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死神的精确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死神的精确度》的读后感10篇

2018-03-01 20: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死神的精确度》的读后感10篇

  《死神的精确度》是一本由[日] 伊坂幸太郎著作,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35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神的精确度》读后感(一):关乎生死观,理发、音乐雨天

  受早前一些事情的触动,对死亡一直没有完全释怀。偶然在一朋友的书堆里看到了这本书,抱着想缓释内心、转移注意目的,借来把这本书扫完了。 全书情节构思很巧妙语言也有一分俏皮。只是老实说不够喜欢这种白描式的笔法,诸多都是蜻蜓点水。仔细想,这也许暗合了千叶平淡心境。读罢看伊坂幸太郎的履历,竟发现是学法出身。我想颇有人文情怀的伊坂当年在学习各种法律案例时一定少不了对死刑评判的内心拷问吧。文字是面与自己对话镜子,到底谁该去死,大抵“精确度”就是从这份思考中脱出的雏形。阅读更是面镜子,读别人更是在读自己。全书通篇虽是在谈死,其实是在讲人该如何活。二次翻书,当我把前后出现的一些关键词串起来,竟勾起了自己的很多思考。 1 理发 首先,小说讨论的死都是指意外死亡。全书其实一共写了七个濒死之人,只不过第一个人完全是作为引子,借以较为自然地引入死神的身份。这一序言性人物职业是一个剃头店老板,值得琢磨的是最后一个故事“死神vs老妪”里的老妇人(即恋爱故事里的女主人公)也是位理发师,前后呼应的特殊职业身份让我读出了作者关于生死观的一个隐喻。其间的观点我国的命理观有些许的相近之处。 在我们出生时,按照先天体质(玄学里还会考虑生辰八字)会有一个大概固定的寿数,也叫大限。大限至,则寿终正寝。如果把地球比作一颗人头,凡人就像是万千的头发。长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脱落。但是考虑到协调世界的平衡,如人口环境,命盘的操盘者(如果真有此人)就会判给一部分人意外死亡。头发也如此,定期也需要修剪,而操盘手就像是理发师。将这个隐喻发挥到极致的该属桌别林的《大独裁者》,有个镜头是理发师手握剃刀在旋转的地球仪上滑动,一副野心勃勃的嘴脸。 让一部分人先于寿限而死,这一点很像电影《雪国列车》和《王牌特工:特工学院》里的剧情。关于此类的讨论太多了,马尔萨斯就认为战争疾病是天然地遏制人口的手段相比之下,小说里的千叶大权在握,虽然并不热爱这份工作,但徐徐透出的悲悯之情,已经让人颇感温暖了。六个故事涵盖很多,其实很难把百态人生概括成一条箴言。刻意地说,大概是活出自己,用爱、信和感恩积极地指引、填充生命。 2 音乐 这是千叶贯穿始终钟爱的东西。音乐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是人思想的一种载体,它隐含了创作者的人生体验,并引起感同身受的聆听者的共鸣。其间的情感基调,可以折射出创作者和共鸣者是怎样地活着,想怎样活着。人性虽然复杂,但死神抓住音乐,就抓住了最真实的人性和灵魂本身。有趣的是,把黑道道义看得比生命还重的藤田,就喜欢米克贾格尔的Rocks off这类音乐,因为他也一样想做个有着一骨子傻劲却又很酷的成年人;而含蓄但都内心炽热的那对相恋者,尤其是荻原,则钟爱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这类的古典音乐,优雅感伤,如微风又如暴风雨,乐曲是无词的,并不用直接的形式内容传达,也与不愿先用外表吸引异性的荻原相符;很自然,冲动的不羁少年森冈,属于他的就是摇滚。 而沉浸在悲痛仇恨里的田村聪江夫妇就没有什么主基调音乐,他们似乎是六个故事里让我觉得最可悲的一个。因为他们的生命里似乎恨早已吞噬了爱,他们的坚韧并不是对信念坚持、对初心追逐,却是一种对不愿接受的事实的死磕,当然还包括那位警察。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恰如一面镜子,照出我们曾经背弃的理想。最终,我们得以与自己的灵魂握手言和,继而并肩作战。这种能让内心为之热泪盈眶的东西,才能真正证明我们曾经活过,这也恰是生命最有斑斓的地方,否则,一切都将是虚无,一如书封的暗蓝色,一如森冈口中的幻灭感。难怪千叶自己就说,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里,最美的要数音乐。某种意义上讲,藤田也好,荻原也好,他们的精神生命已经经由音乐得以表达,并得以永生,所以死对他们而言其实并不重要,千叶也就判之一“可”了。罗素曾经有句话:高尚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我想,喜欢听音乐的人是可爱的,因为他们的灵魂深处柔软而布满爱,他们面对生死是从容的。 3 雨天 最让我豁然开朗的是最后一个故事。的确,说到人生,压轴的故事果然还是要人生路走得最长的老人去讲。其实“雨人”千叶何尝不是也在最后得到了救赎。 很难去牵强地讲为何伊坂会安排千叶每次出场都遇到雨。大抵千叶读出了生命的短暂无常,感到自己的身份注定带给人的是不愉快。但不论如何,千叶已经习惯了自己出场就逢雨的安排。我们可以把此称为命,就像《功夫熊猫》里master 乌龟说“There is no accident(凡事皆有定数)”。巧合的是英文中weather和whether是同音,天气天然就是不确定的。在第一个故事里,不敢去争取的接线员完全依靠硬币选择。而老妇人的有趣之处在于,她想去赌一把。因为她相信定数之外,总有一些你无法掌控,也许就会出现一份惊喜,而生命的微妙也在于此。 结果就真的出现了大晴天。书中是这样描绘的: “看!” 回过头来的老妇人的身后, 是一片我从未见过的广阔青天。 老妇人带着因为过于震惊而失语的我走到了海边。 沙滩虽然因为连日来的雨而依旧湿漉漉的, 却并浚有泥泞到让人无法行走的地步。我站在海边眺望着海面, 不由感叹道: “好蓝啊!” 我仰望着头顶上空, 是一片清澄的宽广蓝色, 没有半片云, 天空绵延不绝——“好辽阔!” 老妇人站在我身旁,拼命抑制着笑意: “‘一穿就透的蓝天’也是很不错的一种形容呢:”说着将双手抱在胸前, “不知道最早是谁先说的。” “就这么静静地凝望着,感觉自己会溶化进去呢。”我陶醉在那片广谋的蓝色之中。头顶是一片无限辽阔、也深也浅的蓝色天空,眼前是一片波澜起伏的大海,海天相连,使我感觉到一种似乎要把我给吞噬进去的摄人气势,从而丧失了远近距离感。 “漂亮吧?” 我静静地站着,闭上双眼,我想要拥抱这一整片天空。 其实活着的另一种意义还在于,时刻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命中下一刻的新奇美好。在我看来,生命有两层意义,其一是实现自己的使命,这份使命来自于天赋与初心,这一过程让我们厚重,我们随之收获的是一种付出后的快乐,即便过程是苦的;另一层则是用心感受美,不错过生命中的每一份新奇,这一过程让我们变得轻松而有灵性,不论在什么境遇下,我们总可以笑的出来。当两种东西融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平常心。所以当千叶问老妇人(也恰是相恋故事里的女主角)怎么看待死时,她才会孕大含深地说: 人都有一死。 写到这里,我也终于释然了。似乎各种发散地强加了很多自己的解读,但还是止不住地联想,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还有姜昕《潘多拉》里唱的“有希望就不会害怕”。不过,让我最共鸣的似乎是这样一句话,是一个被视为蠢钝的人说的: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

  《死神的精确度》读后感(二):死前会不会遗憾

  这本书讨论的就一个事:死之前你会感到人生有遗憾吗?

  其实论题材说,不算新。对主人性格而言,他性格也不算新奇。我想,几段故事,可以算是作者的一次“娱乐写作”。每段故事中,都会闪现比较新的东西。有的可能角色人物,有的可能是推理角度,有的可能是打打温情牌等。可以算是作者的一次全面的尝试。

  不论怎么说,人都是在走向死亡。而死亡前倒数7天的故事,能看到命运轨迹是如何走向终点的。观者自然会感到一阵揪心,或比当事人有着更多关于遗憾的思考。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是死,是活,在故事中最终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死前得到了哪些东西。至少在死神的帮助下,他们都看到了生命末日到来之前自己人生轨迹上的不一样景色

  《死神的精确度》读后感(三):天使都在图书馆,死神都在CD店

  一直以来,我对第一人称的小说都不太感兴趣原因是这样的小说太容易写了,作者的代入感太强,很容易在结构和剧情上发生混乱。除了“我”以外的人物,往往都刻画的太过浅薄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用日记随笔形式展现的小说,虽说也是第一人称,但是有这时间的推进,结构很清晰,像《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和《恶意》。或者以“非人类”的视角剖析人性,自然不缺乏创新与深度,像《我是猫》和这本《死神的精准度》。

  死神的工作是对被选中的人类进行为期一周的调查,调查结束,如果提交的报告结果是“可”,该调查对象的死亡就会得到执行。没人知道或在乎是以怎样的条件来挑选对象。死神们做着一成不变的重复性工作,甚至搞不清整个体运行原理,也毫无去理解的兴趣。就是如此不清不楚的,决定了低等生物生死存亡。我又一次想起了《三体》中的歌者,发射二向箔的漫不经心和死神上交“可”的报告如出一辙

  六个关于死亡的小故事,看完却格外暖心。调查员死神千叶看似冷漠循规蹈矩,却是为数不多认真工作的死神。他虽然对人间一切事物都没有兴趣,却热爱音乐,憎恨塞车。经常面无表情的脑补人类的对话,却直率的可爱。

  侠义的黑道大哥,逃亡的杀人犯,单恋的帅哥销售员,海边理发店的老妇人,暴风雪中的复仇者,无一幸免的被千叶盖上了“可”的标签自卑消沉的接线员是一个特例,而她终究也会死去。只是自杀和病死并不是死神的工作范围

  以死神的视角,似乎只是一两个月内的例行公事,却在人类的世界跨越了几十年。死亡是最渺小的事,却是谁都无法逃离的注定,人类却为了这样那样的事再浪费着生命。【人类对金钱有着令人不可思议执念。明明有着比金钱贵重无数倍的音乐,他们却偏偏肯为了金钱几乎可以做任何事。】在死神看来,这样的人类是多么无可救药。偶尔却还能碰到几个有意思的人类,为了似乎对他们重于生命的事情死去,比如侠义,比如爱情

  同名电影是由金城武主演的(其实看小说的时候很难带入),事隔7年后第二部《死神的浮力》口碑却不是很好。大概时间的跨度让作者伊坂幸太郎对死亡的态度有所变化谨慎恐惧都会影响创作,反而抑制了年轻创意,同样的配方,味道却不一样了。

  《死神的精确度》读后感(四):人世如此奇妙

  日本作家的著作并没有拜读很多,但是每每读完一本,都会默默的在心里手动点赞。日本的男性作家,哪怕是擅长推理的男性作家,貌似都能用非常温柔细腻平滑的文字慢慢道出一个又一个故事。波澜不惊之下,总是在最后时刻让人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比如《解忧杂货铺》《孤独小说家》又或者是这本《死神的精确度》。

  以一位来世间工作的死神的角度,记录了他的6个工作,亦是6个故事。在死亡前七天与当事人接触,完成最后调查形成最终结论。一个“可”字,就会在第八天见证当事人的离去

  化名千叶的死神,认真对待每一个7天,虽然他总说只是贪图世间音乐的美妙,虽然他总是抱怨情报室的不尽责,虽然每次当天给出“可”的答案时,得到的回复永远都是“我猜也是”,他仍尽心参与进每个当事人的生活。

  除了可以看到人生转机的藤木一慧之外,千叶都给了可的回复。而除了“死神与爱神”描述了第八天的经过,其他的都没有道破最后的结局,有的甚至并不清楚千叶的结论。

  总是会让人思考很多,为什么再明明知道即将赴心中期盼已久的第一次约会的前一天让荻原离去?森岗和深律之间究竟是怎样的情谊

  真的需要再读一遍,好好思考。

  更多精彩就在:

  微信公众号:mrsdong2016

  微博:言小妞er

  《死神的精确度》读后感(五):当年的笔记 (2010 08 02)

  死神的精度,是电影的名字,电影还给配了个英文的名字SWEET RAIN 大概是想海外发行的时候能方便些的缘故

  WEET RAIN 说的是千叶,治愈系的死神。

  千叶执行任务的时候,总是雨天,他从来没见过晴空,还算契合的名字。

  可是这个名字,却和内容,没有太多的关联,在我看来是这样。

  连百分之五十的胜率都不来眷顾 的藤木一惠,最终因为之前积聚的那些运气逆转了自己的命运,我是这么认为的!而且她好像是唯一一个明确对千叶强调“真想死”这样意愿的角色。

  藤田是个贯彻“侠义”理念的黑道份子。那个奉命前来监视的阿久津,其实也是个“侠义”的男人!这个故事,有种气概:)

  暴风雪中的死神,终于不辜负“推理类”的归档,无处不散发着本格小说的格调,雪夜的山庄,失联的小世界,不断出现的死者……还有故事中非常明显的提示,猜凶手?没兴趣,看到那句话的时候就能会心地笑~ 更关心的,是故事的本体,是千叶的举止,原来这个时候我已经被伊坂幸太郎控制,任由他牵着鼻子。

  荻原的存在,让人觉得不真实,也许市侩的人,很难理解这样的事情,抱歉。虽然觉得角色有点不切实际,不过期间描述的温馨情谊,却透着真实,还很诚挚。

  森冈的故事,让人有点 “我猜到了开头,却估不到结局”的味道,也许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去揣测剧情,所有的揣测在答案揭晓之前,都会显得乏味无趣。这本小说不需要你去判断,只是安静地聆听就好,我就是那个甘愿被牵着鼻子走的家伙,揣测剧情,并不能给我带来满足感,安静听伊坂说,才是正道!

  朝美的一生,历经风雨,最终,她才能如此豁达。

  稚嫩的千叶,磕磕绊绊,末了,雨过 而至 天晴……

  《死神的精确度》读后感(六):《死神的精确度》——生与死,皆是成全

  对中国人来说,谈论生死是一件很忌讳的事,我们下意识里并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踏入那神秘的未知领域。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是矛盾的——既渴望永生不死,又明白无疑地知道人终有大限之期。所以就算谈论起这个忌讳的话题,也是遮遮掩掩,大多数时候都努力避免去思考生与死的问题。

  《死神的精确度》却让我们直面生与死。

  作者伊坂幸太郎的态度无疑是洒脱的,从一开始,他就坦诚地与读者交流生与死的问题,故事主人公便是一位死神。死神千叶的任务,是对选中的人进行考察,用“可”还是“放行”决定他们的生死。被选中的人,有遭到骚扰的客服部小姐、秉持侠义的黑道分子、老来丧子的母亲、初坠爱河的年轻人、杀了人的叛逆青年和看透浮华的老婆婆。千叶在与他们相处的一周里完成工作。

  作者用六个短篇讲述考察期发生的事,以富有哲理的对白,让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透射出不同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如同拼图一般,把这个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拼凑在一起,最后留给读者的,是关于人生的反思和回味。既然生命必定有终点,那如何度过有限的生命,如何面对生与死?伊坂笔下的死神不再是旁观者,他因工作不由自主地介入人类生活,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

  有人曾说,我们渴望建功立业,是因为我们畏惧死亡。“可”代表死亡,而“放行”代表生存。而生命过得是否充实而圆满,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成全了自己一贯的梦想,是否在生命尽头、死亡将至的时刻,不会感到遗憾。小说中的死神,也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判定“可”或者“放行”。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命可说是千疮百孔的苹果。执念、信仰、爱情、甚至仇恨,都有可能成为维系人生命的基石。可现实往往是,执念无法消弭昔日的伤痕,而仇恨也不能抹平之前的痛苦。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尽全力去实现心中的目标,所有被选中、被死神考察的人都有自己的未竟之事,无论是报仇、恋爱、功成名就,还是找寻自我、锄强扶弱、团聚亲人。他们不知自己大限将近,仍能积极地去做生命中想完成的事情,或许这就是伊坂想要表达的人生态度:我们需要被成全,然后才能坦然走向死亡。

  又或者,死亡本身就是一种成全。人与人的生命历程不尽相同,或许你的生命是大路货,而别人的生命则是艺术品。但最可惜的并非生命的不够高贵,而是生命并非圆满,出师未捷,便是没有句点的遗憾。所以死神所做的,即是为已经圆满的生命适时地划上句点,或是放手让不圆满的生命成全他们应当实现的梦想。

  死神可爱,或说死亡本没有那么让人恐惧。爱好音乐的死神,似乎对同好网开一面,又在某种程度上超然于普通人:他的手触碰到人类,人类便会缩短阳寿一年;即使受到再大打击,也不会感到疼痛。伊坂的巧妙构思,便是用音乐赋予死神人性色彩,又用死神身体上的超然特征令其无法完全进入尘世生活。这便是死神的精确度,对人类保持半介入的状态,刻意维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探寻人生,决定“可”或者“放行”,本来无法做到精确;但死神千叶的站位,却不近也不远,正好能俯视一切芸芸众生,又能参悟世间百态。有些时候,决定“可”或“放行”的是硬币,然而,死神心里早已计算出了准确答案。

  《死神的精确度》读后感(七):“可”还是“放行”

  “我”是一个工作的时候总会遭遇恶劣天气,从来没有见过晴天的死神。

  “我”是一个喜欢在工作之余躲在CD店听音乐的死神。

  “我”是个对人类所作所为一直表示不解的死神。

  “我”就是这样一个死神,在和“我”的目标接触的7天后,在报告书上写下“可”或“放行”来决定目标的死或生。虽然“我”给人的印象是冷冰冰的,对什么都非常淡定或者说不关心,但是却是在众多死神中,极少数的会认真调查自己的目标后再提交报告的死神。

  所谓的精确度,或许就是指“我”的报告的正确性吧。全书共由6个故事组成,然而几乎前面几个故事都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常见的所谓“给读者想象空间”这种惯用伎俩而已。然而我错了。在最后一则故事里,伊坂幸太郎把前面那些空白结局的故事都给出了一个填补。

  于是这个死神的世界,完整了。

  我最喜欢的一段,也是我在看到这个死神没见到过晴天这个设定的时候就猜到的一段,那就是天空的放晴。

  最初我还以为会是在书的结尾,会出现什么“他看向天空,不知道什么时候雨已经停了,此时一片晴朗”这样的话。嘛,要是他真那么写了,这本书就算烂尾了吧。

  在最后一个故事里,那位老婆婆想跟死神打个赌,指着被窗帘盖住看不到外面的窗口说

  “我觉得已经放晴了。”

  “为什么这么觉得?”

  “因为我觉得今天放晴也不错。”

  死神根本不相信,因为只要有他在,天空永远会是在下雨。然而,当老太太刷拉地拉开了窗帘的时候,窗外,是一片“我”从来没见过的广阔青天。

  陶醉在这片青空下的“我”看到老太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皱纹挂在眼角,嘴角温婉地笑着。“我”问她为什么笑的时候,她说“好耀眼啊,太阳。”

  于是“我”说了一句整本书里我最喜欢的话“人类在感觉到耀眼和笑的时候,表情很接近呢。”

  老太太说“是这样呢,真要说的话,没准意义也差不多。”

  “意义?”

  “耀眼的意义和喜悦的意义,没准很接近。”

  ..............

  很久没被感动过了。

  这几天我的心情也就跟文中死神遇到的天气一样,一直是阴霾的,灰蒙蒙的,乌云密布的。然而读完这本书,伴随着老太太最后一句“真的,好耀眼呀......”我的心情居然也跟着豁然开朗起来。文字真是有着神奇的力量啊~而且整本书每个故事都可以说给人有很多启示,毕竟讲述的都是濒临死亡的故事。

  在死神的眼里,人得死亡根本不值得一提,然而对其身边的人来说,人的死去却是意味着痛苦和难受。用原文来说就是“天上有太阳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没什么特别的对吧?但是,太阳却是很重要的吧?我觉得死亡跟这个也差不多,虽然不特别,但对周围的人来说,却是件悲伤而重大的事。”

  这些在古川朝美身上简直是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10岁的时候,父亲出车祸逝去,20多岁的时候第一次喜欢上的人死去了,30岁结了婚然而丈夫在婚后四年出车祸死去,生了两个儿子然而却遭遇落雷被劈死了一个。然而纵使是这般悲惨的人生,她却能在垂暮之年,用一种轻快的语气对眼前身为死神的男人叙述出来。

  她说“说什么幸与不幸,不到临死,是不知道的。”

  “活着的时候真的是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喜一阵忧一阵的也都只是徒劳,不到被钉到棺材里的那一刻,没人知道还会发生点什么事哦”

  所以在这番曲折的人生之后,她终于深刻明白了“人终有一死。”于是她静静地在一个靠海的地方开了一间理发店,静静地过着平淡而愉快的生活。

  “人活着的大部分时间都算不上在生活,不过是虚度光阴而已。”

  纵使一个人的生命已经濒临终结,然而如果活的精彩的话,依然比那些碌碌无为一辈子的人更有价值吧!

  正如书中第四个故事里的荻原先生,明明因为得了癌症只剩下一年的光阴,但是他却能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然后以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古川朝美。尽管他死去了,然而当读到跨越了50年后,古川朝美依旧穿着那件当初饱含荻原心意的衣服时,我明白了,荻原依然活着呢~

  或许人都有一死,所以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一定要在生前去完成自己喜欢的、想做的、梦想的事!在对自己的想法犹豫不绝的时候,试着想下吧,如果七天后自己就要告别人世,那么你是做还是不做?

  除此之外,我还想说的是,一定要珍惜自己生命。自暴自弃是绝对不允许的!《所罗门之犬》里,间宫老师说自己最讨厌犹大,但不是因为他背叛了耶稣,而是在耶稣复活的那天他自殺了。自殺就意味着逃避!明明对未来会发生什么都不知道就去悲观的预想实在是太傻了!

  如果说能够拥有在这个世界继续存在的机会,无论怎样都该紧紧抓住的吧!古川朝美即便经历这般不平衡的人生,然而当得知自己即将要死去的时候,她还是半开玩笑的希望用打赌的方式为自己赢取生的希望。再多的痛苦,再多的悲伤,都有成为过去的可能啊!然而一时的冲动却会把这可能性彻底粉碎,最后什么也换不回。

  说你想活下去吧!对生命表现的更积极些吧!如果有个死神此时正在你身边对你进行考察,我希望你能用犹如太阳般耀眼的生的渴望,去让他在最后的报告书上写下“放行”!

  《死神的精确度》读后感(八):冷眼旁观

  六个故事,看到第三个的时候,我还一直再羡慕“死神”这个身份,单纯地羡慕。但到第四个的时候,我开始为身为人类而感到“丢人”,慢慢地,这种感觉升级为对千叶的“讨厌”。

  我们努力地生活,身边的死神却在冷眼旁观。

  我们认为的一切重要与不重要,在死神眼中不是不值一提,而是可笑。

  你在表达咬牙切齿的憎恨,或无限的幸福时,死神的内心只是在倒数四期。

  这样的体会让我渐渐看轻自己的生活,看轻曾经重视的事情。

  讨厌他一直重复的那句“反正也是‘可’吧”

  讨厌他一直轻描淡写的表情。

  讨厌他对人类的一切一无所知却还乱发评论的态度。

  讨厌他事不关己地说的那些话——那些话深深刺中内心。

  为什么人类做什么事情都要征得别人的同意呢?

  为什么人类那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呢?

  为什么……为什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概也只有局外人的千叶看得懂我们,而被人看穿毕竟不是件开心的事,所以我小心地戒备,并且讨厌这个死神。

  《死神的精确度》读后感(九):有爱的伊坂 无爱的死神

  有豆友说开始对伊坂的文风产生了腻味的情绪,在接连看完伊坂的五部作品之后,我也开始对伊坂的独特文风产生的些许免疫,虽然《华丽人生》作为即将要看的第六部作品,已经在卓越发货,但是,我还是果断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我好胆小):一个月后再看!

  现在不少编辑为了卖书,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腰封能写多耸动,就写多耸动,于是,我就被忽悠去买了一本万城目学的轻小说作品《鹿男》,结果倒尽胃口。怎么会突然说道《鹿男》?哦,我穿越了几秒,其实是怨念难平!腰封什么的最讨厌了!当初是把此书当推理看的,所以看到最后连个所谓的诡谜都没有,三字经就开始连珠炮似的满街跑了。

  《死神的精确度》没有什么惊人的诡计,平均水平都算不上,一如既往的小哲理,小温馨,小小小小小,诸多小人物的小生活小感悟就对了。

  原本在看完《奥杜邦的祈祷》之后就知道,伊坂绝非用诡计取胜,所以此后从来没有对诡计的设计抱有任何期待,完全是冲着那直上云霄的独特文法和气贯长虹的才情灵气,才一部接着一部看下去的。

  可是,可是,这部作品的确是让我有些许的失望,或许是开始腻味了吧,也或许是真的没有任何称道之处,的确平庸。

  《死神的精确度》读后感(十):“死神”的话

  “人类实在是疑心病很重的动物,就怕自己被当成傻瓜,却又容易上当,真是无药可救。”

  “比起死亡,我更害怕失败。”

  “顺带提一句,我确信‘塞车’是人类发明的最多余最丑恶的东西,是与‘音乐’相反的另一个极端。这玩意儿居然至今都没被消灭,实在是不可思议。”

  “明明有着比金钱贵重无数倍的音乐,他们却偏偏肯为了金钱做几乎任何事。”

  “为什么人类说什么话总希望得到他人的同意呢?”

  “我试着说些听上去好像很贴心,实际却毫无意义的套话。这种空话通常经常运用在无话可说的时候,是人类惯用的伎俩。”

  “说到底,没有什么比人类的解释更不可信的了。”

  “人类总是这样,明明各自都感到不安与害怕,却怎么都不肯拿出实际有效的改善措施。”

  “人活着的大部分时间都算不上在生活,不过是虚度光阴而已。”

  “一直依赖着的人实际上是个胆小鬼,或者信任的英雄实际上却是个擅长搞阴谋的奸诈小人,或者身边的同伴实际上是敌人,等等,碰到这种事情,人类就会感到幻灭,进而感到痛苦。如果是动物的话,大概就不会这样吧?”

  “为什么人类连自己的事情都不知道?”

  “人类走在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永远都是嗨哟嗨哟的。”

  “人类会因为产生幻灭感而痛苦。”

  “准确地说,是音乐可以拯救人类以外的事物。”

  “人类不是最擅长这种无聊的一念之差吗?”

  “人类皆有一死。”

  “人类在感觉到耀眼和笑的时候,表情很接近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