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爱》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最爱》的观后感10篇

2017-11-22 21: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爱》的观后感10篇

  《最爱》是一部由张艾嘉执导,张艾嘉 / 缪骞人 / 林子祥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爱》观后感(一):有底气的女儿需要有底气的母亲培养

《我是歌手》里杨宗玮唱了这首《最爱》:红颜若是只为一段情就让一生只为这段情一生只爱一个人一世只怀一种愁纤纤小手让你握着把它握成你的袖纤纤小手让你握着解你的愁你的忧\……啊……啊……啊……自古多余恨的是我千金换一笑的是我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是我只有那感动的是我只有那感动的是你生来为了认识你之后与你分离以前忘了告诉你最爱的是你现在想起来最爱的是你以前忘了告诉你最爱的是你现在想起来最爱的是你红颜难免多情你竟和我一样
词写得真好,据说出自于很久以前一位15岁的才女之手,想想那时候的才女,是真的带着一个老灵魂来到世界,看透世情,写一片深情。
喜欢“生来为了认识你之后,与你分离”,就像这部电影里白芸与俊彦之间。阿明就像是两个人的介质与桥梁,他们共同认识阿明只是为了彼此相见。白芸认识俊彦一场,只为了知道这世界上有人与她心意相通,爱他一生,为他生一个女儿——我也觉得如果很爱一个男人,就为他生一个女儿。甘医生是个好人,他承担了白芸的爱产生的错误的结果,所以白芸才那么自在地爱俊彦一生,与阿明貌合神离做了一辈子朋友。如果白芸只是独自诞下孩子,日子恐怕不那么好过,而她可能也没有那么多闲情去一生只想一个人。
虽然心里很明白阿明对好友爱上先生先生爱上好友这件事应当生气,应当去耍心机,但还是不喜欢她争气的方式,不喜欢她自以为的大气,就像不喜欢俊彦明明知道了自己的爱却不争取,有了妻女却因为得不到的爱而总是板着脸——好吧!也许只有这样的男女,才更需要在一起。
俊彦钓到鱼马上与白芸换鱼钩博她一笑,还算是个懂情趣的男人
阿明与白芸虽然是好友,但气质迥异,我想与她们的母亲有关系。两位母亲出现得场面不多,但比较起来,阿明的母亲是有怨气,讲话也太过圆滑,白芸的母亲相对恬淡,女儿受伤喝醉回来,只是默默地给她换掉衣服,并不教唆和批评。——有底气的女儿,需要有底气的母亲培养出来。看到最后,阿明仍是为女儿操心,仍在试探白芸;白芸则一副听之任之态度,想必两位的女儿,长大后也是不一样的人吧!市井的终归市井,遮都遮不掉。
看张艾嘉的电影,就会觉得这个女人真是气质入骨!

  《最爱》观后感(二):电影应该改名叫错爱

为什么我们总是选择与次爱的人相濡以沫,却与最爱的人相忘江湖?是真的别无选择还是害怕舆论?明明可以和最爱的人牵手一生的,却硬要把它变成擦肩而过
小明太自私,你真的爱那个叫俊彦的男人吗?你真的察觉不到他脸上的笑容都是勉强装出来的吗?你真的没发现这个男人对你丝毫就没有如狼似虎的想要吗?她明明想要那个男人的心,却只留住了男人的躯壳和一本结婚证书。哪怕为他付出了自己的初恋,初吻,初夜,生育了孩子,也只是得到一份外人看起来很幸福婚姻的样子罢了。也许小明真的从未发觉,不管怎样,体会不到爱人感觉,或者故意逃避问题,都是造成不幸悲剧的根源。婚姻把两个不是彼此相爱的人锁在了牢笼里。
而另一方面,俊彦太懦弱,从小被人家说很乖,长大后被人说是个好人,会做个好丈夫。所以从来没有勇气追求自己想要的,害怕舆论和指点,害怕损坏了自己这么多年在别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就这样放弃了自己选择终身大事的权利,那一句“我爱的人不是你”到死的那天依然无法对妻子和盘托出。当我看到他临结婚前不顾一切跑到芸芸那里缱绻缠绵的时候,我在想男人这个时候为啥这么血气方刚,却没有勇气跟世人说出“我爱的人是芸芸”这句话?真无耻,给不了人家婚姻和幸福还要解开人家的扣子,真恶心的男人。好想吐口水给他。难怪人家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样的男人根本不值得爱。
最后说芸芸,她为什么要纵容跟俊彦发生关系?不公开真相,却私下交合,这难道就不算出卖和背叛了吗?还敢说没有影响到姐妹的婚姻?我想不明白为何最后还能义正词严教育小明说什么知足就会幸福,还告诉小明其实霖霖就是她和俊彦而非她和甘医生的孩子。这对甘医生公平吗?芸芸居然是这样对待子婚姻的!将自己的不幸和痛苦嫁接给一个爱自己的无辜的男人去承担?芸芸也许觉得自己无法与俊彦有未来,就想着留个孩子作为延续。但她有没有想过,如果她生的霖霖是个儿子,以她和小明这么多年的交情,或许霖霖和家宝长大后会生出爱慕之情,到那个时候怎么办呢?他们实际上是兄妹啊!不是又一段孽缘在上演了吗?父辈的债却要儿女来背负?这合理吗?
这部戏里的三个人,都对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不负责任,没有一个值得同情。而且结局很烂,我想不出小明可以原谅芸芸的理由,这种莫大的欺骗和那个孩子,根本是无法获得原谅的。

  《最爱》观后感(三):谁的“最爱”?

    1986年的电影,这样的主题,在当时应当算是前卫的爱情电影了吧,要知道那时的民风是有多保守,即使是比大陆开放得多的香港,----这可是讲一个闺蜜小三儿的爱情故事呀。亦或,现在的本地人文气息更稀薄,这故事放在此时更是双倍拉仇恨吧?得有一大帮大奶蹦出来“批判”它三观不正。
     这电影我看过两遍,看第一遍时可能是十岁左右吧,电视里看的,直到现在都印象相当深刻。小时候,没有自己的成熟视角,只觉得如果主角做的事,就是对的,应该支持的,因此特陶醉于男女主的真爱,痛恨缪赛人拆散了有情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个时候,电视里播放时是删去了张艾嘉和林子祥家中私会的那一段儿的,因为,,,,时代不宜嘛。。。。所以我一直以为张、林是没见成面的呀,是纯洁的精神恋爱呀,纯爱了一辈子呀,一辈子呀——非常高的道德至高点了吧,这时代局限性耽误了我多少年早熟的机会呀!
     第二遍,就是今天。半辈子都过完了,再看这电影已经不局限于故事内容,缪、张一出场,反倒是惊艳了一下缪的演技。缪以二十多岁的年龄,却比较准确的表现出了五十多岁老年妇女的气韵,看那微驼的走姿,顾盼时稍僵的动作与缓慢的眼神。虽不完美,也许有人会说表演痕迹重,可她才二十多岁呀,能看出她的努力与成绩。反观张艾嘉,在这一点上的细节表现力就稍逊,感觉和演二十多岁时神韵没多大变化,只是更硬郎了些。
     再看她二人演绎年轻时的样子,都是本龄本色出演,这个时候张演的更为自然,至于是否其人有过真实经历就不深究了。缪演绎直肠子的美丽大姑娘时非常到位,毕竟比较简单好演。
     再看林子祥,我认为是这三人中演得最好的!不多说。难怪叶倩文会着迷于他,很有魅力的男人,放在这三角关系中很具有合理性,尽管颜值不是主流的,但他的表演生生让观众忽略了“脸”这东西。
     说说故事本身吧。要不怎么说“人还是要成长才行呢”,心智成熟了,跳出“主角即正确”的小孩儿观念,对张艾嘉这个角色除了同情也就不剩别的什么了。尽管故事着重于男女主在各种场景下发现彼此间的默契,几个月间感情快速暗涌,铺陈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起源,可现在的我只能说这是铺陈出一个男人存心别恋(偷情)的轨迹。
     首先,缪、林是工作关系上下级起步,感情始于一起工作一两年后缪开始每天给林带一个苹果,恋爱、订婚,整个过程在几年间发生,看似平淡,其实感情基础非常稳定,高质素办公室恋情里对彼此工作能力的欣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况且二人不仅工作默契,缪人又漂亮情商还高(丢苹果),一个性格及工作内容都刻板无聊的律师爱上她这样的女生实在是太合理的结果。这种感情升级过程是在彼此的心里逐步筑建起来的,不是一场第三者带来的突然的爱情风暴就能摧毁的,除非两人的关系早已千疮百孔,否则甚至当事人自己想推倒它都比较难,因为付出心血的东西是难割舍的。戏中并没交代什么缪林二人感情不好的情节呀?好吧,我为男主的感情出轨列出了第一不合理性(或者叫不可原谅性),——没人逼他和缪订婚,这是水到渠成的事。
     然后,男女主开始偶遇了。我跟几个旧友在同一个三线城市里的十年间没偶过一次,请诸君参考你们和前男女友的同城偶遇率,其中要考虑到家庭住址、工作地址、个人喜好等。好吧,人家就是偶遇了,怎么着吧?遇就遇吧,女主向男主展现小时候的喜好及私人世界?她对缪介绍给她的男生可是一句“菜市场”就给顶走了。她从最初就在拒绝别的男生,而放男主进入她的世界!她在干嘛?
    再然后,停留在蠢萌阶级的缪仍然经常带着她搞团体活动,缪的初衷是想张多认识男孩子吧,可张好像只愿意跟林单处。。。。这时候电影里缪好像总在闹失踪,张、林总有那么多独处的机会,我只能说“他俩自己在努力制造机会”。连深夜钓鱼这么浪漫的事缪都不出现,她去睡觉了?不会呀,明明是一帮人都去了,只有缪不在,编剧你是自欺欺人呢,还是欺负小孩观众呢?
      谁说的,世上唯有三样东西隐藏不了:…… 真是有大智慧呀,真正的情意真的是隐藏不了的,当事人的眉梢眼角头发丝都渗透出“我在恋爱”的讯息,还以为别人都是瞎子。蠢萌缪终于在老妈的提醒下幡然醒悟了,本就是聪明人,只不过因为单纯和对那俩只的绝对信任才致盲,如今看清形势,几手漂亮的不露痕迹的反击就让女主灰头土脸,请参考缪的”提议结婚、找女主布置新房、不给男主翻盘的说话机会、带女主一起试婚纱,冒名写卡片“。这一系列做的多好,大智若愚,——求婚的机会抓得好、打击情敌的方式厉害又体面(我马上婚了,你多年朋友好意思搞破坏吗?找你帮忙,因为我这么信任你亲近你,不想和你闹掰)。可以说,缪能做的都做了,以保留大家的颜面为前提,敲山震了那俩人,可惜她了解闺蜜的良心底限,却低估了一个三十多岁男人的主见和他撩嫩妹的能力。出轨压力骤增,反倒让他反弹了。。。。以致有了其后的私会。挺同情女主的,一个感情经历单纯的少女太难抵抗一个见多识广的成熟男人的魅力(勾引)了。
       从这个男主的角度,怎么都给人一种过腻了按步就班的生活,突然一缕清新的空气过来,他就毫不犹豫的大口吸进去了的感觉。虽然表现过他试图向缪摊牌,但也就是那么无力的欲言被止,就没有了。他偷吃时可没见这么拖泥带水的。
       爱情是没有道理的,我也认同,因为荷尔蒙不是理智可以控制的。但是,我们能尊重爱的人吗?一次只爱一个人,多爱几次没关系,千万别脚踏几只船还为自己寻找一些“左右为难”之类的拙劣借口,那只是自私而已。
       最后表明一下立场,同情女主张,一直沉迷在自己勾画的忠贞爱情世界中;很想鄙视男主(但林演得实在很有魅力,理解女主为什么抗拒不了他);女二缪,她很伟大,勇于捍卫自己的爱情,又以高贵的仁慈包容了两个她最爱的人对她的伤害,隐忍了一辈子,知而不言,简直是港版韩媚兰。至于最后的结尾,太假了,张艾嘉单方意淫的吧。
        
       

  《最爱》观后感(四):一个人容易满足会快乐

这既是芸芸的故事,又是张艾嘉的故事,演得如此传神和细腻也就顺理成章了。友情和爱情如果只限于三人,我想对任何人来说必定会两者皆难全,但他们三个不同。最爱的不一定会选择永远在一起,可能就那么几个小时,不能再索取太多,免得贪婪成性。不知道是那个年代本就很保守还是人物内心情感矛盾所致,她们选择用最好的方式结束并重新开始,成全和解脱都没那么潇洒,但毕竟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多年之后的互诉往事,无论是那张珍藏的没用的卡片,还是两个温柔可人的女儿,都寄托着过去,掩埋了岁月。

“一个人容易满足才会快乐的”,或许曾经快乐过,什么都是对的,什么又都是错的。人的一生能有几次说出最爱的机会呢?得需要多少运气,多少时光,多少勇气? 谁又能真正得到它呢?

最爱好奢侈,好自私,好羡慕,好嫉妒。

P.S 这部电影三位主角的每一帧画面都好美,张艾嘉和缪骞人足以动人到为爱一切皆可抛,值得拥有美好的感情。现在两人都过得很幸福

  《最爱》观后感(五):《最爱》:红颜难免多情,你竟和我一样

文/唐露
昨日下午与我的一位男性朋友谈论,“倘若你爱上你女朋友最好的朋友,你会如何做?”——其实我心中早已给出答案。倘若我是女友,我定会与之分手,因我没有理由与一个已移情别恋的男人在一起;倘若我是好朋友,我会选择放弃这段“爱”,因我不愿与自己十几年交情的好友,为了一个男人而断绝关系,于我而言,这并不值得。人这一生之中,能遇见几人与自己“三观”一致,喜好相同之人呢?挚友也好,丈夫也罢,都十分难觅。我既已寻获这份友情,便不愿轻易舍弃它。因此,即便我非常“爱”那个男人,我依旧会选择放弃。是以我所设想的答案是,两个女人均离他而去,物色更美丽的人与事,便再无烦恼可言。
朋友却告诉我,他会选择与女友分手,与相爱的那位好朋友在一起。我顿觉气愤,指责他太混账,怎可如此自私?此番做法岂非既伤害了女友,又破坏了两人之间的友情?简直可恶。他言,情侣与夫妻在一起的前提便是爱,彼此相爱的两人为何不能在一起?既然已不爱女友,与之在一起亦是错。而后细想,其实他所说的都对。我一直以女方视觉看待问题,因我自己会选择友情,便觉两个女人都该与他脱离关系,寻觅更值得的男人。是以当他选择了爱情,选择了好朋友,我便觉得他混账,而其实他只是选择了与我不同的答案。在这样的三角关系中,所有人都错了,我本不该将一切的罪过均推在男人身上。若说他是混账,那么好友其实也是混账的。
我之所以与他讨论这样一个话题,皆因观看了这部电影《最爱》。此部影片的导演是张艾嘉,她还身兼编剧与女主角之职。张艾嘉的芸芸演得好,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优雅知性的气息,是个十分文艺与有趣的女青年。即便张艾嘉并不算是一个“标准”的美人,但却拥有自己的独特的味道与风情,你的目光会不自觉地被其吸引。整部影片中,她的说话、情绪与动作,极其自然大方,毫无忸怩之感,好似她就是芸芸本人,是一个真正存在着的鲜活的人物,而不是一个正在演戏的演员。而另外一个女主角阿明则由缪骞人饰演,从前我看她与周润发所拍摄的电影《倾城之恋》,她扮演的白流苏——与我所设想的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委实相距甚远。缪骞人在那部戏中,尽显老态,无一丝闪光之处,是以在我的心中——早已将缪骞人定义为“不漂亮”的女明星。然而在这部戏中,她却使我另眼相看。原来她也是美的,少女时期的阿明欢快自在,颇有一份灵动之美,缪骞人演绎得很好。即便是后来的中年时期,她的那份沉稳亦拿捏到位。想来终究是我太过草率,就这样贸然定义他人。世间也许没有不美的女明星,只有未寻到适合角色的女明星。
岁月最是催人老。若干年后,两位女主角已至中年,昔日青春洋溢的少女,此刻业已双双面露沧桑。甚而双方之女也已至谈婚论嫁的年龄,她们又岂能不服老?一晃二十年已逝,这个不断变化与翻新的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不再属于她们这个年纪了。甚或往日流行的“订婚”,而今亦不再时兴。如今倘若两人情投意合,相处融洽,直接结婚即可——结婚与离婚都变得愈发简单与草率。而这一切似乎都已与她们无关了,因她们均是未亡人。
一个温暖宁静的午后,女主角阿明与芸芸一同携女儿在外游玩。彼此的女儿与友人在旁打球嬉戏,肆意挥霍时光,他们却全然不在意。时间于年轻人而言,其实本就是用来浪费的,即便年轻的他们什么都缺,却唯独不缺时间。一生最好是青春,年轻即是一切。阿明与芸芸则坐在阳光之中,回忆往事,恍如昨日。阿明忽问芸芸:“挚友与丈夫,谁比较重要?”——这一问便牵扯出一切。原来这是一个简单而俗套的故事,两位相交多年的挚友爱上同一个男人,自此三人均各怀心事,心中郁郁。他们身陷囹圄,却没有人欲勇敢挣脱桎梏,没有人得到真正的完全的爱情,没有人知道所有的真相。这件暧昧难言之事,他们三人均知,却谁都不说。
我最爱看旧时的香港电影,每隔几日便重温经典。这部拍摄于1986年的电影《最爱》——又是一部比我年龄还要长许多的老电影。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夜晚,我无意间就找到了它,它仿佛期待我已久。我原以为这不过是一部普通的文艺爱情片,不过是用来打发时间罢了,并未想过会刻意为这部电影写些何物。然而当我看完之后,心中愤懑,我替阿明与芸芸不值,遂写下这样一条微博,“其实两个人都错了,一个不该爱上好友之夫,即便是情不自禁;一个不该自私妄为,残忍将其分开。但最错的是,她们爱上了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他始终不肯给阿明一点点的爱,也不能对芸芸做出任何承诺。他使两个女人一生都爱而不得,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
时常有人说我所写的——关于电影的文章“爱憎太过分明”,我亦心知这是我的缺点,但却对其毫无办法。因很多时候我都不知我究竟是在写电影,写爱情,还是写自己。我是在戏外,还是已进入戏中。一旦我入戏,我便将自己代入其中,所谓当局者迷,对一切事物看得都不再清晰,而我却不自知。这一次亦是如此。不知何时始,我已将自己代入芸芸的角色之中。如我之前在微博里写下的那段话,在这段关系中,我知他们三人均做错了,却还是将一切都怪罪在了男主角头上。我觉得,阿明与芸芸都该离开这个男人,她们完全有条件去寻觅更好的男人,且还可继续保持友情。如此岂不甚好?
直至昨日与友人谈及此事,方才如梦方醒,跳出戏外。发生此事,又岂止仅是男人的错?倘若芸芸一开始便选择友情,应立即与之保持距离,断绝来往。她既选择了与他纠缠,其实她已背叛了友情,选择了爱情,而她却不敢面对这个答案。纵使她后来还是放弃了,她依然是错了。从一开始,芸芸便不该给他机会,既然彼此相爱了,就该去追寻自己的幸福。阿明也是错,明知这个男人不爱自己,明知他爱的是芸芸,却依旧佯装不知,甚而还残忍将其分开。自己守着一个人一辈子,却始终得不到那颗心。又有何意思?而俊彦呢,大错特错。他本不该爱上芸芸,既然爱上,就该勇敢地作出决定,与阿明坦白一切。没有爱情的婚姻,本就是一场错误。他已是三十好几的男人,却一点主意也无,自小至大都是听从长辈之言去做事。画画无前途,便去做律师,阿明是个好妻子,便欲娶她,一生都唯唯诺诺。在我看来,这样的男人并不值得,这两个女人为他付出那样多。
看这部电影之时,仿佛回到从前读亦舒的日子。阿明与芸芸就如亦舒笔下的摩登女郎,阿明生动明亮,芸芸沉稳端庄。她们均独立自爱,穿着简洁得体,拥有良好的家境,接受过不错的教育,成年后便独自外出寻工作“自力更生”——其实所谓工作亦不过是打发时间罢了,但凡遇得良人,便安心在家做“太太”。逛街、吃饭、参加舞会,就是她们的“工作”——“有钱人”的生活是这样的。
时间回到二十年前,彼时阿明念完书,刚刚出来工作。也是经母亲介绍,将其荐入俊彦的律师事务所给他当秘书。阿明是位出色的秘书,将事务所的一切事物,打理至妥妥当当,使俊彦能安心工作,少却许多麻烦。起初他总是一脸严肃,对阿明无一丝笑容或好意——其实想来也知,他对阿明如此态度,究其缘由是因他对阿明不感兴趣。窃以为,男女之爱本就不需要所谓的追求。一个女子对待男性时常是两种感情,一种是“有好感”,另一种则是“不在乎”。倘若那个女子爱你,便会毫不犹豫地接受你,那些假装的矜持,不过是用来掩饰内心的欢喜与试探你的真心与否;倘若她不爱你,哪怕你能将月亮变成玫瑰送给她,她同样不会爱你。我想男性对待女性约莫也是如此吧。
自是阿明主动向俊彦示好,两人朝夕与共,便滋生出异样情愫,一位美丽可人,一位踏实可靠。实乃登对,况两人家境相当,年龄又适合,是夫妻的不二人选,如此便顺理成章走到一起。只是他们两人之间并无爱情的存在,而爱与在一起是不同的。见过双方父母之后,他们均觉俊彦与芸芸二人般配,便应允他们订婚。
阿明与俊彦订婚那日,芸芸从外国归来。她们二人自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是最亲密的友人。就在那日,芸芸与俊彦相识,她不会知此番相见,便改变了三个人的一生。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郁郁不快,于嗟默默。阿明说俊彦什么都好,就是不够浪漫。但俊彦当真是一个循规蹈矩、严肃而不浪漫的人吗?并非如此,俊彦只是不愿对阿明浪漫罢了。可在芸芸面前,他是那样懂得如何讨好一个女人。他会将已钓到鱼的鱼竿故意换给芸芸,只为博美人一笑;他会将削下来的番茄皮,弄成一朵玫瑰花摆在盘中;他会在芸芸说,自己有自行车,不必相送时,依旧说:“你有车,我也可以送你。”于是她在前头骑着自行车,悠闲不已,他则在身后开着汽车护送她,看着她的背影,满心欢喜;他会在开车送她回家之时,故意多兜一圈,为了让她听完那首《情人的眼泪》——其实不过是为了与她多相处些时间罢了。到底哪一面才是真正的俊彦?是面对阿明永远严肃的他,还是在芸芸面前有趣而浪漫的他?其实答案已很明显,只有在芸芸面前的俊彦,才会彻底放下一切伪装,敞开心扉与之交谈,彼此心意相通,均觉欢喜。
芸芸与俊彦几番接触后,互生好感,两人志趣相投,渐渐爱上对方。是以芸芸才会问母亲:“你有没有喜欢过好朋友的男朋友?”幸而母亲并未听见,她便不再多问,只是将这个秘密深藏心底,独自思考这段感情该如何是好。俊彦也因爱上芸芸,才会在他们一同打保龄球之时,面对追求芸芸的“情敌”,争强好胜地欲将其比下去,那样的孩子气。他们三人之间的感情早已变得不再单纯,只有天真的阿明还蒙在鼓里,依旧乐此不疲地给芸芸介绍男朋友,依旧毫无防备地让俊彦每晚送芸芸回家。阿明是真心待芸芸好。直至阿明的母亲提醒她,她才幡然醒悟。
只是此刻为时已晚,芸芸与俊彦已双双深陷爱情的沼泽之中,无法抽身。即便阿明的母亲曾不动声色地对芸芸说,要芸芸帮她照顾阿明,因阿明还如孩子一般不会照顾自己。倘若她死了,阿明所能依靠的便只有芸芸与俊彦,她苦苦央求芸芸答应。到底姜还是老的辣,阿明的母亲一字也未点破,但两人均已心知肚明。听罢此言,芸芸亦曾有意躲避俊彦,却终究抵不过“爱”的力量。他们决定与阿明摊牌。然而阿明对他们二人的感情已略知一二,是以一回家看见他们坐在沙发上沉默不言,便一直不停地说话,不给芸芸与俊彦有说话的机会,甚至是有些示弱地与她们坦白:“我终于有一个自己的家了......”芸芸见之不忍,不愿就此打破阿明的希望,俊彦也欲言又止,摊牌之事,就此作罢。
阿明与俊彦即将完婚。在此之前,俊彦又与芸芸约会,定下八点之约,他去她的家中。却意外被阿明听见,她倒聪明,佯装不知,在那日八点缠住俊彦,并且将一束花与一张写有“相见不如不见”——署名为俊彦的卡片寄给芸芸。阿明想就此了断二人感情,却不知俊彦到底还是去了,孤男寡女,爱意绵绵,情意浓浓,该做之事终究还是做了。那样的不顾一切,什么挚友、什么妻子,全数抛之脑后。只有彼此的亲吻、抚摸与纠缠才是真实,才是一切。什么也不管了,就让“我们”缠绵至死吧。
最终阿明还是与俊彦结婚了,生下一个女儿。而芸芸也意外怀孕,她别无他法,她希望保留住俊彦的孩子,却不欲告知任何人,只好尽快寻一个男人与之完婚。就在此时甘医生出现在她的世界之中,他的年纪比芸芸大许多,甚至曾结过一次婚。但他是个好人,他替芸芸隐瞒了一切,心甘情愿地照顾与保护她们母女二人。只是芸芸却始终不爱他,她说:“夫妻一场,总是有感情的。我很尊敬他。”但是就是不爱他。
如今阿明与芸芸两位的丈夫均已逝世,往事如过眼云烟,年轻时曾以为是“天大”之事,而今提及亦不过云淡风轻。就算还有些介意,又能如何呢?一切均已发生,不可再改变,亦只能感叹一句,“红颜难免多情,你竟和我一样。”
2015-05-18
新浪微博:唐露LOVE http://weibo.com/tanglu0927

  《最爱》观后感(六):人们讲的最好的,永远都是自己的故事——《最爱》

一直觉得缪骞人不好看,线条冷硬,用钱钟书的话来说“如方头钢笔划成的”,不知怎么会去演了白流苏。不过在这部《最爱》里倒是很适合,我原本也不觉得张艾嘉是美女,被缪骞人一衬,倒是衬得张艾嘉很有几分美貌灵气。
缪骞人在《女人心》里,颇有知性沉静的气质,到了《最爱》这里,成了一个平庸的年轻女子,与张艾嘉一比高下立现——可见演技是好的。张艾嘉可算是本色演出——一贯的文艺女青年的样子,一颦一笑都是有内容的。
林子祥与张艾嘉初相遇这一段,三言两语,都是正常交谈,没一句出格的,可是眼神对视微笑相对,明明白白地告诉观众:已有情况发生。
影视剧里拍一见钟情,最俗烂的就是一方面部特写定格另一方眼神迷蒙表情花痴,而张艾嘉的这一段,是标准的文艺女青年心目中的一见钟情,文字版可见琼瑶小说和亦舒小说——虽然二者格调不同,本质一致,都是要表现在初相识时就立刻心灵碰撞擦出火花,其精义可用三字形容:你懂我。
林子祥和张艾嘉,每一次见面,所有的表情眼神身体语言……都在渲染一件事:爱情。而且是以心灵为基点的,精神契合的爱情。而林子祥和缪骞人之间,表现的就是:她不懂得他不了解他,她要嫁给他只是出于世俗的衡量:他是个合条件的好丈夫。
张艾嘉不惜一切地争取,缪骞人不惜一切地抓紧——张艾嘉送出去的那个双面娃娃,缪骞人伪造的那张卡片。在那一刻,她们都尽了力,坚定果决,在友谊和所求间做出了取舍。张艾嘉和缪骞人,她们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无论是文艺的她,还是俗世的她;无论是追求爱情,还是护卫利益。
而林子祥,却拖拖拉拉,犹豫难决。他也想选择张艾嘉,可是面对缪骞人他却开不了口;他不甘心婚姻大事由别人做主,最终却还是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安排。
他缺乏勇气,没有决断。他最大的勇气,不过是偷偷地约会一次张艾嘉,时限两小时,匆匆忙忙干柴烈火地上了一次床。
上床前,他对张艾嘉说,“我回去马上对阿明说清楚”;上床后——没有然后了。
然后,就是他和缪骞人的婚礼。
在感情处理上,女人往往比男人更有勇气和决断。男人往往喜欢逃避,然后就随波逐流地取easy模式——也许是因为感情在他们生命中的比重相对要轻一些,于是就懒得花那么大心力来处理那样繁难的事;亦或许是因为感情对于他们来说,能量不够,无法支持他们坚持到底。
女人往往几乎是把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到了感情处理上,而男人用来支持情感的能量,往往只够坚持到他们上完床。
当然,上完床之后,他也还是想着她的。虽然他依然还是和缪骞人结了婚,虽然他和缪骞人相拥而卧款款而谈很是温情的样子,他心里必定还是想着她的。
当然不会是时时刻刻的想。偶然想一想,有那么一点憾恨,也好当是一种缺憾美。
听到张艾嘉婚讯的时候他还是失态了。他砰地一声关上门,她愤愤然收拾箱子要出走——然而到最后还是沉默着一起擦车当发泄。这个时候,他们俩倒是有了一点心照不宣。
隐忍,是他和她都要付出的代价。
隐忍其实很难熬。
他看着张艾嘉,求而不得是一件不好受的事,他大概没有再真正开心过;她看着张艾嘉,一件秘密放在心里几十年一定也很不好受。
不过那个时代的男女,都是忍功一流。也许是因为从来没有轻松自由过,忍啊忍的就忍惯了。
影片的主题一是爱情,一是友情,两者冲突纠缠,艰险重重地维持了几十年。她和她,小时亲密无间,成年后彼此背叛,重逢后温情相处——其间多少真,多少假,多少的隐忍不发,多少的眷恋难舍?
我不喜欢这样暧昧难言的闺蜜情。
我喜欢明明白白的,清清楚楚的,干脆利落的。无论是谁背叛了谁——你要追求你的爱情,我要维护我的所有,没有谁对谁错,就当缘分已尽,那么,就让我们从此结束永不相见。
当我没有真正原谅的时候,我不假装宽容;当我不能真正释然的时候,我也不假装豁达。
——所以我活该没有闺蜜。
《最爱》是张艾嘉第一部导演的电影,据说也是张艾嘉的夫子自道。现实里的张艾嘉,和影片中的芸芸一样,爱上好友的老公,生下情人的孩子。只不过,张艾嘉比芸芸更有勇气更有行动力,所以她最后得到了她想要的。
当然,电影不能那样拍,电影必须要顾及大众的道德观。不过对张艾嘉来说,也许影片的结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这部电影里,那样真实细腻地了表现出了爱和挣扎,背叛和愧疚,失落和隐忍……
人们讲的最好的,永远都是自己的故事。

  《最爱》观后感(七):得到你的人和成为你的最爱

一个男人:俊彦,两个女人:明明,芸芸。
明明如愿得到俊彦这个人,但她却不是他的最爱。
芸芸没有成为俊彦的夫人,但她应该是他的最爱。
如果正在与你恋爱的那个人对你说,我心里只有前男/女友,装不下第二个人,或者你发现想要与之在一起的那个人最爱的人不是你,亦或者你发现你的另一半在出轨,那么你可以看看这部电影。影片给你的答案就是:
面对出轨的另一半,如果你还不想失去他/她,那么你要怎么做?装作不知道。
面对想要或者即将要跟你说“我不爱你,我更爱另一个人”的另一半,如果你还不想失去他/她,那么你要怎么做?绝不给他/她留机会说出口。
明明什么都知道,但是她装作不知道,她在他以及她即将要开口的时候把话堵住了,没给他们机会说出口。因为她说嫁给他是她这一辈子的幸福。
芸芸明知道那是好朋友的男朋友,却还是与之发生关系并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她没有破坏好朋友的婚礼,没有抢好朋友的老公,但是她占据了那个男人的心。
明明以为她将所有的事情都控制住,没有让最坏的情形发生。但是芸芸一句“我满足,一张没有用的卡片,同一个最好的女儿”还是让明明惊慌。这大概是明明这几十年来都没有想到的,且无法接受的事情,那种感觉就像是明明以为只有自己才会享有的东西别人也同样享有,以为独占,实则不然。
三个人的性格但凡有一个与影片中不同,故事都不会进行到这一步。俊彦和芸芸但凡有一个往前迈一步,故事里将会没有明明,似乎他们才是情投意合的一对。但正是明明的处理方式使他们没能在一起。试想如果明明在知道俊彦和芸芸之间的暧昧时大吵大闹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试想如果俊彦和芸芸在一起就会过得很好吗?也未必。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
得到你的人和成为你的最爱,难的是想要两者兼得,却终其一生而不能,因为感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最爱》观后感(八):4首歌,4個人。

更愛的張艾嘉或許不是她的巔峰作品,也不上心動和203040這樣的傑作,但是老片總會給人一種難以形容的慾望讓你追憶它。孤獨的人愛一個牽強的的人,或許Sylvia 作為導演,作為編劇,也作為主演,放縱了自己的內心,把33歲時候她內心的獨白寫了下來。李宗盛為她寫了最愛,簡直是完美的一首歌,粵語版則是盧冠廷寫的最愛是誰,也是美至極點。仔細揣摩,李宗盛愛著張艾嘉,為她寫最愛是一個最愛的人寫給一個似乎遊走在不愛和愛之間的妳的感情。到底,再過多少年我才能把妳內心說的那種孤獨轉換成愛。
剛剛聽了張艾嘉版的最愛,年輕時候的撕心裂肺,。聽了李宗盛版的最愛,年過半百已覺得最愛在但是已經沒那麼多必要了。
聽了林子祥版的最愛是誰,疑惑中漸漸放不下的情。聽了盧冠廷的最愛是誰,你才覺得原曲作者想要說的世間所謂最愛是什麼。
love u Sylvia.
孤獨寂寞,言語道斷不是只是一個跨度,想想或許如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