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0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的读后感10篇

  《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是一本由苏清涛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6-4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读后感(一):《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明知鸡汤不可为,偏为之

  《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明知鸡汤不可为,偏为之

  看这本书的标题,你一眼的印象,就能够判定它与鸡汤文究竟有没有干系。

  而令人大为吃惊的是,作者在书里对鸡汤文有着更为不堪的愤怒的定性。

  作者在书中形容“心灵鸡汤”为“如过街老鼠般被人人喊打。”可见,作者很了解当前心灵鸡汤的地位与评价。

  但是,作者还是肯定了“心灵鸡汤”的作用。他说:“很多人之所以不幸福,恰恰是因为他们对心灵鸡汤缺乏信仰,缺乏基本的敬畏之心。”(P165)。

  由此可见,作者深知“心灵鸡汤”在当下的阅读环境里,已经严重的声名不佳,但作者还是抱着明知鸡汤文字已经不可为的难堪境地,偏向虎山行,执着地提供可以助人有益的“鸡汤文。”

  在作者的语境里,他心目中值得肯定的心灵鸡汤,是“从实践感悟出来的真知灼见”,可以起到调整心态的作用。(P166)。

  在这里,我们看到作者对自己所撰写的文字的正能量的界定。

  而这一点,也许是作者能够在书中始终洋溢着的那一份底气与自信

  那么,作者的底气在哪里?这也是所有的心灵鸡汤说一不二斩钉截铁的语气后的最必须拥有的心灵元气。

  本书作者苏清涛,复旦历史系毕业,在对自己童年的回溯中,他有过在西部农村放羊的经历,可以说是来自于草根底层,大学毕业后,他历练职场,从事的都是与专业无关的行当,包括干过保险,当过销售,甚至有一度时期想到富士康去当一名蓝领工人,直到杂志社当了编辑,才找到了自己的理想的合适岗位。作者足够的经历,无疑给予作者的真知灼见提供了实践的充足的底气。

  这样,作者在他的人生经验中,便能够给予当代青年人面临的诸种困惑提供最切实的建议与攻略。

  于是,我们在作者的书中,可以看到一些最为纠结的现实苦恼,在作者的笔下一一道来,逐一破解,这里有如何去应对面试,如何克服专业不对口的困境,这其中作者结合自己的职场生涯的点点滴滴,给予了晚生后辈以最切近的提示,可以说心灵鸡汤的确体现了作者所认定的“真知灼见”的结晶这一原则。

  这无疑是实用的,有价值的。

  而作者在书中涉及到的另一个重要的层面,是关于感情的心灵启迪

  作者自陈已经32岁,但“尚未成家”(P9),在这个年龄上,必然要遭遇到“逼婚”、“相亲”这类不期而至而又大同小异烦恼

  对此,作者在文字中呈现了他自己都业已承认的“偏激”、“毒舌”、“脾气坏”的性格混合爆发,对那些催婚者的动机进行了口诛笔伐,大力声讨他们是——“获得成就感”、“回收份子钱”、“情商低”啊,等等。作者的结论是:“不以拙劣的方式给人介绍对象,是一个文明人最基本的修养和情商。”(P123)

  对这一点,我当然必须保留意见,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一愤世嫉俗的抨击,一定会得到厌恶催婚者的青年男女的衷心欢迎。

  而在这里,我们可能恰恰看到“成也心灵鸡汤,败也心灵鸡汤”的症结所在。

  心灵鸡汤的最引起争议的关键是,是它太肯定,它太把他执着的相信当成真理。心灵鸡汤主要放置在哪里?心灵鸡汤最活跃的地方,就是在情感、职场、人际关系等环节,在这些环节里,生活提供了无限的丰富性,人生也有无限应对的可能,但每一种心灵鸡汤都会说一不二地拿出自己的治世与处世良方,以一种铁定的口气交待出来。就像于丹在讲述“论语”时的那种斩钉截铁的口气,让人对她的不容商榷的语态感受到一种恐惧,这正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灌输”的口吻,要有多么强大的心脏才能够把生活道理讲得如此颠扑不破不容置疑

  但好在《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一书里潜蕴着一种观点,就是做你自己喜欢的事,要有强大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在自己的书中,执着地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选择性的眼光,而这一点,同样有助于我们能够更好地对待世事万物,包括心灵鸡汤。这种自信的自立的眼光,才是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最为需要的人生真谛吧。作者正是出于这样的内在逻辑,才在书中提出他的对世事看法的。

  在这一点上,作者并没有强求。从叙述中得知,作者很内向,在工作单位里,他很讨厌那些侃侃而谈的人,平时也自称自己是一个书呆子,很乐意在书本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强大,甚至作者把他的人生准则奉为一种处事方略。其实沉湎于书本中,并不一定如作者所说的那样获得大格局,获得高情商,但是作者在这里意图通过展示自己的内心修炼,的确可以转化为自己内心的充满与丰满,这无疑能够使作者拥有足够的内在空间去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与社会的波动。

  无疑作者用自己在朋友圈、在人人网、在纸质媒体上的成功,来定义了自己修炼内心强大的积极成果,这为作者的第二书也就是本书奠定了实践上的人生进位资历。

  作者本质上是一个文艺青年,这是他在学历与人生经历以及目前从事的一职最适应的身份资格。这份资格提出的人生经验不一定具有普适性,但对于奋斗的青年人无疑提供了一种参照,至少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要坚守自己的追求信念,“不能向这个世界投降”。

  《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读后感(二):做不到完美,至少对自己负责

  《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很文艺范儿的书名,如果你以为这是一本普通的励志味浓浓的鸡汤文,那就错了。这里没有大篇大段的描写别人成功的故事,有的只是作者苏清涛以犀利毒舌的语言,向你摆谈他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与解决之道。这本书还挺有趣的,可能是作者的思想比较有趣,书里提出的各种犀利观点,他就是能凭自己的逻辑把你说服。

  一、自己的态度

  本文一开篇,作者就一针见血指出很现实的问题,你不是脾气太坏,而是格局太小。对于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易发脾气的,很多是困于无趣生活中的人。如果某人有了自己崇高的追求,达到一定的思想境界,有了一定的人生格局,脾气也是能很好地控制住的。

  对于自己的人生,如果不对它负责,可能会越过越糟。比如你正做着自己不是那么的工作,而对于工作也不是那么有责任心。那赶快重新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既对你的公司不负责又对你自己不负责的事情上。作者以他的亲身经历向读者详解,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负责才行。它们可能与工作有关,与生活有关,但总归是自己人生一路的印迹,岂可对自己都不负责。

  二、说话情商

  这个早已被大众讨论得如问候一般平常的词语,它处处体显在每一天,每个瞬间。可要处处把自己的情商展现完美,这可不是一件易事。情商的高低直接能从说话的水平显示一二。但要想情商高,总归的说话要让听者感觉舒服

  说话能说到听者心坎里,这是一门技巧,也是一种能力。首先对于谈论的话题要有自己的观点,其次对于谈话的对象,要了解对方的个性及他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不了解情况,切不可胡乱说一气。会说话,是受别人欢迎的一个开始。如果实在不太会说话,那就少说话,多做事。如果不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不要随便以自认为的善意去帮助他,因为,他其实很反感这无用的善意。

  三、对于职场

  对于职场,未来人生规划,作者也列举了实际的事例向读者详细回答。

  简历如何填写得更精致,面试时如何赢得最大的优势,专业不对口,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如何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等初入职场的问题,作者以自身经历提炼出的简单答案向读者展示。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这不怕,就怕自己的心一直浮躁,一直找不到自己最终的归属地。最幸福的工作就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为此奉献自己的热情吧。

  最后,对于遭遇过七大姑八大姨对适婚男女的催婚,介绍相亲之事,作者已其特有的反讽语气,刺激着那些伪热情的亲戚,点醒那些准备向现实向父母妥协的大龄青年。结婚就是要找个思想价值在同一高度的伴侣,而不是匆匆进入大家所谓的正常人生轨迹。

  这也是一本朴实无华,反映了作者生活的书。同时也感觉作者应该是一个比较宅,对于网上活动多于现实生活的人。希望多接触更真实丰富的世界,经历多了,写的故事也更精彩。

  《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读后感(三):很高兴遇见

  今天等华先生下班,于是在大悦城临窗书店看书,随手拿了这一本看起来可以很轻松看完的书。开始翻了几页感觉又是一本充满鸡精的书,心中默想,呵呵果然不出所料~但我偏就是天生缺鸡汤,于是开心的继续。

  一口气读完,觉得如同遇见了另一个自己,当然,作者比较优秀,因为他更执着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把我想做的没做的都做了。

  说来实在可笑,211硕士毕业的我,做着老师这份光荣的职业,过着有房有车衣食无忧的生活,似乎华丽丽的没有烦恼,可我却常常觉得生活匮乏的几乎要干涸,忘记了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失去了方向只有原地打转的生活,一潭死水,不能更加贴切。

  巧合的是,苏先生也有相似的经历,我们都遇到了那些生活得极其乏味低俗的人,并且沦为和他们一流,听那些低俗的笑话,开那些鸡毛蒜皮的玩笑,似乎你不附和两句便是不合群。偏偏我用尽力气也只能干笑两个呵呵。最近仍然在心中反复纠结着工作的烦恼,我知道父母们的建议也只是他们的建议,出于他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和认知。可是有太多的信息在告诉我,世界在变,躲在这个小小鱼塘里早晚会被人一锅端了。让我认真好好做好这份工作,寻求突破,实现自我价值,却卯不起力气,终究不爱啊,如何要相伴一生

  苏先生也劝说要认清自己的局限性,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放弃那些能力不及的事情。忽然就想到了我的英语,那么多时间精力金钱都没有换来一个结果,是不是真的放弃算了,人生也轻松了。可是心里还是倔强着小小的不甘心,我毫无功利的想要去做这件事,并不因为喜欢,也只是想要掌握一门工具,带我去看更远的世界。还有接受自己不擅长社交这件事,这并不代表不可以做成自己想做的事,重要的还是在于深挖自己的长处,自然机会回来找你。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的世界又开阔了一点。

  《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读后感(四):做个有趣、有格调的“刺头”

  到我这个年龄,对“鸡汤”总是有着欲拒还迎说不清道不明心理。一方面对市面上那些大批的“你怎么怎么样,终将怎么怎么样”特抗拒和反感,另一方面,有时候,你还真能在这样的书里发现一些其实并不那么“怎么样”用力过猛的好文章。苏清涛的文章就属于后者吧。

  就算你再不喜欢“鸡汤”文,可是一篇稿子点击率过百万,传播很广,肯定有它不一样的地方。未必每一次都是作者在迎合受众,迎合受众的文字是无法长久的,毕竟,能看书看文章的人也是会独立思考的人。 我倒是之前并没有看过他写的文章,但是《嫁给不靠谱男人,是最伟大理想主义实践》和《越是有价值的媳妇,娶起来越便宜。持有成本越低》,这两句话就深得我意。

  我想首先他一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一读之下,果然如此。涛哥在文章中不止一次的提到“有趣”和“格调”二词。像我等女神经、伪文艺女青年,如果说这些年最怕碰到什么人,那一定是“无趣”和“格调低”的男人。你可能会说,一个女人不是应该最怕遇到渣男吗?但是你想想,如果你遇到一个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的老好人,和他生活在一起安全系数的确很高,但是“无趣”却会致人疯狂。一个“有趣”的人,起码肚子里得有点文墨,知晓些世界,当然也是一个对疼痛和快乐敏感的人,如果不是这样,你高兴了你悲伤了,他都一样的面孔“呵呵呵”,想想吧,那憋屈劲还不如遇到一个会享受生活的渣男。渣男大概在后者的范围内,一个渣男的格调大抵都是高不了的。

  所以,说我对苏清涛的文章感兴趣,不如说我对他的人感兴趣,一个有意思的人写出的文章即便不能得到知识,至少获得愉悦。我们现在已经不缺少鸡汤营养,但是“有趣”却是一个人灵魂的色彩。可是,这样的涛哥,竟然都没有遇到意中人,作为读者,我已经掌握在字里行间他和他的朋友“粉条儿”某种暧昧的密码,既然惺惺相惜,不如做一对有意思的CP吧。

  以上是戏言。

  说说这本书,涛哥的工作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心有戚戚焉。不过,我在有限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这件事,领导同志们是不知道的,同事是好奇的。涛哥是幸运的,在知情之下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在书里告知那些喜欢闲聊侃大山的同事,我不想与你苟合,向这个世界投降,很有勇气,他人未必有这样的勇气。

  看了这本书,我倒是反思了一下自己,之前,我一直觉得“鸡汤”文有些鸡肋,自己也避免写这样的文章。可是苏清涛的文章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想要写好鸡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当年在学校做论文,需要架构,更重要的是逻辑。比如那篇“酸葡萄心理”的文章,哥们绕的,但是却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诉求上。那么,如果你想写文章更有条理更有逻辑,练习写写“鸡汤”何乐不为呢?不过,我还是要严肃地说,其实有些文章不是“鸡汤”是“毒舌”,比起“鸡汤”,我更爱有趣有格调的“毒舌”。

  做个“刺头”其实也不赖。

  《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读后感(五):一本让人充满勇气、底气的书,让我们有理由变得强大

  平心而论,这是一本让人充满勇气、底气的书,让我们有理由变得强大。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生活中种种给人巨大压力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在对待每件事情上,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一扫世俗偏见,见解独到,文字犀利,像手术刀一般尖锐,给我们提供了对抗现实的理由,而不再是逆来顺受。

  比如,我们经常遇到有人问“你一个月挣多少钱?”,老实说,这是一个很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回答的数目多了,可能会给别人造成压力;如果回答的数目少,别人可能会看不起你,觉得你无能;如果你不回答,你可能会被认为傲慢。所以,其实这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人际关系问题,需要掌握技巧,针对不同对象,以不同的方式巧妙回答。

  又比如,总有人给自己认为已经到了晚婚年龄的人介绍相亲对象,而实际上她们只是想从促成这件事中获得成就感,却从来不管当事人是否愿意,是否喜欢,她们看中的人,只是她们自己喜欢的人。她们首先满足的是自己的心理需求。作者发表的这种观点,我还真是第一次听到,不能同意更多,因为据我了解,生活中有些人并不急于结婚,也没有拿准自己喜欢的对象标准,但媒人却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先定了一个标准,比如有钱有房有车,先选择了自己心仪的人,并认为这就是自己所要介绍的男女双方的需求,其实这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自私。

  又比如,有些人明明对别人施加了伤害,但等别人获得成就之后,他们却跳出来说是自己的功劳,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伤害,对方就不会变得坚强,就不会发愤图强,就不会取得现在的成就。但作者对此观点极为反对,作者认为,这是一个人自己从苦难中获得的反省能力所造就,事实上并非每个人都具有反省能力,对于没有反省能力的人来说,苦难只是苦难,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对于那些具有反省能力的人来说,苦难才是一种催化剂。不得不说,深入骨髓。

  为什么有些公司在招聘时执意要求应聘者一定要有工作经验?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本身很烂,没有让人发挥潜力的格局和空间。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整本书中,像这样的观点很多,作者都能拿出真知灼见,虽然毒辣,但非常真诚;虽然刺痛心肺,但发人深思。

  于是,我们终于有了反抗现实种种压力的充足理由,迅速变得异常强大,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

  《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读后感(六):趁年轻,我们且慢投降

  1、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伯母问了我一个问题:想上大学吗?我想都不想就脱口而出:想! 其实那会我根本不懂读大学是怎么回事,更加不会去想「想不想」的问题了,我只知道那是读书的进阶之路。 而我伯母冷哼一声,回应我五个字:口气还真大。 不知道我当时是心大还是“无知”,我不旦没去深究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反而怀疑起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引起伯母这么大的反应。 我总觉得小时候的我们很单纯,大多数时候不会去深究别人话语的真正含义。我们的世界里能理解的大多是简单直白的话,也就是直接的评价,不大会去理解拐着弯说的话。 后来,长大了也就渐渐明白那句话的意思。其实无非就是料定我没法上大学。 我至今都倍感庆幸的是,我没有去深究伯母那句话背后的“寒意”,也就幸免受其干扰。 事隔多年,我能设想的是,如果我当时真的理解了她的意思,受其干扰,那么对于当时的我的认知水平来说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努力证明给她看我上得了大学,二是中了她的魔咒变得不自信,然后慢慢放弃自己的学业。 无论如何,这两个选择的概率各占一半。如果我选择了后者,那么现在的我会变成什么样,过怎样的生活,走哪条道路?随便想想都觉得后怕。 2、 我大学读的师范专业,毕业后按正常轨道走就是通过上岗考去学校里面当老师。 可是我那时根本不知道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但我可以肯定的就是当老师绝对不是我最感兴趣的。 我很怕那种一眼望到头,没有其他可能性的生活。 所以,我转行到企业里面工作。起初,周围人包括有些面试官纷纷表示不解,抛出了“你不适合”、“太任性了”等等打击我的话。 我也因此犹豫怀疑过自己,但很快我就重拾信心去找心目中工作。因为我知道他们根本不是我,怎么知道我行不行?而且我已经做好了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决心,并且我深知自己如果不去尝试一下,我永远不会死心的。 后来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一张白纸也可以通过努力做好其他岗位工作。 3、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会时不时地冒出一些对我们进行盲目否定的人,他们像个“神算师”那般,用坚定的眼神,用无比坚定又带有鄙夷地语气说:「你不行」、「你不合适」…… 说这话的人一般本事也不大,可是就有一些人真的相信了他们,上了他们的当。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有一句台词:那些自己没有成才的人,总会说你也不能成才。 而复旦怪才苏清涛在他的新作《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一书中,也讲了他转行过程中被那些没有成才的人频频说「你不合适」的心路历程。 后来他用实践证明,「只有loser才喜欢给别人的热情泼冷水,喜欢传播负能量。他们之所以敢信口开河地对你说这说那,是因为,他们不必对你的人生负责。而你,则要对自己全权负责。」 而以我的经历来补充一点,就是这些人往往很快就会将他们这些“无心”之举忘光光,当你真的饱受他的言语残害的时候,他是不会承认原罪的。所以,如果真的信了他们的话,吃亏的只是自己。 苏清涛用几年的经历和身边人的表现,总结出:「如果你心态够好、有激情,则即便是原本不适合的,你在摸索一段时间后,也能适合;而倘若心态不够好,做事没激情,那么无论什么事你都不适合。」 我想如果能真正消化这句话的含义,那么我们就具备了甄别负能量语言的能力。 而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地了解自己。我们之所以很容易会被误导,就是错认为别人比我们更了解自己。这是多么大的误会啊! 4、 我想,成长之于我们的意义无非就是在不断的思考反思中,不断地重建或是完善自我的三观,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判断标准。 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面对被人误会、被人否定、被人冷待遇等等问题,但别急着否定自己,缴械投降。 你首先要做的是反观自己是不是有相关的问题,如果没有,那么勇敢的做自己。 你也要去承认和接受这世上有这一部分人的存在,他们没什么本事,却自大的以他们仅有的认知去评判所有的事(包括已然超出他们认知范畴的事)。 接受但不代表你就要去认可他们。你接受他们的存在,是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样性的。你要做的无非就是要形成一套完善的过滤和防御体系仅此而已。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承认自己的不够强大,面对众多的质疑,我们有时会扛不住。但别怕,这世上还有很多我们的同类与我们一起并肩作战。 而苏清涛就是代表之一,他在书里用36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的人,会面对怎样的压力、冷酷和无奈,要以怎样的姿态和方法去应对舆论和焦虑,最后会收获怎样的历练和成长。 书里用真实的事例讲了我们大部分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包括如何「提高情商,说话让人舒服」、如何应对别人的吐槽否定、如何应对面试等等,他更是将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蕴含在字里行间。 我想人们之所以说他言辞犀利,大概是因为他不以固定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他往往能从问题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挖掘人们鲜少发现或是刻意规避的一面。而这往往能刺中这部分人的痛点,让他们不得不直面自己的人生。 5、 人生从来就是我们自己的,只有我们才握有真正的决策权。而很多时候,我们却被外界干扰,将决策权拱手相让,选择缴械投降。 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做到真正的人格独立。一个有真正人格独立的人,是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判断标准的。 我想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反思和思考的能力了。 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将「反思」和「思考」贯穿其中,这将是我们做成事的关键,且是我们之所以是我们的原因。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理想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嗯,我们之所以不投降是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自己才是开辟我们满怀热爱的生活之路的主宰。 人生很短,得战一场,才能不负此生。趁年轻,我们且慢投降。

  《如果你不肯向这个世界投降》读后感(七):确实有些书生气,但是我喜欢

  工作很多年,一直认为“书生气”是一个贬义词,但放到作者那里,竟让成了他大言不惭的吹牛X的资料。我不太喜欢张扬性格的作家,除非他真的有值得张扬的地方,感觉作者的文风像韩寒,像新概念作文大赛出来的主儿,但是这本书确实有它值得看的地方,不然我也不会浪费一下午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了这本书上。

  书中的很多话太过书呆子了,一看就是那种不知人间疾苦的感觉,但是我喜欢作者把书生气吹捧的那么销魂的态度,因为我也是一个书呆子,却是一个努力不让自己成为书呆子的书呆子。

  作者的这本书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了我自己,原来一个“不合群”的书呆子和文艺青年,是没有必要自卑的,甚至是可以有智力上的优越感的。

  希望作者真的自己也能如书中所说,如果有一天无法靠才华吃饭,被迫为生计而奔波的时候,还能够保持这样一份书生气,不向这个世界投降,而且能活得很好,还能再次走出困境,那么我真的就是从心里臣服于作者了,那个时候,我希望还能看到作者出书,我也期待那个时候作者的模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