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明朝那些事儿(柒):大结局》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明朝那些事儿(柒):大结局》读后感10篇

2018-03-02 21: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明朝那些事儿(柒):大结局》读后感10篇

  《明朝那些事儿(柒):大结局》是一本由当年明月著作,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24 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朝那些事儿(柒):大结局》读后感(一):真事

  看完了,十天左右。

  书是看完了,然后呢?最近总是会问这个问题

  过程是最能让人体深刻的?看着看着想的没那么多,甚至看第五本以后,发现小说似的看的。到第七本知道态度出问题了。这是发生在我今天走的这片土地上的事情啊!几百年的时间冲刷走的不光是一些文明气息和前人留下的经验

  佩服杨继盛,喜欢杨涟,喜欢王守仁。喜欢太多,讨厌太多。有种东西叫气节,他能让人苟且偷生几年只为了报仇。有有精神强大暴力无能为力。有太多人,以匹夫之身做出太多的传奇。虽然,连名字都留不下。打前面几个人得名字,甚至得一个个的打出来,不能智能输出。可能,真的很多人不知道。

  不断提醒自己,这些都是真的,有血有肉的活人。最后看见当年明月说到后期有点悲伤,因为历史总是残酷幽默的只是他而已。是啊,看到的一切东西,别人说的书上写的,跟我,都隔层厚厚的纱。不厚,但有时候永远都不会捅破,也可能永远都看不见纱。

  问问自己,知道什么是事实。也许当年明月告诉我们的是他眼中的历史。但真假是非,说不明白的,是吧?

  读史,让人明智。我是抱着这个目的看的,但是收获的更多不是智慧,而是不解。为什么好人不能办好事?为什么读书万卷却是个废柴?为什么奸臣总是当道?为什么权谋后门整人,从头到晚没断过?为什么,我更问自己。看书是为了成为满嘴仁义道德、满嘴理想和做自己吗?总以为有思想是个好事,其实我有的哪是思想!只是个念想罢了。可能,投其所好有用,是一个人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最有利渠道吧。当然,我也想这样。

  哎,挺好的一本书,但是我不知道我还有勇气毅力读第二遍么?要读,我想,我会慢慢的随手翻看。然后构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性的每一个人,是的,是每一个人。可能当年的英雄放在是杀人犯。但是我相信时事造人,英雄,总是适应环境的那一个。

  时间轴的不同,产生了太多的不同。我看的时候想,让过去就过去吧,历史就是历史。看看就行。可实际上呢,越来越想知道他们的生活的点点细节。没事,就这样吧。愿意看故事书,把这本当故事看。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看精神修养和道德什么的,把他们放上祭着。

  最严重的,就是让我很不相信记载的东西。孰真孰假的战争太多。而今天,正在发生。努力眼睛记录一下生活,然后默默的死去吧。

  我写不出相信未来,但是我会相信未来。相信气节和善。相信一个人做到的对了,连敌人都会尊重你。

  总感觉差点什么,也是,就这种胡言乱语自己都习惯很久了,是不是该改一改了?

  做皇帝做臣子,都是做人,做本分。遵守所谓的历史规则。为了所谓的利益。然后争取所谓的权利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坚持,坚持不住咬牙坚持。当失败都成为史诗,也比默默无闻强。虽然,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长城上求存在的时间长一点吗?

  努力相信自己和相信世界,迟到的公正,那就等着吧~~

  没的说了,有空多做点好事,做点想做的事吧。

  《明朝那些事儿(柒):大结局》读后感(二):明朝那页终于翻了过去

  在大结局出来之前,又复看了一遍四至六册。

  看的时候义愤填膺,这些个不是好人的好人,不似坏人的坏人。看到了当年如何抗击倭寇,抵御外侮;出兵朝鲜,打击日寇。也看到了那些文人的“轴”劲。

  这本书又颠覆了一些历史人物在我心中的印象,比如袁崇焕,比如崇祯,

  历史是某些人写的,当年明月岂图以最大能量来还原历史。让我与真实最近距离接触。清军是如何打仗如何入关,那些个汉奸又是怎样变成汉奸的。

  留了一章的篇幅给了徐霞客,那时候的驴友,还得是有钱有闲的人。

  后面有不少作者当年明月的感想,诸如:能改掉的,是缺点;不能改掉的,是弱点

  这书值得翻来覆去地看。

  《明朝那些事儿(柒):大结局》读后感(三):迎难而上以致不顾生死

  在我的心目中,有两种人可贵至极,一种是为理想可以默默无闻,乃至忍辱负重几十载,另一种则是面对酷刑不为所动骨头钢铁更硬。其实,两者都是为了某个信念,某个在别人看来是不切实际幻想,而自己却坚信不移地为理想奋斗

  这就是我眼中的理想主义者,虽然在今天这个词含有太多的调侃,挖苦甚至讽刺,但是我佩服之至。因为,成为理想主义者并不容易,光有理想,属于光动嘴皮子类型的,除了鄙视还是鄙视,光说不干比直接不说更无耻。真正的理想主义者需要为理想奋斗,哪怕遍体鳞伤,哪怕五马分尸,甚至比这更惨。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找到了这样的代表——杨涟,以及前面的铁铉和杨继盛。

  铁铉:抵抗南下的朱棣时,铁铉是将他看做叛乱者的,在大家伙一片服从的声音中,作为守卫济南的参政,铁铉硬是抗住了朱棣的软硬兼施威胁,最后让燕王不得不绕道而行。这显示的除了他的勇敢之外,还有智慧。燕王大兵压境,意欲大炮攻城之时,竟然在城墙上挂出了朱元璋的牌位,搞得朱棣一点脾气没有。燕王最终变成了明成祖,铁铉自然不会有好结果,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当年明月是这样叙述的:铁铉,割耳鼻后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朱棣问:“甘否?”铁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凌迟,杀其子。

  在别的版本中,还有这样的描述:铁铉见到朱棣后,骂不绝口,就是不下跪。朱棣想让他朝北,他就是不愿意。当时朱棣还吩咐左右,架起油锅把铁铉给炸了,大殿上顿时充满了焦煳气。朱棣怒道:活着叫你朝拜我你不肯,炸成骨头灰你也得朝拜我!太监急忙把铁铉的骨架用铁棒夹着令其转身,没承想此时油锅里一声爆响,热油从锅里飞溅出来,只烫得太监们嗷嗷乱叫,铁铉的骨架硬是没有转身!

  这里面有多大的真实性,不可考,但是铁铉威武不屈名声就这样留下来了,以至于现在济南的大明湖畔还有一座铁公词。铁铉不是山东人,但是山东人被这样的硬汉感动了。身为山东人,在济南求学四年,却不知道铁铉,着实不该。抽时间一定要重回济南,瞻仰一下这位真汉子

  杨继盛:当年明月称他为“明代第一硬汉”,是有道理的。放牛娃出身的他,选择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方式——死劾,来对抗当时最大的奸臣,也就是严嵩,而严嵩是一直想收买他的。当年明月这样写道“在很多情况下,弹劾是一种政治手段,而死劾,并非是简单的文书,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心,弹劾的结果是九死一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生命为赌注,冒死上劾,是为死劾。”

  严嵩的确不是杨继盛的仇人,但是杨继盛一直不是为个人恩仇而活的,他看不惯严嵩的所作所为,为那些冤死的黎民百姓感到气愤,为国家社稷感到忧虑,“以天下为己任者,是然!”于是他上书了,并没有奢望可以再活多久。

  在狱中,他的腿骨被打断了,开始恶化感染,但是“就在光亮洒入黑暗角落的那一刻,这位看守看见了一幕让他魂飞魄散、永生难忘可怕景象:杨继盛十分安静地坐在那里,他低着头,手中拿着一片破碎碗片,聚精会神地刮着腿上的肉,那里已经感染腐烂了。他没有麻药,也不用铁环,更没有塞嘴的白毛巾,只是带着一副平静表情,不停地刮着腐肉,碗片并不锋利,腐肉也不易割断,这是令人难以忍受剧烈疼痛,然后杨继盛没有发出一点声音。”这是当年明月在书中的话语,他感叹道:“在这个夜晚,单调的摩擦声回响在监房里,在寂静中诉说着这无与伦比的勇敢与刚强。”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只凭想象就能描绘出那个惨烈场景,而重要的是,这一切是杨继盛“自找”的。对抗严嵩,后果可想而知,杨继盛更加明白,但他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这就是气魄,因为他不允许任何人玷污他心中的净土,哪怕是十恶不赦如严嵩者,就为这,再难再险,也值!

  杨涟:杨继盛对抗的是严嵩,杨涟对抗的是更加恶毒的魏忠贤。老皇帝在弥留之际召见了他,把他看做托孤大臣,于是杨涟以死相报,实际上他也做到了这一点。敢在魏忠贤权倾朝野时上书弹劾,而且言辞犀利地列出了“二十四宗罪”,也只有杨涟敢这样做。果然,他被捕了,在狱中尝遍了各种刑法,包括用钢刷蘸上盐水刷肉直到“皮肉碎裂如丝”,包括锤击胸骨、布袋压身,包括铁钉贯耳,杨涟都没有死,直到铁钉贯头,杨涟终于走完了光辉一生

  他留下了一篇著名的文章:“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唯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当年明月称杨涟是个“纯粹的人”,认准了一件事就死不回头,而这件事就是以死相报国家。他做到了,而且做得这样完美。《明朝那些事儿》中,当年明月这样写道:

  这就是阴森恐怖的牢房里,肋骨尽碎的杨涟,在最为绝望时刻,写下的文字,每一个字,都闪烁着希望和光芒。拷打、折磨,毫无人性的酷刑,制服了他的身体,却没有征服他的意志。无论何时,他都坚持着自己的信念,那个他写在绝笔中的信念,那个崇高、光辉、唯一的信念:涟即身无完骨,尸供蛆蚁,原所甘心! 但愿国家强固,圣德刚明,海内长享太平之福。此痴愚念头,至死不改。

  他还这样说:“有人曾质问我,遍读史书如你,所见皆为帝王将相之家谱,有何意义?千年之下,可有一人,不求家财万贯,不求出将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以国家、以百姓为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视死如归?我答:曾有一人,不求钱财,不求富贵,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浑之气,万刃加身不改之志。 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

  以上三人,只是理想主义者的代表,一个很大的相同点就是:面对酷刑,他们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很坦然。这在我看来,实在佩服之至。甘于寂寞值得赞赏,勇对酷刑更加让晚辈钦佩。试问,假如再有敌人的铡刀摆在面前,有谁能像刘胡兰那样慷慨就义?或许有,但是我认为自己恐怕做不到。何况,铁铉、杨继盛和杨涟等,所受酷刑之甚强之百倍。

  和平年代,或者说是灾难没有降临到面前时,谁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抱负和口号,但是真正到了命运开始抉择之时,到了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需要抛弃一些东西乃至生命时,才是考验的关口。

  每当想起这些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心中的热血都像是要沸腾起来,这是真的勇士!

  《明朝那些事儿(柒):大结局》读后感(四):为什么都喜欢封那么多称号呢?

  “当年明月,副研究员,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心灵历史开创者”

  看到最后一个心灵历史开创者的时候,我被彻底的雷到了。

  明朝很好看,很有趣,对人物和心理的剖析挺有意思

  于是就成了心灵历史的开创者了?

  现在的出版商啊……真是让人无语,总是用些吓唬人的头衔来衬托书的价值,过了就让人反胃了。

  我的批评不针对当年明月,针对的是图书出版商们,不到之处欢迎拍砖。

  ……

  ……

  ……

  ……

  再说了,心灵史学的开创者明明是哈里谢顿嘛。

  谢顿在上。

  《明朝那些事儿(柒):大结局》读后感(五):明朝那些事,一段被忽略的精彩

  一口气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感动之余带有一丝遗憾

  和朋友聊起这本书,大家一致认为,明朝那段历史一直是被我们忽略的。对于这段历史的记忆只有那么一段和那么几件事,远远没有唐宋以及清朝来得深刻。我想原因在于我们这个阶段学习得历史课本对于这段历史的忽略,以及社会上的某种导向。

  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明朝从始到终就是个腐朽败落的朝代,而唐朝有开元盛世,宋朝有金庸笔下的大侠们,清朝有各种传说电视剧。似乎,民间对于明朝那些事不太感兴趣。而当年明月让我知道,原来朱元璋朱棣是个敬业到不要命的皇帝,原来现在的西方民主制度在我们的明朝就已经如此普遍(言官可以弹劾皇帝的任何事),原来明朝也有汉代那种“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的天朝威严,原来我们的火器也曾经那么厉害。可是,为什么官方与民间对明朝的这段历史不那么感兴趣,教科书上所言寥寥,民间也少有什么电视演绎。我想,也许是因为明朝的复杂性吧。

  纵观历史上的几个维系时间较长的朝代,那些开拓者们只有朱元璋的出身最为卑微人家不是什么割据一方的军阀就是部落首领,就连刘邦也是个地方小官,而朱重八时纯粹的穷苦人家的孩子不得已走上了造反这条道路。而明朝的繁荣和衰落和朱元璋的出身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虽严于吏治却造成腐败,虽试图集权却引发了文官时代,等等具体事宜当年明月已经在书中说得很明白,我也没有重复的必要。只是,那些历史对我们的现实指导意义。

  唐朝的李世民同志告诉我们“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从当年明月幽默简单的表述中,我看到的是中华民族强韧坚忍的性格特点,正如他所说的,虽然我们民族有着那么多的劣根性,可是我们的性格优点使我们的文明传承至今。这是大的方面,对于个人,我看到包容、坚持、忍耐、第一次接触了“知行合一”的魅力所在(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以及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重要性。我想,起码我是应该感谢当年明月的。

  而那一丝遗憾来源于全文的结尾,相比之前的大气磅礴,结尾确实是单薄了些。我怀疑,是不是作者为自己的下一部书埋下的包袱。

  《明朝那些事儿(柒):大结局》读后感(六):历史也可以这么写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

  在这本书中作者一如既往的用一种戏说的方式,来写书明朝在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前的最后的“演出”,用袁崇焕这个一直以来的民族英雄在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被送上了死刑台的事,慢慢掀开大明朝的动乱史,在书中当时明月告诉我们崇祯其实是个十分勤勉的皇帝大明朝最后在他手中灭亡时因为没钱,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无论如何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朝代更替时必然的,一个国家真正的灭亡则是一个朝代长久的累积的结果。

  作者用相对通俗的语言来讲一个朝代的历史向我们娓娓道来,也让人难以释手,如果教科书能变成这样的话,相信更多人会更有兴趣学习历史了,总之是一本很happy的书……

  《明朝那些事儿(柒):大结局》读后感(七):终结的⑦

  慢摇摇地把第七本书给看完了。我觉得崇祯是一个好皇帝,至少他把在北京能做好的事情都做好了,他想要挽救这个朝代,虽然最后没能改变历史的走向,但是他至少努力了。

  这学期选了一门反腐败,又结合看这套小说我了解的一切,我发现,中国更古至今未曾改变的贪污腐败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国家的大局,如果没有那些贪官污吏的存在,也许明朝就不会灭亡,不过历史的发展始终是先进代替落后的。优胜劣汰始终循环着。希望今天的中国能走上真正的先进的道路,祛除那些不好的。

  我希望

  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

  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希望光明时说的,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

  要坚信,我是一个勇敢的人。

  我要好好地活着

  《明朝那些事儿(柒):大结局》读后感(八):柒

  朱由校—朱由检

  明朝最后两个皇帝登场了,有意思的是,这两皇帝还是两兄弟。

  明熹宗朱由校,国号天启。天启年间,宦官掌权,朱由校就是个傀儡,魏忠贤执政天下,最后还是被明思宗崇祯干掉,魏忠贤还是太强势,死得其所。

  明末国家内忧外患,内有民军暴乱,外有清军侵犯。崇祯来的真不是时候,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只是明朝气数已尽,无力回天。

  忘不了崇祯在景山自缢,忘不了李自成败走北京,忘不了皇太极率领数万清军入关,忘不了万千将士为保卫家园拼死抗争,忘不了宦官当道扰乱朝纲,忘不了忠臣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忘不了天下多少双渴望和平的眼神。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

  1644年,朱由检在景山自缢。

  历经276年,16位皇帝,一个王朝就此终结。

  花了半个月看完了1-7,沉浸在大明王朝的梦境里,现在,梦醒了。

  最后把明朝十六位皇帝做个总结吧。

  1368-1398 洪武年间 明太祖朱元璋 开国皇帝好牛逼

  1398-1402 建文年间 明惠宗朱允炆 朱元璋长子朱标的次子 被自己的叔叔谋反,自己烧寝宫,失踪

  1402-1424 永乐年间 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四子 不是一个好人,但绝对是个好皇帝

  1424-1425 洪熙年间 明仁宗朱高炽 朱棣长子 老实人,好皇帝

  1425-1435 宣德年间 明宣宗朱瞻基 朱高炽长子 好皇帝

  1435-1449 正统年间 明英宗朱祁镇 朱瞻基长子 皇帝—俘虏—囚犯—皇帝

  1449-1457 景泰年间 明代宗朱祁钰 朱瞻基次子朱祁镇弟弟 夺了哥哥的皇位,度过心惊肉跳的八年

  1457-1464 天顺年间 明英宗朱祁镇 朱瞻基长子 皇位失而复得,是个好人,不是一个好皇帝

  1464-1487 成化年间 明宪宗朱见深 朱祁镇长子 不伦之恋,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人,懦弱

  1487-1505 弘治年间 明孝宗朱祐樘 朱见深第三子 好人好皇帝

  1505-1521 正德年间 明武宗朱厚照 朱祐樘次子 好玩昏庸荒唐

  1521-1566 嘉靖年间 明世宗朱厚熜 朱见深孙子朱厚照堂弟 聪明自私不上朝

  1566-1572 隆庆年间 明穆宗朱载垕 朱厚熜第三子 徒有虚名的皇位,老实人

  1572-1620 万历年间 明神宗朱翊钧 朱载垕第三子 继承爷爷的意志不上朝,炼金丹求永生

  1620-1620 泰昌年间 明光宗朱常洛 朱翊钧长子 在位仅仅一个月

  1621-1627 天启年间 明熹宗朱由校 朱常洛长子 宦官当道,傀儡

  1627-1644 崇祯年间 明思宗朱由检 朱常洛第五子 朱由校弟弟 想救国,气数已尽。

  《明朝那些事儿(柒):大结局》读后感(九):明朝帝国兴衰史

  读完《明朝这些事儿》全七本,简单地做点点评吧。

  以往的历史读物(除了《三国演义》),大多都是死板的,陈述性的,缺乏感情;或则歪曲历史,没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所以很少有人会有兴趣读那么一个朝代兴衰。然而《明朝这些事儿》却打破了这一现象,在客观地描述历史(至少目前看似如此)的同时,能运用现代幽默的语言来表述,并穿插了部分作者的情感,评论(感觉作者尽力少写了,但是时不时文字中还能反应出来),恰到好处。

  明朝是我看到(到目前为止)真正体现汉族精神的最后一个朝代。仁人志士,敢于对抗皇帝,勇敢无谓。而自从清朝开始的皇权威压,人们更不敢开口了,成为真正的奴仆了。民国时期,才慢慢开始解放人们的思想。然而官权思想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开。

  整个系列的书大多阐述的是皇帝,宦官,文臣,武将,还有后宫。明朝在他们的斗争中逐渐逐渐往前走。然后逐渐逐渐没落。

  写着,写着,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述什么了。

  想着,想着,觉得明朝那是那些无谓的人们能不畏自己的生死,将国家的利益(至少他们这么认为)放于自己的生命至上,多少让我有些感动过,钦佩。然后看看后来的清末民国军阀时期,又觉得底层的人们哪有那么高的觉悟,大多数都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为了让自己的小家庭过得好点。而国家其实只是掌握在那些有钱的,有权的,有军队的,人手里。并且,真正拿到最高权力的人往往是心已经冷的不能再冷的人的手里了。

  也许也只有如此,人才能适应如此的环境吧,颇感无奈。

  《明朝那些事儿(柒):大结局》读后感(十):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对畅销书向来怀有警惕心,总觉得排行榜上充斥着浮华造作、宣传营销、昙花一现的东西,大部分急功近利,小部分附庸风雅。总之对像我这样怀揣一颗装13心的伪文艺青年来说,看畅销书是一件跌份的事。所以,当《明朝那些事儿》占据了所有新华书店、火车站、天桥地摊、当当卓越畅销排行榜榜首的时候,我还没看。

  直到有一天晚上,百无聊赖,我在新浪读书上看了第一本,这一看,欲罢不能。后来机缘巧合,我居然到了出这本书的出版社工作。然后,昨天,我终于看完了大结局。大红的封面上煽情地写着“三年来最不舍的告别”,嗯,我没有追三年那么久,但这告别,还真的有些不舍。

  三年多了,排行榜上的书换了一轮又一轮,连于丹老师红极一时的《论语心得》也风光不再,《明朝那些事儿》还在畅销不衰,这是他应得的。第一本出版的时候,作者就红了,但接下来的几年,他保持着写作频率和水准,稳稳当当地出了接下来的六本。这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他没接商业广告,没上春晚,没去选秀节目当评委(参照于丹、易中天等人),连访谈节目上得也不多,跟《明朝那些事儿》和当年明月的鼎鼎大名相比,他的本名石悦和面孔并不那么广为人知。

  在出版社工作,要跟很多有名的无名的作者打交道,其中一文不值又不可一世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小有名气就尾巴翘上天的大有人在,还有一种最虚伪的,文字特清高本人特庸俗,文字特谦卑本人特倨傲。还剩下几个文如其人或者文字狂傲本人谦和(如大名鼎鼎的李敖)的真可算是稀有动物了。当年明月我没打过交道,但根据他这几年盛名之下的表现,看得出来,他还是个沉得住气的人。

  《明朝那些事儿》为什么能火?文字幽默易读,史料丰富扎实,结构布局合理,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原因。但能做到上述三条的书,虽说数量不多,也不至于凤毛麟角,可只有《明朝那些事儿》风靡全国,地铁里简直人手一册。为什么?我觉得是作者的人文情怀在起作用。他用充满感情的文字还原了一个个历史人物,原先他们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而今他们不再是被贴上标签的清官、奸臣、太监、昏君,而是优缺点并存的有血有肉的人。曾经力挽狂澜的能人也可能一时头脑发昏,一世碌碌无为的昏君也会做出英明的决定,历史的走向可能会被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改变,现实比小说还要精彩。

  当年明月在后记里说,想要以史为鉴,那是不可能的。我很赞同。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换了包装不断在重演,因为绝大多数人无法超越自身的弱点,所以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过一千年还是会死。这样看来实在太悲观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悲剧不断重演,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但这就是当年明月最了不起的地方,他早看到了这些,他是悲观的,可他要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七大本的《明朝那些事儿》里,他不断在强调人的精神和理想。即使在最绝望、孤独、恶劣的环境下,总有那么一些人倾其所有、受尽苦楚,却不肯放弃信念、违背原则。这些人的身体被轻易地消灭了,但他们的信念却像一点点烛火,穿透了黑暗,给后来者继续奋斗的勇气

  书的最后,明朝像任何一个王朝那样覆灭了,崇祯自杀了。当年明月用了七大本书来写一个王朝的兴起到覆灭,却在最后说,帝王将相,建功立业,不过都是浮云,都是粪土。荒谬吗?有点吧。作为一个后来者、局外人来看这一切,争什么打什么呢,最后都是一把黄土,什么都输给了时间。但身在其中,你又如何看待自己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时间呢。当年明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以一个当时默默无闻后来大名鼎鼎的人——徐霞客来做全书的结尾。农民起义、后金崛起、帝国覆灭,仿佛都和他没有关系,他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了一生,却给后人留下了意想不到的财富。和张居正、戚继光、袁崇焕这些人比起来,徐霞客只是个小人物。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脚踏实地实现了理想。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