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宠儿》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宠儿》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5 20: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宠儿》读后感精选10篇

  《宠儿》是一本由[美]托妮·莫里森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3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宠儿》读后感(一):爱与自由

  淡雅隽秀的封面,亲昵的名字,刚拿到书时看着封面有种淡淡的喜悦,以为这会是一个美丽故事,殊不知,这是一个悲痛的故事。

  就如很多人评论那样,这是一本很震撼人的书。

  作者运用了一种很奇特描述方式,在刚开始时看着很是迷糊,不知道究竟正在述说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不同人物梦呓般的回忆,让你像是走进了一个迷宫,你所能找到的只是一截一段的碎片,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好奇心要继续探讨下去,很容易在一开始就放弃了,而这样也就无法感受到它的震撼之处了。

  正是她的描述方式,让故事更为壮烈。

  从小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对黑人悲惨经历一般都只是一笔带过:被奴役被贩卖,这样抽象而笼统的说法引不起我们太多的悲悯同情,于是一直留在脑海里的他们的苦难都只是像被水打湿扩散的墨迹般的模糊概念。前一段时间看到一本韩国人写的《雨啊,请到非洲来》的书,看到非洲国家人民为了争夺钻石而相互斗殴,童子军残忍地割人耳鼻、断人手足等行径,其实也是让人心有余悸的,很久都无法从她们的惨状里走出来,这是直观地通过眼睛看而从心底里产生的。

  而在《宠儿》里,其实每一句话都是从她们不同人物里的心底流露出来的,她们的回忆,她们的渴望,她们所经历的一切,在作者的笔下,不只是文字间的组合,我似乎看到了每一个文字都是在战栗着的,在微微的叹息中向我们传达故事,所以,即使是通过眼睛看到的,眼睛在接触到文字的那一瞬间,眼睛就想要把情感直接展现出来了。

  黑人们的经历让人后怕。难以阐述我自己的感受,因为对比之下,我的悲悯是苍白的,无力的。在如此巨大的悲痛面前,悲悯显得可笑,所有的情感都黯然失色

  但,除去了塞丝们的爱在那之中仍是鲜活的。

  保罗说,你的爱太浓了。

  是的,她们的爱都太过于浓烈了,因此所有的悲痛都可被遗忘,被忽略,当她们一次次地回忆那些不堪回首岁月时,爱是使她们出走的唯一动力,为自由而搏动的脉搏。所以,她甘愿向宠儿一遍遍地回忆那些惨绝人寰遭遇,只有这样,她才能一遍遍地回忆起爱的温度,被爱强撑起的本已死亡的生命,宠儿们才能明了她被误解所作所为

  爱,自由。

  《宠儿》读后感(二):近年来读过的最好的小说

  要不是大头强烈推荐我读托妮·莫里森的《宠儿》,说这是她近几年来读到过的最好的小说。我想我很有可能会在读了十几页之后就将她放在一边。然而当我以巨大的毅力真正进入到其世界之后,我终于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样的一部小说了。

  向别人推荐《宠儿》(《BELOVED》),最常用也是最没有创意理由通常是“这是美国25年来最优秀的小说,获得过普利策小说奖,其作者托妮·莫里森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并被称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

  然而《宠儿》的意义全然不在于笼罩在她身上的那些光环,而是光环之下的最本初的深情荣誉对托妮·莫里森和《宠儿》来说,不过是一个让更多的人注意到她们的媒介,绝不是哗众取宠的和被故意包装出来的魅力

  阅读宠儿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她和我之前接触过的几乎所有小说都不一样。不知道该如何定义她,甚至在阅读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完全不知道她想说的是什么,发生了什么,时间地点空间人物都是模糊的。幸运的是,我还是把她读完了,并且因此满心欢喜,坚信自己得到了一份巨大的收获

  阅读《宠儿》已经是一个月以前的事了,在那之后,我又看了其他五六本书。这其中隔了相当长的时间,我却一直没法按预期的那样,为《宠儿》写点什么,这是一件艰难的事。

  《宠儿》的故事来源于一个真实事件,有必要在这里复述一遍:“19世纪50年代,一个名叫玛格丽特·加纳的女黑奴携子女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循踪追至,为了使孩子不再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了自己的女儿。”故事的原型正是这样可以重复讲述,用不了一分钟。而托妮·莫里森根据这件事所写的《宠儿》却是无法被复述的。

  我们可以将枝蔓删减,最终拼凑出一个别别扭扭的故事梗概:1855年,女黑奴塞丝带着身孕从肯塔基州的“甜蜜之家”农庄逃亡到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投奔婆婆贝比·萨格斯。奴隶主带人追踪而至,为了不让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塞丝亲手用锯子割断了自己的幼女宠儿的喉咙。从此,宠儿的灵魂一直盘踞在家中,肆意捣乱毁坏着原本已经正常起来了的生活。塞丝的两个儿子因此离家出走,被塞丝怀在肚子里带到这里的女儿丹芙一直性格孤僻,足不出户。而贝比·萨格斯则加速了死亡。“甜蜜之家”农庄最后一个男奴保罗·D走进了塞丝的生活,他赶走了鬼魂,与塞丝同居。不久,宠儿以肉身还魂,进入这个家庭讨还爱债。为了独占母亲塞丝,她以身体引诱保罗·D,最终使他离开了塞丝。宠儿的索取无止无境,塞丝终于走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

  整部小说最主要的情节就是如此,而之所以说这个情节是“别别扭扭”的,是因为《宠儿》的意义来自情节之外,来自恢宏庞杂的黒奴历史,来自晦涩玄妙的诗歌意境,来自无法被复述的令人颤抖的力量

  《宠儿》的伟大之处也正是在于“无法被复述”。从每一个文字间呕心沥血出来的真实与震撼实在是难以复述。她结构繁复,语言神秘,时间线索错综复杂。托妮·莫里森在《宠儿》的语言表达上是有预谋的,她故意使用了一种极为不简洁,也不简单的方式,将母亲杀死孩子这样血淋淋的场面描述得沉静蜿蜒,仿佛深谷中的溪流波澜不惊,却又是暗藏了最浓烈的情感与思想的。

  “你的爱太浓了。”保罗·D说。

  “要么是爱,要么不是,淡的爱根本就不是爱。”塞丝这样回答

  这是一个坚强甚至偏执的黑人女性,她的生活被残忍地打破,碎裂,被迫回忆过去。她在愉悦痛苦间反复徒步行走,她以为她挣脱了什么,实际上她所想要摆脱的一直紧抓她不放。

  《宠儿》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刻画人物。尽管如此,哪怕是故事中一闪而过的人——不论白人黑人——都拥有其巨大独特的性格。塞丝看起来正是本书的主人公,其实却也不过是托妮·莫里森想要描写的黒奴中的一个代表,她的生活也不过是黒奴生活的一小点影像

  托妮·莫里森擅长描述黒奴生活,她对黒奴苦难史的了解如此深刻,那几乎成为延续她创作生命的最重要的动力。她将各种故事与事件解构成一行行的诗,一个个的梦境,然后用最安静的笔调风格最高超的叙事技巧将痛苦公布于众。“任何一个白人,都能因为他脑子突然闪过的一个什么念头,而夺走你的整个自我。不止是奴役、杀戮或者残害你,还要玷污你。玷污得如此彻底,让你都不可能再喜欢你自己。玷污得如此彻底,能让你忘了自己是谁,而且再也不能回想起来。”

  《宠儿》不是一本能够让你抱着“随便吧”的心态轻松阅读的书,事实上,在多角度的叙述下,文字的力量是沉重压抑,甚至变态的。她被改编成电影时,导演运用了各种特技竭力将其拍成一部惊悚片。然而与其说《宠儿》带给读者的是惊悚,单纯的震撼则更为恰当。托妮·莫里森并不想表现恐怖,甚至有些时候,《宠儿》的语言是明亮优美的,像是清风拂过金盏花丛。托妮·莫里森更在意的是从恐怖中剥离出来的寂静浓厚,正如盘旋在蓝石路124号的悲伤恶意冷静疯狂

  《宠儿》读后感(三):莫里森的宠儿

  一个人仅仅是因为出生在赤道附近,有的疯子就把他当做奴隶,这还有什么公理,正义可言呢?

  就因为他的肤色不同,便应当被歧视?

  就因为他的种族不同,便应当被奴役?

  就因为他的信仰不同,便应当被惩戒?

  便不远千里从肯塔基追到俄亥俄,来剥夺一个初生婴儿的自由。遭受过歧视、奴役、惩戒的赛丝不愿让女儿重复自己的悲惨命运,毅然杀死了刚刚会爬的幼女,她便是宠儿。要么是爱,要么不是,淡的爱根本不是爱。在《移居北方的时期》中的穆斯塔法希望自己的两个小孩一辈子不要像他自己一样出去浪游,更不要到西方念书,他认为一个苏丹人就应当是一个苏丹人。赛丝和穆斯塔法一样,都是对孩子的浓爱。

  宠儿夭折时还只是一个婴儿的意识,尚未形成正常的思维方式,即使在十八年后还魂复生也是一个孩子的思维,这从她的言辞行为便可以看出。因此她把怨念施加到她母亲身上,但她不是去残忍的伤害,而是孩子般的捣乱。让镜子一照就碎,在蛋糕上印上两个小手印,沿门槛将苏打饼干末洒成一道线……将124号笼罩在神秘恐惧中。其实124也有它特殊含义,赛丝生了四个孩子,霍华德、巴格勒、宠儿、丹芙。124缺了一个3,而宠儿正是赛丝的第三个孩子,也是唯一死去的孩子。在恐惧下,124里的1和2相继出逃,贝比·赛格斯也在颜色的世界里长辞沉睡,只剩下赛丝和丹芙。

  宠儿没有去报复奴隶主,却将来折磨爱她的母亲,这是多么残酷,多么让人不忿。托尼·莫里森就是通过这样巧妙角色设置和情节安排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共鸣。全书没有呼吁去反抗、暴动,如果真是这样那她也不会得诺贝尔奖了。莫里森只是用笔描绘一个又一个残酷的现实与悲惨的人生,只是去叙说,任君思考。

  莫里森冷静的描绘出了三个白人奴役着四十六个奴隶,这四十六个奴隶戴着手铐与脚锁,被一条长铁链锁在一起,在地表挖的坑里生存,有人因为喊饿便被枪杀。他们听不到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里的呼唤朋友们啊!你们不是奇怪天才的巨流?为什么难得激涨汹涌,奔腾澎湃,掀起使你们惊心动魄的狂涛么?”他们只听到歌德的回答“亲爱朋友们,那是因为在这巨流两边的岸上,住着一些四平八稳的老爷们,他们担心自己的亭园,花畦,苗圃会被洪水冲毁,为了防范于未然,已及时地筑好堤,挖好沟了!”

  《伟大的辩论家》里说“我们有权利进行暴力反抗或者消极抵抗,你们应当庆幸我们选择了后者。”四十六个奴隶在雨夜中逃走,为了自由。

  莫里森冷静的描绘出了所谓的“甜蜜之家”的压抑,尤其是欲望的压抑,越是压抑越是要爆发,他们只能通过罪恶的强奸甚至原始的兽交来填充他们的欲望,填充他们被奴役所带来的空虚。他们欲是这样欲被人看做野蛮,欲是以教化之名压迫驯服,他们便欲是要爆发。

  在赛丝与黑尔结婚前,赛丝问加纳太太“可以有婚礼吗?”加纳太太大笑了一会儿,摸着赛丝的头,说“你这孩子真可爱”因为野蛮,便剥夺了一个女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仪式,他们只能在泥地草荐上,在玉米地里结合。究竟谁是野蛮?

  什么叫奴役?什么叫野蛮?什么叫文明

  在此我想借用穆斯塔法的自传的序言来回答:献给所有那些用固定方法思考世界,用固定腔调说话,认为世界非黑即白,非东即西的人。然后翻开一页是空白,翻开另一页是空白,他的整本自传是空白的……

  我们时常听说读书是为了培养甚至灌输给我们正确价值观,但是有很多时候,书教给我们的却是让我们了解要到达一个所谓正确的价值观这条道路有多么漫长,有多么崎岖原文

  《宠儿》读后感(四):人们,是什么角色?

  看完这本书,再看看豆瓣上的书评,关于这本书的翻译评价可谓是两个极端,呵呵。

  我是个英文盲,没有翻译就没有它本身。我没办法评价翻译的优劣,我所能评价的只是这个我误认为是它本身的译作。

  大段的感觉心理描写、诗歌对我来说真的很晦涩。像我这种意识特别清醒的人,总是很难理解那些意识流之类的写法。虽然这本书的故事主线,看完整本书之后,还算清晰,比那些不知所云的小资情调、无缘无故的要死要活好多了。

  那谁说的,我们不是处在欲望未能满足的痛苦中,就是生活在欲望满足之后的无聊中。小资们的无聊、空虚也是切肤之痛,但不是给我们这些仍在痛苦中的人去咀嚼体味的。

  跑题了,说的是《宠儿》,哦是的,它当然不是小资的,它无比痛苦。当我们明明是人,有自尊感情向往,却被当成牲畜,我们和“无聊”这种“幸福”的感觉还天壤相隔,连想都不要想呢。在这种痛苦之中,人真的能够那么意识流吗,能够化痛苦为诗意吗?我总觉得非常怀疑。用这种手法写作,是为了触动我们这些无聊的人吧?用我们的方法,好让我们理解“痛苦”这种东西

  这个故事很惨烈,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任何一个社会,哪怕你看见它确确实实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过程仍然是很惨烈的。个人渺小无力,可是个人又是自己世界的全部,在这个世界里,人的挣扎又显得那么强大。

  关于情节,我去质疑实在很无聊,可我真就这么无聊。我不能理解的是,宠儿是什么逻辑?为什么她只是来索要追讨母亲的爱,哪怕给她带来毁灭,却分不清好歹,她从不对带来这些灾祸的东西的感到愤怒吗,她从不去理解事情的因果吗,就因为她仅仅是个婴儿,永远是个婴儿?好吧,她理应觉得愤怒的这个东西不必引申得太远太大,不必是奴隶主阶级、奴隶制或者是更大的什么东西,完全可以是那个真正导致她丧命的人而已。难道说,她从不讲道理,她只知道要向她的母亲索取她认为应得的爱,而她的母亲也理应毫无指望地愧疚和疯狂?唔,也许是吧,多么可怜的变态啊,多么叫人憋气啊。

  塞丝为什么杀死自己的女儿,这事儿有那么难以理解吗?在当时、在对奴隶制非常了解的当时的人们眼中,还是那么难以理解?以致于他们要报以恐惧、恼怒、疏远、孤立,而不是理解和帮助?

  人类,群居动物。如果你不能顺应人群(哪怕是善良的人群)的逻辑。。。唉,事实上坚强独立的人最终总是没有好下场。

  《宠儿》读后感(五):124号

  要么爱,要么不爱,淡薄的爱根本就不是爱!

  书背后的这句话起初给我带来了十分大的震撼,这是一种怎样极端而又浓烈的爱啊,被爱着的人一定十分幸福吧。。。

  慢慢读来却又不甚认同,这样的爱太具有控制力,带有压迫性,被爱的人一定也十分痛苦,如若不是这么浓的爱,宠儿会不会走的安心一点,她的灵魂会不会找到更好的归宿,而不是一个纠结的重生悲剧文。。。

  每天午睡前靠在床上翻几页,慢慢的竟读完了,当然午睡质量也提高不少。看到后半部分有些不耐,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也许是催人泪下的故事看的太多。整页整页不换行的英文字让人有些疲倦,恨不能一目十行。124号是个令人难过的地方,我总在想塞斯为什么不离开呢,去什么地方都行,只要不是124号。却又想笑。。。离开了124号哪来的这本呢。

  曾和同学讨论这本书,我很坚定的说,如果我是她,一定会杀了自己。同学笑笑没说话,或许觉得我有些荒谬。后来也觉得有些难过,杀了自己,然后呢。。。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音讯全无的丈夫,年迈的婆婆,太为难。突然又生出本就不应该生孩子的想法,不应该结婚,不应该坠入爱河,不应该,不应该。。。

  却又太极端,突然就成了莫里森《最蓝的眼睛里》的棕色肤色的女孩,一辈子规规矩矩,无爱无欲。。。

  最近诡异的文章读的太多,准备把童话拿出来温习下。。。

  .s.安房直子的好像不错

  《宠儿》读后感(六):说得出的 就不算痛苦

  《宠儿》看过很久了,一直想写个书评,一直都写不成。大概因为对我来讲,这本书的灵魂是一种大音希声的力量,是那些没说出口、也永远说不出口的爱和痛苦。我曾经尝试着去描述这种力量,但很快发现那完全是一场徒劳的努力。还没开口,就已无话好说。文字太轻飘,当不起那样的力量。在那个雷声轰鸣暴雨如注、爱与痛都沉重浓烈到无法言说的世界里,没有谁能发出声音。

  都说这书写得如何压抑,它却让我感到平静。越是难过的时候,越会迷恋那个世界。觉得在那雷声与暴雨、沉重与浓烈之中,不再听得见自己的心跳,也丧失了所有尖锐的感觉。我想,这本书的非凡力量恐怕就在于此。它那么惨烈,带来的却不是悲哀。因为与它相比,和我们有关的一切,都不值一提。

  隐忍是一种会让我丧失抵抗能力的高贵品质。如果再加上一点不肯原谅自己的决绝,便形成可以秒杀我的巨大吸引力。一个人如果因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而固执地不肯放过自己,他在我心目中通常已经超越了一般是非对错的评判,而无条件地成为一个可敬的人。《宠儿》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开始,我以为事情会有一个更合理的解释,以为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塞思有着不为人知的心结或者不得已的苦衷,总之就像在大多数文艺作品中看到的那样,主人公看似不可取的行为最终即使不被证明是对的,至少会是可以justify的。《宠儿》却不同,你从头看到尾,发现原来就是这么回事,塞思就是做下了那样可怕的事,没有什么隐情也没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可是这么多年来,她默默承受着一切,什么都没说;她从没为了让自己好过一点而少爱、少在乎、少痛苦哪怕一点点。她就那么倔强又沉默地一天天地过,不要解释、不要理解,也不要救赎。这样一种近乎疯狂的执拗,让所有关于对错的评判都显得苍白不堪。除了赞叹,还能有什么送给一颗这样的灵魂呢?

  这是我看过把那一段历史的残酷展现得最淋漓尽致的一部作品。可还是同样的感觉,作者其实并没做太多描述,更没有抨击和煽情。读者只是从奴隶们朴素至极又残缺不全的讲述中看到一点那个时代的影子。可你还是被撼动了,因为那是他们用脚走出的路,不穿鞋的脚;用生命留下的印记,从未被尊重过的生命。那不是一个可以讲述的故事,与它相比,语言太轻佻了。

  作者没头没脑又不由分说的话语方式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讲述逻辑无疑是作品的一大亮点。没有铺陈展开前因后果,上来就是一大段对话和一片前后交错的散乱情节。你刚看出一点端倪,她又戛然而止,完全没有要交代下文的意思。就这样,你总是毫无征兆地被丢进故事的某个部分,还没搞清状况就又被拉了出来。一而再再而三,你才终于东拼西凑地慢慢勾勒出故事的脉络。

  我一开始对作者这种极不负责任的话语方式非常不满,觉得这书读起来费劲得要死。但是看着看着就发现,正是这样的讲述逻辑,让作者想要表达的一切成为可能。隐忍、力量、呼之欲出的浓烈情感,都由此产生。也许只有这样讲,才会让人感到根本没人想要讲述或者倾诉什么。对他们来讲,日子是一天天过出来的,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没什么好说。

  大概只有这样讲,这一切才会有重量,才能在那些说得出的之外,也让人感受到那许多说不出的东西。

  《宠儿》读后感(七):痛饮一杯烈酒

  在读过《爵士乐》不久,我拿起《宠儿》,正如所预料的一样,托妮再一次向我展现了她文字的魅力,和诸多语言也无法诉说的强烈情感。

  “124号恶意充斥”,仅第一句,就令我感到一股沉重扑面而来。托妮说过,这是一本建立在真实事件上的小说,是一个有关母爱的无法重复的故事。

  我怀着种种疑问,开始了一次长久的阅读,看着塞丝一次次的错过重要的、难以诉说的情节,言及那些不堪回首地日子的某些部分。无疑,“甜蜜之家”在她的生命中刻下了严重的印记,直接影响了她以后的信念,也正是“甜蜜之家”,让她做了那样的决定。

  “你的爱太浓了!”保罗D这样说她,正是这浓烈的爱使得她做出那样的决定,和各种各样的决定。一位母亲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对她的孩子痛下杀手,而这似乎也是一桩奴隶制的悲剧,为了那“想爱什么就爱什么”的自由。只是多年的奴隶生活,是不是早已将某种情感毁于一旦,或者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我不知道。

  浓烈的爱是会让人发狂的吧,看到不顾一切冲向爱德华的塞丝时,我这样想到,也理所应当地承认了这个想法,这种事情,数不胜数,只是每一个都不尽相同。不是每一个都能让人难以理直气壮地说出“扭曲”这个词,而只能言之“伟大”。

  最后的结局让我叹了一口气,也松了一口气,宠儿回到了最初的模样,蜷缩成一团,等待下一个未知的时光,如果有来世,她是否想要一个彼此属于对方的人来摆脱那种与生俱来的孤独。

  丹芙的转变也许是好的,她摆脱了某些禁锢她的东西,不再是那个害怕孤独的小女孩,变得坚强起来,是啊,人人都要长大,不可能像宠儿一样,不可能永远在那座房子里,不迈出一步。

  塞丝那浓烈的燃烧的爱,是否还有剩余?也许这一次,该换别人以爱温暖她了。然而,伤害是难以避免的吧。

  这确实是一个无法重复的故事。

  托妮的书对我来说确实是晦涩难懂,但读起来又不是什么也不知道。也许正是这种似懂非懂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了阅读她的书的乐趣,它驱使着我去试着读懂它,去融入进去,即便一直出现排斥反应。然而她书中所隐现的那种情感却最终将我迷住,并想一直继续下去,但却已到结局。就让这个故事消去,不再出现,不再重复。

  但即便是痛饮一杯烈酒,也远远不够。

  《宠儿》读后感(八):轻轻地一推,是天堂、还是地狱?

  直到合上最后一页,我的泪还在眼眶里打转,似乎是拒绝落下来,持久的湿润我的眼睛。

  用锯子慢慢割开女儿的脖子,这个场景一直停驻在我的心里,很难揣测作为母亲的塞丝那一刻的表情,我想是心满意足的笑容吧。在那样的环境下,死亡,也许才是对宠儿最幸福的事情。可是,幸福的定义是什么?

  “要么是爱,要么不是,淡的爱根本就不是爱。”这句出自一个女黑奴口中的话,这句决绝而又浪漫的话,只有宠儿喉咙喷出的鲜红的血才可以匹及吧。不能不说,托妮的这种写法让阅读者感到无比的沉重又无比的轻柔,沉重的是爱,轻柔的是离别。这个名为宠儿的女孩,得到的最大的宠爱就是母亲毫不留情的杀戮。我喜欢杀戮这个词,只有这种强烈的字眼才配得上托妮为了我们营造的那种死亡瞬间。

  很想知道在宠儿的眼中,那个割开自己喉咙的锯子是不是像一个可以带给自己安眠的玩具?只是,没有了母亲温暖的拥抱,再多的玩具都只是腐败的稻草。塞丝割裂的,不只是女儿的喉咙,还有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最后的希望,宠儿死后,塞丝只是存在着,行走着,如同没有思想的木偶。

  能左右塞丝的,不再是命运,而是未知。宠儿还魂,表面上是来向母亲索取早逝的爱,实质上宠儿的出现,不过是塞丝为了填补内心的黑洞的一种方式,她选择的最热烈的手段,燃烧自己,也要再度拥有这个不存在的女儿。宠儿的身上,有着塞丝失去的年华、有着塞丝炙热的爱情。

  与其说回归的是宠儿,倒不如说回归的是塞丝的青春,只是塞丝那早已破败不堪的身体无法承受更多的刺激。丈夫、儿子、婆婆、宠儿,自己的灵魂,她失去了一切,在失去的同时她获得了无所畏惧的勇气,这种勇气让她得以残喘的活着。

  可怜的失心人,一直在等待她灵魂的彻底救赎,保罗的出现,让她以为这是神给她的暗示,她毫不犹豫地爱上了这个曾出现在自己回忆中的男人,在那一刻,她以为这个来自“甜蜜之家”男人是她的救赎,但遇到了宠儿,她知道,保罗d只是自己寂寞时的慰藉,是一个可以和他说话但却无法交出真心的人。宠儿,才是她灵魂中早已遗失却最为重要的碎片,她的爱,终于可以爆发了。

  到底宠儿是爱着母亲还是恨着母亲呢?越爱,越恨,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就越不分明。那场杀戮带来的,不仅仅是宠儿的死亡,还带来了一个挥之不去的诅咒。

  蓝石路124号,这个充满了太多记忆的房子,也在低声的讲述着悲惨的故事。宠儿的血,沁透了房子的每个角落,扭曲的一切,都来得如此之自然,仿佛它们早就是如此。塞丝一直在极力维持这种平衡,这种联系着生死的平衡,她走在钢丝上,摇摇欲坠。宠儿的出现,不过是在塞丝的背后,轻轻地一推,是天堂、还是地狱?

  如果,她们不是黑人,如果不是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如果塞丝没有离开甜蜜之家,如果塞丝没有选择黑尔……太多的如果,只是,如果这些如果发生了,塞丝还是塞丝吗?

  呆在124号这座闹鬼的房子里,塞丝感到得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莫名的满足,看着鬼魂宠儿的恶作剧,似乎拉近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界限,塞丝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124号,她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着宠儿的出现,她的愿望成真了,宠儿活生生的来到她的面前,她拥抱着自己的女儿,似乎很多年前的那场杀戮,不过是一个夏日午后发生的噩梦。

  塞丝紧紧的抓住了宠儿,也抓住了她最后的一丝尊严。宠儿,我的宠儿,是的,这个女孩是塞丝一个人的,她们合二为一,互相折磨,又彼此相爱,像一对连体婴儿。

  “你的爱太浓了。”

  如果不是这飘逸着血腥的爱,又怎么能让你长久的记住我呢,宠儿。

  如果可以重来的话,我一定会再次割断你的喉咙,宠儿。

  似乎塞丝就站在我的面前,喃喃而语。

  浓郁的爱,不仅仅是种负担,更是向神的无声挑战,无论神赋予了多么悲惨的命运,只要拥有这种浓郁的爱,就一定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宠儿》读后感(九):宠儿

  问身边学历差不多的朋友,关于美国内战或者南北战争最先想到是什么,答案主要集中为以下几个关键词:黑奴、林肯以及《乱世佳人》。《乱世佳人》不但是共识而且明显有被偏爱的色彩。回想起年轻时颇为喜欢的一位历史女教师,每每在上课时总要一脸陶醉的向我们重复《乱》是她的最爱。我们实在是了解有限。如果不是历史专业的,或者对美国历史有兴趣的,大多都只能是被我们的历史课本上一句——1863年1月1日,林肯正式颁布《解放宣言》,宣布解放叛乱州黑人奴隶——阉割。

  也许只有阅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才能真切地感受到黑人,处在美国发家史中的黑人们的身心之痛。这种痛不仅仅源于外部的压迫,白人们毫无顾忌地对黑人实以非人的待遇,实以牲畜一般的态度,同时源于黑人自身内里的那种无反抗与反抗所遭遇的悲剧性。爱与恨同在,挽救的正确做法却是毁灭生命。种族的痛如此真切地呈现在塞丝的身上,她无处诉说甚至根本无法诉说,于是哭泣吧,欢度吧,然而最终无法遗忘,她是她永远的梦魇,它(奴隶制)则是她们(黑人)永远的梦魇。于是,当宠儿出现时,她被呼应成了鬼,即使她是一个真实的人/奴隶的存在。因为塞丝和黑人们都需要用一个她来作为自己以及这个群体内呼唤希望的一个载体,她曾经逝去了,但是她再度复活。不过,这个载体是悖论式的,她如此神奇也就如此危险。托妮终究没有给出这个神秘的存在到底是如何消失的,“所有人都看到她爆炸了,爆裂开来”,这一句更像是过去的神话,在集体性虚构回忆中渐渐成立的神话,或者对于不可预知未来的畅想。当然,这也是对黑人的个人与群体的无主题的预警和思考。

  黑人们自己如何面对奴隶制?当法令宣布解放时,他们就获得了解放的待遇的吗?很明显,直到今天,种族歧视仍然是美国乃至世界一个无法治愈的顽疾。人类自述的历史量化地表达着自以为是,(似乎从来未有过真正地引以为诫,反而变本加厉)历史的真相从来都只存在于痛处,而痛处向来是人最不喜欢触碰与回忆的!

  最后说一句,南海出版公司的翻译真的是让人头痛

  《宠儿》读后感(十):the "speech" issue of slavery

  lavery is an extremely heavy topic in U.S history. Every time when people talk about slavery, their memories would be filled with darkness, depression and chaos. Slavery also reveals the brutal and ruthless of the society. One consequence of this brutality evident in slavery was the impact on the slaves’ ability to speak for themselves.Beloved is a novel by Toni Morrison that talks about a mom killed her daughter in this special period. After reading this novel, the commentary I want to make is the “speech” of slaves.

  First I will demonstrate the “speech” in a physical way. Slaves were deprived of their rights and freedom. They were treated like animals that couldn’t speak physically. In the novel, when Sethe asked Paul D why he didn’t say a word Paul D answered, “I couldn’t, Sethe. I just…couldn’t” “I had a bit in my mouth” (Morrison, 82). What a shocking answer Paul D gave to Sethe! Have a bit in the mouth, what such an unbelievable scene it is. Maybe Sethe was astonished by Paul’s answer, or maybe Sethe was already used to such inhuman treatment. Anyway, Sethe didn’t say a word after his answer. Slaves were imprisoned like animals, and they didn’t have the right to talk even in physical way. Moreover, they could not express a word because their mouths were sealed tightly.

  econdly, I will look into the education level of slaves. As we all known, education level decides our literacy and intelligence. Literacy is an essential foundation for the civilization of each country. Look into slavery period, black people didn’t have a chance to be educated comparing with white people. In an autobiography by Booker Washington, he wrote, “I had no schooling whatever while I was a slave.” (Washington, 6) Slaves had almost zero education, so they had difficulty expressing their ideas. They didn’t know which word they should use, and which metaphor was the most accurate to reflect their feelings. I remember a scene that when Suggs said to Mr. Garner that her name is Jenny, Suggs had a very feeblest conversation.

  “Suggs is my name, sir. From my husband. He didn’t call me Jenny”

  “What he calls you?”

  “Baby” (Morrison, 167)

  What kind of answer is that? We all know that baby is not a real name. However, Suggs didn’t answer her real name but only remembered she was called baby. Salves had no opportunity to go to school, and hence their voices were very restricted in a conversation. Slaves had to mimic white people’s language, and used very limit vocabulary in the conversation.

  Last but not least, I will use my earlier two arguments to support my thesis statement. “Spee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pts in this novel. Slaves were deprived of their speaking ability physically, and they were not educated enough to learn the skills of speech. Therefore, even in some circumstances that they should speak, but they didn’t know how. Think about the character Stamp Paid. He was one of the railroad leaders who helped slaves escape. As a leader, he was more intelligent than others and had better literacy skill. He was also kind hearted and generous. But what did he do when schoolteacher came to catch Sethe? Nothing! At that moment, his speech ability was gone. He suddenly became numb and powerless. Stamp Paid’s behavior was the ultimate form of the “speech” issue. He wanted to do something, but at the important moment he was not able to.

  Read thoroughly in Beloved, Morrison fully revealed the powerless of slaves’ speech to readers. It also arouses me the significance of Martin Luther King’s speech I have a dream. Indeed, spee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slaves and even a nation. As long as salve’s voices to can be heard, they shall earn freedom and respect in the society.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