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纪旅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世纪旅人读后感10篇

2022-05-27 02:07: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纪旅人读后感10篇

  《世纪旅人》是一本由[阿根廷] 安德烈斯·纽曼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456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201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纪旅人》读后感(一):索菲的归宿:“象风一样……”

  索菲的归宿:“象风一样……”

  《世纪旅人》的结尾给读者保留了很大的遐想空间。

  小说的第五部分取名为“风的用途”。风,在这里是隐喻,它是汉斯的化身,它象征着“自由”。作者在小说最后花重笔墨,用一大段文字专门描写“风”。

  “风明白一切,它抚平地面,在各处奔跑,它总是外乡人,它靠近,成形,在漫游堡周围划出一条带子,落下来……”

  是不是让人回想起小说的开始,以翻译为生,四处流浪的旅人汉斯作为外乡人来到漫游堡?他从不停留、永远前行的生活方式,像极了“风”!他的落脚,注定要将有着世代不离故土习俗的漫游堡搅动起来。

  风“在屋顶规划,把烟囱吹光,叫醒路灯,又呼啸着逃走,把雪搅乱……风吹动了霜……风揉搓着墙……沿着台阶跳跃,越来越高,超过了教堂,向着塔顶奔去,摇动钟楼……它转动风向标……”

  汉斯成为风琴师的知音,成为阿尔瓦罗的挚友,成为丽萨的老师,成为鲁迪的情敌,成为索菲的恋人……

  索菲囿于大家闺秀矜持的社会规范、家庭责任的牵绊,虽不能展翅高飞,却心怀文学、独立之梦想。

  她从完全不相信自已能工作的初状:“你想想,他的女儿,去工作!一个维尔德豪斯家族的未婚妻!仿佛我没人养活了似的!”

  到在汉斯的鼓励与引导下成为一名出色的翻译:“汉斯在他的大箱子里找了找,递给索菲一本《阿特拉斯》。中间的页码里,有一张登有他们俩翻译的法国年轻诗人的作品。题目下面是署有索菲名字的序言。你看杂志社的人们认为写得很精彩,‘生活就是如此,博登利布小姐’”

  汉斯给索菲带来了爱情,但不只是爱情。他还带给她追逐梦想的希望和能力,那个关于“文学、独立”的梦想。

  “索菲低着头,默默地工作着。她检查译稿,查字典,把它们誊写清楚。汉斯出神地看着:她修长的右手指蘸上了墨水,他发现严肃而专注的她美得惊为天人。”

  所以,汉斯才会悄悄地向出版社推荐索菲:“我还想告诉你,我跟布罗豪斯出版社谈到了你,把你的一些译文和诗歌寄给了他们,他们很愿意认识你。”这无疑是为索菲最后的归宿埋了伏笔。

  “风进入一切,又从一切那里离开……”

  “它离开平坦而白茫茫的田野,离开播种过的麦地,离开坚硬的牧草,离开对抗的冬天、下崽的绵羊群,离开农民们正在埋种子的田埂,离开风车翼,……离开漫游堡东侧的大路……”

  作者再次用“风”的离开,来映照汉斯终于要继续前行的事实。

  索菲将何去何从?

  汉斯不止一次邀请索菲与他同行:“你看着我,他说,求你了,看着我,虽然我知道你不能,我还是很希望你能跟我一起走。”但索菲的回答是“最好不追随任何人”、“我不能将父亲一个人留在漫游堡”。

  当读者以为汉斯和索菲终于要像风琴师梦到的那个“有两个脊背的人”一样,“一生都在往两个方向看”时,他们惊喜地看到,作者在最后关头写道:“索菲现在站在那里,拎着两件行李,紧紧抓住头纱,以免它被刮跑,她正等着下一趟马车的到来。两件行李中满是衣服、纸和疑问”。

  哦耶,我们美丽聪慧、勇敢大胆、追求梦想的女主人公索菲小姐,终于决心离开漫游堡。我相信,索菲的归宿是“走向独立,走向文学。”“身心都像风一样自由!”

  她会成为一名像汉斯一样专业的翻译吗?

  可能!汉斯邀请她离开时说:“那,也是你的生活:翻译、写作,对不对?”而且汉斯已经将她推荐给出版社,为她作了准备。

  她会继续和汉斯在一起吗?一起翻译一起成为旅人?可能!因为“再往远处,更远的地方,风也在拽着汉斯的马车……”

  我想象着他们在一起,终于完成了欧洲诗集。

  《世纪旅人》读后感(二):旅行的意义

  上班时,中午在单位吃完饭都会随手翻翻报纸,有一天就看到了《世纪旅人》的介绍。我一看讲的是一个旅行的人,而且故事很新颖就马上网购了。

  开始看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很吃力,这个故事的叙事方法与以往看过的故事都差距甚大,而且看上去感觉章法混乱,还涉及了很多我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欧洲史,所以我看得很慢。心里还隐隐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该买这本书。

  看到汉斯跟索菲疯狂地在一起,汉斯和其他几个朋友经常在风琴师的山洞里聚会,感觉时光停留在了作者创造出的那个漫游堡,日子就这么疯狂而快乐的过着。

  直到最近几天看到故事快结束,漫游堡夏天结束,索菲未婚夫度假归来,他们不得不面对分开,老风琴师身体每况愈下,瞬间感觉到漫游堡那带着凉意的冬天的风似乎穿透了书刮到了我的心里。

  看着汉斯守候在老人身边照顾他直到老人的最后一刻,看到弗兰茨再也无处可寻,看到汉斯收拾行李准备离开,看到丽萨把汉斯给索菲的最后一封信撕成碎片扔进河里,看到汉斯与索菲父亲道别,看到汉斯与索菲的道别......我的眼里竟不知不觉留下来,止不住。

  索菲的父亲说:您走了,留下我女儿孤零零一个人,该死的伪君子。

  汉斯写给索菲的信里有一段话“旅行者是在逃离思念。旅行时,人们没有时间回忆。他们的眼睛是满满的。肌肉,是劳累的。除了继续旅行,几乎没有力气也没有精力干其他事情。打点行装不会让你意识到变化,相反,逼着你延迟过去,而现在则被即将到来的不安所吸收。时间滑过旅行者的皮肤。”

  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是汉斯旅行的意义,也是我旅行的意义。

  《世纪旅人》读后感(三):从诗歌到音乐,从音乐到小说

  从诗歌到音乐,从音乐到小说

  小说——

  据《世纪旅人》的作者安德烈斯纽曼介绍,他的这部小说创作灵感源于母亲喜爱的舒伯特套曲《冬之旅》。

  “母亲拉小提琴,醉心的是室内乐,会弹奏舒伯特的乐曲,还经常倾听并与我父亲讨论之。”“舒伯特的曲子在家中荡漾,尤以曼妙的〈冬之旅〉套曲为甚。”

  “我记住了那些歌曲,结识了〈冬之旅〉中那位神秘的人物,他离开家,踏上征程,为的是搞清楚去往何方。一位向往外面世界的旅者,不拘于方向,只在一位风琴师面前驻足。旅者看着在雪中摇动曲柄的他,如此孤单,如此深得自已的旋律之陪伴,如此确信自已待在乐意待的地方,自问是否应当留下来,与老人一起歌唱。”

  “我想到要讲述这两人的见面:一位逃离过去的旅者和一位只有现在的风琴师。但我未曾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场景,催生了许多其他人物,成为了整整一部小说。”

  流浪的旅人和停留的风琴师,一个动一个静,是最先在作者心中呈现的两位人物,成为小说构思时的骨架,也成为小说完成时的灵魂。

  音乐——

  舒伯特的〈冬之旅〉,则是根据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缪勒的同名诗歌创作的,他受原诗的触动写成了由24首歌曲连贯起来的套曲。

  舒伯特努力挖掘缪勒优美诗句中的韵律和音调,使套曲蕴涵了无限的诗意。他遵循浪漫派“打破各种文艺门类界限”的主张,使音乐里有戏剧、歌唱中有诗文。他天生的音乐天才使他抓住了诗歌的内涵,通过音乐表达得很透彻。

  舒伯特着意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用音乐再现了缪勒诗中那个寂寞、孤独、对现实不满、追求渺茫理想又终不可得的苦闷灵魂。

  整部作品之中的情绪是多变的,有表现幸福温馨回忆的《菩提树》《春梦》,也有表现热情奔放情绪的《邮车》《风信旗》,还有表现伤感失落情绪的《晚安》《乌鸦》《在河上》等,以及表现压抑爆发抗争的《暴风雨的早晨》。其中〈菩提树〉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我是在阅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第一次知道)。

  诗歌——

  威廉·缪勒(1794-1827)德国浪漫派诗人、随笔家、游记作家,翻译家、德语语文学家。

  他写的《希腊人之歌》(1821—1824),歌颂希腊人反抗土耳其人的异族压迫,使他获得“希腊人缪勒”之称。

  舒柏特曾根据他的诗谱成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

  缪勒在〈冬之旅〉中塑造了一个寂寞、孤独、对现实不满、追求渺茫理想又终不可得的苦闷旅人形象。他离开熟悉的城市和负心的情人,一个人走在一望无际的冬日旷野,望着朔风中的风信旗和冰封的河面,听着风雪声和邮车的叮铃声,避开林中的恶狗和不详的乌鸦,触景生情,感慨万分。他要避开这浮华尘世,在飘忽的旅途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世纪旅人》读后感(四):《世纪旅人》中的花和花语

  《世纪旅人》中的花和花语

  时间滑过旅行者的皮肤,汉斯在漫游堡经历了一场扑到直觉里,不计后果的爱。

  从他和索菲互相磁性般的吸引,到跌进热恋,最后不得不接受索菲已是鲁迪未婚妻的事实。每当汉斯对索菲的情感觉得困惑时,他会来到好友风琴师那里倾诉和求助。风琴师根据索菲选择的插花,来帮好友分析恋人之心理,预测这场爱恋的动向。

  出现过四种花:

  一、木兰花(P110):

  木兰花,风琴师说,意味着毅力,是邀请你坚持下去。

  那么,汉斯说,您是否觉得我应该说点什么,表白我的感情吗?

  不,不,老人回答,应该等待,你别傻啦,她要求你的不是行动,而是时间。她需要考虑,但是要考虑,就得知道你仍坚守在那里,你明白吗?她的爱情时间是她的,不是你所能够控制的。你应该坚持,但是在等待中坚持。农民会把向日葵扭过来让它们接近太阳吗?好。木兰花也是不能强扭的。

  二、晚香玉(P199):

  那天心慌意乱的接吻之后,索菲当面跟他在一起有多谨慎,在给他的信中就有多大胆。对于汉斯来说,预示着有什么东西要确定了。

  她家里有什么花?风琴师嘴里含着一根拨子,抬起眼睛问他。

  花?汉斯想,我觉得是晚香玉。白色的花,香味很浓郁,应该是晚香玉,这是什么意思?

  这,老人微笑着说,意味着快乐,快乐而危险。

  三、槐花(P297):

  桌上有什么花?风琴师问。

  槐花,汉斯回答,我问了侍女。

  这很好,很好,风琴师又喝了一口酒微笑着说,槐花意味着地下爱情。

  四、香堇花(P411):

  你说,老人问,你说有香堇花?

  一大束,汉斯确认。

  那么,风琴师把头垂下来,你别为她担心,安宁的心才选那些花。

  《世纪旅人》读后感(五):对话《世纪旅人》作者安德烈斯•纽曼

  1、你在丰泉奖领奖词《虚构者、同步者和外星人》中提到,在写作这本小说中途,您的母亲去世了,你差就一点停止写作,后来您想通了。能不能详细讲一下你是怎么想明白的?(是发生了什么吗?),当时故事停在哪里?重拾写作后,对故事的想法和之前有变化吗?

  答:这得从弗朗兹•舒伯特的《冬之旅》说起。这首曲子给了我创作《世纪旅人》最初的灵感:我开始在脑海里为人物构建生活图景。我的母亲是一名小提琴手,音乐是她的心头之爱——也正是通过音乐,她将爱的温度传递给我。在我着手准备的那几年里,母亲的身体并无异样。在动笔的最初阶段,我思如泉涌,想法源源不断地向我袭来,仿佛身体里聚积了几个冬天的能量在一瞬间找到了出口。可是,写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正当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发展到最高点,母亲却突然病倒了。这让我觉得现实多少有点讽刺:我笔下的主人公正享受着爱的欢愉,而我的家庭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打击。整整一年里,为了照料母亲,我每天睡在医院,感觉自己再也无法重拾写作;但同时心里又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如果就此停笔,我的人物也会很快生病死去。后来,我一点一点拾起散落的情节,慢慢回到书中的世界,相似的笔触逐渐氤氲出细微的差异——母亲的离世使我下笔多了一分沉重,情感的处理也更为缜密动人。完成书稿的那一刻,我感受到胸中五味杂陈。一方面,我再一次感觉自己成了“孤儿”,因为对作家来说,停笔收墨,与自己书中的人物告别,总是暗含一种离别之痛。另一方面,完成它是一种极大的安慰:现在我终于可以将它献予我的母亲,告慰她的在天之灵。

  2、你在《虚构者、同步者和外星人》中提到“写作是为了寻找某种自我”,能详细谈一下吗?在《世纪旅人》这本小说中,你找寻到的自我是什么样子的?和你期待的一样吗?

  答:我一直以为,严格来说,“自我”不是对于创作或某种观点的一种预先的确知,而是此二者导向的结果。它是处于永恒的探索和变化之中的。就像一个旅人,背着行囊上路,却并不确知去往何方。当然了,对于一部小说,尤其是结构更为复杂的长篇小说来说,作者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做好准备,缜密布局,把握关键点的节奏,凡此种种。不过,正如上路的旅人,出发不过是体验的借口。我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细细规划旅行,到最后才发现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文学阅读也能带给我们相似的体验,我认为这就是写作的艺术魅力所在:能够打破读者、甚至是作者自己的期待。如果一个作家无法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式,迎接未知的风险,那么我很怀疑他是否能打动读者。

  3、你正在进行或者构思的下一部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答:我的下一部作品名叫《自我交谈》(英文版名为Talking to Ourselves,法文版译为Parler seul,意大利语版译为Parlare da soli),讨论的是当至亲被病魔缠身,我们的家庭生活、美学标准和性观念将在多大程度上发生扭转,以及对我们为了保护所爱的人不受伤害,用善意的谎言掩盖事实带来的心灵焦灼。它是一部悲喜剧,有光亮也有沉重之处,两条故事线交叉并行。一条线讲的是一对父子间奇特的公路之旅,另一条线则是对一类特定人物的心理探究——他们的情绪几乎被所有人习惯性地忽略:照料病患的家属。在我看来,无论是病人也好、政府也罢,甚至照料者本人都似乎无暇顾及内心激烈的情感碰撞。好像全世界都在刻意回避他们的感受。这使我感到震惊,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或将有一天会面对坐在病榻前思前想后、心绪万千的时刻。

  4、之前几本书都是以你的故乡——拉丁美洲(你心目中能称之为hometown的地方是哪里?)为背景的,《世纪旅人》是你第一本背景放在欧洲的小说吧?这本书对你来说的意义是不是不一样?是你突破自己或是在文学上转向的一个信号吗?

  答:我很欣赏一位法国哲人(同时也是一位旅人)克雷蒂安•德•特鲁瓦的话:一个人,如果以故乡为家,他很容易受伤;如果处处为家,他会更顽强;但只有认识到无处为家,他才坚不可摧。这听上去很潮,但却出自一位中世纪诗人之口!我喜欢用身体体验旅行,也喜欢与写作共同旅行。我以拉丁美洲为背景创作过一系列小说——如果把我比作一条河,那么这是河的此岸;我也以欧洲为背景创作过不少小说——这是河的彼岸。但是,最让我心潮澎湃的,却是两者“边界”的部分。这不是一条往来的边界,而是理解“自我”的一条必由之路。正因如此,《世纪旅人》故事选在了一座虚构的城市“漫游堡”——它在德国,又不在德国;在欧洲,又不在欧洲。这不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概念,更是一种文学比喻。“漫游堡”对所有不知自己家在何方的旅人来说,是家一般的存在。

  5、你提到写《世纪旅人》最后几章时进度缓慢,是所有小说都面临这样的情况,还是只是这一部?缓慢的原因,是因为自已想慢点结束,还是有实际上写作的困难需要克服?

  答:写一部小说总是不易的,遇到层层阻碍是创作过程中最真实的作家写照。如果有人告诉我,他在创作中没有遭遇丝毫卡壳、焦虑或疑惑的时刻,我会怀疑这部作品的可读性。当作品即将收尾,我的内心发出一种强烈的离别信号,就好像我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即将永远离我而去。这种感觉在我创作《世纪旅人》时尤为明显,因为我从来没有试过与一段故事、一种叙事方法以及几个主人公共同相处如此之长的时间。到了最后几页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越写越慢,提笔越来越重,心的这边似乎在说:“别停下,求求你,没了这本书的陪伴,我用什么力量继续生活下去?”而这时,心的那边却回答它说:“让它去吧,让它伴着读者一起飞翔。”实际上,《世纪旅人》全书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上:人们是该走,还是该留?诡秘的是,在我的创作过程中,也面临了一次同样的抉择。

  6、《世纪旅人》的灵感来自你小时候听过的母亲演奏的《冬之旅》,能不能讲一下你第一次听这首曲子的场景?(你几岁,在哪里?当时听到的感受是?)

  答:我的母亲是一名小提琴手,常常在家里演奏。虽然她没有直接演奏过《冬之旅》(这首曲子通常由钢琴伴奏、声乐演唱),但常在家中放这首歌。第一次听的确切年纪已经记不清了,也许我还在母亲肚子里也不一定!对我而言,这首曲子更像是一道密咒般的存在,凝息吐字间充满了异域风情。原版是用德语演唱的,而我一句德语也不懂。剩下的选择只有英文或法文版,而我年纪尚幼,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弄明白歌词在说什么。但是,我的直觉不停告诉我,歌词想要传递给我一些东西,一些很重要的信息。二十年后的今天,我惊讶地发现,这首曲子表达的意境与我的人生轨迹是多么契合。歌中唱到的不知家在何方的旅人,不停地行走,想要找到(或构建)那条回家的路:唯有这段旋律能够载动他这颗如此深沉的归属之心。

  7、你提到你学习过小提琴,后来却放弃了,这是为什么呢?音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除了舒伯特,你还喜欢哪个音乐家的哪些曲子吗?

  答:我想,我学习拉小提琴,是从模仿家人开始的。但是很快我就意识到,我喜欢听人演奏胜过自己演奏。我可以整日坐在电脑键盘(从前是打字机)前不挪窝,但在乐器跟前,我很快就会失去耐心。于是,我意识到,安静的曲子可能更适合我:它们在我的脑海中盘旋,并在口中化为话语。在我看来,音乐绝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更是一种倾听世界的态度,是印着旋律的观念表达,通过吟唱传达或喜或悲的感悟。

  我与所有人一样,品味包罗万象——以乐为镜,情绪交错,能够奏响共鸣。我当然喜欢古典音乐(巴赫的帕蒂塔、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福雷的安魂曲……),还有探戈(特别是罗贝托•戈耶内切唱的),爵士(比莉•荷莉戴、卡门麦克蕾、查特•贝克、戴夫•布鲁贝克、乔帕斯、现代爵士四重奏……),摇滚乐(披头士、平克•弗洛伊德、奇想乐队、大卫•鲍伊、皇后乐队……),现代流行音乐(Coldplay,The Young Knives, Department of Eagles, 查理•加西亚,古斯塔沃•切拉蒂……)。

  8、寒冬、旅行者、欧洲的古老城市,这些元素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看不见的城市》),你在写作的时候会想起卡尔维诺吗?

  答:我很喜欢卡尔维诺的作品。《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写得相当出彩,而《看不见的城市》,怎么说呢,是一部极富想象力的杰作。后者从一种诗意的角度想象空间,用人类的社会结构营造出一座不存在的城市的氛围。如果有一天,卡尔维诺先生想来漫游堡旅行,非常欢迎,我们将对他写出那些杰出的作品表达最由衷的感谢。当然,我们会把他灌醉一点点,因为他实在是个害羞又不多言的人。

  9、你提到西班牙语“属到任何地方,又不属于任何地方”,怎么去理解?

  答:西班牙语的奇妙之处,不仅在于全球有近五亿人在使用它(当然了,英语和中文的使用群也很庞大),而在于它是整整一个大陆二十多个国家的母语——这块大陆便是神奇的美洲。有了它,你可以畅游的国度无限宽广,无需改变语法——当然了,思维方式得变一变——即可体验不同文化、不同政治现实和生活。换句话来说,一个母语为西班牙语的人,可能说着自己的语言却感受到身在异乡。我为这种感受所痴迷,因为它饱含诗意:各国的西班牙语,包括我们从小学习的母语在内,各各不同,充满神秘,却又紧密相连。就我的经历来说,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流亡西班牙,这使我的求学生涯开始于阿根廷,却结束于西班牙。这段经历铭刻在我身上,使我感觉自己一直在两极间游移,西班牙语总是凝滞在我的喉咙处,艰难发声。

  10、你少年时期就移居西班牙(具体是几岁时?),你觉得自己与阿根廷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和西班牙呢?和欧洲呢?和拉丁美洲呢?

  答:父母移居西班牙格拉纳达的时候,我刚满14岁。那是一个很尴尬的年纪,我需要辗转另一个城市、结交新朋友、开始全新的生活。我在阿根廷读的小学,西班牙念的中学。对于年少的我来说,这样的生活反差是巨大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一座浩瀚的都会城市,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也许可以媲美上海、北京),而格拉纳达却是一座宁静祥和的西班牙小城。起初我很不适应,有种快要窒息的感觉,但渐渐的,我开始体会到在小城与时间、空间的平和相处之道。我生命中一大半时光在欧洲大陆上度过,我的护照是欧洲的,大学文凭也是在欧洲取得的。但我时常去拉丁美洲旅行,像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我一年中会去很多次。在那里,我感觉自己与拉美的土地贴得很近。我与阿根廷的血脉关系更是不言自明:我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生于那片土地。不过,我的母亲去世于西班牙。人生无常,从摇篮到坟墓,我们又如何能选择呢?

  11、你受到过哪些作家的影响?(或者谈一下你喜欢的作家:比如欧洲的,拉美的,英语作家,西语作家……)当代作家中你比较关心哪一些?

  答:太多了!我喜欢伍尔夫,博尔赫斯,卡夫卡,胡安•卡洛斯•奥内蒂,马努埃尔•普伊格,卡森•麦卡勒斯,波拉尼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伊恩•麦克尤恩……我欣赏秘鲁诗人塞萨尔•巴列霍,德语诗人里尔克,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我对中国诗歌也怀着极大的崇敬,古代诗人我喜欢李白、苏东坡,现代诗人我喜欢西川。仅就我所读到的冰山一角,中国诗歌已经如矿藏般美好了。

  12、我曾经采访过《告密者》(Los Informantes)的作者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他出生在哥伦比亚,后来移居西班牙,他提到他想要写作的是“被遮蔽的历史”,也的确在这么做,你想写作的是什么?(对于故乡的那些没有被发掘和表现出的历史,你会有探求的兴趣吗?)你怎么看待同时代的西语作家里这种关注点的不同?

  答: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是一位很出色的作家。除了你提到的《告密者》,他还有一部叫作《科斯塔瓦那秘史》(Historia secreta de Costaguana)的作品,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小说塑造了一个与康拉德有过交往的主人公,这位哥伦比亚人把康拉德小说《诺斯托罗莫》里虚构的国家科斯塔瓦那认作自己祖国的原型。康拉德是一名作家,他有两个祖国——或者说没有祖国——他是一个用英语写作的波兰人。在我看来,“叙事”意味着既身处其中又置身事外,既与主人公心绪相连又保持一定距离。我在以阿根廷为背景的创作中也一直在做这样的尝试。举个例子来说,《阿根廷往事》通过一群我的先辈的经历,讲述了二十世纪在阿根廷发生的一段往事。他们从欧洲漂洋过海而来,他们的故乡可能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而《巴利罗奇》,故事虽发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主人公却来自南部的巴塔哥尼亚地区,他在首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孤独。他的职业是垃圾清洁工,也就是说,做着一个所有人避之不及的行当。所有的秘密和垃圾一样,带着恶臭,将这座城市显影。

  13、想谈一谈关于语言的问题,比起英语,西班牙语和中文一样,都不是那么强势的语言。使用这些语言写作的作家很多关注的是世界性的问题,却是使用本国的语言(需要世界性的传播就需要通过翻译,会损失掉一部分语言价值),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的确,与英语比起来,由于经济和政治上的原因,任何其他一种语言在翻译和世界性传播上都会遇到阻碍。为什么我们这些使用“弱势语言”的“小国”要向英美文化帝国看待我们的眼光看齐呢?为什么一个阿根廷人就必须谈论探戈,一个中国人就必须谈论长城?我们可以谈论自己的文化,但为何要以这样固定的模式、不带特色地去谈呢?我们这样亦步亦趋地跟在他们后面,不敢平起平坐地参与世界文化的讨论,对于我们自己的语言和民族来说,难道不是一种侮辱吗?与学习本国的传统文化意义相仿,我认为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任何一种语言都可以予人启发、讲述生命、唱响世界。

  14、有一些作家希望借小说表达现实(比如Raymond Carver),有一些作家则致力于用小说建筑一个世界(比如Joyce的Ulysses),你呢,你想要表现什么?

  答:我认为,现实或者虚构都不具有可见的现实形态。如果我们不去诠释、不从美学的角度去呈现,现实就将是不完整的,是缺乏意义和语言美感的。同时,任何一个虚构的世界都是从现实中孕育的,并反哺现实。卡佛不仅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还有那么点象征主义的味道:他作品中出现的很多小物件都具有比喻义。至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当然了,它几乎涵盖了都柏林生活的每一个侧面。正因如此,游客们可以在都柏林尽情享受“尤利西斯之旅”。我一直觉得,我们所有作家都在做两件事:重新想象现实、书写现实;将幻想拉向现实,拉向人间。我的书究竟想表现什么?庆幸的是,我并不知道答案:我写作正是为了找到它。

  原载《外滩画报》(译 金薇)

  《世纪旅人》读后感(六):爱情还是婚姻——索菲的选择

  〈世纪旅人〉中的索菲,用他父亲的话形容“是个很出色的孩子,很有性格和苛求,很有特点”,令独自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自豪又担心。

  汉斯第一次见到她,就“突然感到一种要赞扬她或者逃跑出去的紧迫感”。

  他帮她父亲找到“很迷人而有个性”这样的字眼来描绘自已的女儿。

  汉斯参加她举办的沙龙时,观察到她“沉着而麻利,站着为大家上茶,走近哪位客人身边,或者在客厅中穿梭来往,好像在照看一台织布机的各个部位。她是聚谈会低调的中心,是协调人,负责听讲、提建议、为他人的话语作注脚、寻找各种看法之间的联系、让冲突降温、鼓励别人回应,她总能提出恰逢时宜的观点或者有启发性的问题。”

  “索菲是那么容光焕发、快乐,如此行动洒脱自如,让汉斯叹为观止,他便痴痴地站在拱廊里久久地注视着她。”

  这些描写让我想起《飘》里的斯佳丽,《唐顿庄园》里的大表姐。

  这样一位美丽的小姐,当然值得拥有一份好姻缘。所以,作者在小说开头就暴露,她已与漫游堡望族之子鲁迪订有婚约并婚期在即。

  索菲呢?她清楚地意识到“女人们经常把爱情和期待混为一谈”,“反正不爱任何男人,干脆嫁给一个有钱而可亲的人”,“我不爱鲁迪,但鲁迪年轻有魅力而且爱我,所以从未反对过婚礼”。

  当她初遇汉斯时,只是“冲他扬了扬眉毛,以示招呼”,面无表情地回答了汉斯因为紧张脱口而出的傻话,但后来“她还是注意到了汉斯的长头发以及他说话时喜欢捋开额前头发的样子。”

  可见,即使在后来汉斯频繁参与沙龙,和她产生了如磁铁般的相互吸引后,索菲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把爱情放在第一位,她游刃有余地周旋于汉斯和鲁迪之间。她的理智甚至获得了一直忧心忡忡的父亲的信任,他相信索菲可以保持事情一切顺利。

  直到,直到她与汉斯有了肌肤之亲床第缠绵,她依然觉得可以同时拥有汉斯的爱情和鲁迪的婚姻。当汉斯发现她并非第一次时,她说“在你的惊讶持续之时,我的宝贝啊,你要尽量好好保守这个秘密,因为在好家庭和下层合适的情人中,我的名声一直是完美无暇的。”她只不过把汉斯当作和既往曾有过的情人一样,一起在贵族的婚姻之外来一场“床上的革命”而矣。

  我相信转变是从汉斯邀请她到客栈一起参与翻译诗歌的工作开始的。在客栈的那些下午,他们ML和翻译。他们的身体是如此的水乳交融;他们的心灵是如此的接近与互通,他们对诗歌对文学是如此的观点一致和拥有共鸣。他们彼些探索,相互欣赏,越来越趋向浑然一体。

  终于,终于,索菲在不与父亲商量,也不知会汉斯的情况下,经过一个通宵的熬夜思考,她独自作出决定,向鲁迪发出了延迟婚礼的通信。“她不确定自已该做些什么,但是她非常清楚自已想做什么。她也不谋求什么永恒,她只想要多一点点时间。”我想这是索菲选择爱情比婚姻重要的第一个转折点。就像后来在争执中汉斯所说的,索菲“为了自已的幸福”推迟了婚期。

  所以随着书页往后一张张翻去,索菲终于向鲁迪坦白她和汉斯的爱情后,她“某种意义上,感到放松了”。在她的内心,爱情终于完全战胜了捆绑着未来、家庭经济和对父亲责任的婚姻。

  尽管未婚夫强烈表示仍然爱她,愿意与她从头来过,但索菲清楚地知道“自已从未这样尊敬过鲁迪,也从未爱过他”。

  索菲只爱汉斯。

  索菲追随自已的内心,在爱情和婚姻之间,选择了爱情。

  《世纪旅人》读后感(七):站在时间的缺口上,赴一场冬日之约(编辑手记)

  身为西班牙语学习者,每与人聊起西语界各路文学奖,总带着点小众的痴迷心,如数家珍。早在上学的年纪里,到了一年中某个特定的时候,班里总有些消息灵通的小伙伴,撩开嗓子宣布自己得到的第一手消息,言语中带着滚烫的兴奋,自豪地摆摆手,仿佛这个作家与自己是老相识一场。那个时候,笔记本电脑刚刚普及,我们只能巴巴地与外教“约书”,待寒暑假结束时,这些书就零零总总地排在小图书馆的书架上了。不过,原版书往往价格颇高,因此我们能够窥到的也只是冰山的小塔尖而已。许多新兴作家的名字于我始终只是个符号,更多的时候只能对着长长的获奖名单望洋兴叹。我们在心里默念书名,幻想书中可能发生的故事——《世纪旅人》便是这其中的一本。

  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出版社工作。不曾想,这部接连斩获西班牙两项顶级大奖(2009年丰泉小说奖、2010年文学批评奖)的作品,竟真的从欧洲那一端飞入了我的工作计划中。这位阿根廷年轻作家也仿佛突然间有了轮廓,从那个空泛的符号中走出来,与我切切相见。这可真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大部头”(novelón):足足有544页!不过,这类小说往往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们叙事宏大、情节紧凑,让人沉浸其中,一口气读下去酣畅无比,且余味十足,末了还常常让人拍案而起,发出“怎么不再多写几章呢!”的感慨。

  带着好奇与期待,我翻开第一篇章。

  这是一部奇特而富于想象力的长篇小说,散发着浓浓的文化韵味,作者足足花费了五年半时间写就,将历史、幻想、爱情、侦探小说等等元素揉在一处。小说的背景设定在19世纪初德国一座虚构的小镇:神秘旅人汉斯于一个冬夜来到这座位于普鲁士和萨克森之间漂移不定的城市,本想着歇宿一夜,便继续赶路前往德绍,但这座城里却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牵绊住他匆匆前行的脚步,永远地改变了他旅行和生活的轨迹。

  它同时是一部向古典文学致敬的后现代小说,沙龙场面富丽堂皇、典雅精致,上流社会聚集一堂,抱膝长谈,历数史上流誉千载的文学大家(歌德,塞万提斯,克维多,贡戈拉,施莱格尔兄弟,克里蒂安•德•特鲁瓦,诺瓦利斯,席勒,海涅,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夏多布里昂,洛佩•德•维加,卡尔德隆……);它当然也是一场宏阔思维论战的碰撞,与会者们谈天论地,各抒己见,话题包罗万象(宪法,革命,教会,移民,民族性,妇女解放……),用21世纪的眼光回望19世纪,新旧思想激荡碰撞,可谓妙趣横生。

  要将这样一部叙事宏伟的西语作品译成中文,自然成了一项挑战。不仅如此,书中大量出现德语、法语、甚至拉丁语,更使其变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译者徐蕾老师倾心倾力排除万难,经过与北外各语种老师的反复确认,这才有了眼前这部笔酣墨饱的《世纪旅人》中译本。

  拿到译稿后,编辑的过程也可谓一波三折。调整版式、三审三校自不用说,仅是封面设计就让我们大伤脑筋。由于这本书信息覆盖面极广,想要从中提炼意向也变得尤为困难。封面被三次整体推翻,设计师两易其人,小改更是不计其数。待最终封面得以定稿,时间已历过春夏秋冬,从2012年底流转到了2014年初。当我们把封面定稿提交作者审阅时,安德烈斯•纽曼本人大呼“超出了他的想象”,并“非常期待亲手摸到实体书的感觉”。能够最终做出与小说整体风格气质相吻合的封面,我想,既是作者、译者,也是出版者最本真的期望。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这本书的过程中,与作者安德烈斯•纽曼的交流非常愉快。文案定稿后,我将所有信息译成西班牙语征询他的意见,他针对每一部分(腰封文字、作者介绍、封底文字等)一一给予考量和修改,这使得全书呈现的信息更加全面、准确。此外,秉着严谨的态度,作者提供了原版书的勘误表供我们比对,还热心地发来他于丰泉奖颁奖礼上的致辞,供我们附于文后。最可爱的是,作者本人还捎来几张近照(事实上,网上作者的其他照片也同样英气逼人),所以现在呈现在腰封上的就是由作者本人亲自挑选的美照哦。

  我们常常自问,究竟什么是旅行的意义?是为了逃避现有的生活,逃离思念,还是为了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开始?最好的道路,是带你走回出发点的路,还是让你忘掉出发点的道路?时间滑过旅行者的皮肤,汉斯经历了一场扑到直觉里、不计后果的爱,然后重新找到了路。“心之所在,便是家园,无论身在何方”。就让21世纪的我们随神秘旅人汉斯,从时间的缺口处出发,去往19世纪,体验一场穿越平行时空的丰赡文化之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世纪旅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