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18 21: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精选10篇

  《通往奴役之路》是一本由哈耶克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24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一):通往奴役之路

  大凡一种事物一旦走向极端 那么它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1956年,轰轰烈烈社会主义改造在国家机器的运作下漂亮的完成了 私有资产收为国有 公有制伴随着计划经济在神州大地扎根 似乎成千上万抛头颅 洒热血前辈们为之奋斗愿望真实的展现 呵 现实弄人 当人们以最大的热情真挚的感情坚定信念为心中的理想付出时 现实却朝着截然相反的方向在加速前进 当然 人都有历史的局限性 我们只是对过去了如指掌 而对进程中的历史却茫然无知 谁又能知道它的轨迹将朝向何方

  私人剥削者虽然消失了 但剥削却没有 只不过主人却换做了国家革命者允诺的自由也只是空头支票 因为计划与自由天生就是一对矛盾体 自由之所以可贵 在于它的选择权 你可以选择你的雇主 你可以追求更高的工资 大学 你可以选择自己专业 毕业 你可以选择自己想从事的工作 但这 在计划经济里是不行的 如果国家是一部机器 那么计划经济要求你做的就是一颗合格的螺丝钉 一颗没有自己的思考 只有服从 没有选择 只有接受 没有疑惑 至始至终都坚定不移 在这样的环境下 人不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 而是一个工具 一个数字 一个沉默符号

  我们常洋洋自豪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大事优点 却又有多少人能看到它背后的粗放式的投资 极端的浪费 极低的效率 倘若想缔造一个经济发展奇迹 只要降低工人的工资使他们不至饿死 再给工厂下达高的任务指标 不就行了。难道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吗 NO

  没有经济自由就没有政治自由 社会主义乌托邦注定是一条通往被奴役的道路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复杂句式好多,好长的定语,看得好痛苦

  懒得看别人的书评了。直接写自己的。

  1.国家社会主义,纳粹,社会主义,计划

  2.计划必然导致的悲剧,人和人之间,组织和组织间利益的不可调和,不择手段的人更容易得到领导地位

  3.应该制定促进竞争(进步)的东西,而不是计划进步

  4.我自己的感觉,这种对经济或者政治的看法,与生态系统的一些观念一致。太复杂的东西似乎不该人为控制太多。因为总有一些意想不到事情发生。比如想要保护一个动物结果却造成物种入侵,使其他动物灭绝。

  另外,我很好奇作者对转基因什么态度?基因是不是也可以算是复杂的东西,但是从杂交到诱导突变到转基因,人为的控制一直存在

  5.自由及竞争的会给一些表明看起来不是很擅长某个工作的人提供一个机会,只要他愿意付出一定代价(比如相对低的工资),但是最低工资或者官方指定工资,会让这些人失去这个机会。也就是看上去残酷的竞争,实际上是在保护弱者的自由。

  6.不清楚译者序提到的,和进化什么的矛盾是什么?

  7.很强调英国人自由主义传统,是不是有些民族主义?

  8.法制的概念,对国家权力的约束

  9.按照书中,如果一个人只需做到遵守法律,那么这个人是自由的。他可以按照良好的法律推测他的行为会导致的结果。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中国人岂不是很有自由的意识?(市场经济的意识?)

  .评论怎样可以不发到新鲜事中?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三):存在争议的不止是自由,更是东西方不同价值取向

  “自由”一词的翻译最早来源于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由于日文的音译不够准确,福泽谕吉将英语的“freedom”和“liberty”翻译成中国《后汉书》里的自由。

  然而,中国古书里的“自由”仅表示“按照自己意愿行动”,达不到原文境界。不过,在教育程度不高的明治时代,福泽谕吉的做法不失为聪明权宜之计。他这个脑力劳动成果后来也被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所摘取。以这种阐释来推演,中国人的“自由”简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只不过对自由的理解永远停留在《后汉书》。

  以此,中国人对于“自由主义”也大多存在误解。“自由主义”的英文名词是“liberalism”,与之相对应的自由是“liberty”,并非人们所熟悉的“freedom”。“liberty”侧重权利特别是个人权利。从这个角度,“liberty”好比树根,“freedom”则是树干和枝叶。也许正由于这个缘故,“liberty”多用于学术上,而“freedom”就比较“亲民”,使用范围宽广得多。

  明确了东西方“自由主义”含义差别,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哈耶克能够将自由主义描述的令人信服

  总的来说,哈耶克的自由主义与法治思想密切相关。哈耶克认为,在同一个社会中,人的自由意味着基本的权利不受侵犯,即在既定的法规条目中,在保证有效竞争的前提下,人有权根据自身的愿望和诉求来理性的做出选择而不受干涉。(这与人们古典经济学所强调的自由放任政策明显区别,哈耶克的自由主义不反对政策的制定,但强调制定后的强执行力)

  与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相对的,一个集体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或社会,其特征之一就是集体的意志高于个人的意志。我们为什么需要集体主义,或者说,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集体主义成为英国思想界主要讨论对象?一个比较明晰的答案是集体主义能够节省成本,让力量集中起来朝共同的目标前进的过程更有效率。

  哈耶克并不否认集体主义确实能够有惊人的力量,事实上,哈耶克承认在战争自然灾害来临之时,集体主义对于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在短时间内确实是最有效率的。但是哈耶克认为,这种立足于单一目标的社会制度与西方的价值体系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

  由于集权主义在社会上确立了一个单一的目标,拥有决定任何个人命运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且在全社会建立起了为共同的目标献身的氛围,那么凡是与共同的目标相违背的个人的愿景和兴趣,都将受到整个群体的打压和制定计划者的镇压(由此参照文革时期,红卫兵对于自然科学届的迫害)。然而多样化的目标和价值体系将会更有利于关于真理的讨论和应用,这自古以来就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即使在社会权利分配的初始阶段,人们能够完全理性的将权力届分给集体和个人,这种理想的状态并不是稳定的状态。权力一旦集中于制定单一目标的少数群体手中,制定计划的统治阶级必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大对于权利的控制。权力的集中能够让共同目标的实现更具效率,但由于出现了制定目标的群体和权力的执行者在这一社会中重合的现象,这一阶级的地位变得无可撼动,他们必将从各个方面搜罗剩余权利,最终构成哈耶克所预言的“社会主义=极权社会”。古代中国的发展从秦始皇开始所一直奉行的集权制度在以后更迭的朝代中变本加厉,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社会变得稳如磐石和僵化,并没有创新和发展的动力,与同时期的西方各国形成了对比。

  至于因为我们奉行自由主义而产生的效率损失,哈耶克将其定义为自由的代价。亦或者说,我们为整个社会的多样性所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在短期内可能是一种损失,但在长期的情况下,将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众所周知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一个显著差别是人的大脑更加的重并复杂,在刚开始进化时,人为了供养大脑所付出的能量代价相较于选择将能量集中于牙齿骨骼和肌肉上的老虎狮子而言更大,所以在短期的竞争力也比较弱。但一旦人类懂得利用复杂的大脑来与其他的人类建立关系和组织,人变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霸主,无惧于身体更加完美的野兽。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类似风险投资,一旦成功,与之相较的代价都是九牛一毛。

  拉回现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这本书在东方,在中国是否具有普世价值。

  设想一下小明的家住在一带一路必须经过的地方,小明对于这所房子具有无比的热爱,因为他在这里娶妻生子平安幸福的过了一辈子,他对于房子的效用是500。现在有铁路要经过小明的家,政府给每个住户每平方米50万的价格要求住户搬迁,从政府那里拿拆迁款带给小明的效用是400。小明选择作为一个钉子户不搬迁。从政府的角度考量,一旦小明不搬迁,政府将耗费50亿元来修改线路,并且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经过的每辆电车都会多消耗费用

  一个理性的政府或者建筑公司经过权衡得失的情况下,决定给小明多一份的拆迁款500万来弥补小明的效用损失。经过商讨,小明同意了搬迁,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结局

  哈耶克认为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相对于社会主义个人权利的主观化和即时变更性,自由主义更具有客观和理性,对于给定的条件更加一视同仁。自由主义的政府选择修改线路,而社会主义的政府选择给小明500万。

  显然两国政府的财务支出在当期会有较大的差异,在自由主义政府的当期财务报告上应该用红字大大的表明“借:自由的代价——50亿元”。

  这可能在一些人来讲是笑话,或者感叹于不值得。但这就是西方的与东方截然不同价值取向。这就是哈耶克所捍卫的自由主义。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尽管哈耶克的自由主义逻辑通顺且注重问题的本质,但其在现今的中国恐怕缺乏合适的生存土壤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四):个人主义之殇

  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无疑给我开拓另外一种思考问题的途径,或者说它让我重新审视我所建立的三观,并进行斧正。这本书我只看了一半,但后来我发现自己已经不能从中获取新的知识,所以阅读至此,写一篇短文纪念。

  恰好昨天看一篇关于青年文化的论文气质提到中国青年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冲突。《通》全书所围绕中心正是当时英国日薄西山的个人主义与日渐茁壮的社会主义的对比。

  个人主义,按我的理解是,充分尊重个体,追求个人的觉醒、自由和权利。哈耶克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抨击集体经济尤其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简单说来,“计划经济”是将社会资源集中管理并分配,其过程取决于计划者的意图。那么计划者在计划时便必须面面俱到,然而个人必定是尤其局限性的,难以做到长期的完美,而且计划者的理想并非能够满足所有人,计划最终可能导致多数人的妥协和理想背离。另外,计划经济带来的集中规模优势,在短期看来是极具效益的,但长期发展会导致创新和分配的障碍

  经济上的限制事实上已经剥夺了公民的选择权,集体主义正是如此来削弱个人自由从而达到专权的目的。而集体主义会更多提出所谓“公平”的原则,但本身它是自相矛盾的。按计划分配不可避免有些权衡取舍。而自由主义提倡在一套完整的规范下自由竞争,这将有利于创新和发展,在分配方面也确保每个人公平的机会。

  我认为至此可至,而后讲的民主、法治、保障等只是一系列材料上的填充和完善,并我新意。在中国这个自古集体主义、家长制的国度,如今是社会主义当权。但社会主义导致的不公以及国家内部矛盾深化,我以为是当前的主要问题。这肯定会引起政府采取相关改良措施。个人主义能否在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个人以为还有所保留,至少需要进行一些“本土化”的改造。

  然而思潮必定是决定国家未来运命的。诚如哈耶克所说,“如果从长远考虑,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那么,从短期着眼,我们就是我们所创造的观念的俘虏”。如今中国国民的情绪不得不说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如果开历史的倒车,引起相似的浩劫,这对中国的发展也是沉重打击。不公、贪腐以及对自由限制生出的肿瘤,不连根清除,势必会把政府拖向膏肓。

  下一步,我将看民主,当然这是后话。下半部书我将在了解完民主后继续看,立此为据。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五):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重读《通往奴役之路》

  《通往奴役之路》是哈耶克的经典之作。他曾获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贡献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界,这本书为他赢得了全球性声誉。此书成稿于1943年,当时社会主义思潮风靡欧美发达国家,许多知识分子崇尚社会主义,“社会正义”“收入平等”和“就业保障”成为理想目标,“铲除私有制”和“推行计划经济”被认为是必要的手段。哈耶克曾亲历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并目睹希特勒上台,认定法西斯统治与社会主义者鼓吹的“舆论一致”“全民族最高利益”“个体服从集体”等价值观有密切的联系。他在政府干预、社会主义的经济后果、社会结构的发展等领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所有的集体主义社会,从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到斯大林的共产主义,最终都迈向专制极权。因为实行中央计划的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小团体(统治阶级)决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发放,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和自由价格机制,这个小团体无从得知正确的情报,因此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来分配资源和产品。对于经济计划在实践上的不同意见、加上中央计划者在分配物资上的不断失败,最后将导致计划经济用高压的强迫力量以维持计划的实行。而社会大众会感觉计划的失败是因为国家权力不够、无法有效推行目标所造成 的,这样的感觉会使大众投票支持中央集权, 并会支持那些可以让计划付诸实现的“强人”攫取政治权力。经过一连串演化后,一个国家将会无可避免地转变为极权主义。“通往奴役之路”代表了国家进行中央计划的开端,随着自由市场制度的瓦解,所有个人的经济自由和人身自由都将化为乌有。

  哈耶克在1943年已经洞见到,苏联和纳粹德国等国早已在“通往奴役之路”上了,而当时许多民主国家也准备重蹈覆辙。《通往奴役之路》论证道:计划经济不仅是没有效率的,也必然是不自由的;如果个人只是计划人员实现其计划的工具,就不可能存在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对于政治自由和经济效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就法理学的视野而言,《通往奴役之路》从古典自由主义立场出发,允许适度的政府活动,但仅限于符合法治概念的那些活动形式。这些制度只能是“自发生长的秩序”,而不能是人为设计的结果。良好的社会不是简单地依赖于在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框架内追求私利,相反,它应依赖于一套复杂的法律、道义传统和行为规则的框架,这套框架的特点应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和认同。

  该书第五章《民主与计划》、第六章《计划与法治》及第十章《为什么最坏者当政》,对法律人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民主与计划》一章中,哈耶克写道,集体主义的共同特征,是为了一个明确有社会目标而精心构筑的社会劳动者组织。他们与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不同,都想组织整个社会及其资源达到这个单一目标,但是议会未必会在具体计划上达成一致。民主的议会在执行人民授权方面的无能为力,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对民主制度的不满。人们相信,要让计划落实,管理必须交由“专家”——常设的官员或独立自主的机构掌握……所以,社会主义政府必定不会过分地受制于民主程序。这样,授权意味着赋予某些当局权力,使其能运用法律力量作出实质上专断的决定。而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一种保障国内安定和个人自由的实用手段。民主的控制可能会防止权力变得专断,但并非仅仅有民主的控制就能做到这一点。

  在《计划与法治》一章中,哈耶克开宗明义:区分自由国家与专制国家的标准是,前者遵循法治原则。法治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这种规则使得一个人能预见当局会怎样使用它的强制权力,以此来规划自己的个人事务。虽然法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自由,但是在法治之下,却防止了政府采取特别的行动来破坏个人的努力。但是,集体主义的经济计划必定要与法治背道而驰,最终由某个人的观点来决定哪些人的利益更重要。政府计划得越多,对于个人的计划就变得越困难。计划必然要涉及对不同的人的具体需要以有意识的差别对待,它必须通过法律来规定,这实际上回到身份统治的局面,由此而来的是,在法律面前的形式平等,和政府有意识地致力于实质平等是相冲突的,任何旨在实际公平分配的重大理想的政策,必定会导致法治的破坏——要为不同的人产生同样的结果,必须给予他们不同的待遇。有意思的是,社会主义者和纳粹党人常常反对纯粹形式上的公平,总是要求法律的社会化,攻击司法独立。事实上,要使法治生效,应当有一个没有例外地适用的规则,只要规则能够普遍实施,至于规则的内容如何倒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规则使我们能够正确地预测别人的行动。正如康德所言:“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当计划扩大时,把立法权授权给若干部门也变得稀松平常,因此,法治就包含有限制立法范围的意思。政府的强制权力只能在事先由法律限定的情况下,按照可以预先知道的方式被行使。

  如果民主制度决定了一项任务,而这项任务又必定要运用不能根据定则加以指导的权力时,它必定会变成专断的权力。

  通过赋予政府以无限制的权力,可以把最专断的统治合法化;并且一个民主制度就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建立起一种可以想象得到的最完全的专制政治来。

  《为什么最坏者当政》一章里再次明确,集体主义制度有两个主要特征:首先要有一个整个集团共同接受的目标体系,另外还要为了达到目的而给集团最大限度的权力和压倒一切的愿望。哪里存在一个凌驾一切的共同目标,哪里就没有任何一般的道德或规则的容身之地,因为对一个社会的共同目标的追求,可以无限制的忽略任何个人的任何权利和价值。因此,首先必须无保留地委身于领导者本人,此外最要紧的是完全没有原则、不择手段,这样才能到达权力的顶峰。

  哈耶克深信:“我们选择的自由,就一个竞争社会而言,依赖于这样的事实,若某人拒绝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可以转而与另一人谈判。但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垄断了我们命脉的权威,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他的仁慈了。”哈耶克认定,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将丧失一项最宝贵的权利--自由思想的权利。

  在第十一章里,哈耶克进一步论述说:“那推动人类思想发展的原动力,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转,并不在于每个社会成员是否有能力思考和写作,而在于每一种观点或判断是否可以被人们批评。只要不同意见不受压制,总会有人站出来怀疑和探究那些支配着同时代人思想的观点,并以新的观点投入到辩论和宣传中,去经受考验。”哈耶克认为这种知识积累过程和思想发展过程是不可能被“计划”或“组织”出来的。“认为人类心灵应当有意识地控制它自己的发展,这种观点是混乱的……当我们试图控制它的时候,我们仅仅是在为它套上枷锁,并迟早会引致思维的呆滞与推理能力的衰退。”

  最后,我想引用荷尔德林的警句来结束此文: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六):“總是使一個國家變成人間地獄的原因,恰恰是人們試圖將其變成天堂”

  “總是使一個國家變成人間地獄的原因,恰恰是人們試圖將其變成天堂”,計劃社會只會讓得勢的人才能致富,然後把所有問題都轉換成政治問題,這樣階級的固化會更嚴重,“計劃當局讓許多經濟計劃得以實施的唯一手段是越來越多的人員與貨物流動限制”

  全球經濟一體化是個不可抗拒的趨勢,限制貨物和人員流動反而會使國家越來越窮,自由主義也有計劃,但是它的計劃是鼓勵和引導自由競爭,而計劃主義是管理與控制。

  自由主義追求的是每個人都有其私人領域,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但是幸不幸福要看你自己;但是計劃主義是像全體幸福,這是烏托邦式的理想,每個人幸福的含義都不一樣的,這樣又怎麼實現呢?

  這本書好就好在你看完之後可以反省下自己國家的制度究竟是怎樣的。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七):笔记

  1. 经济自由是其他自由选择的根本或者说底线。

  刚刚经济独立的小孩子最有体会了。能自己挣钱,并且自己决定钱花在哪里是最最基本的自由之一。你可以花钱去打炮,旅游,买车,泡女人。没有了经济的独立自由,这一切都是扯淡。

  2. 民主制度才能保障自由。

  民主的本质是各个利益的讨论权衡。在这种体制下,才能具有自由的灵活度,一切都好商量,一切生意、规则都好商量。有什么不能好好谈的呢?

  3. 法治才能保障自由。

  尚不存在完全公平合理的法制。(还是宇宙里就不存在这种法律?)重要的是法律的公开透明,而且是在民主商议下得出的。人人知道规则是什么就做到了相对公正。

  4. 计划体制所诉求的公平,是不可能达到的。

  倘若需要权威去分配,则必然存在道德偏好,则必然存在优先排序。比如要是我是这个权威,我就会把面包优先给漂亮性感的女人。

  5. Communist a variation of Fascism

  绝对的权利则绝对地导致腐败。杰明胖子说的好:“Those who would give up Essential Liberty to purchase a little Temporary Safety, deserve neither Liberty nor Safety. ”

  6. 预言欧共体的必然性

  1945年有这个预见很不简单。但矛盾的是哈耶克本人又反对这种一体化的经济协调。有什么理由让英国的空客客机减产以保证波兰山区的居民用得起石油?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八):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圣经中的这句话道出了人类历史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人物不同,时间不同,但情节却竟然地相似。

  哈耶克在出版这本书是在1944年,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成立,他他也没来过我国。但他却似乎非常清楚我们的未来。在本书中哈耶克通过一系列的缜密地论证证明,有一条路,那条路是通往被奴役的“康庄大道”。

  因为日光之下没有什么新事,哈耶克生活的欧洲在中世界就曾是教皇集权,临近的苏联在集权后进行了改天换地的大动作。这两面镜子照出了集权带来的后果。哈耶克为我们擦亮了镜子。

  今天我们当然也在这条路上走着呢,并且慢慢走习惯了,走麻木了,甚至觉得走得挺舒服的。请不要忘记,让你知道什么,让你知道多少,你拥有什么,你拥有多少,是在别人手中操控着呢。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九):忧伤而愤怒的小书

  (已发表于11月份《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

  1

  纳粹党长长的黑名单早就列好了,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上台后,这份黑名单马上变成了抓捕名单。纳粹党要将它痛恨的政治对手、共产主义者、社会民主党以及犹太人一网打尽。1938年,德国又吞并了奥地利。进军维也纳的当晚,纳粹党人带枪冲进了米瑟斯(Ludwig von Mises)的住宅,没收了他的图书、文件和手稿,但是没有抓到他本人。政治嗅觉灵敏的米瑟斯之前已离开了奥地利,还提醒了他的很多学生趁早远走高飞,哈耶克(F. A. Hayek)便是其中之一。

  哈耶克于1931年来到英国。英法对德宣战后,他写信给英国政府,要求担任对德语国家的宣传工作,但是被礼貌而坚定地拒绝了。哈耶克对此十分愤懑,却也无可奈何,只好继续治学。但这次不愉快的经历最后却被证明是件好事——他在二战期间研究知识分子史,正是在此过程中,衍生出了《通往奴役之路》这本书。

  2

  从一开始书稿被好几家出版社拒绝,多番折腾后才有一家英国出版社很不情愿地印了2000本,到后来多次加印仍然在很多书店卖断了货,把出版社忙得焦头烂额——《通往奴役之路》是出版史上罕见的畅销非虚构类学术书籍。

  但在当时的评论界和学术界,此书却引来了很多攻击。《纽约时报》的书评不无嘲讽意味地说,这真是一本“忧伤而愤怒的小书”。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写信给哈耶克,作为终生论敌,他矜持地称赞这是本“伟大的书”,说他自己“从道德和哲学角度上差不多同意整本书的意见”,也就是说,在经济学角度上基本全部不同意。英国著名哲学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就说得比较尖刻了,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我还在读哈耶克博士那本糟糕的书。”

  3

  这本书和米瑟斯1922年出版的《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学的分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后者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很多分析对哈耶克影响深远。但问题是,在近500页的篇幅里,米瑟斯始终没有对“社会主义”这一名词作出明确的定义,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疏漏。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在一开始也延续了这个失误,好在他后来发现,有必要说清楚,在各种“社会主义”层出不穷的二十世纪,他所批判的“社会主义”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在1976年版的序言里他写道,书里批判的是“把一切生产收归国有,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以瑞典为代表的国家实行的那种“通过征税手段重新分配收入,实行福利制”的社会主义。哈耶克并不反对所有政府干预经济政策,他说:“维持竞争也并非与广泛的社会服务制度不兼容,只要这种服务的组织所采取的方法不至于在很大范围内使竞争失效。”也就是说,在不影响自由竞争的前提下,社会主义的某些部分是可取的。

  所以哈耶克版本的自由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扬弃”,吸收了其合理成分。米瑟斯则是个激进的古典自由主义者,他几乎将社会主义制度全盘否定,包括制定最低工资法,允许工人成立工会等实际上后来拯救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米瑟斯矫枉过正了,所以最后连哈耶克都反过来斥责昔日恩师“太过理性”,是“反动分子”。

  4

  马克思(Karl Marx)是一个伟大的病情分析家,却不是一个好的药剂师。他对古典资本主义病情的诊断极其精准,但开出的社会主义药方却广受诟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是注重理性,多采用抽象、思辨的形式的德国哲学。这种大陆唯理论哲学的长处是能用严密的逻辑分析现有数据,总结规律,却往往因为喜欢以一己之力构筑未来的社会模式而误入歧途。

  比如马克思,他构思了一个生产数据由社会占有、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存在,政治意义上的国家消亡的社会主义制度,英国经验派的继承人霍布豪斯(L.T.Hobhouse)很早就对其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批判:“建立乌托邦并不是社会学的良好方法,这个乌托邦对自由、运动和发展准备不足。另外要说的是,社会主义者要把他的理想引进实际讨论领域,就不应该设计一项制度来整个替代我们目前的种种安排,而是应该精心制定一个原则,借这个原则来指导统治家在工业结构中纠正弊病、发扬优点的实际工作。”

  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根据教条来强行建构社会秩序,后者则注重经验,在有效的法律制度框架下寻求渐进改良。前者认为在一个至高目标下牺牲个人利益是高尚的行为(希特勒自杀前的遗书中说:“为完成我们建立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需要数百年时间并需要每一个人永远将共同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后者则始终把个人的自由和幸福放在首位。在对待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哈耶克坚定地站在英国传统的自由主义和经验派这边。有趣的是,当时有很多英国学者反而是倾向社会主义的,所以有人说,哈耶克“比英国人还英国人。”

  被广泛误解的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恰恰是那些对自由保持警惕的人,恰恰是那些主张对自由施加限制的人。比如密尔(John Stuart Mill)说:“爱国者的目标就在于,对于统治者所施用于群体的权利应当受限制,这个限制就是自由。”霍布豪斯说得更明白:“普遍自由的第一个限制是一定程度的普遍限制。没有这种限制,有些人可能自由,另一些人却不自由。”自由主义者赞美自由,但很清楚自由的危险性;德国纳粹主义者和苏联社会主义者贬低自由,但却对有些人拥有过度自由这一致命危险不闻不问。

  国家社会主义要求对经济生产进行计划,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将大权交到某些人手里,这样巨大的、不受限制的自由永远只有一种结果——阿克顿勋爵(Lord Acton)对此做出了经典性总结:“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计划经济要能正常运行,只能寄希望于领导人既英明果断又大公无私,人民的这种期望,又极易被利用,滑向个人崇拜。

  哈耶克认为,德国纳粹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国家社会主义。这两个国家都以最高目标的幻影说服人民放弃个人权利,都以平等的名义让决策者垄断财富和权力,都以偷换自由、民主等词语核心概念的方法扭曲语言,控制人从行动到思想的方方面面——就像《1984》里说的那样 “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

  5

  把纳粹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同,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首先,社会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在德国可是难友。另外,在当时对哈耶克进行庇护的英国,知识界和政府的主流也青睐国家社会主义。所以《通往奴役之路》的出版实际上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的。

  因而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在于其学术成就,还在于它代表着一种激动人心的道德力量:真正的知识分子,只站在真理这边,即使真理不属于自己的祖国,即使这意味着要忤逆恩师,即使可能因此被彻底孤立,成为人民公敌。“知识分子”不仅是一个头衔,更意味着一种责任——知识分子必须站在个人立场,以独立研究为基础,对公共问题进行清醒的批判。

  哈耶克虽年少成名,但在凯恩斯主义和社会主义大行其道的年代,却反而因此招致无尽非议。他们那一代自由主义者大多郁郁不得志,四处流亡。米瑟斯一生凄凉,哈耶克好在寿命长,至少看到了自己的理论再被重视的那天。1974年,他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尹敏志 2010-9-15

  (F.A.Hayek <The Road to Serfdo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7-3-15,国内无好的中文译本)

  (米瑟斯(《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学的分析》,王建民等译,中国社科,2008-5-1)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十):当范跑跑撞上民主墙

  前些日子无聊浏览网页,在新浪首页上瞥见这么一个标题,陆天明说要把范美忠钉在耻辱柱上,当时脑袋就嗡地一下,原来是一只苍蝇从我耳朵边飞走了。陆天明这个人我是知道的,写过很多反腐倡廉的书,人也生得一脸正气,非常像一面国徽,正因为这样,范美忠这个名字顺势也在我脑子中过了一下,时间短到也就两三秒的事,因为我的注意力转眼就被一幅火辣的美女图吸引跑了。

  然后就见到了铺天盖地般的关于范跑跑的批判,才知道原来美忠就是跑跑,这样的事情近来发生了很多,就是举国上下对着一个人大喷口水,这阵势活脱脱就像村头刚宰了一头老母猪,谁要是不去分碗热腾腾的猪肉那就是谁的损失。刚看见全国人民的劲头,比如有人就要范跑跑以死谢罪,还有人要刨了范家的祖坟,我还以为这个范跑跑一定是抱着谁家的孩子下井了,或者最起码也是在逃跑途中顺脚踢坏了几个祖国的花朵,详细地看了看才了解,原来这个范跑跑只是跑,纯跑,他只是甩开膀子奋力地跑,只是满头大汗如痴如醉地跑,只是浑身散架也在所不惜地跑,他跑啊跑的,跑得日头都不忍心晒他羞答答地沉了,跑得地震只能追在他后面干瞪眼,跑得连路边的老乡都要关切地向他道一句同志辛苦了,跑得全国人民都看不下去只能轻轻地骂他,他这个人儿啊,跑起来就是这样不惜力。

  我可以理解全国人民的怨气,这样的一位跑步健将,连神行太保见了他也要自叹不如,连赤兔马也要让他三分,这样的一位妙人出现在灾区,简直就像从天而降的一台悍马车,如果他当时把全班的学生扛在肩上,夹在腋下,带着他们一起跑,如果他不是过分追求速度,适当地加点重量,沿途背上几个难民,那么今天的范跑跑,一定不是那个人人唾弃的倒霉鬼,那么今天的范跑跑,一定会成为民族的跑跑甚至是世界的跑跑。可惜范跑跑一定是跑昏了头,他忘记了自己不是在奥运赛场上,也不是光荣的火炬手,在他玩命奔跑时眼前掠过的不是欢呼雀跃的人群,而是山雨欲来和天塌地陷,在撞线的那一刻,他忘记了在他身后掩埋的同胞和学生,忘记了洋溢在他周围的过剩的荷尔蒙,他像冠军一样向全国人民挥手,夸夸其谈,他的因过分奔跑而严重缺氧的头在尚未散去的黑云下无比像个核桃。

  关于范跑跑的讨论已经被说得太多了,开始这只是一个关于君子与小人的故事,直到教育部给出了一个结论,撤销范老师的从教资格,整场大戏似乎应该因此而尘埃落定,小人得到了惩罚,正义得到了伸张,善良的人得到了快感。可是就在这一刻,本该如释重负的人们似乎更加疑惑起来,很多人发现自己的信仰和人生观不自觉地产生了错位,本来坚信自然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人,发现他痛骂的范跑跑捍卫的无非是同他一样的生命权,本来自封为左派并对社会改革持激进态度的人,却发现他因为替范跑跑说了两句话而被斥责成了右派,本来信仰民主的人,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并没有那么民主,本来信守道德的人,在与范跑跑换位思考之后,发现自己竟成了位民主斗士。在这一刻,范跑跑像柄利刃跑进了很多人的胸口,划开条缝,看你的心到底是黑的还是白的。

  关于民主与专制的讨论,似乎从上个世纪开始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只是在范跑跑事件以前,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曾发觉这种讨论与自身有多大关系,也从不曾听到过这两种声音居然离自己的心如此接近,试想一下,如果哈耶克和马尔库塞就在我们的身边,那么他们中的前者一定会说,范跑跑没有错,错的是撤销了他从教资格的政府部门,这开启了一条通往奴役之路,而后者一定会强烈地反对吧。如果说现在我们倡导的是和谐社会,而范跑跑无疑就是飞进和谐社会中的一只苍蝇,那么问题又出来了,何为和谐社会,我们的和谐社会,究竟是要把所有不和谐的东西赶出去,或者说要向所有不和谐穷追猛打,使之同化为和谐的,还是要容许这只不和谐的苍蝇存在,因为能宽容对待不和谐的社会才是真正和谐的。

  除却这纸教师资格的撤销令,约翰密尔在他的《论自由》中说过,当社会本身是暴君时,就是说,当社会作为集体而凌驾于构成它的各别个人时,它的肆虐手段并不限于通过其政治机构做出的措施,对于得势舆论和得势感想的暴虐,对于社会要借以行政处罚之外的办法来将它自己的观念当作行为准则来强加于所见不同的人,以束缚任何和它的方式不相协调的个性的发展,这种社会暴虐比许多政治压迫更可怕,因为它虽不常以极端刑罚为后盾,却使人们有更少的逃避方法,这是由于它奴役到灵魂本身。当我看到今天的新浪首页上,央视的张羽苦口婆心地劝大家停止谩骂,并使用了那句耳熟能详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时,我却只看到这篇文章激起了更大的骂声,骂人当然仅仅是一种表层的表达方式,千篇一律,不外乎那三字真经和它的变种,但联想到范跑跑之前的事情,王石也被这么骂过,直到他一次次出来道歉为止,两者看似性质不同,但最后的结果却无比地相似,屈服,或者被惩罚,泪水会迷了人的眼,也会哽咽住人的喉咙,隐藏在这直白的脏话背后的,是在强大的国家舆论导向中,渐渐丧失的个人话语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