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玩笑》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玩笑》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0 20:2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玩笑》的读后感10篇

  《玩笑》是一本由米兰 · 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40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玩笑》读后感(一):米兰.昆德拉

  记得去年听了学校有一个讲座,山大的仵从巨教授,主题是“米兰.昆德拉”。

  后来自己试着读了《玩笑》,《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不敢说好,不过感觉这个作家讲故事方式很特别,表达的观点真实

  仵教授对于小说作家的四重境界的分类:

  1.讲故事的人

  2.讲故事兼重情节的人

  3.讲故事贯穿社会文化含义的人

  4.最高境界:讲故事阐述哲学思想的人。

  米应该是第四种。

  看了《玩笑》,有一种愤世嫉俗的感觉。作者似乎不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一个悲伤爱情故事。而是在试图通过各色人物的不同角度还原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下的心理活动行动

  米的叙述尊重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偶然性和人的深刻本性。

  个人印象深刻的部分:

  1.在路德维克的审判会上,昔日的同学们一改往日的面貌,在政治的世界里冷酷残暴。米对年轻人参与的政治有这样的评价:

  “年轻人禁不住要扮演:他们正以不成熟挤进一个成熟的世界,不得不扮演成熟。因此,任何对他们有吸引力的人,看上去很时髦的人,符合他们目的的人,他们就以这种人为榜样,为典范-----极力扮演得像他一样。”现在我们大学里都是年轻人,我们看起来不一样,大家各自有自己的选择,而就以上的论点来看,大家是一样的,都在有成熟迈向不成熟。所以,我觉得平时大学里大家千奇百怪价值观没什么大不了,他们只是一些“榜样”在年轻人身上的对抗。所以遇到再夸张的同学,也不足以让我们感到不可接受。但是我们依然应该担心,正如文中说到

  “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跟鞋和化妆服的孩子在上面践踏的一个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的说着他们记熟的话,说着狂热的相信又一直半解的话。历史也是一个尼禄,年轻的拿破仑,一大群狂热的孩子,他们假装的激情幼稚的姿态会变成一个灾难的现实。”

  可怕的革命小将即是一例。伴随着对文革时代的反思,八十年代曾出现了米兰昆德拉热。

  2.米作品中的爱情

  米的作品中性占很重的部分。仵教授认为他的作品中把性作为人物的私生活方面,而政治作为人物的公生活,前者或许是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

  《玩笑》里在劳改煤矿改造的路德维克遇到了沉默寡言的露西,不明真相的路德维克深深地爱上这个纯纯的女孩,却总是遭到露西的拒绝。在一次激烈冲突之后,露西出走。若干年后,当露西爱上解开他心结的神父时,爱情的真相才渐渐显露。原来露西的沉默并非是因为她的清纯和她对路德维克的爱,而是由于童年受到的伤害

  同一个爱情故事,从双方的角度看去是多么的不同,再交织这命运的锁链,显得多么的残酷。路德维克只知道万念俱灰之时有人举着玫瑰在铁窗外等他,却不知道露西有着她不为人知的一面。

  “露茜,一个有污点的女孩子,我们的两部生活史是如出一辙异曲同工,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被蹂躏的世界里,我们不懂得同情这个世界,既加剧了这个世界的不幸,也加剧了我们的痛苦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的爱情我印象深刻的是萨宾娜的礼帽。爱她的男人们都不知道她的童年,而只有托马斯爱她的礼帽---她祖父(一位外交官)留下的东西。爱一个人是爱他的全部,确切的说是,爱一个人是爱她的特质,爱她不顾一切坚持的东西。

  《玩笑》读后感(二):残忍

  这是让人从头心疼到尾的一本书,以“玩笑”为名实在是再合适不过,漫不经心,所以十分残忍。

  故事的开头,路德维克回归故土,与旧日爱人相逢不相识。明明那个人就在眼皮子底下,然而沧海桑田,无法相认,恐怕也不必要相认。

  之后的情节都带着这种“咫尺天涯”的意思,明明只差了一点点,却再没有另一种可能性了。

  一切的源头是路德维克一个乍看之下无伤大雅的玩笑:“乐观主义是人民的鸦片!健康精神是冒傻气。托洛茨基万岁!”他对旁人的幽默感是太自信了,这三句话成了命运的转折——他被取消学籍,开始服兵役。而在全体大会上给了致命一击的,是他曾寄予希望的朋友泽马内克。

  兵役生活是露茜出场的前奏。大约不是个值得乐观的前奏,因为兵役最是能培养出精虫上脑的年轻人,露茜与路德维克的爱情,摇摇欲坠地建立在错位的情欲和幻觉之上。路德维克不断求欢,却未能得偿所愿,露茜则最终出走。身为女人,我明明同情露茜,却也忍不住为路德维克难过,在命运的夹缝里,一切都是不如意的。露茜的离去,不仅仅代表肉体满足的落空,更是开启了漫长的万念俱灰。“失去”也许是这本书正真的主题。

  一切“失去”都有“错位”作为注脚。考茨卡与露茜结缘,又天真地将一切告知路德维克,因为“幸好,他和她只一面之缘”。路德维克对考茨卡多少有点看不上,却由他得悉自己未能了解的露茜。失去一次是不够的,十五年后,路德维克又一次失去露茜,因为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这个女人,即便一往情深,却所知甚少。多讽刺。

  埃莱娜是泽马内克之妻,路德维克复仇的棋子,让人心疼的人物。如果说露茜是凄婉的,惹人怜爱的,埃莱娜则是笨拙的,惨不忍睹的。婚姻不幸,婚外情也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连自杀都不成功,误吞了泻药,苍白地、颓丧地坐在马桶上,被心上人与爱慕者“营救”。作者对她实在是一点情面都不留。可是她是多么用力呀,一种油腻腻的,笨手笨脚的用力,实在叫人难过。而人这一辈子,谁能片叶不沾身,免去“埃莱娜式”不讨好的努力呢?

  末尾,路德维克对泽马内克的打击成了一场空,他怀抱心梗的好友,内心惶恐。

  这个故事里的生活是被摧残的,难以被原谅的,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也许这是那段历史的产物,然而历史不足以解释命运的全部玩笑,人人都不过是飘摇的一片叶子,明明算计着好了落脚点,可是风一吹就落到了墙的那一头。认真你就输了,这实在是最残忍的事情

  《玩笑》读后感(三):读书找感觉:浅读《玩笑》

  TAN君推荐给我的《玩笑》。之前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到三分之二处读不下去了。内容并不晦涩,情节也还算可以,段落写的也非常流畅(恰能迎合我),但是语言太细密,好像能把我脑子里每一分每一秒想的话都写出来,水到渠成地让人恐怖。真佩服米兰昆德拉,那个年代写作应该还靠打字机或者纸笔吧,居然能够把文字织得这么细,看得头痛,读着读着书就顾此失彼,只见树木见不着森林,于是就把《生命之轻》放下了。

  《玩笑》看到一半多的时候,感受也大抵如此。因为辞了工作,所以没有了早上在麦叔叔看书的机会。于是会挑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去公园里找个长椅坐着,喝着草莓香蕉冰沙,然后晒太阳看书。读着读着就觉得头晕,颈椎也不够舒服,加上情节的缘故感觉又要读不下去了。于是问STAN君,是否看到书的结尾感觉抑郁

  我很多都不记得了。有些什么。

  ...你都忘了还推荐个毛!

  记得当时自己的体验。忘了内容。想找人分享那种体验,但我知道适者寥寥。

  啊哈,适者寥寥。勾起了我的矫情劲儿。也罢,对于我这种囫囵吞枣的读书法,能留下感觉,已经不错了。说起来,即使再喜欢的书,印象里也是对感觉的回忆多过文字。就这样,又有了读下去的动力。其间将书翻到最后,想提前看看结尾,却看到了一篇书评:弗朗索瓦•里卡尔的《关于毁灭的小说》,分析得这样清晰,很大部分帮我理顺了这本书的内容,让我从树木看到了森林。

  那篇书评中写道“…每一部特别的著作所带来的发现,小说史立即将之纳入自己的范围,植入它的认知,它自己的目标,确实地铭刻在自己的审美领土上,这些发现于是就成了所有小说家共享的遗产,不管是过去的还是将来的。卡夫卡的发现不会取消也不能取代塞万提斯的发现;恰恰相反,它们彼此回应,彼此结合,彼此照耀,彼此确定,直至最后卡夫卡的作品成了流浪与无穷幻觉的新写照,而同时,塞万提斯也可以被重新解读为迷宫世界——迄今为止一直未被读者察觉的那一面。超越了世纪与国家的界限,堂吉诃德成了约瑟夫•K的祖先和儿子。”

  至此,我想到村上春树的书给我的也是类似的感觉,也许,《挪威的森林》里面渡边传载着路德维克的遗传因子吧。于是,按照这样的“感觉”,我尝试着读出《玩笑》想表达的意思。

  路德维克因为大学时一次自己开出的玩笑,而“莫名其妙”地被重新谱写了人生——说是重新谱写,不如按他的自白来说,从那一刻开始,他就在经历一个“休止节拍”。直到他回到家乡开始他的复仇计划,音乐继续演奏,时间也不再只是空白的时光,而是像一个被上满弦的八音盒,飞快地演奏,一口气把之前的时光全补上了,路德维克也由此迅速变老,从青年变成了(真正的)中年人。

  第七章节是结尾的一章,是我强忍着不适感读下去的。耳边好像有轰鸣的交响乐,那样强烈,震撼。路德维克,埃莱娜,雅洛斯拉夫…所有的角色悉数登场,矛盾也到了最高潮的时刻。每一个人,每一个以为自己可以按自己意愿活下去的人,都被命运开了玩笑。路德维克的大学伙伴雅洛斯拉夫突发心肌梗塞,所幸并无大碍。“但以后,他会过一种完完全全不同的生活,生活里不再有那种热烈的追求,不会再在乐队里玩命,接下来是下半场球,失败之后的下半场,这时我心里顿有一个想法:命运常常在死亡之前就已经结束,收场的时刻并非一定就是死亡的时刻,雅洛斯拉夫的命运也就到此为止。”随着路德维克的顿悟,交响乐的声音也低了下去,直至静默。

  是的,命运会在死亡之前结束,这也是《挪威的森林》里面提到的论述。路德维克从年轻的时候就在与“一股超乎自然力量”抗争,但是并没有成功,于是他恨。直到回到家乡,复仇失败,他也不知道他恨的是什么。好像所有的一切事端,只要开始,就必毁灭。如果不想毁灭,那么只有终止,永恒的终止。

  就这样,在书评的指引下,我把《玩笑》当做《挪威的森林》的先驱,理解了下来。当时STAN君推荐我读《玩笑》的时候,说读这本书有和读《1Q84》类似的体验:顺利,无压力。可是对我来说,这本书读起来的艰难刚才已经提到了。这大概也正是感觉上的差异:《玩笑》更男性化,粗糙,直接,语气强硬;而后来的村上的书则更女性化,流畅,婉转,细腻——这样说好像是自作主张地把两个作者扯上了关系,不过不管村上是否真的在模仿或继承,米兰昆德拉的遗传因子已成为共享遗产,那种“感觉”将永远延续。

  回到小说本身,复仇失败,路德维克成为了成熟的中年人,而之后的生活又会怎样呢?我猜,是对生活乃至命运的谅解吧。露茜也好,泽马内克也好,都不是他真正爱或恨的对象,路德维克在虚空里挣扎,想开玩笑却被命运残酷地开了玩笑。成熟的路德维克将学会妥协,敬畏…向那个他依然不知道是什么的爱或恨的对象。你我亦如此。

  《玩笑》读后感(四):他妈的玩笑

  首先,这不是一篇书评,合适的说法,应该是结合自身经历的一次感悟,一个回首,以及一场思辨.我刚刚看了<玩笑>不久,截止目前也许看了一半,它给我的震撼,不仅是关于体制的盲目,主义的狂热,更多的是一个关于’玩笑的力量’的震惊.

  多年以来,我习惯于玩笑式的生活,与人攀谈时的常挂笑脸,话语间的调侃,甚至朋友间的善意讽刺,偶尔的自嘲,无一不让玩笑这副面具充斥其中,我在感受到玩笑随时带来的轻松愉悦的同时,也深深爱上了这样玩世不恭的人生方式——话题过于严肃有害身体健康——这是一段时间以来我的价值观。就与路德维克一样,无时无刻地玩笑,既可以缓解气氛,又有助于气氛的融洽。我与他同样信奉幽默的力量,又同样无法深刻理解幽默可能带来的伤害。在路德维克刚刚由于一个给第一任爱人的明信片,上附三句玩笑话而惨遭社会主义惩罚时,我也在书外被无情地分手。至此,我想我更加有‘条件’去理解书的前半部所说的东西——不过是一个玩笑而已,这句话中充斥的无奈愤怒委屈以及对它本身的痛恨。路德维克因为玩笑而被学校开除,被朋友抛弃,被爱人抛弃,被党(乃至社会主义)抛弃。对于判决,路德维克将之认为是一次并不公正的判决,所以即使是沦落至黑臂章军营被迫挖矿度日时,也坚定自我立场,自认与同戴黑臂章的人不同,甚至多次试图证明自己对社会主义的向往与回归党的怀抱的渴望。因为路德维克内心是炽热的,他时刻有着一颗向往共产主义美好世界的心,一颗即使是过失的玩笑也难以掩盖忠诚与狂热的心。在黑色营地中,从始至终的忠诚与坚持,是他与党唯一的联系,它在时间的考验中愈发光亮,这种联系已不仅仅是一条关键的纽带,更是一条他得以梳理生活乃至平衡内心世界的‘线’,也因为这若有似无的‘线’的存在,得以让公理与真相永存,并‘昭然若揭’。而这样的倾诉和解读,何尝又不是因玩笑而被分手的我的苦诉呢——我深爱着那个女人,由始至终地小心翼翼,为她的毫无经验的纯洁而庆幸,却难想因一句随口的玩笑而招致如此灾祸,我始终是炙热的。她的纯洁,在曾经的日子里照亮了我的生活,并无特别之处在那时看来,在所有人都想让自己阅历丰富,八面玲珑,拥有个性的世界中,却是最大的特别之处。我感到平静的另一面,不慌不忙,不急功近利,也绝不渴望什么的平静,如太阳东升西落,世事阴晴圆缺般的宁静,如果灾难将要发生在身上也如提前知晓一般淡然以对,这在我的生活以及心中都荡起巨大的波澜,我像是明白了此生的追求一样疯似地投入到其中,久久难以自拔。因为得到她的垂青而兴奋难抑,并坚持自此再无奢求,我的生活获得的是一个女人的加入,是平静的满足。当我和这个女人并肩走在街道上时,流于平淡的宁静感溢满言辞。那便是她,今时今日以我思索再三也难以理解的方式与我诀别;那也是她,在路德维克眼中的一切,最爱的纯洁的露西。我应该为我的表里不一而忏悔,随口的玩笑,玩世不恭的外表,并不是我的原本面目。而我也要大喊,判断一个人的面目本就不该流于表象。

  同样令人难堪与伤心的是,我愤怒于她的过于草率.是的,玩笑如果认真起来便不再是玩笑,而是一场灾难.草率使我在这场突然降临的战争中措不及防,愤怒无比,使真挚的付出化为笑柄,让分手本身乃至从头至尾的憧憬都在瞬间化为一个巨大的玩笑谁又不愤怒于这样的荒诞呢——我只是陈述事实——这样的态度才是最为可怕,冰冷无情的。陈诉事实在辩驳中被经常使用,它有助于提醒你的对手,我的陈述铿锵有力,我的话语无可辩驳。而此时此地的陈述事实更像是一把锋利的尖刀,冷静且无情地插向你的头颅,瞬间杀死你的思维,令你一片空白,失去思考的能力,甚至痛苦的叫喊都没有发出就归于死寂。它是路德维克生命中无形的裁决之刀,没有经过公正的审判,没有判决的过程,甚至不需要被判决者的自我辩护,就立定生死。最为可怕的是还不止于此,它会永远保持一副你有改变的权利和你有话语权,我尊重它,但不认同——它的公正面孔令你手足无措,你会在某时因它的恩赐而感激涕零,又会在彼时因它单方判决而咬牙切齿,你永远无法捉摸明白,它究竟是你的审判者或是救世主,却永久享有接受结果的权利,这是它鲜有的公正的一面——无论结果你是否能够接受,但起码你享有了知情权,只不过没有选择权而已。可结果无论我是否能够接受,我想我都无法接受,不论我输了还是赢了,其代价都必然是内心巨大的创伤。并且,这个能判决我的无形之刃在此时更是被她单方面掌握,且她也按照规矩办事。这也是我之于草率的愤怒,之于路德维克的被党抛弃,被露西的无情审判的同情、怜悯和深刻的同感。我们都该重新看待严肃的意义。

  对爱情的炙热让此时的玩笑显得可笑之极,玩笑的力量也不该有如此之大,它本就难以具有更深层的意义,却因为人的复杂与质疑,将它魔鬼化,赐予它不该拥有的力量——这是极其危险的,当人具有不符合自身能力的权利时,往往不是明智放弃,而是妄自尊大地沉迷其中,陶醉其中。说到底,是人养大了玩笑,令它变成质疑和令人惧怕的洪水猛兽,让它变为问责的罪证与纠缠的帮凶,而在它不被需要的大多数时,它就只是一只可爱的绵羊,异性相处中加分的利器,甚至仅仅只是个玩笑,仅此而已。

  《玩笑》读后感(五):《玩笑》,爱情牧歌

  《玩笑》的主线是一个荒诞可笑的偷情故事,而在背后,却是一个牧歌般纯美的爱情故事。

  雅洛斯拉夫和芙拉丝塔的故事与这个爱情故事没有直接关系,不过我却要从他们的故事说起。雅洛斯拉夫和芙拉丝塔小的时候就认识,但“真正的爱情之花”是在他大学辍学回家在歌舞团里与她共事之后才“开放”的。那起因于一次意外事故,她排练的时候不小心摔断了腿,他抱起她送她上救护车,突然觉察到她的“瘦小、单薄、弱不禁风”。

  “这一分钟,我的心突然亮堂堂的。”雅洛斯拉夫述说,“在芙拉丝塔这个受伤的女子身上,我忽然看出另一个人的形象,熟悉得多了。我怎么会没有早发现呢?芙拉丝塔就是在无数的民歌里都有的那个人物——可怜的(使唤)丫头啊!那个除了善良正直再无其他财富的可怜丫头,那个被人欺凌的可怜丫头,那个穿着旧衣烂衫的可怜丫头,没有爹娘疼的可怜丫头。”

  之所以提他们的故事,就是因为这个“可怜巴巴的丫头”的形象。这个形象在吸引着我的爱情故事中占据着绝对核心的地位——露茜,就是这么一个令人心碎欲绝又无限眷恋的可怜丫头。

  【相识&相恋】

  她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是路德维克与她的相遇。那时路德维克因为明信片事件被取消学籍,在煤城俄斯特拉发苦恼不堪地服兵役。一次他在外出的时候一个人走到一家“电影院”的院子里,过了一会他准备离开——“就在这时候,我第一次看见了露茜。”

  “为什么在和她交身而过时我没再继续往前走呢?”他自问到。“我不知道。”但“不管怎么样反正我在那里站住了,注视着姑娘——”

  “她迈着慢悠悠的步子,不慌不忙地朝着陈列《名誉法庭》剧照的橱窗走去;然后,还是慢条斯理地走开去,跨过一扇开着的门,从这扇门可以走到卖票窗口前。”

  这是露茜展现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路德维克说:“对了,肯定是露茜这种特别的慢悠悠把我给迷住了。”从这种慢悠悠中,他看出一种“逆来顺受,没有什么目标催着去做,也不用着急于伸手去拿取什么”的生活态度。“对了,可能实际上是因为这种哀婉的、十足的慢悠悠迫使我盯着姑娘。”他看到她“对周围什么都不去注意,全神贯注集中在自己的内心”。

  他继续望着她,我们从而得以看到一幅露茜的外貌素描:“她土气的烫发发式把她的头发弄成蓬蓬松松的一大堆细毛卷没个样子……她的栗色小大衣,破旧不堪,磨出了毛,而且稍微短了些……她的脸,细看很漂亮,是一种耐看的漂亮。”在这个姑娘身上,他感到了“安详、单纯而且谦和”——“这些正是我所需要的品质”。而且他甚至觉得“我们两人很相近,似乎我只要走到她身边,开口和她说话的那一刻,她就会直视我的眼睛,朝我笑笑,像看到一个多年不见的兄长突然出现在她面前一样。”

  虽然路德维克不喜欢“一见钟情”这个词,但实实在在的,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他也愿意承认:“露茜后来显示的宝贵性,在当时我就猛然明白了,感悟到了,直截了当地看了出来,而且是在一瞬间完成:露茜给我送来了一个本色的她。”在那一刻,他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有些奇异的女子。接下来,他偷偷地跟着她进了电影院并且挨着她看了两个小时的电影。

  电影结束的时候,他跟她搭上了话。(“我忽然知道该怎么跟她说话了”,而且是以“非常自然的方式打开了话匣”,这是很奇怪的,“因为以前在姑娘们面前,我总是在假面具重压下栽跟斗。”)然后他送她回家,在她公寓门口的路灯下跟她分别(没有吻别,没有肌肤之亲)。露茜手里拿着钥匙,一直站在门旁,一动不动地望着他。她举起手来道别,“那姿势好像是从来没有这么跟人道别过也不知道怎么道别的样子”——只是“摆摆手”。露茜没完没了地用手势表示着道别,直到街角将他们彼此阻隔不见。

  这就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形。“从这个晚上开始,我的一切发生了变化,我的身躯又重新焕发生气,像是一个经过整理的房间有人住了。”

  【热恋&分手】

  与露茜的这次相遇使路德维克如获新生。此前,“在我内心深处,我一直为自己失落的命运而痛哭流涕”,而现在,“这些偷偷流的泪水,露茜像有魔法一般把它止息了”。“我只要感觉到她在我的身旁,感觉到她的生活就行。”

  此后他们每半个月都能见一次面。这里记叙了一件很动人的插曲。有一次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朗读诗歌给她听。那是一首哀伤的诗:你的身体是空瘪的麦穗……/你的身体是火灼后的天空/死神始终在你的肌体里等待和期望……/你的身体是独特的静穆/我的眼睑因它哀哭而颤抖/你的身体是多么静穆。这时候,他感觉到紧挨着他的露茜“身心随着我正在朗读的诗句一步步沉入悲哀之中,她柔心弱骨,默然顺从,已万念俱灰”。当他读到另外一首诗的时候——啊,滔滔的花言巧语/我更信任默默无语/它胜过美丽胜过一切/啊,欢乐的节日属于你们/心心相印默默无语——露茜泪如泉涌,“像个小孩子一样搂着我的脖子,把脑袋抵在我绿色的工作服上,呜咽着,呜咽着,呜咽着”。

  不能见面的日子,他就给她写信。他写了很多,但露茜从未回信。Instead,她用鲜花来表示感谢。每次见面,她都送一束鲜花给他。作为回报,他决定送她一件礼物。于是带她去一家成衣商店买了一件裙子。这次经历又产生了一个关键性的转变,“直到那时候,我对她满怀柔情蜜意,但不是肉欲”,而“在露茜穿上新衣裙的那一分钟里,原来的一定之规就完全乱了阵脚:露茜蓦地完全脱出了我心目中的露茜形象,我顿时看见一位漂亮的女士……这突如其来的发现,使我的心突突地跳动起来。”他动了念头,想跟她发生性关系。他特意安排好在室内见面,他爱抚她,然而一旦他试图靠近她的私处,露茜就惊恐万分而生硬地拒绝了。路德维克感到这拒绝莫名其妙(尤其是在她事先已经给过承诺的情况下),不能理解,并终于恼羞成怒,打了她一记耳光,吼叫着让她走。就这样,他们分手了,十五年的时间里没再见面,并且他(在寻找她一段时间而没有得到音讯之后)也不再寻找她。

  【露茜与考茨卡】

  此后的十五年里,路德维克对露茜一无所知。关于露茜新的消息,是考茨卡带给我们的。

  从考茨卡的叙述中我们知道,露茜因为偷拿墓地的鲜花被抓住而不得不离开俄斯特拉发,她逃到西波西米亚地区的乡下,靠乞讨和(并不恶劣的)偷窃为生,成为当地人眼里神秘的“流浪姑娘”。然而最终她还是被抓住,接受审问之后她请求他们把她留下来。于是她被带到考茨卡工作的国营农场。

  “我至今还清楚记得那一天。”考茨卡回忆说,“在我的记忆里,露茜的光圈遮掩了当时我所经历的一切。”

  “她穿着一件栗色的大衣,手里提着一只小箱子,低着头跟在地方委员会主席的身边,两眼出着神。”

  露茜在考茨卡手下的温室里干活。她使他产生兴趣:“平时她只闷头干活,很少开口。在她的胆怯之中有沉静”。他感到“她的沉默寡言里透出一股使人无从形容的伤痛之情,使人感觉到她心如死灰”,“她柔弱的双肩曾承担过太多的重量,她原本需要有人帮助才行,然而没有任何人想到要这样做”。于是这个虔诚的基督徒决定帮助她。

  他是一个懂得如何关心人的人。“我知道她在一生中受到种种盘问”,“所以我不提任何问题,而是我自己找话说,我天天跟她说话”。此外,他还帮她安排自己的收入,领她去买过冬的衣物……

  他开始给她讲上帝,“我知道没有一个人你可以向他托付身心,因为你害怕人们。但有上帝,把你交给她,你会觉得轻松。”露茜终于向他敞开心扉。他了解了她的过去,她的苦痛,甚至她不愿告人的秘密——她对世界充满恐惧的根源。

  一天又一天地,他和她谈话,“每次都对她说她已经获得宽宥”。冬去春来,满山满坡的苹果树都开出铃铛似的花儿的一天,他看见穿着蓝色工作服手里拿着一把铁锹的露茜“俯望山谷,绽出笑意”。

  “这可能吗?一直到目前为止,露茜的心灵始终在躲躲闪闪,不敢正视往昔,也不敢面对未来。一切都使她害怕。”而“今天,她居然笑了。没有什么特别的高兴事,就是笑了。这个微笑告诉我,她对未来又有了信心。”(考茨卡感到自己“好像是漂泊在海上多少个月的舵工终于上了岸,心里别提多高兴”。)

  就在这时,露茜把手放到背倚老树闭目遐思的考茨卡脸上,对他说:“您太好了,考茨卡先生……我爱您……”他们拥抱在一起,躺在大自然的床笫……

  【再次相遇】

  路德维克再见到露茜,已是十五年后。正是路德维克准备实施他的报复计划,引诱仇人泽马内克的妻子埃莱娜与他偷情的当口。他去理发店刮胡子,而为他刮胡子的竟然是露茜。但这次相遇纯属偶然。他们甚至都没有认出彼此来。他不得不打电话向考茨卡求证,才得以确认那就是他十五年未见的初恋情人。

  这次巧遇让他重新考虑起那段感情。“说到底,我在这女人身上所爱的,并不是她为自己的那部分,而是她对我的那部分,她对于我意味着什么。”他感到虽然她一直是他心中挚爱,但“已经变成了一个凝固不动的往昔”,“成为一种无声的缅怀”。她甚至没能让他中止正在准备实施的不道德的报复/偷情计划(尽管兴趣大减)。

  直到他和埃莱娜上了床(在考茨卡借给他的卧室里),发现了自己的报复行为之荒唐可笑,意识到自己的可悲处境,他才重又渴望考茨卡给他带来露茜的消息。他想到“她和埃莱娜大相径庭,曾经是那么富于精神的气质,那么空灵,远离任何纷争、紧张和吵吵闹闹”。他想到,露茜,“这位我曾经深深爱恋、又曾经毫无解释地在最后关头从我视野里消失的女子,就是一位逃遁仙女,一位纵然追寻也不可复得的仙女,一位在云遮雾障中的仙女”,“她始终把我的头捧在她的双手里”。

  考茨卡告诉了路德维克他所知道的关于露茜的一切。这包括露茜离开路德维克以后的生活,还有同样不为后者所知的在露茜碰到他之前的某些生活——主要就是她被一群男孩奸污的经历。路德维克这才恍然大悟:“这些年来我思念的竟是另一个女人,因为说到底我根本就没有明白露茜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我原来并不认识露茜,我根本不知道她的身世,内心世界如何,自身需要什么;我(少年时自我中心意识很强)只看她如何待我的方面,对我而言她只与我当年境遇相投。她本身的一切,已超越了我当时生活的处境,她的内在我无从察觉。”而那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去理解她,引导她,不要只因为她有待我好的一面而爱她,而且更要爱她身上与我并不直接有关的那些部分,爱她的内在,爱她之所以是她”。——可惜当初他不懂这些,所以给两个人都造成痛苦!

  而眼前这个在他眼里“古怪刻板”的考茨卡,“居然在露茜心目中分量更重,居然赋予她更多的东西,比我对她了解更透彻,而且是他更加懂得如何爱她”!

  不过当他看到蒙面国王的时候,又突然悟到考茨卡所说的一切也并不都是可靠的。露茜告诉考茨卡她不爱那个试图强奸她的“当兵的”,但路德维克相信露茜其实是爱他的。露茜是为了他才去收集鲜花,他们之间六个月的交往她也并没有告诉考茨卡,既然如此,考茨卡跟他自己一样,对露茜也有不了解的地方。所以他的判断也未必都对。比如考茨卡以为露茜是为了他(考茨卡)才来到摩拉维亚,而路德维克同样有理由认为露茜是为了他(路德维克)才来到这里……

  那么露茜究竟爱的是谁呢?这个谜一样的女子真实的一面究竟是怎样的?作者没有让露茜出来说话,所以真相恐怕永远不会揭开。

  【尾声】

  然而真相或许并不重要,路德维克也不急于去澄清那些疑点。重要的是,他终于理解了露茜,他与她“和解”了,并且也和他所生活的世界和解了。露茜再一次将他从无望的生活中解救出来。

  这一天,在他原本对之毫无感情的故乡,路德维克重新对它“怀着深深的情意”,并且几乎热泪横溢。他“突然重新热爱起这个世界”,因为他发现这个世界“实在可怜,可怜之余,更为孤凄”,这是一个被人遗弃的世界。他感到这样一个世界对他包含着谴责。他终于明白到这次和露茜重逢的意义——“露西和我,都生活在一个被蹂躏的世界里,我们不懂得同情这个世界,却是疏远这个世界,既加剧这个世界的不幸也加剧我们的痛苦。露茜,你被爱得那么强烈,可又被爱的那么拙劣,在这么多年以后你来到我面前要告诉我的就是这句话吧?你是来替一个被蹂躏的世界说情的吧?”

  (在扬琴乐团悠扬的民歌声中,)他终于找到自己唯一的归宿。他心里感到幸福。

  -----------------------------------------------------------

  据说昆德拉曾对别人评论他的《玩笑》是“反对斯大林主义的XXXX”十分反感,告诉对方说:这只是一个爱情故事。

  吸引我的正是这个爱情故事。

  《玩笑》读后感(六):小卢和小露

  有一个小伙子,是个外国人,我们叫他小卢吧。他人生的性格轨迹有点像杨过,年轻的时候有点轻佻,被命运三番五次地教训后,就老实多了,人也深沉起来。文学作品里轻佻的人如果轻佻到底,那顶多是个配角,轻佻的人变深沉了,才配做主角。杨过是这样的主角,小卢也是这样的主角——是的,这是一个小说的故事。

  小说挺长,挑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除了爱情故事,就是奸情故事了。我们说点既爱又奸的。因为在一个错误的时代说了错误时代不该说的话,小卢被分到了惩戒营。这个惩戒营有点像社会&主义中国的某些民营企业,工人工作很苦,待遇很低,但工人阶级毕竟是领导阶级,每两周居然可以休息一天。这天该小卢休息了,他干了一件很浪漫的事,跑到城市中心去逛街。一个男人独自逛街总是很傻,但小卢的举止却有坚硬的逻辑,因为越远离市区的人往往越迷恋逛街。街,其实没什么好逛的,毕竟只是一座小城,但小卢不在乎,他边走边哼着一首中国的歌: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咦,收获说来就来了,是一个女孩。

  如果这是一部电影,作为观众的我们会很失望,女孩相貌平凡,衣着古怪,头发凌乱,一点不能激起我们的性幻想。如果现实中与这样一个女孩擦肩,我们多半会视若无睹,但小卢不能——文学作品里,男主人公必须与女主人公存在一段以上的交集,很不幸,这个普通的女孩正是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公。

  既然是女主人公,女孩的气质陡然升华了,她的气质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安静。她安静地买了一张电影票,她安静地坐在石凳上等候电影进场,进影院后她安静地坐下来,将大衣脱下仔细叠好,放在膝盖上,然后安静地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她安静地穿上大衣。所有一切的动作,她都很安静。文学作品里,安静是一种非常迷人的气质,安静的男人多半很坚忍,安静的女人多半很恬淡,安静的老人多半很练达,安静的小孩多半不正常。总之,安静的气质往往是没有欲望的象征,而在欲壑纵横的旁观者眼里,没有欲望的人通常都是偶像。小卢油然想起了中国的一句话:“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他想,这就是我的林妹妹啊。他立刻爱上了她。

  她就是露西。我们叫她小露吧,尽管她没有露。

  当代女文青所写的各式爱情散文中,当一个女孩被插上“安静”的标签后,她的典型定义就是:温顺的,单纯的,驯服的,体贴的,被伤害的,最后走向独立的,爱听音乐,爱画画,爱下厨,爱吃西餐和日本料理,爱韩剧,爱琼瑶,爱张爱玲,爱天下有雪。总之,外在的安静源自于丰厚的内蕴。而小露大概是外国人的关系吧,不太适合中国的国情,她是个贫苦的女工,经常被继父殴打,没有知识,没有宗教,对历史和时政一无所知,信都写不来。但是有什么重要呢,她始终如一的安静击中了小卢阴冷的心。两个人恋爱了。

  他们一起散步,在荒凉的小镇上和奇崛的人生中牵过了手。他们常常无话可说,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但两个人累加在一起的体温总是能够驱散孤独。她拿着一小束花,站在惩戒营铁丝网外面看着他操练,虽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只要下工她就会准时出现。虽然没有机会和他说话,但她从不抱怨,每天带着不同的花耐心守候着他。

  这就是爱情了吧。他很感动,觉得自己很爱她,怎么表达自己的爱呢?他想了又想,终于想起自己是个男人,又想起中国歌手黄格选唱的一首歌:“爱要说,爱要做,付出以后才会知道结果。”于是豁然开朗,开始设计和她上床。他找来一本中国的《三十六计》,翻了又翻,终于选中一计,叫“反客为主”,大纲是跑到她的宿舍把她给办了。这个计策相当完美,他依计行事,但中国的三十六计跑到外国似乎水土不服,她居然拒绝了。可是他没有气馁,回去继续狂翻《三十六计》,又选中一计,叫“远交近攻”,他的理解是远的交不成,我就就近进攻,于是买通了看守人,在惩戒营外的一间小屋开始施计。可恨的是由于国情差异,中国的三十六计在外国全盘失灵,他再次没有得手。手没得到可也不能闲着啊,他扇了她一耳光,径直将她扇离了小镇,也将她扇离了自己的人生。

  若干年后,他们重逢了,情形与电影《甜蜜蜜》的片尾有点雷同。这样的情节设计总能让脆弱的人感动唏嘘,但不太令人感动和更令人唏嘘的是,她没有认出他。后来他的一个不知底里的朋友告诉了他关于她的一切,原来她有过非常不幸的童年,有过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事实上,他的这个朋友正是她现在的情人。她对现在这个情人说过她和一个男人的故事。她是这样说的:她不爱他,他想要她,她终于离开,而她离开的原因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被人发现她经常在墓地里偷花。

  无边的失落和难言的嫉妒同时袭上了小卢的心头。原来你一直以为爱你的人,并不爱你。你一直孜孜要求得到却得不到的,被别人轻松拥有。

  开始的时候,她呈现出一副转瞬即逝的特质。这种特质充当着指引他走向“灰色乐园”的向导。所谓灰色乐园,不是美好辉煌的前景,而是轰轰烈烈的大时代倾覆之下平凡却严肃的生活方式。现在他却发现,原来她没有自己的灰色乐园,她也是一个等待救赎的人,过往所有的指引终究指向了歧途。这么多年后,当她的形象变得具体和真实的时候,他的本能让他拒绝刚刚知晓的一切。他不需要真实,他需要虚无。他需要一个未知的、飘渺的、安静的她,就像他第一次看到她的情景,她一个人安静地买电影票,安静地坐在石凳上等候进场,安静地脱下大衣放在膝盖上,安静地看电影。他需要这样一个简单却又神秘的她,指引自己走向沉沦又迷茫的将来。

  这部小说是米兰·昆德拉的《玩笑》。(2007年10月5日)

  原文:http://www.youyou5.com/post/185.html

  《玩笑》读后感(七):继续玩笑。

  虽然米兰昆德拉不希望这部作品被当作一部描绘式或反抗式的政治小说来解读,但鉴于我个人的知识能力,我也只好顺着玩笑说几句自己的看法。

  我在昆德拉在《玩笑》中隐约读到的一个意思是,任何声称肩负了历史使命的政治运动,在自己身上都涂抹了严肃的乃至绝然神圣的正确价值,因此这种运动是绝对经不起“玩笑”的,任何对这种运动的讥讽,都让此中的积极分子感觉到不能忍受的敌对,或者必须做出此类姿态。

  共产与纳粹以及其他主义式的组织与仪式对天主教的拙劣模仿就是例证,然而这种模仿恰恰就像是一个绝大的讽刺。政治运动的扩大波及每一个无力回归到私人生活空间和平凡趣味的人,坚信政治运动正确的运动分子或多或少,戴着“狗面具”,像演“猴戏”一样一轮轮讨好掌控他们命运的集体与领袖,许多却仍免不了被清洗的悲惨命运。

  一旦庄严的历史开起玩笑,其结果是玩笑的,而又严重的。“在事物与词语,生灵与面孔,行动和思想之间,产生了某种虚空,链接它们的线条被截断,一切都偏离了轨道”,“不再有标准,不再有价值,因为它们随时都可能转向原有价值的反面,不再有词语,因为它们也仿佛被施了魔法似的,一秒钟以前的意义会突然转变,指向完全不同的意义,也不再有原因清晰、结果可以预见的手势,它们在每时每刻都有可能背叛导致它们的初衷。”

  可能再也不会有什么后极权社会能让米兰昆德拉觉得舒服,因为他已经深陷这个“历史的玩笑”里,我们也是一样,“迷失在一大堆没有分量的符号、欺骗性的词语和滑稽模仿的价值间”。不过反过来说,我们能够接受的运动和社会,将不再有绝对权力反对人们的玩笑、嘲讽,它自己宣称的神圣性就是它危险的明显象征。

  《玩笑》读后感(八):政治社会背景与文学性艺术性的交融——米兰最好的小说

  浅谈米兰•昆德拉小说作品《玩笑》中的审美意象

  《玩笑》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即刻使他成为大家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出版于1967年,时代背景非常敏感,而其中流露出的怀疑主义精神与当时的政治风潮相抵触,在当时捷克社会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最后更是屡次遭禁,但这部书问世后立刻拥有了众多语言的译本,在各国知识界广为流传。

  诚然,到了今天,历史早已经翻过了一页,其实早在当年,昆德拉就曾多次声明,玩笑只是一部爱情小说,与政治无涉。到了今天,年轻的我再来阅读这部小说,固然我不可避免的联想到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这些背景是和这部小说中的艺术手法和意象运用分不开的,但同时其中有着更加普遍的东西,也是《玩笑》作为一部小说值得挖掘的部分。

  米兰昆德拉其人,就我的阅读经验而言,是一个在小说中喜欢灌注理性思辨的作家,他的《本性》,《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等等作品,充满了抽象的论说,经验上的细节要少一些。其实就审美上讲,这是一种“意”胜于“像”的状态,有点类似于宋诗的哲理和雕琢,而说到其感染力和代给读者真切感受时,未免就要稍逊一筹了。

  什么是意象? 一般的美学解释是意象是“情”和“景”的交融,生成作者的创作之时,是作者自身体验和创作当下结合的结果,复现于读者的阅读体验之时。意象可以是对自然的直接表达和投身(兴象),作者通过心灵重组自然(喻象),或者是脱离自然,升华出非象征性的意味(抽象)。如果说米兰昆德拉的中后期作品包含着某些诸如遗忘,错位,媚俗等等抽象的元素,运用“抽象”的手法,那么《玩笑》的手法毫无疑问是属于“兴象”和“喻象”的领域。

  《玩笑》这部小说的动人之处,恰恰在于其中真切的感触和经历,主人公卢德维克在矿井里那一段是小说中最出彩的地方。一段经历的细致真实的描写,正是丰富了其中意象的构成,而本身的经验性又让读者拥有了复现的通途和自由,更拥有了身临其境的回味。主人公在矿井中的充满压抑和黑色幽默的生活,其中更有个人的所思所想,无一不让人拍案叫绝。那段生活中,劳改犯们对于女人的渴望和想象,同伴的和军官在处境下的心理,对于露西的情感,因为描写的真切而具有了生命力。在卡夫卡的作品《变形记》或者《城堡》中,同样拥有这种细节描写的强大生命力。正是这些细节,赋予了一个完满意象的血肉。

  小说有一处给我印象很深,是卢德维克提到了捷克诗人佛朗基谢克•哈拉斯的诗歌。并且原文引用了他的诗句:

  你的身躯是一穗细长的玉米

  籽粒从上头掉落却不会生根

  你的身躯像一穗细长的玉米

  你的身躯是一束丝绸

  每一卷里都写着渴望

  你的身躯像一束丝绸

  你的身躯是一片燃尽的天空

  穹隆下编织着它的死亡之梦

  你的身躯像一片燃尽的天空

  你的身躯是多么的宁静

  我的眼睑下颤动着它的泪水

  你的身躯是多么的宁静

  我的体会,小说中对于诗歌的合适运用往往能起到出人意料的作用。好的诗歌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意象共生体,而其与小说中意象的交错共鸣能达到与两者单独存在的效果。 《离骚》如果没有屈原的经历做注,《红楼》中如果没有了《葬花辞》,莎剧中如果没有了那些十四行诗,古希腊悲剧中没有了咏叹调,可以想见艺术上的缺失。就如《玩笑》中所引用的这一首。这首诗将露西这个白纸般的形象赋予了缄默,顺从,宿命,庄严种种内涵,更有着浓重的受难和某种叛逆的味道,隐约着露西过去的受辱和沦丧经历,更显示出她在这些经历基础上的不平凡的纯洁。这种诗歌与小说的共鸣,收到了绝妙的效果。

  《玩笑》在经历和感触本身基础上,更同样有着抽象的内涵。小说的第四章到第七章,描写了一段摩拉维亚的民俗活动。如果从情节一致性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描写过于枝蔓。但是如果说从意象的角度来看,这一部分正是为后来的情节架构了一个空间,况且,这段描写的主题是和情节的主题在要表达的抽象意向方面统一的,同样是表达遗失,怀疑,人们处境和历史的迷失。这种看似分离,实则贯通的意象运用同样有着它的巧妙之处。

  小说具体情节中渗透的形而上的意味,往往是让某段内容拥有更强大力量的手法。主人公卢德维克在矿井时与露西决裂的那一刻,作者在其中说:“忽然,一阵狂怒攫住了我,我感到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挡住我的道,不断的丛我手中夺走我想要追求的一切,我渴望得到的一切,应该属于我的一切;我感到正是同样的力量抢走了我的党,我的同志,我的大学学业——我的一切,而且总是毫无道理,毫无缘由。我一时感到这个超自然的力量此刻正附在露西身上与我作对,我恨她成了他的工具,我给了她一耳光,因为我打的不是露西,而是那个邪恶的力量。”我在其中感到了一种哲学上的升华,此刻的情境,拥有了更深刻的含义,而意象也由此扩展到广阔的领域。将个人主观的情感上升到探究宇宙间广阔万事万物之“道”的领域。我记得毛姆有本小说《刀锋》,讲述的是主人公对于某种抽象事物的追索,而这种追索的苦行,也同样给读者一次灵魂上的深入机会,思考诸如“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神又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去向哪里”之类。这种意向上的升华,无疑提升了小说的格调。

  对于意象的探询,或许可以看作是对小说表达和艺术手法上的探索。《玩笑》这本小说,在大学曾经一度被我认为是当时近两年年读过的最好的文学作品,而这篇文章是当时美学课的一篇论文,虽然有所侧重,但还是基本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各方面印象。

  《玩笑》读后感(九):玩笑

  究竟什么是书名所指的“玩笑”呢?

  在前两次读此书时,肯定认为路德维克·扬的明信片是个“玩笑”,一个集权体制下“无辜”者的形象吸引着我。许久都认为这是此书的主旨。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理解此书,那显然有些浅显了,这样理解都有些贬低昆德拉的意义。不光是扬的遭遇不光是作品的主线,事实也是整部作品的引子,扬的明信片带出了整部作品。

  如果说明信片是玩笑,而集权主义下是不允许开这种玩笑的,于是扬的命运改变了。可是仅仅是一个玩笑吗?扬在服兵役时的经历呢?阿莱克塞的死亡呢?扬与露茜以及露茜的人生经历?以及埃莱娜。这些都可以算是大大小小的玩笑。不仅是集权制度对个人的玩笑,也有着人与人,人与命运之间的玩笑。在这充满着玩笑的人类社会中。究竟谁在开玩笑呢?是上帝吗?

  《玩笑》读后感(十):玩笑--有时会改变生活

  上个周五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阅读了十来页就带回来读了,那一种对现实的描述吸引了我

  对米兰昆德拉的了解-最初是源于其名著“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从大学以来一直觉得晦涩难懂,有点像哲学,然而这第一本处女作“玩笑”却毫无那种晦涩,但同样流露出不少作者对那时那事的感慨,正因为命运给路德维克开了那么一个玩笑,作者也说是那时代历史的玩笑,这样的玩笑不止在路德维克一人。

  有那么几点:

  1、历史是会开玩笑的,无论是遭遇还是顺境,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境遇本身没有可以炫耀的地方,因为在上帝看来那就是玩笑;历史给你的遭遇,没有理由因为自己的无辜而向人诉说当时的忍受是多么伟大,你只能说,玩笑选择了你;

  2、沉默的大多数(集体)会对少数产生很大的力量,而这并无关这个集体的性质,无论你是正派还是黑帮,只要你属于这个集体,属于大多数,那么就会对集体之外的人产生致命的力量——正像路德维克在党内被自己的朋友,党员,上级甚至女朋友等人发落责难,尽管其本人的思想真的是无辜的——正像军营里的阿赛克斯因为“作假”被一群真正作假的人逼死,尽管其本人是彻底的老实人。

  3、只有真正的爱情才能让一个人得到平静 无论这个人本身曾经多么失落 多么狂放。而因爱而产生的恨实则没必要恨,因为他只能滑稽的证明其实你更爱。

  4、政治是一种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就会牵扯到你的东西,尽管你看起来游离世外。但是因为你处于这个时代,你就必然会被牵连。

  5、故乡,过去,旧情,这些美好都因为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已经逝去。而真正找回的时候可能已然不再美好,这是人性的弱点。

  小说以一种多第一人称的方式展现,虽然读起来思维要不停的变换角色,但是两种角色身上看到的同一事物用两个第一人称描述则显得极为真实。就像两个人同时跟你讲说了当时的情况,但是视角和心理却是如此的迥然。更有一种侦探小说里谜底揭露的快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