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十三位名侦探》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第十三位名侦探》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2 21:5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第十三位名侦探》读后感精选10篇

  《第十三位名侦探》是一本由[日]山口雅也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十三位名侦探》读后感(一):异次元世界的神奇之旅(无泄简评)

  这本《第十三位名侦探》从内容都形式都是一本“游戏之书”。读者打开这本书,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异次元的世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本书所讲的故事就发生在“平行世界的英国”,作者对这个世界作了一些全新大胆的设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选择”,决定自己接下来该看哪一页。(也因此这本书是没有目录的。)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分支情节游戏书”,故事的结局完全由读者掌控。不过在这本书里,不同的选择是相互平行的。即不管作出何种选择,故事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不是一本彻底的游戏书,而应该视为一本侦探小说。

  说此书是“游戏之书”,在于此书的趣味性。本书的简介很有吸引力。我真的是杀人魔吗?如果不是,那我究竟是谁?书里不仅有主角的经历,还有BBC节目访谈、伦敦日报等内容,大大丰富了本书的内容。其中“伦敦日报”完全做成了报纸的样式,甚至还有广告,给人很强烈的真实体验感。而本书平行世界的设定,以及两位装束奇异的朋克刑警也为本书增添了不少乐趣。

  既然是侦探小说,必定有探案过程,必定有诡计的设定。在这本书里,主角要选择某位侦探大师调查案件。三位侦探性格截然不同,调查的切入点也完全不同,读者可以由此看到不同的诡计和推理——密室推理、密码解读、死亡留言推理。在诡计和推理方面,这本书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最终解答也没太让我震惊。但考虑到此书的成书年代,而且是作者的处女作,这本书已经做得不错了。

  另外,在这本书里,读者不管选择哪位侦探,故事都是完全平行的。这是一个创新之处,但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读性。我是将全书从头到尾通读的,这意味着我跟随着第一位侦探调查完后,再看第二位侦探的故事,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不免让人有倦怠之感。

  总之,这本书对推理小说的写作方法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能让读者有不一样的体验。读者可以在平行世界的英国里享受一次异次元世界的神奇之旅。

  《第十三位名侦探》读后感(二):送给翻译的很差。

  烂翻译毁书不倦。

  作为基德与平克系列的平行世界系列,本作基本在玩RPG游戏。但总有种文案与文字里全是bug的赶脚。

  ink翻译成嫔可——我瞬间就想起了青楼女纸啊喂!(虽然不对)

  而这样的原因竟然字注释里有写:pink是一个出名的朋克歌手,为避免误会blabla。

  拜托,查资料的你也知道那位美国女歌手是1971年才出生的,山口的平行世界设定分明是大概同一年代,翻译君,你这样自以为是真的没问题么?

  再有,我这个看不了原作的人都知道山口会例行吐槽,但第一次出现的单词就是“炫学”,翻译桑啊,你这么没信心的认为只有推理迷才会买山口雅也的书?

  就算这样,也不要在几次之后,突然用了“炫耀学问”平白宜人的表达法了。(最后一次又有用“炫学”累不累啊你……)

  而重要道具与本书封面的唱片呢,除了最后某章突然用了“爵士乐”(真的是JAZZ么我都怀疑了),前面都跟那位被害者——布朗宁勋爵——翻译成了勋爵乐。

  翻译你个没常识……

  贯穿朋克系列的鹅妈妈童谣,被翻译的毫无韵脚……

  虽然原作的欢快跳脱kuso以及游戏设定感都翻译出来了,但读起来总是不顺。

  靠腰,我最爱的轻松讲设定派的朋克警察系列啊!!!被翻译毁灭了!!!手欠点了译者的名字,看到他还翻译了石田衣良的新作,默默生出了不好的预感。

  以及,突然感受到了对新星的爱……

  《第十三位名侦探》读后感(三):属于推理控的狂想世界

  1987年山口雅也以《第十三位名侦探》被东京创元社一眼相中。而同年,新本格功臣绫辻行人也在岛田的推荐下以《十角馆杀人》踏出了他的“馆”之路

  凭着日本人对“谜”文化的痴迷与无所拘束的想象力便诞生了所谓的狂想派。一部部荒诞奇妙的作品,简直就是为推理文化而生,而这部,也是推理迷们的飨宴。福尔摩斯的后代,莫里亚蒂的阴谋论,侦探的阶级,童谣,密室连续杀人,迷之凶器,死亡讯息,失忆,硬汉,安乐椅,多重解答。。。。。。这些爆棚的元素,还有时不时冒出的妙趣横生的neta(比如奎因啦,桑代克的密码书,马普尔奖,菲尔博士的徒弟啦等等),不论解答够不够意外(我是猜到了点==),充满趣味性的过程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山口构造出的是一个,属于推理控的妙趣横生的平行世界

  话说本书才是真正的朋克刑警第一作呢。关于“pink”的译名,吉林就不能参照一下新星的吗,统一不是很好

  我看本书时一直在想改编成推理游戏不是正好。。

  《第十三位名侦探》读后感(四):你们这些傻侦探,还是朋克警察技胜一筹

  福尔摩斯百年诞之际,接连有十二名侦探被害。死时的状况分别对应了一首英国历史悠久的猎猫歌谣的内容。

  第十二名侦探被害,现场呈密室,不见凶器,只留下奇怪的死亡信息和“我”,但“我”突然失忆不记得自己的身份,为何身在此处。

  故事设定在平行世界的伦敦,爱德华法盛行,侦探享有72小时的优先办案权。于是作为嫌疑人的“我”委托侦探破案脱嫌。

  本书的亮点就是如同玩游戏的选择模式,让主角分别选择委托三位侦探来破案。

  三位侦探各有自己的风格,分别擅长密室研究、冷硬派实地调查、破解死亡信息。

  本书融入了很多推理小说的元素。童谣杀人、密室、不在场证明、死亡信息等,也加入了讲义解说。三种推理思路调查出信息结合在一起,揭露了第十二名被害者的秘密,虽然得出互相指证对方是凶手这个乌龙坑爹的结论,不会是正确答案,但是调查得到的线索还是对案情有帮助的。

  最终朋克警察根据线索道出真相,算不算是对名侦探们的讽刺呢。

  话说第十二名名侦探的死法扣住死于“满月辉映”这个歌词及与第十三名名侦探的死亡正确顺序,还是设计得蛮不错的。

  《第十三位名侦探》读后感(五):黑色童话

  1.里面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十三个猎人之歌”,按照这首歌,每一个侦探的死因都会像歌中所写;很容易就让人想到东野圭吾的《白马山庄杀人事件》里面的所用的“鹅妈妈童谣”。

  2.这本书写作手法确实是很特别,不愧是狂想派,无论什么顺序读都可以读的通,这点做得够颠覆。有很多歧路让读者选择,每一个被雇佣的侦探性格色彩鲜明。

  3.密室杀人讲义、濒死留言讲义……平行世界的英国:这个国的警察都很有趣,朋克的造型,不羁的性格,作者山口雅也估计也是一个有穿越性的人物。

  4.如果要是可以拍成电影,估计可以有很多吸引人的元素,失忆的硬汉:像《记忆碎片》和《源代码》;再加上有文章所讲“侦探大师百年祭”和印度的著名武器“战轮”,各种推理元素贯穿其中应该会很吸引人。

  5.这书设计的时候就没有目录?倒是里面画的插画很Q。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