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路边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路边书读后感10篇

2018-03-17 20: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路边书读后感10篇

  《路边书》是一本由罗伟章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路边书》读后感(一):让生命生长的路边书

  这本《路边书》,是作家罗伟章先生的一部散文随笔集,分“小笔记”“路边书”“对谈录”三辑,作者在散文中论古话今,记录了作者的读书写作的一些心得、行走祖国大地感悟和对文学作品创作过程的一些思考。 我们知道散文是表现人生生活心灵深处思想。对一个作家而言,发现感受并呈现出来是非重要的。也说明作者对人生的参悟和理解,作者的作品并没有过分地雕琢,而是信手拈来随心所欲,无论是在天空中、大地上、还在清水间,用文字总是那种很细腻情感,并且总是有着一股自然气息。好像是泥土气味,又好像植物阳光的气息,也不是特别浓烈味道,而是清淡的、清新的,像阳光下的湖水,像山间的溪流,那么挥之不去。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一次净化,而不是颤栗,是一种博大宁静

  《路边书》读后感(二):故乡

  故乡情

  散文的精髓是形散意不散,我实在找不到之间的联系。只好截取其中的一些谈谈自己感想经历

  其中我感触最深的便是《我的只有表面的故乡》。我虽然还很年少,却也已离家十年之久,从初中开始离乡读书,对这种故乡之情也有一些自己独特想法:一种是对于久违的故乡的思念之情,那种血脉相连,植入于骨髓之中的紧密联系。而另一种则是对于故乡飞速变化不适,熟悉的故乡在我的眼前死去的悲哀

  思乡之情是从古至今所有人的一种默契。故乡有我的父母,有我的亲人,有我熟悉的一切。我的整个童年都在那个小村庄度过,我抓过鱼,捕过虾,掏过鸟蛋……我每次回想起我在故乡的那个时候都会觉得那应该是我最欢乐的时候,真正的在该玩的年纪好好的放肆了一把。大概是离家五六年的时候,上高中清明回去的时候,虽然在此之前回去过几次,但那是第一次体会到和故乡灵魂相连的感觉。那天坐在车上,还未到家,首先看到祖坟的那种滋味,我实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回到家中,深吸一口气家乡空气中有着熟悉的因子,看到熟悉的任何事物都会雀跃,长期的离开并没有让对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产生陌生感,反而多了几分“小别胜新婚”之感。

  可是这种熟悉感并没有一直存在,特别上大学之后,回家的感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到故乡的第一感觉仍然是兴奋,但看了一眼故乡,傻了!这是我的故乡吗?前几年的水泥路又在翻修,一部分的农田又改成了道路家门前的塘被填平变成了广场大妈舞台,家禽饲养场连成一片。也有成片的葡萄园和桃园,满是污水的田用水塘也变得清澈见底。可见当时的我多么的矛盾,我的故乡既在变好,又在变差,趋于现代化的农村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把我印象中的故乡拆的七零八落。这让我想起来达康书记一句话:我们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红利,嘴里还骂着。确实!我们90后是第一批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效益,可是我心中的故乡也快消耗殆尽,我找不到鱼虾了,因为为了经济的过度捕猎;我也找不到众多的鸟儿了,因为树木都已经被变卖啦。人们的一切都在向钱看,朝钱奔。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发的冷漠。呵呵,我不是找不到熟悉的故乡,我是找不到故乡熟悉的人了。人们的逐利心理将故乡熟悉的一切打碎,生活越来越好,人心却不古啊。

  故乡啊,一个让我如此矛盾的地方,不回去则想念,回去又伤心。这也是“贱”吧。

  《路边书》读后感(三):人心内部精神的潜流

  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生的罗伟章,对川东北的白云、土地以及生长其间的万物,有着独特的诗意感受和坚实书写。曾读过他的散文《白云和青草里的痛》及散文集《把时光揭开》,印象深刻,他用悍莽且柔情、简约且细腻的繁复笔触生动描写了他的成长史,同时也是他的疼痛史、观察史、阅读史和心灵史,既带有浓郁的巴蜀文化色彩,更是完整细微地呈现了他对生命及生命极致——生与死的最初体验

  《路边书》是罗伟章的一部散文随笔自选集,分“小笔记”“路边书”“对谈录”三辑,分别记录了罗伟章读书写作的心得、行走祖国大地的感悟和对作品创作过程的思考。

  罗伟章是以小说创作出现在读者视野中的,但因其获得“华文最佳散文奖”的《白云和青草里的痛》使他的散文创作同样受到关注。在《路边书》中,罗伟章沿袭了其散文的一贯文风,展现其浪漫天性,与川东北的大山大水相匹配,以此消解现实生活的凝固与滞重。

  《路边书》读后感(四):捡拾文字,认识自己

  罗伟章的《路边书》是一本用文字娓娓道来人生路,在这条路上,他用眼睛,用耳朵用心捡拾路边的那一朵朵闪亮的浪花,然后用文字组合成一首首动人的乐章,送给读者。那乐章的节奏,是作者用心谱写而成,传递给读者的时候,每一首曲目,都会因读者的阅历不同而有所变化,最终作者和所有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共同演奏出一曲别致的大合唱。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这就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应喜欢这样的文字,真实,不华丽取宠。用心捡拾路边的故事,本身就是一种美丽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笑了。如果人类真的思考进去了,那么,上帝真能笑出来吗?不会,他会想,人类这个物种真的让人挠头!我们思考得太少了。罗伟章就是这群思考的人之一,他在认识自己。我们呢?是否认识自己?他提到人的境界要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喧嚣泡沫,第二层是黑暗,第三层才是自己。通常我们浮在第一层,这里不寂寞,撩动一下泡沫,就能显示自己的存在,泡沫消失于泡沫中,也无所谓,因为尘世本就这样,如同时间,不是后浪推前浪,而是淹没前浪。对此,我们认,因此心安理得惬意舒适地将一辈子打发掉。只有少数人能进入第二层,进入这个层面,需要有潜水的功夫,还得丢弃和忍受;丢弃别人为你预设的道路,忍受前路迷茫的焦灼,当然,还包括孤独,所以敢于进入的人不多。能穿透这层黑暗的更少。如果能穿透,会发现一间屋子,那间屋子通透光明。屋子正中,端坐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你自己。你通过艰难曲折,终于找到了自己,认出了自己。我们在第几层?我在思考。

  能带着我们由第一层,努力来到第二层,冲破牢笼,来到第三层,认出了自己的就是思考,而且要用文字思考。把文字的作用充分利用起来,在码文字的过程中,让头脑中的思考进一层,再进一层,就这样层层深入,最终,你认识了自己,于是,《路边书》就这样出现了。有关于写作的思考,有关于身边人的思考,有关于行走的思考,还有关于名利贪欲的思考……

  罗伟章已经认识了自己!

  《路边书》读后感(五):在文学的道路上,且行且思

  (友情提示,本文较长,有需要者可酌情选取相应段落阅读。)

  小笔记:一个作家的自我修养

  罗伟章,一个陌生的名字。虽然也爱读小说,但这位小说家的作品真的没有读过。看到《路边书》的时候,更是心存疑惑,不知一个小说家的散文是否也值得一读。答案是在翻看序言时揭晓的,一篇《让生命生长》的自序,让我前前后后读了不下三遍。

  罗伟章是个实话实说的作者,他要带领读者从这里出发,穿过喧嚣和泡沫,穿透黑暗和孤独,找到自己,认出自己。“去倾听对方,也梳理自己”这样的理念对我来说十分受用,因为在多年的阅读之后,我渐渐开始怀疑,自己的阅读与写作是否如当初设想的那样丰盈着自己,是否没有发生方向上的偏斜,是否还保持着应有的敏锐与前行的速度……一切都好像没有头绪,急切地需要一个窗口,去对话,去自省。

  《路边书》的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辑“小笔记”是107篇短文,内容广泛,思维跳跃,是作者对人世命运万事万物、读书写作的感悟。既然是笔记,那就不同于创作类的文章,它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状态,展现的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总结的过程。有时描绘风景,有时谈论世事,有时评论书籍,也有时反思创作。但无论写什么,我们都能看到作者是在思索,思索世界,思索自身。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关于艺术、阅读、写作思考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始终穿插在107篇短文之中,言语之间透露出对如今文坛的忧思,言真意切,令人警醒。随举一例:“真正的好书,以及对自己艺术生命充满自信的作家,从来都不会强求评论。对他们的评论不依赖媒体,而是散播于心灵,读者不死,那些作家和他们写出的作品,就活着。”

  罗伟章所说的评论,当然是指文学批评家的专业评论。但拉近现实,就我们撰写书评的人来说,渴望阅读一本新书,在汲取“新鲜养料”的同时也为这本书“打开局面”做出一点努力,本来评论无论是好是坏,都是正常之事,但如果总是以多少“有用”,多少“推荐”为衡量标准,读者又怎能读到自己真正想读的作品?充其量不过是随波逐流为销量做出贡献而已。

  若是再往深里想,通过这样的评论,作者得到了什么?读者得到了什么?作者想得到什么?读者又能得到什么?简直令人失望沮丧、迷茫。本是希望通过阅读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去学习更多更好的经验,但回顾来路,或许自己走得太快,思索太少。而那些所谓评论,也只不过是短暂的情感领悟和二手经验的记录罢了。作为一个创作者,我们实在还差得太多、太远。

  “小笔记”中,罗伟章反复提及的几点,一是他阅读到的经典作家作品,比如托尔斯泰、契诃夫、莎士比亚等等;二是作者要熟悉自己的生活、有重新认识世界的能力;三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根,这样才会生发定力,吸收新鲜文化和外来文化,给根系补水、施肥;四是对文学现状的担忧。在他看来写作如果成为了一种事业,那这种事业只是生活,而不是文学。

  “当下,不少作品基本丧失了描写的能力,作家将描写变成‘叙述’,认为这是文学的法宝,或者说是唯一的文学,这其中潜在的巨大危机,很少人注意。”每每读到类似的段落,我都不禁停下来,反复思索。这些话语道出的真相早就存在于我们的文学世界、阅读世界,读者丧失判断的能力,盲目地把故事“讲得好”的作家当作是好作家。而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文学应该挖掘和呈现的“真相”又是什么?几乎没有人关注,或者干脆推给“非虚构”甚至“摄影”。

  罗伟章把“小笔记”中的内容定义为“对自己的清理和擦洗”是十分贴切的。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我也不止一次停下来叩问内心,深入思索。这些作者最沉静时候的产物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多,它们是人生的奢侈品,能够共享,是读者的幸运。当然,作者也并不强求读者赞同他的所有观点,各自有着独立姿态认真生活,学会接纳同行者,这才是他希望的。

  作为一个小说家,罗伟章获得过很多奖项,但是大部分读者对他并不熟悉,这或许和他属于体制内,专注创作本身,而从不被外物迷惑有关。他的内省、洞察和启示,在“小笔记”中有着淋漓尽致体现,这些思维的火花,照亮着他的写作道路,也让他的写作始终保持着一种热度毫不动摇

  路边书:创作者走向哪里?

  真正的《路边书》在这本书中是指第二辑中的22篇散文作品。由于最近在无意间读到的几本书都是散文作品,对散文本身也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悟。甚至不知道从前那种辞藻华丽,风花雪月,畅舒胸怀的散文自己是怎样读下去的。如今,只看平淡文字,看那些细碎的思想和生活。

  罗伟章是四川宣汉人,所以在《乡村永存》、《我的只有“表面”的故乡》、《一个山村的秘史》、《县城笔记》、《怒江:奔流即是风情万种》等诸多篇目中,写到的都是和四川和故乡有关的记忆和事物。这也是我最近阅读到的很多作家不约而同关注到的东西,无论70后,80后,甚至90后的作家,依旧会写到自己的故乡,无论是怎样的基调,也没有脱离对“根”的顾念和反思,这是很令人欣慰的一件事。

  读《路边书》中的内容,可以发现作者走过很多路,去过很多地方,遇到的人,经历的事,都深深地印刻在他的心底。正如他所信奉的海明威“日日面对永恒”的精神,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困境诱惑,但是唯有坚持面对,才能“在逼仄的生活中有所发现,就能在发现中变得宽阔深邃。”

  我想,作者想说的其实就是:文学创作者应该有时刻保持心中光亮的能力,先照亮自己,方可去影响他人。这种能力的历练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需要日日思考,毫不懈怠

  对谈录:我们没有读过的书还很多……

  第三辑“对谈录”中主要是六篇关于写作的对谈。内容涉及的多是罗伟章本人的小说作品,诸如《空白之页》、《太阳之下》、《奸细》、《大河之舞》等作品,以及在作品基础之上进行的创作问题探讨与思维碰撞。最后一篇《往下走,往幽暗乃至幽冥处走》中相较之前几篇有比较多关于写作和作者自身经历的内容,可以作为了解罗伟章的一个切入口。

  作为一个第一次阅读罗伟章的读者,我还是深深地感到自己阅读量的匮乏,由于没有读过其中任何一篇作品,也就无从就对谈录中内容的发表任何见解。我只能说,这是一片没有开发的宝藏,一定放置着许多值得学习的素材,但前提是我必须先去读原作,再来看分析,才有可能有所得。

  其实,《路边书》给人的感觉是很重的,这分量不仅是拿在手里的沉重,更沉淀在密密麻麻的字迹之间,编织在丰富而富于哲思的内容里。对谈时当被问到为自己设置了怎样的写作理想或目标时,罗伟章的回答是没有具体目标,因为在他看来“写作就是最大限度的完成自己”。他的写作还在路上,还在不断地写,不断地爬山。

  “因为你所从事的职业,自有一种内在要求,它不断地怂恿和督促你:再走一步,再走一步。”可能每一个写作者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因为我们就是这样在不断地写,不断地寻找新的道路,有时候前方没有路,也要咬着牙走下去,直到出现了一条路,让你成为了你自己。

  :“对谈录”中每篇文章题目之下都有对谈者的姓名,但却没有具体写明是与哪一媒体在何时进行的对谈,这是略感遗憾的一点。如果附上具体信息的话可以比较方便读者查找和引用。

  《路边书》读后感(六):透过文字看世界

  曾听过一句话,文字是作者展现给读者看的一种形式.透过文字,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当时的情绪,他的情感,他对生活的态度,对社会,生活的看法.这些,是一个好作者可以带给读者的.文字,可以让你看到作者的世界,从你想不到的角度看到的世界,而通过书,看到那个不一样的世界,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罗伟章,是一个作家,出版过很多小说,长篇的有《饥饿百年》、《不必惊讶》等作品。他的文字,读来感觉特别真实,又贴近生活,这应该与他的人生阅历相关吧。纵观罗伟章的其他作品,他特别受欢迎的作品,都特别接地气,为此他有了一个身份就是“底层作家”。在读这本书之前,还未读过他的其他作品,也不了解这个作家。但读完,差点为错过一个好作家,错过一些好作品而可惜,还好,读到这本书。看过很多名作家的书,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作家一个是三毛,一个是龙应台。她们的文字都有一种特征,简单不造作,并让人读来有共鸣的感受。文字的作用是什么?文字是用来表达某种意义的。而这种意义,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意义,而是能够引起共鸣的意义。在读《路边书》的时候,里面的文字也具有这种意义。

  本书分三辑。第一辑,小笔记,里面记录生活中的小琐碎,对人生,命运,万物以及读书的感悟;第二辑,路边书,讲述在路上发生的事情,本书的书名就选用这一辑的名字;第三辑,对谈录,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写作方面的讨论,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

  个人最喜欢的是第一辑,因为每一个笔记,都是相对独立, 随手翻开就能读,并且都不长。好的文字,是少而精的。在小笔记里面,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生活中随便的一件小事开头,然后引发自己的思考,完全是自言自语,却让人能够读懂他说的。对于一本书,一本好书,他认为:“真正的好书,以及对自己艺术生命充满自信的作家,从来都不会强求评论。对他们的评价不依赖媒体,而是散播于心灵,读者不死,那位作家和他们写的作品就活着。”读者是衡量一本书的标准,而不是销量。很多书,看一遍就不想在读,而好的书,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还看不厌。对于抽烟,他认为抽烟不是因为孤独,而是因为习惯。很多抽烟的人打着孤独的幌子抽烟,在烟雾中沉溺自己。实际上,孤独令人清醒,而习惯令人沉沦。一旦养成某种习惯,要戒除很难,可以从大部分人戒烟失败看出。这是习惯的可怕之处。

  本书还分享了很多作者的生活感悟,读这些感悟,其实也是在认识自己人生的过程,清醒的看自己的人生,和他人的人生。看这个世界,看罗伟章眼中的世界。

  《路边书》读后感(七):《路边书》序言

  让生命生长(代自序)

  我从没给自己的作品写过序和跋之类的文字,这是头一回。这样的文字一点也不好写,它需要我站到前台,直接跟读者交流,而我不习惯这样,我喜欢躲到后面,把自己埋在文字里,读者打开我的书,我便跟那读者认识,如果打开了还要阅读,我们便谈开了。我们谈的问题,大多趋于严肃。我相信,凡是读我书——无论小说或散文——的人,都跟我一样,在生活中有了疑难,有了困惑,需要质询和追问,也渴望浸润和涤荡。我们就从这里出发,去倾听对方,也梳理自己。

  我们发现,古圣先贤那句“认识你自己”,历时两千余年,还响在云空,直击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羞愧。我们都太忙,不忙,也让自己显得忙,从而抽不出精力来打理自己。也可能是缺乏打理自己的愿望和能力。我在这本书里简要提到,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喧嚣和泡沫,第二层是黑暗,第三层才是自己。通常,我们浮在第一层,这里不寂寞,撩动一下泡沫,就能显示自己的存在,泡沫消失于泡沫中,也无所谓,因为尘世本就这样,如同时间,不是后浪推前浪,而是后浪淹没前浪,对此,我们认,因此可以心安理得,惬意而舒适地将一辈子打发掉。只有少数人能进入第二层,进入这个层面,需有潜水的功夫,还得丢弃和忍受:丢弃别人为你预设的道路,忍受前路迷茫的焦灼,当然,还包括孤独,所以敢于进入的不多,能穿透这层黑暗的更少。如果能够穿透,会发现一间屋子,那间屋子通透光明,屋子正中,端坐着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你自己。你通过艰难曲折,终于找到了自己,认出了自己,跟自己激情相拥。由此,不来人世白走一遭,有了坚强的注脚。

  认识自己有很多途径,阅读大抵是最可靠的一种。我们挟裹于生活的洪流,纷至沓来的信息和经验,水草般将我们缠住,使我们艰于挣扎,更谈不上判断和洞察。其实,懂得挣扎,已是一半的清醒,如上所述,许多人不会挣扎,特别是不会有精神层面的挣扎。一本书,我是说好书,就如一面镜子,它讲着镜子本身的故事,你却从中照见了自己。你醒悟到:一直以为自己在生活,结果是在看别人怎样生活。你的一切,从颜色到气味,从首饰到鞋子,从工作选择到家庭装修,从孩子上学到老人入院,都是依照别人的方式在设计和塑造,但还不自知,还以为那就是自己和自己的想法。事实上,自己早被磨损,已经面目不清,直至最终丧失。这还是浅表的丧失,更深处,我们感动,是因为别人在感动;我们愤怒,是因为别人在愤怒;我们作恶,是因为别人在作恶。走到这一步,身份证和户口簿上的名字,就与我们的血肉之躯分离,名字变成了囚徒的编码,只是为了方便听从别人的呼唤和命令;换句话说,我们成了生活的奴隶,也成了自己名字的奴隶。

  这时候,那面镜子静静地立在那里,只需你走到它面前。它不会上前招引你,它骨子里的傲慢,只愿意面对主动的生命。凡是不心甘情愿随波逐流的,都是主动的,迷茫、怀疑、挣扎、渴望⋯⋯都属主动的范畴。它不抱企图,从没打算强加于人地说服你。它只是陈述幻想的价值、抵抗的意义,以及生活的逼仄和可能。如果你有心,被你深埋的自己就会苏醒,并对你热心邀约,你穿透那层黑暗,就被自己照耀,从而看到自己的逼仄和可能。

  陆游诗“柳暗花明又一村”,用于描述人生,确是好词好句。那是敞亮的人生,敞亮的人生需要修剪。当我们找到自己,认出自己,接下来就是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芜杂是我们的生命常态,所谓逼仄,就是芜杂太过的缘故。芜杂最丰厚的营养,是欲望。欲望不是错,更不是罪过,但欲望的特质,是一旦出芽,就拼命滋生,若不加节制,其正当性就会发生改变。一切好书的伟大使命,就是教会识别,提醒节制,并以此见证生命的尊严。承认“他者”,心怀怜惜,是尊严的基本内涵。见世间一切苦厄,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即便做不了什么,知道问一声:为什么不是我的?这么一问,生命就有了宽度,就在生长。清除芜杂,就是让生命生长。你十岁的时候在生长,你到了一百岁,如果还活着,照样在生长。这是精神生命的奇迹。而如果没有精神生命,人就很难被定义。

  这本集子,是我的第二本散文随笔集。第一本叫《把时光揭开》。从体例上,两本相近,《把时光揭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风声雨声”,跟这本的“小笔记”一样,也有百来则短文,写自己对人世、命运、万物及读书的感悟,本质上则是对自己的清理和擦洗。这样的文字不会很多,到目前为止,总共也不过八九万字,它们是我最沉静时候的产物。沉静,是人生的奢侈品,尤其是现代人的奢侈品,我将自己的奢侈品奉献给读者。或许不合你胃口,这没关系,我们都在尽量认真地生活,都以独立的姿态,欣慰着同行者的加入,这才是最重要的。《把时光揭开》的第二部分,叫“我们的居所”,跟这本的“路边书”一样,都是散文,关注的东西各有侧重。居所里除了我们的家具,我们的肉身,还有我们的灵魂;行走在路上,前方所指,可能是远方,也可能是故地,而许多时候,故地和远方并不是两个地方,在我们的内在星空里,它们殊途同归。这本集子多了一个部分,“对谈录”,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是关于写作;与我对谈的,是《中华读书报》《文学报》《十月》《西湖》《西部》、腾讯文化等报刊和媒体的记者,还有批评家、大学教授和在读硕、博研究生,限于篇幅,我不能把所有对谈收录进来,但借这机会,对各位一并表示感谢。同时感谢为编辑本书付出辛勤劳动的唐婧、张春晓、林文询等诸位师友,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路边书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