳饶恕我,而凭你的仁慈宽恕我。这使我得到安慰

  如果说,有多少颗脑袋就有多少种想法,那么,有多少颗心就有多少种爱情。

  也许钥匙还能找到。

  我到你这里来,好比从一条轰轰作响、又颠又簸的轮船上来到了宁静的海岸。

  有一位数学家说过,乐趣不在于发现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

  她像一朵美而不鲜的花,花瓣没有脱落,却已经失掉了香气。

  有人剥你的外衣,你把内衣也送给他。

  在莱温心中产生了一腔因孤独无所事事和厌世而引起的沉重的忧郁

  黎明即将来临,在光明完全战胜黑暗之前,通常有一个这样阴沉沉的时刻。

  在死亡到来以前,无论如何总得活下去。

  他匆匆穿好衣服,仿佛端着一只充满怒气的杯子,生怕随着怒气的溢出,他会失去与妻子谈判所需要的力量。

  “能挽救的是自己不想毁灭的人;如果本性败坏了,堕落了,她觉得毁灭就是得救,那还有什么办法呢?”

  “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激烈地争论,只是因为怎么也不明白,对方究竟想证明什么。”

  “很糟糕,非常糟糕。白天,早餐,过去和将来都是这样。”

  现在呢,他的一半天分用于欺骗自己,另一半则用于替这种欺骗作辩护。

  类似于溺水者摆脱掉另一个抓住他的溺水者后所体验到的那种感觉。

  他的整幅画也立即就在他面前复活了,并且像活物一样复杂得无法形容。

  从冷静过渡到灵感迸发只有一级台阶,只有站在这一级台阶上他才能工作。

  他就像一个在半睡半醒中痛得难以忍受的病人,想要把疼痛部位从身上撕下来扔掉,醒来才意识到,痛处就是他本身。需要努力帮助痛处挺过去,于是他竭力这样做了。

  “他正是人们所说的那种不适应这个世界的人。”

  要是爱一个人,那就爱他那保持本色的整个人,而不是爱希望他成为的那种人。

  这一整天,她一直觉得她是与一些比她棒的演员在同台演出,而她那蹩脚的表演使整台戏都演砸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梦中,你拼命使劲,却动弹不得。

  他们就是把不说谎看作诗。

  爱不能强求,也不能靠命令。

  如果她现在还不能谅解我的处境,那就希望她永远也别谅解我。

  在这里人人都懂得,一个人应该为自己而活着,有教养的人都应该那样。

  爱情一结束,仇恨就随之开始。

  “造物主赋予人理智,就是要让人摆脱困扰。”

  他此时的心情就像一个人在玩具店和军械铺里找寻食品。

  2016.1

  《安娜·卡列尼娜(全两册)》读后感(三):试用弗洛伊德主义解读弗龙斯基

  本书给最给我震撼的人物一是卡列宁,一个基督徒的宽恕博爱,与政客的功利虚伪的结合体,放到哪个时代和环境都有很大启发意义,对于他的看法以后再写。然后就是弗龙斯基,对弗洛伊德主义的粗浅了解让我对这个人物的性格,尤其他对安娜的感情有自己的看法,在此试着论述一二。

  男孩第一个爱上并且试图占有的异性通常是自己的母亲,这种爱意产生于幼儿阶段的前性器期,早得连男孩本人都不记得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并且随着对社会规范的学习,这股冲动会逐渐消失不见。然而不见不等于彻底泯灭,如果这一“欲望”和“规范”的冲突处理不当,很可能为之后的心理发展埋下隐患(这里用隐患这个词不是取其贬义)。这些都是精神分析的基本常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弗这个人物的前世今生是如何在这套理论中契合的。

  在我看来弗龙斯基对安娜的感情很可能是俄狄浦斯情节的驱使,具体论据如下:

  1.年龄

  安娜年龄比弗龙斯基大。安娜已经是母亲了,有个儿子,弗还是个儿子,整天被亲妈管着。这个不是直接原因,但肯定是基本前提。

  2.因“母”与“子”的关系而爱上安娜

  弗龙斯基对安娜动心是由一个具体事件引起的——安娜乘坐火车时与弗龙斯基的母亲相邻而座,弗第一次见到安娜便是彼时,而安娜和他打开话匣子的内容是“我们在讨论关于儿子的事情”,而且托尔斯泰自己写了,这句话具有调戏的意味。“儿子”这个字眼在此便具有了模糊的含义,可指代两位母亲说起各自亲生的儿子,也可以是弗龙斯基,也就是说,安娜这句话可以解读为“我们在讨论你”。弗龙斯基成了“儿子”,安娜在这句话中的地位就是“母亲”无疑了。成熟丰腴,散发着母性美的安娜,勾起了弗龙斯基的“爱”,很难说不是恋母情结。

  3.亲生父亲

  按照弗氏的说法,恋母情结的消退是伴随着与同性父母——也就是父亲的互动而进行的。“懂事”以后,一来和母亲粘在一起的时间减少了,二来跟着父亲获得了自己作为男人的性别认同,三来搞明白了“母亲”“父亲”“孩子”的正确角色和相互间应有的关系,对母亲的“性冲动”就会消失。但是如果没有父亲的正确教导,俄狄浦斯情节就会持续作祟。

  无疑,有娘生没爹教的弗龙斯基完全符合这一条。

  4.亲生母亲

  弗龙斯基的母亲出场时客客气气乐乐呵呵,实则是个强势专横的老巫婆,对儿子的人生处处指手画脚,就希望他心甘情愿臣服于自己当Mama's Boy。单亲家庭,母亲强势,对儿子人格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不必多说,当今社会比比皆是

  弗龙斯基对于和母亲之间应有的良好依恋的缺失,很可能让他在安娜身上得到了满足,以至于如此不能自拔,一度连仕途都不想要了(当然冷静下来以后他还是要的)。

  5.对卡列宁的复杂态度

  虽然睡了一个省部级干部的老婆,但是弗对于卡列宁全无可以羞辱之意,相反地充满了敬畏、害怕、嫉妒情感,这可以从两点解释:

  (1)那个年代欧洲的官场,年轻军官已给年老高官带顶绿帽子作为吸引社交界眼球的手段可以说是蔚然成风,勾引某个官太太,不代表有意要得罪她老公,比如三个火枪手在这方面就个个是高手。

  (2)恋母情结伴随着对父亲的害怕和嫉妒而产生,这种是弗龙斯基对卡列宁的态度,也是我要论证的关键。

  弗龙斯基第一次见到卡列宁是卡到火车站接安娜的时候,那种明知道人家有丈夫,可真正见到了人家和正牌丈夫在一起的时候心里酸得一塌糊涂的感觉,怕不是一般的风流韵事中所必备的。

  幼儿期的男性对父亲的嫉妒来自于“他是可以理所当然占有我想占有的人的那个人”,弗彼时的心态正是这般。

  另外,按弗洛伊德的说法,母亲涉及到的是本能冲动,而父亲代表的则是规范,父亲的角色应该是威严的,不可抗拒的,并且用羞耻来惩戒男孩的俄狄浦斯情节。这在小说的情节中也是可以论证的,安娜难产,可能要死的时候,弗龙斯基在床前遇到了赶回来的卡列宁,又怕又羞,大气都不敢喘,就跟孩子做错了事情被父亲抓到的情形一模一样。等到卡列宁批评了他,又宽恕了他,他更是羞得屁滚尿流,直接在这个本来剑拔弩张决一雌雄得情敌面前哭得稀里哗啦。他可能是哭安娜的死(当然了,当时到底是没死),我觉得更应该是他在被神似父亲的卡列宁用威严的方式惩戒又原谅之后,像惹了祸的熊孩子一样,除了哭,实在是没辙了。

  论证简单粗浅,托尔斯泰必然不是照着弗洛伊德的说法去构思的。这里只是把自己的看法提出来,并且给大家提供另一个解读这本书的视角。瞎子摸象,瞎子越多,摸的部位越奇怪,摸出来的象越接近真正的象。

  《安娜·卡列尼娜(全两册)》读后感(四):安娜·卡列尼娜必须去死

  《安娜·卡列尼娜》全书中,最精彩的心理描写有两段。一是安娜向卡列宁坦白自己与弗伦斯基恋情的前后,一是安娜自杀时走向铁轨的心理独白。这两处心理描写将安娜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安娜爱上弗伦斯基,与其说是两人情投意合,倒不如说更像是安娜无处宣泄的欲望在弗伦斯基身上找到了暂时的投射和栖息之所。她就像是一只自由而美丽的鸟儿,常年被卡列宁的刻板、无趣、虚伪所禁锢,所以,当看到弗伦斯基在赛马场上的英勇,这种英勇所散发出的自由的活力,再加上弗伦斯基的疯狂追求,她完全没有不动心的理由。

  但是为了与弗伦斯基正大光明地结合,安娜在离婚未果、与弗伦斯基感情也不断生出龃龉的过程中,最后却走上了自杀的道路,仿佛应了她与弗伦斯基相遇之初有人卧轨自杀的昭示似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是什么力量将安娜一步一步拖向自杀?安娜为什么必须用死来了结自己的一生?

  我认为,逼死安娜的最大力量,也是最直接的原因,首先是来自弗伦斯基,或者说,是以弗伦斯基为代表的自私自利的社会阶层。小说中弗伦斯基对于安娜的爱并非彻彻底底的,他爱上安娜的动机,除了安娜的美貌之外,还在于以安娜的社会地位,如果安娜成为弗伦斯基的情人,弗伦斯基可以获得快速步入上流社会的通行证,而且他也会被上流社会认为是有能力的人。当安娜生产她和弗伦斯基的女儿而性命攸关之际,弗伦斯基所谓的爱可谓是现了原形,他担心的是自己无力承担这段关系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于是他紧张、犹疑,甚至希望借助自杀来逃避责任。可是自杀未果竟然被安娜错认为他是因为害怕失去她才做出的举动,反而原本出于情感空虚的恋情借此演变成真正的感情投入,继而与卡列宁决裂,跟随弗龙斯基出走。但是,与弗龙斯基相处之后,安娜渐渐意识到,弗龙斯基内心对于社会地位的追求远远超出了他对安娜的爱情,他不可能为了安娜牺牲自己对于上流社会的向往。他热衷于赛马、修建医院、出入俱乐部和音乐会,无一不是为了保持自己与上流社会的联系。而相反的是,作为他的踏脚石,安娜却被上流社会摒弃,这对于处于同一恋情的双方来说,上流社会的态度是不公平的。尽管所有人都清楚,安娜的“失足”仅仅在于她公开了这段为上流社会不齿的关系,但比这更甚、更“肮脏”的关系如败絮一般填满了上流社会的金玉外表。安娜在被整个社会排挤的环境下,不得不常年生活在乡村,不得不切断与好友、亲戚甚至是自己最爱的儿子的联系,这种苦闷的生活境地使安娜自由的灵魂无法呼吸,也直接造成了安娜希望以死获得解脱的结局。

  第二个原因来自以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为代表的阶层,表面信奉基督教,仁慈、对社会富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但骨子里冷漠、虚荣,这些表现从卡列宁思考对安娜出轨视而不见、维持表面的和谐,到最后卡列宁依据神棍的指示,拒绝与安娜离婚达到顶峰。平心而论,卡列宁在小说中并不是一个十足招人讨厌的人物,他可谓是爱岗敬业的公务员典范,但是,他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其对家庭的责任感却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卡列宁对于家庭的表现,如与安娜维持婚姻表面的风平浪静,争取对谢辽扎的抚养权,都不过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会形象而已。他们在大大小小的贵族会议上谈国家的治理方略,表面上呼吁要给人以自由,实际上却连最基本的自由和关心都不愿意给人民。安娜向卡列宁要离婚的权利,实际上是要卡列宁给予她自由和尊重,但是她失败了,她不得不继续生活在于她没有任何尊严的社会之中。

  安娜的美德和性格,在前面接近70%的篇幅中,托尔斯泰都没有具体展开,仅凭她的美貌、对爱情的勇气、处事的决断,以及在第一章为哥哥和嫂子的矛盾充当温柔说客的聪慧,还不足以完全反映。依我看来,安娜最宝贵的特质有两点,一是她的骄傲、自尊、拒绝妥协,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慈善和仁爱,这两点共同将安娜的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而真实。安娜的骄傲与自尊体现在,她在处在上流社会以及被上流社会所排挤之后,并不自卑身份的落差,始终保持着待人接物的落落大方和得体的分寸,这也是她的美在任何环境下都毫不逊色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二是借助安娜的哥哥斯季瓦之口,将安娜收养一个车夫的小女孩儿,并将她与自己的女儿平等相待、养育之事说出,这与卡列宁对自己的儿子也漠不关心形成了鲜明对比。

  作为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女人,当安娜意识到弗龙斯基的爱并不能超越对他的社会地位的追求,也意识到丈夫卡列宁出于虚荣心不可能与其离婚的时候,安娜陷入了绝望,她想到了死。她“要惩罚他,要摆脱所有的人”。安娜以死作为自己的抗争,给自私的弗龙斯基、冷漠的卡列宁,以及这个虚伪的社会一个狠狠的巴掌。“于是她一直点着用来读那本充满焦虑、欺骗、痛苦和邪恶的书的蜡烛,闪现出以前从未有过的耀眼光辉,给她把原先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照亮,紧接着蜡烛发出哔哔剥剥的响声,黯淡下去,永远熄灭了。”

  安娜之死在这本书里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条主线。然而,阅读这本书时,无法回避的一点是,莱温这条主线的作用是什么?这两条主线在小说的绝大部分内容之中没有交叉,只在最后部分,莱温与安娜进行过短暂的会面,随后两条主线又各自分开。莱温与安娜分别获得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和结局。简单而言,似乎安娜是先甘后苦,而莱温则是苦尽甘来,然而,事实上,莱温的主线是在为安娜的故事叙述一个宏大的社会背景。如果说安娜所代表的是贵族阶级,莱温则代表的是农民、底层阶级。莱温一直致力于寻找农民及上层社会之间矛盾调和的方法。他曾经尝试过融入农民群体、或者是与上流社会探讨改革良方,最后却都无疾而终,他曾经亲眼目睹安娜在上流社会的光鲜亮丽,也将上流社会对她的摒弃收之眼底。莱温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社会即将巨变前夕各种矛盾的纷繁复杂,最终,他选择承认“善的法则”,而不囿于具体的宗教信仰,民主或是自由的形式,致力于去经营自己和更多人内心的幸福,这恐怕也是托翁自己在经历了种种思想斗争之后得出的一条令心灵宁静的道路吧。

  《安娜·卡列尼娜(全两册)》读后感(五):写个读后感呗(有剧透慎入)

  大家都知道小说分两条线展开。莱温(我看的译本是这样翻的)这条更大气些,涉及到政治、思想、社会、农业,etc,在莱温所见所想中来呈现。莱温的思考总让我感觉过分哲学化,矛盾挣扎没有出口,我只喜欢他坠入爱恋时的状态描述:

  “现在对他来说,天下的姑娘分为两类,一类是除她以外的所有姑娘,她们具有一切人类弱点,是极其平凡的姑娘;另一类只有她一个人,没有任何弱点,胜过人间一切。”

  ——多么简单的道理。也许无论一个头脑简单还是思维复杂的男人,这是共性。

  莱温与基季重归于好后,是两人感情升华的又一高潮,也是莱温线比较能让人接受的心理描述的片段,小说里这样写道:

  “莱温不知不觉地度过了整整一夜和整个早晨,觉得自己完全脱离了物质生活条件。他一整天没吃东西,两个也晚没有睡觉,没有穿外衣在严寒中待了几个小时,不仅觉得从来未曾这么清醒、这么健康过,而且觉得自己完全不受身体的支配:他一举一动毫不费力,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他深信,自己能飞上云天或者推动屋角,如果需要这么干的话。”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成功捕获芳心后的男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此可贵而振奋。(也许现在社会那些男男女女随随便便就可以来一发了就很难产生那么强烈的感觉)

  在这个犹如当时俄国社会百科书一样的小说里,对人物的刻画是非常生动的。莱温这样矛盾的小青年在哪个时代都有,生活和物质并不匮乏,却总觉得在某些别人无法洞晓的方面有所缺失,执意于探究一些变革,偶尔来一些让长辈惊讶、让同性不屑、让异性崇拜的叛逆的语言和行为。然而在某些时候却无比懦弱,面对自己哥哥疾病、死亡的时候,面对自己妻子怀孕、生子的时候,他甚至不如基季这样一个小女子勇敢。我很不喜欢他,三个字——想太多。有时候他关乎哲学的那些很长的思想独白、内心探索让我恨不能快进。不过,终于在爱情面前,在孩子诞生之后,他也就和所有人一样普通了。也许人类都有一个对美满爱情、完整家庭的期许,在这些面前其他什么东西都是苍白、多余的,偏执的人也会淡定,吵闹的人也会安静,特立独行的人也会变得平庸。也就是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名言: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

  如果列夫·托尔斯泰不写莱温线,这部小说可能无法成为名著,顶多就是一部爱情悲剧。但我对安娜线是痴迷的。

  在黎戈的《私语书》里面好像看到过说,列夫·托尔斯泰对自己笔下的阿娜是很鄙夷的,认为她轻浮而低贱。但我未从小说中读出这种信息。安娜在与弗龙斯基相爱的过程当中是充满挣扎的,这些犹豫、反复不像是为了强调她私奔行为的不检点,而更像是对那种为爱冲出束缚的勇敢的铺垫。(顺带便说一句,阿娜比现在社会上的各种XX婊有节操多了……)

  列夫·托尔斯泰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也正受一些哲学的、宗教的思想影响,所以莱温在某种意义上是他的一种写照,但莱温在见到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是心存好感甚至尊敬的,相处后也也感觉“同她说话很是愉快,听她说话更是愉快。”并没有那种厌恶、唾弃的情绪。

  有人用一句话概况说,安娜的爱情谁也承受不起。

  弗龙斯基在初见安娜时,在她的脸上、眼睛里、微笑的红唇间感到有一股压抑着的活泼生气。这正是她吸引他的地方,也是最终让他感到太过沉重的地方。

  这种活泼生气造就了安娜的个性,成就了她抛开封建观念、社会舆论,执着地走向自己追寻的幸福。

  然而这种幸福是欲求不满的。因为期间牺牲了太多东西,社会地位、生活水平甚至亲生儿子,这种失衡让她贪婪更多的爱与关心,让她通过吸引别的已婚男士来试探或者证明弗龙斯基是否对自己依然有爱。但是男人的精力和关注毕竟是有限的。

  “许多家庭年复一年过着老一套生活,夫妻双方都感到厌倦,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感情既没有彻底破裂,也不和睦融洽。”当两个人的相处,有一天变得充满怨恨,解释什么的都不足以消除隔阂,一有机会就相互指责,安娜甚至怀疑弗龙斯基另有女人,我倒不认为一直到最后弗龙斯基不爱她了或怎样,只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了。这段关系里面,弗龙斯基也是缺乏安全感的,他会质疑自己为何要为了她而陷入这种境地,他会认为安娜的爱带有攻击性,这本身是就是对这段关系的不自信,也是一种致命的怀疑。一直到安娜自杀,他都认为那是她“冷酷无情、睚眦必报”的行为。他认为安娜糟践了他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但他永远没有想到安娜的渴求与绝望。

  安娜的所作所为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但不是不可理解的,委身于丈夫不忠的夫妻关系里的多莉也一度对她羡慕。

  列夫·托尔斯泰本人也曾表达过类似一个女人跑开生儿育女的唯一天职后,将是完美的,但是这种完美是存在毁灭性的的。

  不去说女权之类高大上的话题,安娜就是一个追从爱情,但缺乏安全感最后走向杯具的普通女人,小说里的诸多描述对婚姻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至于那个虚伪的卡列宁,在他身上也经常能看到一些对当时政治体制、机制的思考,也是充满启发的。

  《安娜·卡列尼娜(全两册)》读后感(六):安娜自杀了,列文没有

  托翁名作《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卧轨自杀,是大家熟知的情节。不独安娜,伏伦斯基也有不曾成功的自杀,甚至,列文一度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为防一时冲动,他“只得把绳子藏起来免得上吊,随身不带手枪免得开枪自杀”。当然,列文最终并未自杀。

  众所周知,《安娜·卡列尼娜》以安娜和列文两条线展开叙述。我读安娜这条线,感觉生动流畅,兴致盎然;读列文这条线,感觉沉闷乏味,勉强卒读。甚至一度怀疑,托翁花在列文身上的笔墨是否值得?大幅删减后是否可让小说更可读?我的这种感觉,在读到列文想自杀那一瞬间完全消逝,理解了托翁的良苦用心:安娜自杀,列文不自杀,这是两人面对人生困境作出的不同选择;又以这不同的选择,构架了整部《安娜·卡列尼娜》。不得不说,列文配得上如此之多的笔墨!所以,不要轻易质疑大作家的代表作,那样做的唯一结果,是暴露自己的浅陋和狭隘。

  重读《安娜·卡列尼娜》,感觉小说是围绕三个家庭展开的: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列文与吉蒂,奥勃朗斯基与陶丽。后一家庭不如前两个着墨多,常常被人忽略,从结构上将小说归纳为安娜和列文两条线。不能说没道理,但至少忽略了一点:奥勃朗斯基一家在小说开头时起到的作用。

  确实,小说开头设计很好。奥勃朗斯基与家庭教师偷情一事被陶丽发现,两口子陷入冷战,急切中,奥勃朗斯基请妹妹安娜前来调解。奥勃朗斯基去官厅上班,他的职位是妹夫卡列宁安排的,恰逢好友列文来官厅拜访,透露想追求其姨妹吉蒂。奥勃朗斯基告诉列文,他有一个竞争者:伏伦斯基。列文去吉蒂家向她求婚并遭拒绝,又见到情敌伏伦斯基。奥勃朗斯基去火车站接安娜,伏伦斯基去接妈妈;安娜和伏母居然同一车厢,安娜和伏伦斯基相识。够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安娜、卡列宁、伏伦斯基、列文、吉蒂,至此全部出现。我不知道,能否找到比这更自然、更经济、更恰当的开头?而且,从“奥勃朗斯基家里一片混乱”写起,才可将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置于篇首——真正的大手笔啊。

  故事从“四角恋”开始:列文爱吉蒂,吉蒂爱伏伦斯基,伏伦斯基爱有夫之妇安娜。这四个人,以情场得意或失意划分,得意者安娜和伏伦斯基一组,失意者列文和吉蒂一组,也即前述的两条线,小说由此展开叙述,结局则刚好相反:得意者收获失意,失意者得到圆满。这两条线,大多齐头并进,偶尔相互勾连:不但吉蒂与安娜、伏伦斯基重逢,列文也与安娜初次见面。安娜这条线以城市为主,列文这条线以农村为主,两条线相加,就是一副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全景图。

  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何安娜自杀,而列文不自杀?

  安娜自杀,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交界的不认可。安娜在彼得堡,有三个社交圈,其中最倾心的,是培特西公爵夫人的圈子。就是在这里,安娜不断与伏伦斯基相遇,并最终爱上后者。故此,培特西之于安娜与伏伦斯基,类似王婆之于潘金莲与西门庆。事实上,培特西是伏伦斯基的堂姐。然而,得知安娜尚未离婚便与伏伦斯基同居,这位俄国王婆立即换了一副面孔,她对安娜说:要是你这不合法的地位一天不改善,我就一天不愿理你!但培特西自己也暗中与土施凯维奇有染。在培特西甚至俄国社交界看来,问题不在于偷情,而在于将偷情公开;偷情只能偷偷摸摸,不能明目张胆。安娜认为自己是恋爱,并非偷情,爱上伏伦斯基后,主动告知卡列宁,并提出离婚,只是未获同意。与伏伦斯基同居,是因生女儿患产褥热,经历一场生死劫后不得已的选择。安娜曾勇敢挑战社交界——去歌剧院看戏。那是彼得堡名流麇集的地方。伏伦斯基劝告安娜不要去,说,你这样等于向整个社交界挑战,也就是说要从此同它决裂。不出所料,一位贵妇人在歌剧院里大吵大闹起来,原因是看见丈夫隔着包厢同安娜说话,将这事闹得满城风雨。安娜从此与社交界绝缘。伏伦斯基说,安娜在社交界简直像在地狱里!

  二是离婚便失去儿子,离婚不离婚都痛苦。安娜提出离婚,卡列宁不答应,甚至提出,安娜可以跟情人保持关系,条件是不在家里幽会。卡列宁要面子,安娜要爱情。卡列宁便使出杀手锏:离婚可,休想得到儿子。卡列宁对下人交代,不得让安娜接近谢辽查,并欺骗他说安娜死了。儿子生日时,安娜突破重围,见了儿子一面。结果是,谢辽查大病一场,卡列宁不再让安娜探视儿子。伏伦斯基也希望安娜离婚,不仅因为爱安娜,也因女儿只能姓卡列宁,如果安娜不离婚的话。安娜陷入矛盾:离婚必得过卡列宁这关,但这关真要过了,儿子呢?卡列宁是不会放弃儿子的。安娜对陶丽说:“世界上我只爱这两个人,可是他们互相排斥。我不能把他们两个联结在一起。”安娜最终还是决定离婚。为这事,安娜、陶丽、伏伦斯基都去求卡列宁,卡列宁就是不松口。最后,奥勃朗斯基出面求情,去彼得堡拜会卡列宁,甚至代安娜提出,只要同意离婚,儿子也可以不要了。卡列宁答应考虑,一天后,奥勃朗斯基收到答复,斩钉截铁拒绝同安娜离婚。获知这个消息不久,安娜卧轨自杀了。

  三是对伏伦斯基的爱产生怀疑。这是安娜自杀的最重要原因。因为爱伏伦斯基,安娜在看赛马时,见伏伦斯基从马上摔下,不知是否受伤、甚至是否摔死,不顾一切地对身边的丈夫摊牌:“我实在吓坏了……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您高兴怎样对付我就怎样对付我吧。”经历产褥热并摆脱死神阴影后,安娜开始与伏伦斯基同居,先旅居意大利,之后回国,短暂停留彼得堡,又到伏伦斯基家乡,在伏家大庄园度夏。在这里,安娜对前来探访的陶丽说:“我经历了痛苦和恐惧,如今这一切都过去了……我实在是太幸福了!”然而,热恋过后是平淡,这种平淡,考验着一切爱情的成色。安娜感觉到,除了使他们结合在一起的爱情,两人之间出现了敌对的魔鬼。说是敌对,其实都是小事,比如,伏伦斯基出去办事,答应周五回来,结果延宕到周六。在伏伦斯基脸上,安娜发现了一种冷淡。怀疑、猜忌由此而生。在失去社交界,和失去儿子后,安娜不能再承受失去情人之痛。死,便是这一切的解决方案。甚至,安娜要将死当作手段,来促使他恢复对她的爱情,让他承受失去她的痛苦,以此来惩罚他。可怜的安娜!人都死了,留着情爱何用?不得不说,安娜爱得走火入魔,失去正常人的心智了。安娜临死前的话:“我需要爱情,可是没有爱情,因此一切全完了。”既是安娜自杀原因的阐释,也是其人生观的。

  顺便说一下伏伦斯基。许多人把伏伦斯基当作花花公子,一度确实如此,比如他对待吉蒂。就他与安娜的恋情来说,花花公子的帽子,戴不到他的头上。自舞会上被安娜征服,伏伦斯基即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到后来他们的完美结合,他一直是爱着安娜的,也确实没有移情别恋。为了安娜,他不惜与母亲翻脸,还这样要求哥哥:“我的亲人如果要同我保持亲属关系,那他们就应该同我的妻子保持同样的关系。”误以为安娜将死于产褥热,他甚至开枪自杀,只不过失手了。安娜所认为的冷淡,他解释为“男子汉的独立性”。他说:“我什么都可以为她牺牲,就是不能牺牲我男子汉的独立性。”安娜死后,他曾不吃不喝,万念俱灰,后再度从军,参加第十次俄土战争,准备战死沙场,以追随安娜。这样一个伏伦斯基,能被称作花花公子么?我觉得,托翁对伏伦斯基的处理,是非常聪明的。一个负心的伏伦斯基,会将“安伏恋”变成因果报应故事——安娜抢走了别人的男人,这个男人又被别人抢走——大大消减其社会意义。

  该说说列文了。如果说,安娜受困于情,列文就受困于理。列文太爱思考了。当然,列文也会被情绪摆布,比如,向吉蒂求婚被拒,令他一想起这事,便面红耳赤,浑身哆嗦。但他不会因此想到死。列文在乡下经营庄园,时间越长,越对从事的农业产生怀疑。他花的钱全在亏本:养牲口亏本;用机器,还是亏本。他想作些改变,比如,把农场出租给农民,但农民绝不相信,地主除了尽量掠夺他们之外,还有别的目的。列文组织农民建立合作社,来耕作租给他们的土地,到头来农民说:“您还是收收地租,这样您省事些,我们也自由些。”列文非常苦恼,对朋友说:“我快要死了。”但真正思考生死问题,是在哥哥尼古拉死后,他想弄清楚生命从哪里来,它的目的是什么,它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在基督教里都有答案。但列文不信教。他读书,思索,读得越多,想得越多,觉得离追求的目标越远。找不到答案,令他非常痛苦,感到害怕,以至于想自杀。但许多人却过得心安理得,十分满足。他发现,这些人都是教徒。百分之九十九的俄国人,凡是他十分尊敬的人,没有一个不信教。

  真正让他接近目标的,是一次由对话产生的顿悟。费多尔,一个邻村的农民,列文有次跟他闲聊。费多尔说:“天下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人活着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可是普拉东是个规矩的老头儿。他活着是为了灵魂,他记得上帝。”这些话像闪电一般打中了列文,把他心头零星模糊的思想汇合在一起。列文恍然大悟:“我和千百万古人和千百万活着的人,心灵贫乏的农民和思想丰富、著作等身的贤人,都含糊其词地谈论过这个问题,但我们大多数都同意一个点:活着为了什么,什么是善。我和大家都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个信念无法用理智解释,它超越理智,超越因果关系。”现在他明白了,他只能凭着信仰生活。列文终于皈依上帝。信教的列文,不再有活着为什么的烦恼,不再需要自杀。他由衷地说:“我的上帝啊,我感谢你!”

  陷入困局后倒向宗教,这是托翁的一贯选择。这样一个解决方案,不会让中国读者满意。我读结尾关于列文这段,感觉反反复复,絮絮叨叨,不能触及心灵。按列文的方式,想不明白活着为什么就该自杀,可以说,大多数中国人都得自杀,因为他们从来就不想这些,或者从未想明白这些。爹妈生下你,活着就是,想那么多干啥,吃饱了撑的吧?对生命、对活着的意义缺乏形而上的思考,这是中国人、中国文化的特征。身处这样的文化,我自己又何尝不如此?连圣人孔子都说“未知生,焉知死”,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屏除形而上的困惑,中国人活得快乐、滋润,至少活得无忧,多半不会自杀;即便自杀了,也是以安娜的方式,而非列文的方式——因情一类的具体困惑,绝不因生命意义的形而上困惑。这样的民族,往好里说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往坏里说,则是人们为活着而活着,活得像行尸走肉。所以我以为,像列文般地思考人生意义,即便最终倒向宗教,至少给了我们另一种选择。

  列文关于生死的思考,大多放在安娜卧轨、伏伦斯基上前线之后,托翁给了多达13小节的篇幅。安娜死后,本该人散曲终,小说可以收尾了。但托翁没有停笔。当然可以说,列文这条线未完,作者没有理由放弃。确实如此。但这最后的篇幅,全是列文走出自杀困境的描写。写完安娜自杀,再写列文不自杀,说明这两人的自杀与否,在小说的整体构思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这是否印证了我的说法:小说以安娜、列文对自杀的不同选择,来构架整部《安娜·卡列尼娜》?倘如此,我的虚荣心可以大大地满足一下了。

  评论界都认为,列文这个人物具有高度的自传性,就是说,他几乎等同于托尔斯泰。那么,托翁是否也如列文般想到自杀?答案是肯定的。有一阵子,托翁从早到晚都拿着绳子,睡觉时手里也握着它。他承认,他是想用这条绳子悬梁自尽。后来,他嘱咐仆人把绳子藏起来。这些细节描写,与《安娜·卡列尼娜》中对列文的描写几乎一样。在《忏悔录》中,托翁这样写道:“有一年之久我几乎每时每刻在问自己:要不要上吊或开枪自杀?在这段时间内……我的心被一种痛苦的感情折磨着。这种感情我只能称之为寻找上帝。”这段经历,是在托翁50多岁时发生的,给人的感觉是,托翁借助于上帝,走出了自杀的困境。

  然而,1910年10月28日,82岁高龄的托翁离家出走,起因是与妻子的感情纠葛。10月31日,托翁偕女儿和医生赶到火车站,之后病倒在三等车厢。在沿途一个小站上,人们把他抬下列车,送到站长家里。11月7日,托翁在这里与世长辞。从离家出走到去世,才不过10天!这简直可称作不是自杀的自杀,或者说,是另类自杀。列文没有自杀,列文的塑造者——或者说,列文的原型——托尔斯泰却以另类自杀方式,告别人世。为什么会这样?谁能说得清楚?实在太过吊诡了啊。

  所以,自杀,还是不自杀?生存,还是死亡?还真是一个问题。

  可扫码关注公众号,还有更多书评、影评哟~

  《安娜·卡列尼娜(全两册)》读后感(七):短评字数不够了 =。=

  给自己mark一下:

  莱温是个很真实的人,有点小虚伪,热血冲动,吃醋郁闷,季基非常可爱。

  莱温在办事的时候感慨:每个办事的人都友好亲切,但是总是办不成事情。总是有一种无形的障碍阻碍他做成事情,可是他甚至不知道该向谁发火。

  深有感触。这样的处境,谁都有过吧,官僚主义算是很大一个原因?还有什么呢?我也说不上来。。

  鄙视斯捷潘,同情但是敬佩多莉。

  不理解为什么安娜不肯请求离婚,卡列宁不是都同意离婚了吗?

  弗隆斯基自私又怯懦,价值观也是居高临下的贵族主义。自杀不过是他怯懦的表现罢了。

  卡列宁冷漠又条例化,不喜欢这个人物,但是他正视自己的怯懦,并觉得羞愧,并不让人特别反感。当他站立在人群里,而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官场完蛋了,他还一门心思要表达自己的见解,突然有了一点悲惨的共鸣......

  安娜,可怜的安娜,可惜选错了人,可惜没有选择离婚。她一会儿一点也不想儿子,一会儿一点也不爱女儿只想儿子,真是忒奇怪的母亲。

  容貌与荷尔蒙毕竟不能长久。最后安娜与弗隆斯基的争执,冷战,到爆发,很类似现在情侣因为高傲与尊严不肯低头,最后各奔天涯。如果真的不安,为什么当时不同意离婚呢,如果没有不安,为什么要时刻嫉妒掌控呢,而且那样的反复无常,有时候作为同情她的读者,都觉得她有些不可理喻和虚荣呐。

  说到底我觉得还是当时的社会制度也许对女人还是更严苛,安娜为了爱情(yuwang)只能一无所有,那些多莉见过的奢华,也不过烈火烹油,算不得幸福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