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群》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群》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22 20: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群》读后感精选10篇

  《人@群》是一本由东方月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群》读后感(一):孤独与孤独的对话

  很羡慕东方月那样的生活方式,旅游,绘画,主持,随性,自由而灵动,走进人群为了生活里的各种所需,逃离人群源自内心对自我的种种渴求。

  我曾经对人说,有一天,希望有一座临海的房子,看日升日落,读书,写字,淡泊而活;或者偏居山间一隅,采菊东篱下,读书,写字,悠然度日。从我开始热爱上阅读之后,这一辈子恐怕都离不开读书了,人,生而在世上,无论有怎样的超脱,终还是有一些执念的,我的执念恰留存于此。

  小O的意思是“从无有即将归于无有,从0开始奔向0,”O即是0,喔或者零,代表存在和归去。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要不断的学会适应与妥协,而这一过程也会随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越发的难以忍受和焦灼,阵痛漫长而剧烈,又因为各自体质的不同,演变成了深埋于下的肿瘤或者身上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前者”如果隐匿而不发,那么人生就多了些虚假的繁荣,虚假,却也快乐,除非哪里出了偏差,不小心诱发了它的野心,否则终其一生都可以与挣扎无缘。“后者”却注定了此生难以逃脱的思想困顿,时时的侵扰本以纤弱敏感神经。所以有的人渴望人群,有的人逃离人群,可是最终大家都同样归为虚无,活着即是人存在的意义吧。

  《人@群》是一本线条非常简单的绘本,只有黑与白,只有铅笔画般的轻盈勾勒,我不能说它多么的生动,抑或多么的出众,就绘画本身来说,这样的画工很难让人有出挑的感觉,但是由所谓的O衍生出的绘本内涵却是别有新意的,被拉伸的O,扭曲着的O,渐渐的形成了人型,人,或者人群的叠加组成了独特的O的世界,一个“必然的意外”和所有“必然的意外”的交集,传达出了更为广博的人生思索,亦即孤独与孤独的对话。

  我们害怕人群,因为人群里面充满伤害,我们又离不开人群,因为人群之外只有孤独,于是东方月用《人@群》传达出了所有“后者”的内心挣扎,用一些简单的话语再现人生之最不可解的无奈,并且给出了她的顿悟,虽然理想现实总隔着万水千山,但是这样的美好回归依然是温暖的,足已感动所有单纯而简单的心灵

  《人@群》读后感(二):*有些人注定就是孤独的

  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社会属性,喜欢群居,讨厌孤独。人离不开人群,这可能是人的本性使然,也是无奈使然。毕竟在这个人口爆炸的年代,想真正做到离群索居也绝非易事。拥挤地球让我们随时随地都处在人群之中。

  身在人群中的孤独,和形单影只的孤独并不相同。身在人群中感到孤独,那是因为缺少认同。形单影只的孤独,那是因为缺少伙伴。尽管都是精神问题,可前一种要比后一种难治得多,也麻烦得多。总而言之是这样的,找到精神共鸣很难,找到呱噪的伙伴却相对容易得多。

  越是心思细密的人,越容易孤独。越是心思单纯的人,越容易容入人群。想得太多,知己难求。想得不多,朋友天下。不同意我的观点?好吧,请掰着手指头分别数一下黄蓉和郭靖的朋友各是多少。无论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想得太多了都容易超凡脱俗鹤立鸡群,成为孤独者。要么被众生俯视,要么俯视众生,总之,你是脱离群众了。

  《人@群》正是讲了一个身在人群中的孤独者的遭遇。尽管书的前半段作者迷茫,后半段又很洒脱,在结尾处,貌似解决了孤独的问题,但我觉得那个始终用颜色或者位置将自己游离出人群的小O注定是孤独的。凡是憋着心思找知己的人,往往都是精神上不合群的小O。无论如何伪装自己的通达和洒脱,顿悟与猛醒,你始终得游离在人群之外,毕竟群众好找,知己难求。既然知己尚未找到,又何必假装合群?坦然承认自己不合群,并不就意味着你假清高,这是一种难以抑制的精神渴望,就和内急了要上厕所一样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何必伪装,卫生间就在正前方。

  可能我的类比有些粗俗,可东方月小姐,您的书我真是坐在马桶上读完的。请注意,这句话的含义并不代表书不怎么样,恰恰相反,我最愉悦的阅读体验往往都是在马桶上完成的。前些日子我刚在马桶上啃完了《1984》。

  所以,综上所述,既然命中注定小O是个脱离群众的人,索性摆脱容入人群的苦恼,去寻找知己,或者享受孤独,这才是王道。人群,就留给我们这些忙着找伴的人好了。

  全书只有黑白两色,用铜版纸印刷,太浪费了,也太正式了。绘本这种东西,用轻型纸足矣。那种略带粗糙的摩挲感觉,是绘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既然是生活中感悟,何必搞得那么正式呢,全书的每个页子都那么干净,看着是那么的不真实。与其这样,不如刻意保留一些墨点、笔痕甚至水渍。我倒是觉得,应该收集一下东方月小姐的手稿,最好手稿中有餐巾纸、稿纸、白纸、便签纸,然后直接扫描印刷,原汁原味,多好!

  《人@群》读后感(三):一本让你透彻心扉的书

  一本安静的书,安静到像和自己的内心在对话。

  你真的如你所知的那样了解自己吗?也许还不够

  那些内心的孤寂、恐慌和呐喊无处宣泄,在书中我得到平静。有多久我没有这样倾听自己的心了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在追寻什么?

  那些真的值得我追寻吗?

  假若求而未得又该如何?

  我该怎么安抚那种失落与恐慌?

  我该怎样寻找到生命之茧的破口,奔向我向往光明

  看完书,我终于了然。

  《人@群》读后感(四):入门级双语书

  我们平日沟通所用的多是话语、字语,体语,

  甚至是靠心有灵犀的默契沟通。

  我们也擅用音乐沟通,妈妈会给宝宝轻轻哼唱摇篮曲,

  朋友生日聚会大家合唱生日歌,

  还有女生宿舍楼下响起的浪漫情歌……

  但用“画画”来沟通,简称“画语”沟通,却相对困难

  它往往是单向的,

  大多数人能判断画的好坏,能理解画的主题感受它所传达的情感,但却很少能用画语来作回应,

  来表达自己——画语基本是专业人士的特权。

  非专业圈子里面最爱用画语做应答的是足球裁判:红牌,黄牌。

  阅读前看了内封页作者的简介,

  原来《人@群》是非“画语”专业人士的双语作品

  不禁佩服作者颇有些自我折磨的胆量和毅力

  全书篇幅不多,又是给自己画插画,难度降低不少,

  但依旧有很多挑战:画的表达不仅要与文字协调,还不能太过约束,还要保持其独立声音风格和神韵,

  否则就成了附庸,起不到画龙点睛作用了。

  既然定位为双语,我在读第一遍时就不看文字,

  而是只看画,看能否理解。

  插画采用黑白明晰的配色,很衬书的主题。

  画语表达很简练,但不影响内容情绪的表达。

  全书读完,发现除逻辑理解上稍有影响外,

  作者处在人群中或独自深省时所产生的悲喜、沮丧、孤独、茫然等感受的表达,都能很好的接收到。

  我觉得这样简简单单的小插画就挺好。就像书中提到的那条短信:“想念你”—— 三个字足矣表达我的心意

  已经捂热了你的心,何需赘述呢?

  第二遍是双语看的,

  全书看完,体会到更加饱满的情感表达,看来还是会双语好。

  我相信很多人也是想画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

  只是担心不好,就作罢了。

  其实它就是个沟通工具,同语言一样。

  并不是人人都有郭德纲的巧嘴,没有巧嘴不也都照样说话吗?

  而且那些深深打动我的往往是那些朴素无华的表达:

  听还在流口水的表妹第一次叫我姐姐兴奋

  听某人结结巴巴的支吾出:我爱你。时的幸福……

  所以不如我们也学作者,

  抛开束缚,只是专心真诚的表达,认真的画。

  即使我们未能修炼出一部作品,

  但至少也能@进双语人士的群里,何乐不为

  《人@群》读后感(五):醉生梦死

  我在几天前参加了三联绘本馆举办的一个免费读书的活动,活动之所以吸引我,一是因为免费,二则是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认真看过这种写给成人阅读的“小人书”。

  书拿到之后,首先觉得这本书体积不大,但是很厚实,得出第一个结论,用纸很好。接着看到32元的定价,咋舌,不愧是一线的出版社啊,有着一线的价格。最后我戴上耳塞,在回家的车上,读完了它。

  读着读着,我想起了一部很早以前电影——《东邪西毒》。

  电影里黄药师拿着一壶酒,对欧阳锋说:“不久前,我遇上一个人,送给我一坛酒,她说那叫'醉生梦死',喝了之后,可以叫你忘掉以做过的任何事。我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酒。她说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掉,以后的每一天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那你说这有多开心。”

  这本绘本里有着同样的意思,我们都想要逃离人群,逃离熟悉,只有陌生,才能给我们安全感

  人最大的烦恼是什么?每个人也许有每个人的烦恼,不过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每个人的烦恼都被无穷的放大,成为具有终极意义的情感。

  经常听到人们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世界太多,世界也太复杂了,以至于我们只能忙着躲避迎面撞来的人群。

  所以我们渴望躲避,渴望孤独,但是我们又痛恨孤独,在纠结中……

  逃避成了最奢侈的人生享受。

  可是真的能够逃得掉吗?

  庄子说得好:“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庄子·庚桑楚》)所以只能勇敢,所以只能面对。即使是如何的不愿意。

  在陌生中寻找安全感,那只能是镜花水月,那只能是醉生梦死。

  《人@群》读后感(六):责任与爱

  对于像我们这样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即将面临着择业的压力。我们工作原因无非是为了自己和父母未来的生活,我们必须承担起使家人过上更好生活的责任。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这份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我们开始抱怨生活的不易。可是我们试想一下,若是我们真的脱离掉这份责任,孓然一身地行走于世间,没有对于家人责任的牵绊,我们的生活就会比现在幸福吗?

  这样想过之后,我的心里突然释然很多。我终于想通了一件事,责任其实根源于爱。若我们想拥有这样一份爱,我们就必须承担起与之而来的责任。父母多年对于我们的付出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待到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我们也必须做好承担起这样一份责任的准备,也要用心去体会这份爱的美好。

  《人@群》读后感(七):因为 爱

  背着背包,拖着沉重行李箱站在三栋门口。外面的风从门洞穿过冲向我,似乎要同样穿透我的身体,把我变成一个O形。我就站在那里,撕开快递包装抽出这本书,封皮上的人果断把嘴巴张成O形,被人群包围的他似乎在呐喊,喊着要自由么?

  把书放进背包里,踏上了从南方迁徙到北方的旅途。临近春运高峰期,地铁火车站候车厅,车厢,甚至是过道里,挤满了各种人,陌生人

  身处在人群当中,就跟封面上的人一样,一个人,身处很多人的包围中。

  有的离我很近,却并没能真正的理解我体会我。

  有的离我很远,若即若离却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而现在坐在我周围的,都是不曾出现于我的世界,没有半分瓜葛。

  小O说,陌生制造了安全感。但很快会被新的人群打破。

  于是,刚落座,就跟周围的人搭上话,在座的六个人里竟有三个同校,两个同学院同专业的筒子。同是归家的路人,在这个难以入眠的晚上,由陌生人向朋友演变。一夜的旅程,我们交换了扣扣号码,有的甚至互留了电话

  一群人聊天,累了困了倦了。在座位东倒西歪地睡过去,不时的抬迷蒙的眼睛看下漆黑的车窗,转动下僵硬的脖子,适应种种不适各自睡去。

  小O说,每个人都要独自成长,就像每一颗豆芽菜都要独自顶破硬土生长。

  我们一行人在几个小时的狂欢之后仍要忍受各自的孤独,直到抵达目的地。这,就是人生。我们在路上,想着各自的方向。我们会相遇,温暖的美好的,亦或是痛苦哀伤的。在我们同行的这段旅程中,互相给予温暖或者相互折磨伤害,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选择给你同行的人一个微笑,或者揣起手来冷漠的旁观各自的悲喜。这取决于你的态度同时,你也必须明白,别人是否会给予你美好的回忆也同样取决于你的态度

  在他们睡得东倒西歪的时候,我从背包里抽出这本书《人@群》,左手边文字,右手边画。讲述一个你我的故事。小O的出生源于一场温暖偶然却又必然的相遇,就跟我们每个人一样,他思索过“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的问题,思索过“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正如我们每一个人一样,渴望自由,希望超越纷杂的尘世甚至是脱离身体这躯壳,飞得高高的远远地。可他仍然活在尘世里,和人群打交道,喜欢的不喜欢的,投缘的无话可说的,那些让小O温暖的,那些让小O烦恼的。小O始终是要活在人群里,那么就要接受生命给予的一切,美好与幸福或是无助与苦难。

  那么,小O是不是永远不可能获得他想要的自由?

  他被束缚被羁绊,他挣脱不了,岂不是要痛苦一生?

  责任让人感到沉重,可,爱,让人不再恐惧责任。

  《人@群》里有个问题被拿出来讨论:“我们是为了活着而吃饭,还是吃饭为了活着?”习惯于做选择题的我们在这两个里面思考哪一个更靠谱,一个筒子说:“为了别人而活着。”

  瞬间顿悟。

  我们从零开始成长,成长的过程并不单单是时间的堆积。这其中有太多人给我们的爱,关心,温暖。周围的人群是促使我们成长的源泉的动力。你不可能永远都只是做一个简简单单的受众。当你是奶娃娃,好吧,你无法为爱你的人做什么。可当你有了思想,行动力的时候,又怎么能忘了自己是如何长大成人的呢?怎么能以为的思考怎么逃避责任的负重呢?难道,你不爱进入你世界里的“人群”么?

  父母,爱人,朋友,让他们幸福是我们的责任。

  因为,爱。

  《人@群》读后感(八):细节上太做作

  其实一直不知道应该怎样评论绘本,如果文字就能够表达,画出来总觉得大可不必。如果非要用插画的方式讲故事,大概作者的内容本来就没有多少吧。

  前面几十页感觉像是在做命题作文。并没有什么新意。细节的部分有些做作,比如硬要用繁体字,但却繁简混用,同一页中就会出现“为”的两种字体,“的”也时不时会用日语里的“の”,这算不算是一种有意无意的装逼呢,就像书名里的“@”,感觉起来仍旧是不伦不类。

  还好全书没有出现什么特别的教育意义和说教嘴脸,糊涂就糊涂,一团浆糊就一团浆糊,说了个俗烂的寻找的故事,明明孤独却仍旧要装着自己在享受。明明懒惰也要觉得这世上一定有个什么人在寻找你,所以就继续等着就行了。每一种孤独最后都会为自己找到各种方式排遣,没什么可说的其实。

  每个人都只是自己。哪里需要面对什么人群。至于画里的那些角色,像是用过了的一些脏乱的橡胶套套,凌乱不堪。线条仍旧只是草稿。

  《人@群》读后感(九):生命是一趟短极了的旅程:要么去忍受,要么去享受

  首先,很感谢三联将这本书赠送给我,其次,很抱歉,这篇文章拖了那么久才写出来。希望未能算作失约。

  单说外表,这本书装帧印刷都很不错,纸张也是那种铜版纸,所以至少,印刷厂是对得起这本书的定价的。书的每一页都基本是一样的,左页,作者感悟,右页,相应的绘图。

  绘本中的文字大多是指向人自身以及人与社会的。文字简单,却又很富含道理,很容易让人从中找出共鸣的感觉。

  大概真的是现代化的弊端,越是现代,我们反而越认不清自己,越是会忘记周围的人。生活真的会大爆炸,有时候爆炸的结果就如宇宙般,产生了一个更为绚丽和灿烂的新世界,有时候却又爆炸的让原本完整的我们变得支离破碎。作为生命的人,自从精子与卵子的那次拥抱开始,便处于了这爆炸的生活之中,我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去追寻生活的本质以致我们自己。谁也都曾经不断的希望去了解自己,了解周围的人,但是越是成长越是发现这是一个大难题,于是,就在这种对自我和社会的了解失败中,我们迷失了,产生了孤独的感觉。

  孤独是一个很有趣的状态,有人喜欢有人厌恶,这也就使得我们这极短的生命旅程,对有的人而言,是享受,而对另一些人而言,却是忍受。前几天,我姥姥去世了,她得病12年了,有大约10年的时间是几乎无法说话的,瘫痪的,只剩下眼睛,还泛着一丝精神。只剩下呜呜的声音,来表达她的意愿。子女算不得多孝顺,但是也算尽心。她是孤独的,原来那么强势的一个女人,就那样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被动的接收。但是有时她又是热闹的,因为每次见到她的孙子跑到她身边时,她总是那样的微笑,那样的感到温暖,尽管孙子出世不久,她就患病了。人们讨厌的,并不一定是我们所不想要的,也不是我们所无法享受的。

  人,总是在追求一个异于他人高于他人的生活,但是往往在最后却发现,我们不过还是一些普通人,过着一些平凡的生活。用力的去摆脱孤独,最后却发现,我们早已经深陷于孤独之中,无力自拔。孤独也需要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去爱。

  生命是一趟短极了的旅程:

  要么去忍受,要么去享受

  《人@群》读后感(十):是谁出的题那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总是毫无征兆,接到他的电话,

  每次他都会问:“最近好吗?”

  “很好啊。”

  “是啊,你怎么可能让自己不好……”

  一个大男人,面对我总似怨妇,语气酸涩。他常被我忽略于人群,他自人群带来的问候又常被我轻佻以待。像小O说的:陌生制造了安全感。只有这样,心灵隔着层玻璃,我才能感觉安全。

  书中只有简单的黑白线条,小O,困在密封玻璃瓶里的沙,人群,壳,面具,陌生的站台,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疑问,生生地向我们砸来:我是谁呢?我又是为了什么而活着?所谓世界,是我一个人,还是一群人?真实的我在哪里?……我们一直在重复答案,却在问题不经意出现时四下茫然。也许我们都不相信了,古老的厮守并不一定让我们终结孤单,倒不如垂下眼睫,在栅栏的后面,安静过自己的日子。站在人群的外围,镜子里的眉目渐渐清晰,却周身反射着冰冷的光。不如,销蚀自我的轮廓,走出栅栏,“学习和女人们扎堆,学习和男人们泡吧”,用千篇一律的方式稳妥地生存于璀璨俗世……

  大学时,常听金莹的NV新浪潮,里面有一段片花,记忆深刻,

  “我们是同一类人

  昼伏夜出

  白天脆弱 夜里敏感

  喜欢音乐 因为不能没有音乐

  饿着难受 饱着也难受

  20岁的我喜欢在每条大街上游走

  26岁的时候还和学生时代的恋人在一起

  30岁的时候还有大笑的激情和单纯的信赖...

  你呢?

  别因为熟视无睹,就真的毫不在乎:

  别因为拥有的容易,就忘了沸腾的最初:

  别因为怕了,就瑟缩了脚步。”

  听着低回的男声,本以为我可以除去惧怕,得爱的完全,却也只有我知道,我做着一个“几时归去”的梦,有琴有酒有云有画,却常常忘记梦到爱和温暖。

  看到快完结,小O说:“其实,我忘记了一件事情——当生命起源于一次胜利之前,首先起源于一场温暖的相遇!”我想,是不是我也忘记了一件事情,忘记了生命本是起源于一场温暖的相遇,我也和小O一样,困于自己的壳中,在自我设定的条条框框中穿梭游走。昏暗灯光下,与所有人跳着狐步舞,计算着舞步和所能付出的真心,时而相依,时而分离,旋转的起点却不作为驻足的终点。

  不如,让我们玩一场残忍的现世游戏,如果穿过篱笆墙迈过高门槛绕过木刻影壁拨开重重纱幔,你能找到我层层掩映的真心,我就在此成全你的真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