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铁牛重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铁牛重现》读后感10篇

2018-03-16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铁牛重现》读后感10篇

  《铁牛重现》是一本由那多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铁牛重现》读后感(一):每个世界都是一张平行的扑克牌

  每个世界都是一张平行的扑克牌。你从哪一张来?

  记得小时候,在夏夜,躺在草地上看着顶上漫天的星星,黝黑深邃天穹上,那些星星,好像就那样固定在上面,偶尔,很偶尔,可以看到流星闪过。我总会有一点的恐惧:因为,我就会在当时幼小心灵里,想象,如果我是在另外一颗星星上面,一样地看着地球挂在头顶,但是熟悉的故乡却那么遥不可及,这该是一件多令人恐惧的事情

  还好,这只是幼童时候的想象。

  但是,在理论上,这种“你到底在哪里,你到底从哪里来”的疑问,从来没有停止过。

  平行宇宙的理论,告诉我们有可能在平行的不同的世界上,你依旧在镜子的那一面存在着。你也许永远无法看到自己,但是他就那么存在。只是,也许在这个世界里,你中午在食堂吃饭时面前坐的是你的同事,在另外一个世界,由于很偶然的因素,你在酒店大快朵颐。

  也许,凭借某个原因,你会从一个平行的世界到了另外一个地方,熟悉与陌生就会交织着给你一个你无法接受的现实。世界的未知和世界的可能,其实就来源于自己所处的位置。每一个可能就会带给这个世界上的自己每一个未知,每一个未知则也会早就这个世界上的自己每一种可能。

  但是可怕的是,在一个新的可能出现后,已知的现实能不能给你带来快乐呢?甚至还是带来恐惧?就像书中林翠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她一直的探究,就是她认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不明不白。而“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跟随林翠来到了她所感知的那个世界,却无法寻回自己的世界。等到“我”回到自己的世界后,却发现林翠不认识自己了。

  也就是,到底,我应该在哪个世界里?平行的扑克牌中,哪一张才是真正熟悉的世界?

  《铁牛重现》读后感(二):精彩体系中的重大缺口

  毫无疑问,“那多手记”系列写得非常好看,不管文学上是否成功,从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上来说,那多的科幻小说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在《铁牛重现》这个相对简单故事里,尽管情节上的悬念并非吸引读者的关键,但它却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多重空间理论。这个理论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通过铁牛与研究员小翠的“穿梭”带出多重空间的可能性,另一部分通过小翠在计程车上解释时间简史》中一个粒子“同时”存在于两个空间的试验来解释所谓的“空间穿梭”。这种穿梭其实很有可能并不涉及人体物理穿梭,而是共同主体的“投影”在不同世界的共存,而这种共存也极有可能并非我们平时理解的同一时间体系内的同时存在,而更可能是各自在独自的时间体系内单独存在,而反映在一个更高级的时间体系中(如果存在这样一个体系)还是具有先后顺序的。这两种理论并不是那多的首创(粒子的共存试验是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个形象解释),但他通过一个悬念故事把这两个理论很形象的结合在了一起,自成逻辑体系,因果昭然,十分精彩。

  不过故事读完,在反复回味的过程中,仍然觉得在那多的这个多元体系中存在一个缺乏剖析的缺口。前面已经说了,小翠也好,主人公那多也好,在多元空间穿梭并非一种物理穿梭,也就是说,并不是物理性质的人从一个世界进入到另一个世界,主体(或者投影)自身并没有移动发生穿梭的其实是人的思想精神;而且这种穿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当世界A的思维穿梭进入世界B之后,后来的思维就占据了主导地位,仿佛电脑上新文件覆盖了旧文件一样,所以不管是小翠还是那多,在穿梭的过程中自身的思维都是连贯的。但故事没有涉及到的一个地方是当穿梭发生后,原有世界里的思维离开了自己的世界进入新的平行世界,原有世界里的主体也好,投影也好,究竟会以什么状态存在?失踪是不可行的,这违背了原有的非物理穿梭理论;那么唯一行得通的解释就是原有世界里留下来的主体只能以昏迷的状态存在,因为思想跑走了,灵魂出窍了,剩下的身体只能以无意识形式存在。

  不过可惜的是那多在处理小翠与那多机缘巧合重回小翠原来世界的时候,把小翠思维的穿梭解释成了小翠本人的失踪。如果是这样的话,费尽心机解释相对论,解释《时间简史》无非是论证同一个人在两个空间同时共存的可行性,全都成了无用之功。

  故事最后出现了个神秘人物X,又提出了关于共存空间的另一种解释:射线轨迹的交点,每一个交点都是一个不同的空间。我个人认为这个理论尽管十分新颖有趣,但在解释上太过牵强。毕竟,射线交点是个二维的概念,很难解释两个人在各自偶然的人生轨迹相交后共同经历人生的状态,总不能说两条线相交于一点之后就都发生偏折,合并成同一条线吧?就算脱离了二维扩展到三维空间,两条线变成两个面(surface),相交后是一条线,共同人生发展的部分被解释了,但在相交之前,因为数学上一个平面本身就是由无数四散发射的线所组成的,所以如果用面来解释,那么前面的多重空间理论就需要被修改与“面“的概念统一起来:面与面之间的差异也许可以被解释为一种根本性的世界的差异,而同一平面上不同射线的差异需要一种更明晰更合理的解释:究竟什么阶段选择差异造成了面的差异,什么阶段的选择差异只造成同一平面/世界上的人生方向差异?

  总体来说,尽管《铁牛重现》未必是“那多手记”系列中情节上最引人入胜的一节,但将现有的科学理论与杜撰故事结合起来的写作方式正是欧美经典的科幻小说的套路,那多在此体系上更有自己的创新,试图将不同的体系结合起来加深故事的深度,尽管最后的理论有点画蛇添足之嫌,但整个体系依然十分精彩;若能处理好体系中的缺口与相关细节相信这个体系还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铁牛重现》读后感(三):后两章有一点点乱

  ——其实我一直对人的记忆活动感到兴趣。在大学里的门门考试,几乎都是靠着自己优秀记忆力,在考前的几天里突击背出来的PASS。然而一旦考完,只消过几个小时,再问起我关于这门课的内容,我就一点也不记得了。说起来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但仔细想想也有奇妙之处:这些记忆,它确实存在于我的大脑某处,曾经鲜明正确清晰无误,试卷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它现在却不再出现了,认为它就此不翼而飞荒谬的,合理的解释是它沉睡在某个角落,直到有一天会再次以本来面目醒来。偶尔有过这样的深夜,赶稿子到恍恍惚惚、不辨梦境的时候,突然一联江淹的诗句就顺溜地冒出来了,而就在之前一秒,我还以为自己会背的诗只剩下了“床前明月光”呢——还得特意提醒一下自己接下来的并不是“地上鞋两双”。

  这段意识流写得很到位,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此体会

  最后两章写得有点仓促收场的感觉,牛角的秘密也许会在以后的手记里被揭开了。

  《铁牛重现》读后感(四):那多全集之三——铁牛重现

  总体来说,这本书也不算好看,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

  按照惯例,那多的小说是通过一篇真实新闻来勾起读者兴趣,继而引出主题。不过我对都江堰的铁牛并不感冒。

  这部小说又换了一个女主角,林翠,梁应物也没有出现,相反,那个神秘人物X,最后发现是一只“大猩猩”,实在无趣的结尾。

  但是,说了这么多不好的地方,终于说但是了,但是这本书还是有一个最大的亮点想象力。多重空间理论写得不错,一个人同时存在于几个世界,这一点想象很有特色。但是作者为了证明其理论的严谨性,用力过猛,花了太多篇幅来举例解释他的理论,导致读者读起来很费力,其实那些错综复杂的科学理论我都跳过去了,我只关心故事情节,很没有追求,哈哈。

  另外,这本书还给了我另一个惊喜,那就是提到了博尔赫斯的小说。之前蔡骏也提起过《小径分叉的花园》,这次那多又提到了《环形废墟》,我立马去把《博尔赫斯小说集》给下载下来,虽然明知道晦涩难懂,但是毅然决然把它加入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最装逼的小说”行列。

  总结:这本书可以看出那多依然在做创新,在做尝试,还没有定型,现在的小说还算他的早期小说,不算好看。

  注:《铁牛重现》出版于2004年9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