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沿着瞭望塔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沿着瞭望塔读后感10篇

2017-12-30 21: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沿着瞭望塔读后感10篇

  《沿着瞭望塔》是一本由王小峰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61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沿着瞭望塔》读后感(一):我们都该回家了。

  去年收到书的时候,读过一些。今晚拿出来重新读。接着去年的地方看。

  直到刚刚,从185页到265页,很快就结束了,还有薄薄的一点,然后我意识到,原来已经1点多了。

  8点出门去味多美买蛋糕和饼干,回家又想吃点咸的,于是做了牛排和蔬菜。牛排煎好以后,把青椒,香菇和娃娃菜放在锅里煎一下,喝了一点红酒。非常简单。红酒喝的有点多,于是躺在床上看书。

  我很久很久没有阅读小说了。始终觉得,把一句道理,用一个巨长无比的故事阐释,是一件浪费时间事情。也可以说,句句都饱含信息的小说不多,那么多小说,讲述的道理只用一句话就说完了。

  也许我没有在去年把那本书读完,是因为,在166页之前,我没有找到我想要的东西,即,迪伦和列侬围绕中国的所有冒险的故事,太过冗长和复杂了。这里面有很多的时代背景,产生呼应。当然,作者也许想突出,之前的艰难和梦想之后的幻灭,那种对人的打击。列侬并不是一个有底蕴的人。他更像是一个张牙舞爪因为什么而做出头鸟的人。因为什么呢,比如,他并没有清晰清醒的认识,对于这个世界,但是他能够扑捉到,关于这个世界的苗头并且利用这个苗头做事情,他其实更有点随波逐流意思。尤其,在所有的幻灭变成现实之后,他常常乱了手脚。他并不真正明白自己在干什么。失败是注定的。

  我不知道,60年代列侬和他的披头士都做了什么。不过现在看来,他死于暗杀,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我想,你在使用列侬的时候,即使你一点点都不刻意,或者说他仅仅是一个代号,作者积累的关于列侬的大量信息,也会影响到你对他的刻画。

  或者,作者在用虚构的故事,对人物进行还原。

  185页之后的内容显然对于我更有趣,也许是因为加入了中国元素。我实在对几个外国人在外国瞎折腾,发生一些荒谬的事情不敢兴趣。这一路,所谓的复杂和艰辛,每个人在路上的人,都明白。

  我大概对这句话记忆最深,迪伦说,我只是机会主义者,甚至连机会主义者都不是,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身不由己,只是上帝让我们临时管理一下自己的生命

  其实有好多印象深刻的话。但是唯有这句我想记下来。

  也许我会说,所有的巧合都是为了这刻的相遇。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人自危的集体意识就随着父母一代代的往下蔓延。我不知道何时能像美国的傻子那样幸福。南怀瑾也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因为时代太痛苦,所有的智慧都是苦难磨砺出来的。

  而迪伦就是在体验生命本身。之后还是按照自己的轨迹,做自己的事情。

  这并不是一本小说,对于我,不是。

  这里面也许有作者多年怀疑人生得出的东西。姑且用东西吧,我不想用智慧啊经验啊之类特别傻逼的词汇来形容里面的内容。

  所谓的以小见大,就是这样。从一个点,切入现实,你能看到整个世界。

  我无法做一个评论家,来说这个书的好或者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我干什么都不那么专业,我只专业于,如何表达我的感受

  所谓的理想主义,又是一个怎样的标签呢。其实和理想无关的,有关的,是关于生命本身的意义

  所以迪伦回家了。我们都该回家了。

  作者不过借这些歌手的名字,来讲述一个属于时代的故事。

  我们讲故事,是为了见证。

  至于未来如何,也许,迪伦能够告诉你。

  《沿着瞭望塔》读后感(二):为了今天而活

  作为一个75前的读者看到鲍勃、列侬、罗大佑、刘文正......为题材的小说会被吸引,毕竟正值青春时跟在65后的屁股后面瞎起劲过,穿过绿军裤黑布鞋、买过拷贝带明星画......也难免怀旧时会提到这些人名和这些往事

  这书也算是奇幻穿越小说吧,奇幻在这么些人被凑在一起发生的故事,穿越在这么些人被凑在一起故事发生的地方。列侬要到中国来加入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亮点是会亮瞎了眼,结果千辛万苦来到中国,大革命已结束,这样的吐血吐的是狗血。

  有个桥段在时下有些应景,从大马飞大陆,半路飞机坠落,可惜没写明航班。打渔的罗大佑、吃奶的周杰伦,还有讨饭的刘文正,也只有作者有这本事来天马行空地搅和着黑黑这些人。

  65后至75前的想图个乐,图个会心一笑,那翻翻《沿着瞭望塔》是个选择

  《沿着瞭望塔》读后感(三):王小峰:戏谑最是真实

  ——评《沿着瞭望塔》

  2008年冬天,11月,我的博客上记录着一段展览开幕式见闻:大屏幕在放前两天的新闻发布会,她穿着背带式马甲,说着语调软软英语,间或有近年来的几个行为艺术,其一在2004年嘎纳电影节,看不出突特之处,主题是空洞得无以复加的l,o,v,e。一遍遍放,七点半已经过了,黑压压的人在等,中途下起小雨来。将近一个小时后主角终于出现,戴着白帽子出现在三楼天台,要大家和她一起按灯,闪一下是I,闪两下是love,闪三下是U,配合者寥寥。……你们见到她坐在著名的丈夫身旁,脑门上绑着装饰用的细发带,像个哑巴公主般看着他弹琴时的惶恐吗?那眼睛,是无内容的,就像她放在“可•当代艺术中心”里面的八件作品一样

  这位艺术家叫小野洋子。显然,我对她的评价很低,但在那样阴冷的雨夜,和很多人一起大老远跑去看了八件缺乏灵气的艺术品,冻得浑身发颤也没怎么抱怨原因只能有一个:她牵系着某种情结。此情结萦绕许久也不得开解,因为作结者已经在1980年被一颗子弹带离了世界,而之后的之后,被缚者都只能通过想象来复原对他的怀念与怨念。

  2010年夏天,5月,王小峰开始在他的博客“不许联想”上选贴长篇小说《沿着瞭望塔》的前半部分,一节节地放出来,有时候一天一次,有时候几天那么一次,目的据说是想趁着付梓之前先看看读者的反应,夏天很长,看着很烦,我一边抱怨“你丫怎么写了那么多没完没了的对话”,一边用眼睛掠过一段总算没有引号的文字

  “平时给列侬作剪报工作的是小野洋子,作为高桥的助理,她接到这个任务之后,每次都很认真完成……她还能分析新闻背后的故事,以及她对一些时事的看法。这样,可以让列侬有一些参照和判断。即便没有关于他们的消息,洋子也会把一些当下发生的重大事件讲给列侬听。列侬对这些与其无关的消息并不感兴趣,每次洋子讲到这些新闻,比如环境污染或者东京某处的凶杀案或者最近发生的交通事故,列侬都会不耐烦,但出于礼貌,还是假装很认真地听下去。洋子很敏感,一眼就能看出他在走神。”

  有意思是列侬同志被OL小姐洋子拒绝了,接下去心仪文化革命的他辗转来到中国大陆,和开服装店的北京女孩王菲谈了一回恋爱,又目送她去往香港圆花花世界下的歌星梦,而自己留在京城终于等到了真正爱的洋子,不幸却在重逢后再次赶去和洋子见面的路途中死于车祸。即便它没法像我心目中同类型的高级戏仿小说——E L.多克特罗的《拉格泰姆时代》——那样出色到场面跌宕欲罢不能,《沿》读起来仍是饶有兴味的,令我相当惊异的一点在于,如此不正经篡改历史之余,小说依然让一个被人数度质疑过的事实确认了下来:列侬和洋子之间存在真爱。列侬在里头说:她是靠近过他灵魂的人,是他一生中真正值得拥有的人。这个设定让我对一本标签上贴着“理想主义”的书有了初步认可,也忍不住评价道:你丫竟然还这么温暖,竟然就信了他们。

  诸如此类的温暖还有:列侬和迪伦是生死与共好朋友,纵然两人对“理想”认识不尽相同,可还是带着改变生活的决心一起帮助了罗大佑、侯德健和崔健。他们在中国开的唱片公司短短几年卖出了几千万卡带,但迪伦没有兴趣看到北京变成另一个伦敦、另一个纽约,他最终毅然离开

  这绝非第一回读王小峰笔下的虚构类文字来着,数年之前,还未知其人是谁,一个在网络上瞥见的叫做《人人都爱塞林格》的短篇小说就曾于我记忆中稍事停留,迄今尚能想起情节几许:主人公送给某前女友的《麦田守望者》经过若干重前男友前女友前男友前女友……的迭代,重新回到了他自己手中。有点暗幽默,也有点小清新,故事显然是根植于九十年代文艺青年的真实文艺生活——彼时,来自欧美的各种文化消费品,正随着盗版和走私事业的繁荫迅速铺满了一批人的视野思想语言,塞林格也好,批头士也罢,这些名字,只不过一串暗语,是你进入某个地带的交换信息。那时我们都虔诚地相信着自己在和很高级的精神形态保持同步,并以此作为“得瑟”的前提和理由

  翻阅《沿着瞭望塔》,自然而然会让我怀念起十几二十岁倾囊购得的几百盘磁带,往后是几百盘打口CD,其中迷幻飘渺的气息陪伴度过了整个青涩的中学大学时代,还有初一那年便开始订阅的《音像世界》,便是在这本杂志上读过王小峰的专栏“对话摇滚乐”。和不少七零年代出生的同龄一样,我们无不带着对摇滚乐的迷恋扑入成长。2000年左右,互联网开始普及,在西祠胡同、北大新青年论坛等地,我找到过许许多多同样视摇滚为精神支柱的年轻人,它所代表的反叛、人性自由、彼岸、理想等一系列定语,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符号,被不加以分辨地膜拜和向往过。

  但《沿》一书借迪伦之口道明了真相:摇滚乐不是前卫艺术,它只是商品一种。本质上,列侬和邓丽君的音乐并没有分别,迪伦和罗大佑的价值也只不过在于流传卖钱,甚至标榜自己是听摇滚的那份激情也早在红卫兵身上燃烧过。年轻这种东西,在每个时代,都将作为炮灰,以飞散终止,对于活到了而立和不惑之年人们来说,重要是如何去做一番善意回望,去检阅还有多少美好的东西留了下来。

  这才叫真正的残酷清醒,非痛定思痛不能坦然彻底至此。可以说,我的某个想法终于被清晰地印证了,我乐于看到王小峰去写小说的原因基本上就不言而喻了:在他给《三联生活周刊》撰写了十多年的文化报道之后,在他嬉笑嘲骂的无聊人博客也成集了两本书之后,在他陆陆续续拍了三段还不算难看的《小强历险记》之后,应该有一种方式,把他最熟悉也最难以割舍的话题领域——当代流行音乐——做一个提炼和综结。没错,这个人还是选择了小说。用伪造的力量来恢复真实,决然地,谨慎地,无情地,甚至是刻意保持距离地。事实上,时至今日你我已经明白,随着摇滚等西方文化一起到来的,是一个父辈也完全曾经历过的世纪场景,几乎就在一夜之间,巨大飞速的变迁滚滚而来,红的绿的合成的机械的,他们完全蒙了,比我们还要目瞪口呆。所以,如何玩转它只能是一项NPC单独执行的任务,不会有良师从旁指路,你必须学会摸爬打滚,乃至撒泼打诨。多数人成为了陪衬,少数人成为了顽主——因为这部分人参与了冒险和规则制定,这当中无数的故事将作为史实被记载,接受评判。作为记载之一,作为实行实名制的虚构文本,《沿》里面唯一杜撰了一支乐队“烽火台”,老板列侬预言他们“第一张专辑一定会火得不行,第二张专辑一定会烂得不行”,这是好笑且悲哀的,无疑,他们像无数这一进入现代资本主义进程的国度生产出的每一件产业链商品一样,有着如下特点:山寨、粗制滥造、短期内便能牟取暴利,然后迅速地迅速地被淘汰。

  已发表于《经济观察报 书评周刊》2010年11月号

  《沿着瞭望塔》读后感(四):奇巧却不耐读

  约翰•列侬痛恨身处的美国社会及其平庸的本质,对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热血澎湃、非拉着鲍勃•迪伦、吉米•亨德里克斯、吉姆•莫里森、詹尼斯•乔普林一起去中国冒险,一路上灾祸不断,并不妨碍其中的他他与邓丽君、小野洋子的相遇又相恋,总之没到中国就死了三,只剩下约翰•列侬和鲍勃•迪伦。十多年之后才阴错阳差地来到中国,赶上中国的八十年代,又发生些刘文正、侯德健、罗大佑、雷金、崔健、张蔷,以及王菲间的故事,不外乎投机倒把,产生恋情,转变思想、白手创业之类。

  构思是够奇特了吧。我甚至因为这个看上去很美的架构放下了另一本好书而直奔这本。

  可惜作为一本小说,实在是比较难看了。罗嗦无比,种种情节嫁接得平庸生硬。就是用这些人的故事来描述社会的变迁也应该写得更好看些吧。

  王小峰用这本书来向这些歌手致敬,觉得有点寒碜。

  《沿着瞭望塔》读后感(五):简单得有意思

  这本书的线条和叙述都极为简单,没有那些没完没了的形容词,也没有各种抒情,更没有他博客里经常性地暗讽。人与人的个性通过各自所说所做一目了然喜欢这种简单,简单得有意思。这也是需要自信的吧。

  说实话,书里有一段我是没看懂。列侬独自寻找革命的时候,遇到了崔健,他们相伴而行,在瑞金的一个饭馆吃完饭后,因为饭馆的人看不惯列侬身上那套绿色文革装,他俩遭到了群殴。此事发生之后,列侬突然做出了放弃自己曾经的寻找之路,重回北京和鲍勃会合。列侬问:“小崔,那你为什么非要去找那个答案呢?也许有一天它会自己出来。”“答案不会自己出来的。”“那是因为你年轻,继续吧。”列侬说完,仅仅拥抱了一下崔健,然后转身离去。我不能理解的就是,为什么列侬突然就不想再寻找了呢?是因为他终于发现那场革命根本和他幻想的不是一回事?还是他已经不再年轻了,现实的经历已经让他明白自己所经历的就是精神的催化?列侬究竟想明白了什么呢?或者他本身还是没有明白,因此才走向了要培养更多更多艺人,赚更多更多钱?倒是崔健获得了列侬送的吉他,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地。

  书里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迪伦无奈地点着头,过去他对政治没什么兴趣,他更喜欢用一种比较诗意的方式去描述他看到的这个世界。当他真的用诗意之外的方式去触碰这个世界,才发现这个世界太坚硬了。”

  书里还有一段。这段话是列侬说的,当时他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很久没有谈及音乐的快乐,于是鲍勃问列侬,音乐难道没给你带来过快乐?列侬这么回答的:“当然,在我年轻的时候,但我后来发现音乐会给我带来无尽的痛苦,让我变得神经脆弱,我不喜欢那种感觉。每次站在舞台上,你好像要扮演上帝,那就像做梦一样,当你走下舞台,除了孤独、失落,你会发现刚才抓住的一切突然不存在了,你变成了一个脆弱、无助的孤儿,还不如那些舞台装卸工。”

  书的封面写着,“每个人在年轻时代都心存理想主义”。现在的媒体也喜欢用理想主义这种词激起一种情绪。可我不喜欢用这种词来标榜事物的方式。因为它的内涵是什么,可能用的人自己都是不明白的。还不如简简单单地说,每个人在年轻时代都有一种从内而外生成的性情。

  http://wangxin0214.blogbus.com/

  《沿着瞭望塔》读后感(六):他的嗓门很大,以后可以去唱歌

  一阵婴儿地哭声打断了他们之间的谈话,老板回头向屋子里望去,“孩子哭了,没吵到你们吧?”

  “没有,是你的孩子?”

  “我儿子。”

  老板娘抱着孩子从屋子里走出来,一边走一边哼哼地哄着怀里的孩子,孩子还在哭。

  “他很可爱,”迪伦看着孩子说,“他叫什么名字?”

  “周杰伦。”老板娘说。

  “他的嗓门够大,以后可以去唱歌。”迪伦说。

  说是三表哥的第一部长篇,其实也就是100多篇小段子凑起来的长作文,反正总的字数是达到长篇要求了。贯穿各篇的除了人名,其他的并没有多大的联系。看来博客体才是真正适合三表哥表达自己的方式。这个长篇嘛,可能真的只是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用一种荒诞的方式向曾经影响过他的大师表达敬意。文章除了上面一段并没有任何惊喜,可能是因为在开头就把要出场的人都介绍了,人物的性格也太多过于简单,什么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所以看书的时候老想打瞌睡。但读到周杰伦的时候还是笑喷了,三表哥还是终于制造了意外。

  《沿着瞭望塔》读后感(七):沿着瞭望塔,做了一场紧凑亘长的梦。

  很早以前从图书馆借来此书。翻了前几页,一直未入状态,看书同做事一般,拖拉,一向如此。直至图书馆的短信提醒借阅即将到期,才捧起来静心读之。

  融雪后的第一日,坐在图书馆里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当和上最后一页书页时,微叹一口气,仿佛做了一场紧凑亘长的梦。

  非真正意义上的文青,连半吊子的道行都没有,对披头士的了解仅限于那张二手的《黄色潜水艇》,鲍勃·迪伦只觉名字如雷贯耳,罗大佑、刘文正更像是上一辈的故事,张蔷更是从未听说,只有崔健、王菲还算熟悉吧。

  早已被符号化了的主人公,“约翰·列侬”,以及他的一干同伴,为着一场“革命”,一种信仰,一个改变的梦想,追逐了十年有余。是一场不断追逐着的旅程,似真似梦,差一点忘记初衷,也偏离过,也执拗过,最终像是恍然大悟。结局,却同那一场车祸,戛然而止。

  这是一场青春的混乱的梦。梦醒了,已然不再年少。幸而,未曾忘记当时的梦想。

  《沿着瞭望塔》读后感(八):前行

  有日朋友来喝酒,说送我一本书,我看到书立有一张列侬带着红卫兵袖标的书签,在我看完书后,觉得这书签无比的形象。

  还是按照惯例让枪枪写上几句话,算是赠言,算是留念。不知是他懒惰还是词穷还是就想言简意赅的表达,他写了这样一句话:“沿着瞭望塔,前行。”

  小说的结构我认为还是很到位的,亦真亦假的手法用的恰到好处,总是会不知不觉的把我带到各种角色来体会一下。这是一部纯粹的小说,连结尾都那么纯粹。

  一个充满热情的革命家,其实一直都在与自己革命。书中的列侬是自私的,我也是自私的,王老师一定也是自私的,把这个人物刻画的那么赤裸裸。

  我们一直都在前行,却在前行的时候迷失了自己一直追求的东西。我像书中的列侬一样,拥有过热情,固执,我不理会别人的建议,肆意的去伤害的着身边的朋友,也许真的是他们喜欢我,所以才会那样厌恶我和包容我。我就那样把鲁子想象成书中的鲍勃·迪伦,尽管他比小说人物少了些睿智,但更多了些真挚。

  如今我时常感到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书中最后列侬已经迷失在水深火热的商场时,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革命理想的破灭,让他用现实疯狂的反击着这一切,可发现他得到的永远是无法填补的空白。

  我们生来就是一场革命,一场充满矛盾,无法解决的矛盾。“约翰·列侬:很多美好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可我们都忽略了。我们的脑袋里回想象出另一种美好的东西,并且追求它。当你得到它,会失去你本来就拥有的更多美好的东西,这是为什么?”。“鲍勃·迪伦:贪婪。”。所以当你在困扰之中,发现自己还能唱歌,那就是美好。只是我们尽量别忘了当时出发的目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个理想形状的不灭的幻影,或许他是个被岁月磨练成一个隐瞒很深的老头,或许他一直是个横冲直撞的少年,但这个幻影却会在我们内心深处挣扎或者坚定的前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