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师语文:拆开来说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师语文:拆开来说的读后感10篇

2018-03-22 20: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师语文:拆开来说的读后感10篇

  《大师语文:拆开来说》是一本由朱自清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师语文:拆开来说》读后感(一):不是做别人的,而是做自己的人——读《拆开来说》

  图文©龙九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 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对仗工整,朗朗上口,让人心愉悦,却又引人思考。这仅仅是朱自清先生文章中众多价值之一。

  和很多朋友一样,提及《匆匆》、《背影》与《荷塘月色》等文章,都会倍感印象深刻,或是因文章情景动人,亦或是启蒙篇章。或许,在大家的心中,朱自清先生只是一个散文家、诗人。殊不知,朱自清先生还有另一个身份——以语文教育信仰无私奉献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叶圣陶先生曾对朱志清先生评价:就语文教学方面,他是个全才。

  在《拆开来说》一书中,朱自清先生分享了他在语文教育工作中,关于教与学方面的丰富经验,用当下的话来讲可称之为“干货”。

  书如其名,书中将语文教学拆分为知识技能文学语言经典训练部分进行解说。在这里我要分享的是书中的两个内容分别是:了解欣赏写作杂谈。

  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好的了解与欣赏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更好的进行写作。

  ①

  『了解与欣赏』

  关于了解与欣赏的能力训练,朱自清先生认为:必须有了咬文嚼字的教学培养后,才能真正达到不求甚解境界。在进行了解与欣赏能力训练时,应当注意语言的经济比较方法文字的新变、问题研究

  当然,我们可以先从文句中的句式入手,明白句子特殊形式所在,洞悉特殊句式所蕴含的情绪点。如鲁迅先生《秋叶》的开端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诙谐风趣的句式反映出了久坐屋中的厌烦与枯燥

  再者有(网文):

我们都是自然人,却不尽是自燃人。

  略带自嘲的转折对比句式,却流露出笔者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凡而不凡的句子,汇聚在一起便组成了一个个小小的段落。当我们读到一个段落时,应当注意语句间相互的联络,了解文章的组织发展的次序,掌握文脉,研究主旨是如何发展的。

  ②

  『写作杂谈』

  或许很多朋友作文时,都有自己的目的,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有的在于说明一个道理,有的在于抒发一种感情,有的在于传递一种能量。但,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一篇好的文章,一部好的作品总会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以及合理的标点。而朱自清先生就写作方面倡导学生学会两点:一是注重文脉。二是关注标点符号

  何谓文脉?《拆开来说》中,朱自清先生如是说:因为注重“思路”怎样表现在文字里,所以就称它为“文脉”——表现在语言里的,称为“语脉”。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相信很多朋友在作文时,基本上都会照着心里所想而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思路的问题。照着心里说的话写下来,有时自己读着,叫别人听,倒也还通顺似的;可是叫别人看,就看出思路不清来了。

  朱自清先生在《拆开来说》中指出,要训练文脉,得用宣读文件的声调。作文时先写出详细的纲目,从文意上,从意念的排列上下手。此外,更重要的是,多读,多看、多习作。有了量的积累后,才能厚积薄发

  有了清晰的文脉后,我们还需要注重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标点符号往往容易被忽视,例如,当下新媒体中的半角全角不分等。朱自清先生在《拆开来说》中提到,标点符号具备标明词句的性质功能有利于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切,作用跟文字一样,绝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写作时,标点符号正是支持我们达意表情的方式,不充分利用,写作的效果便会因此而减少。

我的时间就在这纸与笔,思维字迹快要接触的那一刹那匆匆而过。

  愿你不是做别人的,而是做自己的人。

  《大师语文:拆开来说》读后感(二):朱自清《拆开来说(大师语文)》:国学之美,在于修身

  国学包含国文与文学,其中“美”字有两层含义,一为国文的实用价值;二为国文的欣赏价值。小到说文解字,大到写作都是实用价值,而其欣赏价值在于“经典”二字。沉浮千年而不灭,集古人智慧一体,普惠后世根本。是说,国学之美,在于修身! 《拆开来说(大师语文)》这本书是由后人编写的,其中选取的文章是朱自清先生对于教育的观点。教育要从教科书的编排做起,要从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抓起,要从古代的智慧集结中选取,要从当今有悖教学的错误观念中改正。为人师表,定要教好技能,也要扬帆起航,带领学者探求本国文化精髓,以达自我修身的目的。 朱自清先生(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自清”的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佩弦”的意思是弓弦常常处于拉紧的状态性情散漫的人会拿弓弦作为自我警示的物品由此可见,朱先生不管是做人还是作文,都会保持“自清”和“佩弦”状态,值得我们学习。 《拆开来说(大师语文)》这本书中,编者将朱先生文章中提到的学习方法拆开来讲,以便读者根据自身所缺来进行高效获取。 怎样学习国文?是本书需要回答的问题。编者将朱先生的文章分为三部分来全面回答,它们分别是知识与技能、文学与语言、经典训练。 一、知识与技能。学习国文必掌握以下技能: 读。在《论朗读》这篇文章中,朱先生推崇黄仲苏先生在《朗诵法》(二十五年,开明版)里分“朗诵腔调”为四大类这一观点,一曰诵读;二曰吟读;三曰咏读;四曰讲读。各种类型的文章有自己的读法,运用得当自然会从中感受其精髓。 了解与欣赏。了解与欣赏是一种能力,它同样需要训练才能真正达到欣赏的目的。除注重字义的办法外,还应当注意几种分析方法,分别是1.句子的形式(句式),2.段落,3.主旨,4.组织,5.词语,6.比喻、典故、例证。 写作。写作这项技能是前两种技能的综合运用,然而写作本身又是一项难度更高的技能。除教材中文章的选定会影响到我们的写作能力外,我们自身要把握的写作技巧是文章的文脉和标点符号。 二、文学与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工具。 什么是文学?没有定论。文学融合在大众的口语中,借用文字的方式呈现,使说话条理清楚,起到修饰的作用。 文学隐藏在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兼容中,文学可以较好的指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运用。 文学让文字表达感情强烈,比如诗。 文学中的比喻让其更加深动活泼。 文学体现恰当的组织与排列中。 三,经典训练。经典训练的价值不止在实用,还在于文化。 在这一部分中,编者选取朱先生对于各种经典的论述,从《唐诗三百首》到《说文解字》,从《尚书》到《诗经》等其他经典的论述,从中看出朱先生对于经典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对于古文学应该“批判性的接受”和“设身处地的欣赏”,这一点在他对与各种经典论述的文章中都有体现。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朱先生对诗词的论述,朱先生喜爱古典诗词,也非常熟悉古典诗词,在〔《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中可以体现这一点。 他也认为诗可以陶冶性情,诗的特点是为我们展现那些平静了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会平静,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己的情感。欣赏诗需要设身处地的进入诗中无我的情感,替人着想,这便是诗在陶冶性情。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朱先生把教与学结合,古与今结合,国学课本与经典相结合,实用与文化相结合,意在说明国学经典应当渗透入我们的本性中,不仅要学会实用技能,还要接受经典的熏陶,成为为国可用,为家可用,为己可用的人。 从整本书我不仅看到了朱先生这位文学大家的渊博知识,以及他发自肺腑的教育观点,还有国学经典自身所带的光辉。我们作为国学文化的传承人,也应当做到“批判性的接受”和“设身处地的欣赏”。 《拆开来说(大师语文)》 朱自清著 左夕 朱艺编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大师语文:拆开来说》读后感(三):他的文字,天生贮满一层诗意

  一提到他,几乎人尽皆知他的《背影》,似乎他的文字里天生就贮满一层诗意。

  可是,却很少人探究他的才情是如何累积的。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评价他:“就语文教学方面来说,他真是个全才。”那么这位全才究竟是谁呢?

  没错,他就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今天我们着重要了解他对国文的独到见解。

  这本书的名字叫《拆开来说》,全书围绕如何学习国文展开,对学习国文三个方面进行了拆解。通过系统的学习,读者可以“做自己的人”。

  1 知识与技能

  语言学界泰斗吕叔湘先生曾说:“国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在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试问如果国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都不会,怎么谈得上创造呢?

  要创造,就要大量的读与写。关于读,先生强调了朗读与诵读;关于写,先生强调了三点。这点重点分享一下后者。

  第一点,语言要经济。句与句停顿恰当,句与句的力量集中。

  第二点,学会比较。比如,将散文和诗句比较,将同类话题的文本进行比较,比如将鲁迅先生的《秋夜》和叶绍钧先生《没有秋虫的地方》。

  第三点,文字求“新”。即一个作家必须能深得用字的妙趣,就是古人所说的“炼字”。比如我们学过的贾岛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敲”字尽显作者功底。

  这三点,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荷塘月色》、《欧洲杂记》可见一斑成熟的作者不但会表现事物,还能在写作中分享洞见,用自己已有的概念分析一些案例,并鲜活的显现。这是对知识的敬畏,也是对技能的精进。

  2文学与语言

  自媒体时代,为粉丝而写是主流。然而粉丝只是写作的对象,并不是写作的原因流量、打赏、名声,很多写作者却忘记了写作的初衷

  实际上,写作是一件“广积粮、高筑墙”的事情。“文以载道”,“道”背后更多的是语言相关的问题。在这点上,朱自清先生有自己的深刻见解。他谈到了口语与写作,认为口语在前,写作在后,建议写作中适当运用口语的长处“活泼”、“亲切”、“自然”。他还谈到了白话与文言,否认了“文言简单”、“白话太繁”的说法,认为“繁简”只是作者写作艺术的处理方式不一。

  所以,身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不能脱离语言最基础东西。文学有故事,体现了个体生命,但真所谓人生到处无往而非问题,后现代的世界图景更是如此,当卡夫卡将巴尔扎克“我摧毁了每一个障碍”,置换成“每一个障碍都摧毁了我”,大家是否体会其间的变迁,是仅用文学解释不清楚的。这时候,以这样的视野,大家所习知的文学,其实已远不仅仅是故事和抒情了,它背后有更深广的东西。

  所以,如何养成在两者交互中理解,在今天显得特别重要,阅读收益大小,也端赖这种交互的贯彻是否彻底和有效。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有深度的东西:经典训练。

  3经典训练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中恳切的告诫:“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

  朱自清先生说得更加平实,“经典训练不在于实用,在于文化”。因为人性是相通的,而历史是连续的。只有“通古今”,才知道哪些该保留,哪些该扬弃。书中提到了《唐诗三百首》、《说文解字》、《尚书》、《诗经》、《春秋》一一进行了解读与分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超越的时代的智慧,他的心声值得每一位读者去倾听。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国文给人知识,也教给人怎么样做人,不是做别人的,而是做自己的人。”

  总之,这本书不仅仅教我们学习国文的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领悟先生对学术孜孜不倦追求,行事立人的标准。因为好的老师可遇不可求,而好的书籍我们可以自由选择

  《大师语文:拆开来说》读后感(四):朱自清:一把“读书”的梯子,一些问题的答案

  提到朱自清先生,我们肯定会想起他的文章《背影》和《荷塘月色》,知道他是散文家、诗人。但其实,他也是一名语文教育家。(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惭愧!)

  读到《大师语文·拆开来说》这本朱自清先生的关于怎样学习语文的书,有相见恨晚之感。书中的选文虽著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但我相信它同样会是21世纪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梯子、老师教学的帮手,教我们了解中文之美、文化之美。

书面拍摄|小熊

  同时,这本书也是一面镜子,让我们这些已经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的学习者,反思自己在阅读、写作、倾听与表达等诸多方面,做法是否合适、有没有达到最初想要的效果,为什么事与愿违等。

  这本书讲了很多读书的底层方法论的东西,我看时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恍然大悟、一会儿皱眉,觉得很多地方说得很对,但深知“实践才出效果”,不是知道了就有效的,重在施行。

1.学生要勤于思考、主动学习

  记得在课堂上,语文老师讲解课文,总是很详尽,说得很琐碎,似乎面面俱到,心想老师讲得真好。我们只需坐在位子上,贡献出自己的两只耳朵,就这样呆呆地听着,偶尔抄一抄老师的板书笔记,以为这就都学会了。

  其实,被动地听,不去动脑不去思考,是得不到多少益处的。可能没两天就忘了,可以应付个单元测试,但到期中和期末,总要再多花好几天来“死记硬背”。那些以为学会了的知识,高考过后,更是完全还回去了吧。

  试想,现在给你一段稍微不白话的古文,有几个人能清楚明白地说出正确意思?有几个人能信手拈来,正确地使用四字成语?成语、文言文等,这些我们国家独有的记忆和文化,更是需要我们主动去练习和思考,真正学会一些文化的精华。

2.“咬文嚼字”VS“不求甚解”

“读书不求甚解”一句话,照字面讲,最易误人,特别是青年学生。

  我们读书时,不求甚解、不拘小节的态度,其实是种通病。写错别字,写不通顺的语句,成语张冠李戴、指鹿为马等,真的都不要紧吗?不是的,是我们怕麻烦,懒练习,不想上心学习而已。

  该咬文嚼字的时候,千万别“不求甚解”。比如古文的学习,就得一字一句去分析去咀嚼。我们总得先经历一些一字一句不放松、咬文嚼字的训练,才有可能练就“一眼扫过去,知其主要意思”的能力。老师也不能将就学生,要督促他们多看多读多写,并随时指点,这样总有功效。

  但是,不求甚解也有其合适施行的时候。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变,知识太多,我们应付工作和生活,时间精力都很有限,不可能去深挖每一个知识点。所以,像“每天听本书”(20多分钟,碎片时间就可以解决一本)这类的听书音频节目应运而生,我们好好利用,也可收获多多。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求甚解的功利性阅读,但是,它与精读并不矛盾,泛读(泛听)可以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保持对新领域新知识的吸收。当捕捉到自己感兴趣的或对自己重要的知识,再去深挖、去精读,可谓两全其美。

  这样的“不求甚解”加“咬文嚼字”,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可能的知识,真的是可以赶快行动起来了。

拍摄|小熊

3.创作与写作不同

  作家写出一部文学作品,叫做“创作”(先有不错的作品,才会被公认为作家)。但我们学习语文,并不都是为了成了作家,所以初学阶段不要滥用文学的感情和用语。

  另外,中文里不止有文学作品,还包含非文学文字,如书信、宣言、报告书、说明书等应文体。生活中常需的普通问题的写作,一样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语文,训练自己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训练写作需要给自己一个贴切的目标,即考虑文章到底是写给谁看的。比如中学生作文,不只是给老师、几个要好同学和亲友看的,我们要想象实际的读者是全体同学或一般社会,目标范围贴切,以给自己写作更大动力、更高要求。

  而现在的新媒体写作,我们更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标读者是什么样的,不止是给全体社会看,最重要的是要贴合目标读者的口味,不能盲目为之,马马虎虎地写,四不像,谁看了都不喜欢。

4.总结

  总之,断断续续2周,读完了这本《大师语文:拆开来说》。想着第3部分的古文学的欣赏训练,更需要以后细细品味和实战练习。(以前没学好,但为了不让以后的孩子掉队,也得好好学习啦!想得真多!)

  第一次阅读,只是写下了记忆深刻、暂时也能表达出来的的几个点,还有好多暂时没消化掉的东西,也就没能写出来,需要慢慢咀嚼,适时再表达。

  朱自清先生的文,值得一读再读。对我来说,这也是一本可以放在书桌旁、床头边,多多翻阅的书。

  《大师语文:拆开来说》读后感(五):国文学习贵在传承,写作训练重在修心

  国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是文化的传承;写作训练不但教会我们良好表达、言之有物,还有助于我们提升气质、修心立人。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明代钱福所写的《明日歌》,最近竟然被编入了流行歌曲,由王俊凯演唱,在16号的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发布会上正式亮相。朗朗上口的曲调被迅速传唱,连撒贝宁也说这是一首“洗脑神曲”。

  据说,除此之外,《登鹳雀楼》、《将进酒》、《陋室铭》、《梁祝》等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也将被再次创新性传唱。“和诗以歌”的形式,无疑是经典古文诗词在当代的有效表达。正如朱自清先生在谈论中学生的国文教学时所说:“文言文和古诗词,一部分的生命便在声调里,不吟诵不能完全领略他们的味儿。”

  《大师语文:拆开来说》这本书,正是朱自清先生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合集。提到朱自清先生,我们并不陌生,他的笔下为我们描绘了荷塘朦胧的月色、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情景交融,美不胜收。其写作风格朴素缜密、文笔清丽,李素伯曾说其散文集《背影》给人以“芳香的迷醉”,郁达夫也评价朱自清:“他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

  朱自清无疑是我国现代成就卓著的散文大家,却少有人知他也是一位大师级的语文教育家。尽管他直接任教中学语文只有五年时间,但他却毕其一生,对中学语文教育倾注了所有的爱与智慧。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评价朱自清,“就语文教学方面说,他真是个全才。”

  朱自清先生认为“中学生念国文的目的,不外乎获得文学的常识,培养鉴赏的能力和练习表现的技术”,《拆开来说》这本书也正围绕这三方面展开论述。先生在此书中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学习国文的技能,还有行事立人的标准。

若要“不求甚解”,必先“咬文嚼字”

  我们自小时候起,学习说话、读书认字,无时无刻不在与语文打交道。我们自以为很了解语文,事实却恰恰相反,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语文的重要性。正如书中所说,“无论是读还是作,学生不容易感受到实际的需要;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

  先生在书中也多次表达了对中学生国文水平的担忧,指出“国文不仅仅是语文训练,更是一种文化训练”。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国文没落的时代,诗词式微、文风寡淡,新媒体文蓬勃发展,传统纯文学难以为继。人们语言上的交流变得简单粗暴,文学的地位也越来越边缘化。碎片化、快餐式阅读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我们再也不愿去翻阅那些大部头的华章名著,而是倾向于那些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短文,甚至段落文字过多、篇幅超过3000字也会成为我们“弃读”的理由。

  朱自清先生指出,“必须有了咬文嚼字的教学培养后,才能真正达到不求甚解的境界”。现代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错别字、成语滥用等问题;教师的教学也是照本宣科、浅尝辄止;连我们自己写作都是急于求成、徒有其表。这些现实中的种种,都是“不求甚解”的思想在作怪。

  身为人师,需先自明,字字吃透,才能教给学生。先生在本书中就诵读教学、行文修辞、诗词鉴赏等各方面都给出了详尽的指导,对当下的语文教与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结合教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暗示、引导学生主动解决。

文字是思想的容器,文脉是思想的灵魂

  在文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情感、语气和用意。比如提到“江南”想到的是“小桥流水人家”,说起“塞外”就会想到“大漠孤烟直”。朱自清先生认为,“做一篇文章,是有了深厚的感情,发自肺腑,才用文字表现出来的。文字里隐藏着他的灵魂,往往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生活中我们往往借文字来发泄感情,而不是承载灵魂,无法恰到好处,反而失去文学真正的意义。很多人从小学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有无话可说的感觉,凑字数、拼篇幅、逻辑不通、言之无物……现代社会人们的语言表现力已经被无限简化,我们常常会有不知该如何表达的焦虑,反倒失去了孩童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朱自清先生也在书中教导我们,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抒写出真情实感,方能有条理、有内容。真情而丰富的表达,这也是先生的文章被誉为“天下至情文学”的原因吧。先生强调了在语文学习中朗读的重要性,无论是诵、读、吟、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正如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朗读和熟读,不仅能领略声调的好处,还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形成流畅的语脉,进而有助于条理清晰的文脉形成。

写作是技能的训练,也是做人的训练

  我们学习国文,亦或学习写作,似乎总不可避免地带了几分功利心。正如先生所言,“现在青年学生的通病是大而化之,不拘小节。强调兴趣而忽视训练,怕麻烦。”现实中也是如此,我们急于用文字表达、靠文章获益,却总是忽视了自我的知识提升,也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翻阅几本厚重典籍,鉴赏几首诗词美文。没有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写出的文章必然索然无味,乏善可陈。

  朱自清先生不仅教育我们如何做学问,更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先生自己曾就《月夜蝉声》一文中“蝉是否夜晚会叫”这个问题多次考证求教,表现出了一代文学大家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正如先生教育青年学生的话,“凡相信一件事,必知道得真,议论得切,不可人云亦云”。这是做学问的真谛,更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语文学习中,背诵诗文、掌握知识固然是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写作训练,将知识学为己用,不断提升。反复阅读诗词,并有批判性地选择吸收,让学生读出一些意味,得到文化和思想的沉淀,才是国文教育的宗旨所在。

诗词是知识的需要,更是文化的传承

  诗词是古老的咏叹,却能撩拨年轻的心弦。最近《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节目的热播,让我们看到了诗词和文化的魅力。无论是嘉宾饱含深情的诵读,还是对诗词背后故事的解读,其实都是一种文化和审美体验的还原尝试。正是这些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经典传承,让观众们如痴如醉,感怀于心。

  阅读和写作训练,能够助人修身养性;从文学经典中汲取营养,可以帮你平复浮躁、涵养心灵。无论是《朗读者》中的主持人董卿,还是《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武亦姝,都是难得的内外兼修,气质高雅,可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好佐证。这是只有在诗词的长期浸润中,才能拥有的一种温婉从容。

  反观当下,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让语文教学沦为了一种工具,而不是文化的训练和传承。一味的应试思维,让学生们无从了解诗文背后的故事及意义,也就无法形成对文化的鉴赏力,更别谈修身养性。先生在书中对《说文解字》、《唐诗三百首》、《诗经》等名家经典进行了鉴赏和解读,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有力指导和参考。

  当然也偶有认真而可爱的语文老师,譬如最近走红网络的“戏精”老师。他在讲台上为学生朗诵《将进酒》,语调魔性、姿态夸张,却是真情实感的融入,看似疯狂的举止中也透着一股子可爱劲儿。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并通过诵读、写作等加以训练,让文章言之有物,让文化得以传承。

  《拆开来说》这本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文的有效技巧,也为老师们提供了语文教学的方法参考,写作之人也能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正如此书封面上所说,“一把读书的梯子,一些问题的答案”。若你在语文学习中有些迷茫,不妨翻阅一下本书,让一代文学大师的智慧之光照亮你前行的路。

  《大师语文:拆开来说》读后感(六):听国学大师朱自清讲述学习语言和文字之三要点

  提起朱自清,大家都学过他的《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散文名篇,这是我们儿时校园的记忆。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上,朱自清的身份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但却未提起朱自清的另外一个极重要的身份,那就是,朱自清先生是“民国语文三大家”之一(另两位是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可见朱自清先生再国文教育方面的地位。当代教育体系中语文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高考中比分从120分提高到160分,语文成为了很多学生、家长头痛的地方。如果你想进行系统地语言文字训练,或者你是一位孩子的家长,想从小就开始培养小孩语言文字能力,那么,这本《拆开来看》是你一定要看的书。

  《拆开来看》是搜罗并梳理了朱自清先生关于语文学习的各类文章,虽然这些文章写作时间都比较早,大部分写作于解放前甚至是民国时期,彼时白话文刚刚兴起时,杂志盛行,学者在杂志上发表了许多关于语言的学术文章。这些文章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一点也不过时,里面提出的国文教育中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其讨论的方法论依然可以适用。

  依《拆开来看》全书中的见解,朱自清先生认为,在中学乃至大学期间语文学习方面大多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学生对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和写作不感兴趣,认为实际生活中语文并不重要;

  二、学生在阅读时只注重其表达的思想,大多忽略其文章中语汇、字词、结构、声调等的训练;

  三、学生在写作时敷衍了事,只急于发表自己的思想,写时思路不清导致文章层次不清,无条理;

  四、学生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不高,学校只偏重与写作能力培养,忽略了朗诵和欣赏能力培养。

  这些问题的影响十分深远。假使我们有一次美妙的经历,或者有一些特别好的思想、方法等,想与众人分享,如果语言文字水平高,我们就能将这些思想转换成优美清晰的文字,他人很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如果写作水平低,恐怕这些经历、见解、思想、方法永远都只能留在脑海里,偶尔能通过谈话分享给少数的家人、朋友,或者啰啰嗦嗦、磕磕绊绊地写成文字,却因为难于理解无人欣赏。这只是表面的影响,实际上语言文字在我们工作、学习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无法深层次领略诗歌、小说、绘画、音乐、电影等伟大作品的内涵,无法整理出清晰的工作报告、总结……要提高语言文字欣赏与写作的能力,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育体系、学生个人从小就开始努力,但用朱自清《拆开来说》里的总结,一言以蔽之,就是多看多读多做多改。

  首先,对待文学作品,在学习阶段应该一字一句详细了解,甚至是咬文嚼字也不怕。除文章里面字词的意义,文章表达的思想外,还要注意文章中句子的形式,每段的段落主旨,文章的分段,各段的作用和关系,文章的组织与变化,词语的特殊意义,文章的修辞方法尤其是比喻和典故,文章及句子的停顿及标点符号等。这样一点一点将全文咬碎嚼烂,才能做到对文章基本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提高欣赏能力。

  其次,朗诵对语言文字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古代文言文、古诗、现代白话文、现代诗歌等文学作品,都应该不断反复朗读和诵读,在朗诵中欣赏文章的声律、结构、力量、感情、美感。这一点对所有语言的学习都十分重要然而又是现在学生不愿意做的,所以家长和老师有必要带领学生养成朗诵的习惯

  第三,写作的话就是要多做多改。现在学生写作敷衍塞责,写出的文章也没有读者(估计只有老师看)。所以不妨在写的时候就要假想文章的读者。要改进作文,可以从练习演说开始,写好文章后先读给他人听,再请他改,请他指出听时和看时不一样的地方。平时在练习作文时可以将报纸的文字作为切近的目标,先列出提纲,并控制字数,注意标点符号使用。

  做到多看多读多做多改,才能慢慢地提升语文能力。《拆开来看》这本书还具体地讲解了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何赏析,如《古文观止》、《四书》、《史记》、《汉书》为何如此重要,《唐诗三百首》、《古诗十九首》等古诗的欣赏指导,白话诗的赏析和朗诵,鲁迅和闻一多先生的学术贡献等。让我们一起跟着大师总结的方法不断努力!

  《大师语文:拆开来说》读后感(七):立文先立意,做己先做人——读《拆开来说》

  “国文给人知识,也教给人怎样做人,不是做别人,而是做自己的人。”这是朱自清先生曾说的一句话。 立文先立意,做己先做人。这是我读先生《拆开来说》后给自己写的一句话。 我们读过他的《背影》,至今分别时候都会在脑海中不自觉得浮现那些文字;我们也曾跟随他的笔,去看了一场《荷塘月色》,甚至是《欧游杂记》……他的文字被称为给人以“芳香的迷醉”,亦或是“贮满一种诗意”。 而我们都忽略了朱自清先生另一个身份—语文教育家。 幸好,还有《拆开来说》这本先生的笔记。 1、 自媒体地快速发展,输出的人也越来越多。大都习惯了文字去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在这方面做到极致的人儿,也渐渐开始有了经济的回馈。 而语言也好,文字也罢,终归是祖宗们留下的一笔财富。静于心,显于字。《拆开来说》这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关于语文学习的笔记,讲述了他在那个时期对于语文学习的记录和思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把读书的梯子,一些问题的答案”这是书本封面的两句话。而它,真的做到了如此。 整理朱自清先生的笔记而来的《拆开来说》,便从知识与技能、文学与语言、经典训练三个方面,系统地讲解了关于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在这个略显躁动的时代中,犹如一股清泉悄然洗去身上的浮浊。在先生的记录中,可以详细地学习到如何去认识文字,怎样去使用句式和标点,如何去诵读诗歌和童谣,如何去欣赏白话文和文言,如何去写作……这些在先生的笔记中都有所记录,而我们亦可寻踪而往。

  2、 什么是文学?如何作文?你我都有不同的看法。 先生的笔记中似乎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因为文学的定义得根据文学作品,而作品是随时代演变,随时代堆积的。因演变而质有不同,因堆积而量有不同,这种种不同都影响到什么是文学这一问题上。”看先生的笔记,什么都没有说明,却又什么都考虑了。 书中先将文学和语言进行对比,关于这个问题又分别从口语与写作、白话与文言、文字与文学、比喻与文学和组织与排列这五项进行讲解。 于是立文先立意。 当学习完各类手法的运用,标点的应用等等以后,起文的关键点是立意。它就像一个骨架,支撑着作品对面对世间的赞美也好,质疑也好,始终翘首不会低垂。

  3、 有时候的你,会不会烦恼时候即使手机每个应用都没有了新的推送,却到底也舍不得放下呢? 而先生在《拆开来说》的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关于调节情绪:“有些人在生病的时候或烦恼的时候,拿过一本诗来翻读,偶尔也朗吟几首,便会觉得心上平静些,轻松些。这是一种消遣,但跟玩骨牌或纸牌等等不同,那些大概只是碰碰运气。跟读笔记一类书也不同,那些书可以给人新的知识和趣味,但不直接调平情感。” 那么,当下一次心浮气躁的时候,会不会选择暂离手机,去找一首诗来读一读?品一品那些文字中的意? 嗯,我会。 或许我会去读一首诗歌,正好它写着我的烦恼,亦或是正好有解决的办法;或许我也会去看一篇之前看不懂的文,以不懂的烦闷去治疗心情的烦躁,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吧?或许我干脆去听一听《拆开来说》讲解的那些童瑶,用淳朴去一去心底的浊气。

  4、 突然之间我们离着文字很近,因为我们每一天会有大量的碎片时间在阅读;突然之间,我们又离着语文很远很远。 从上大学以后,理工科成为了生活的主旋律。学校也没有要求我们去学习《语文》这门课程,于是我们把它丢弃了; 那些“哎呀我去,我不去”到底去不去的网络语言也开始改变着我们的用语习惯,于是我们谈论渐渐不再斟酌; 新媒体的发展,开始赋予词语另外的含义,于是我们也不去探寻它原本的含义…… 我们努力写着文字,学习它蓬勃的发展力,学习各种“取悦”阅读人的技巧,却唯独忘了去取悦写字的自己。忘了慢慢停下来,去探寻一下它原本的样貌。 于是做己先做人。 我们已经学习了够多的别人,羡慕着他们的生活,那么现在请我们开始去做自己吧。 幸好,遇见了朱自清先生的《拆开来说》。 教会我们每个人的不仅仅是学习国文的技能,还有行世立人的标准。

  《大师语文:拆开来说》读后感(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

  提起朱自清,大家的脑海里马上就能浮现出一个个的画面:

  画面一: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画面二:

  父亲蹒跚地去为作者买橘子的背影,那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朱自清的散文是画面感非常强的,就算你离开校园很多年,却仍然能很轻易的回想起他写的文字,以及他的文字所带给你的画面与感动。

  也因为如此,很多人都忽视了他的另外一个身份,他除了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外,他还是一位把毕生心血无私奉献给莘莘学子的语言教育家。

  二

  在这个快餐时代,人们早已习惯了碎片式阅读,早已很难让浮躁的心静下来认真的读一读国文了,经典已经不再被广为传诵,而是被束之高阁。一来,经典让人感觉乏味,提不起兴趣,很多人都是放本在床头用来催眠的。二来,没有一定的方法指导,读国文总是让人云里雾里。

  朱自清这本《拆开来说》不仅教人们如何学习国文,并且引导大家了解国文之美,发现国文的趣味,开掘国文的价值。让不爱阅读的国人有了想要阅读经典的兴趣,并知道学习国文的方法。

  国文的学习是

  正如朱自清所说:国文不仅是一种语言训练,更是一种文化训练。既然是一种技能,自然是可以通过训练来达到能力的提升的。

  《拆开来说》一书中,提到了好几种训练的方式。如朗读、诵读以及诵读教学,如何欣赏诗学……这些方法,不但适合学生们自行学习,也给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些教学方法。

  三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工具。到底什么是文学,文学与语言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这一部中,还提到了鲁迅的中国语文观,以及他的杂感。当然还有中国学术的大损失——闻一多先生。

  四

  《拆开来说》最后一部分是经典训练。

  这里首先讲述了古文学的欣赏及中国文学选本与专籍,然后分别讲述了十部经典国文,如:《唐诗三百首》、《说文解字》、《尚书》、《诗经》、《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古诗十九首释》、《明妃曲》

  读完整本书,相信你对国文又多了一点好奇,那就拿起手头的经典,运用朱自清先生的方法读起来吧。

  2018年,让我们一起诵读经典。

  《大师语文:拆开来说》读后感(九):将语文教学拆开来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篇出自朱自清先生的《春》,唯美的意境,超凡脱俗的文笔,从学生时代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还有他的《背影》、《荷塘月色》也一道非常喜欢。 一直想着朱先生必是一头飘逸长发、风度翩翩的文人。直到读了《拆开来说》,才知道朱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更是一位语文教育家,民国语文三大家之一。 便又念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倚案执书的师者形象,于是更加景仰。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一生学无止境。 语文教学也贯穿了学生生涯的全过程,老师常常会告诉你:语文是你的门面。但语文的教与学却总让人感觉非常之难,鲜有洞开者游刃有余,更多的人总徬徨在门外苦苦寻觅破窗之道。 朱自清的《拆开来说》积先生多年语言教育之经验,对于指点迷津颇有教益。细读之后,撷三点以嗣: 1.不能容忍错别字 自己一直自诩语文学得尚好,读了《拆开来说》方知自己所谓学懂只是皮毛。一个观点倒是和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就是不能容忍错别字。 好多人对待文字确有“不求甚解”的态度。就像朱先生说的,“偶然有一两个不识的字,不明白的词语,大概总放它们过去,懒得去查字典或辞书。这或可以叫作不求甚解的态度。” 比如词中或有一个不认识的字,常是用形声字的办法大致读出来,懒得去查字典。直到偶然机会听到别人读出正确的来,才会想想自己的懒惰,颇觉可笑。 每次辅导孩子的语文作业,尤其是作文,看到几百字的作文错别字就好几个,气就不打一处来。有的词语是非常简单的,明显就是因为随意而用错了同音字。想想真是难为语文老师了。 学习的严谨,做学问的严谨,大体在是否有错别字上能够体现出来。有些公文也是如此,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大标题、小标题,一圈套一圈,通篇读下来,语句不通的多,错字更不少,首先就失去了美感,让人没有续读的欲望。 2.不能滥用标点符号 一篇文章标点符号用的不对,就好像美女穿着不合体的衣服一样,让人看着不协调。读时间长了会感觉累,杂乱无章,不明所以。 《拆开来说》专门指出学习写作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很不在意的问题,对于现在学生的写作来说仍然适用,也是普遍现象。 小学生的作文尤甚,一大段话,一逗逗到底,最后一句不得不用了句号,原因是一段结尾了!真是可气又可乐。让看的人一口气读下来,常常感觉气不够用,喘不过来,有种扼住喉咙的感觉,非常之不舒服。 朱先生也总结出学生写作文时,不大用句号,是一个可注意的现象。“他们似乎没有清楚的'句'的意义。” 滥用标点符号往小了说是文章不通,往大了说还有可能产生歧义。 如果一项很重要的合同,标点用错了有可能表达的是相反的意思,会引起不必要的官司。 对演讲来说,也会影响演讲者的语气、语调。试想,应该抒情的地方,声音理应高亢,带动听众情绪,这时候点了一个句号,像泄了气的皮球,没了激情,演讲的效果大打折扣。 《拆开来说》告诫大家:“青年们得养成随文标点的习惯,一面还得在读现代白话文时随时体会一标一点的意味,学习正确的用法才成。” 3.不要用以往经验推断 朱自清先生用关于“月夜蝉声“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法。在写《荷塘月色》文章中提出蝉声,论蝉子夜晚是叫还是不叫的问题。 他自己有两回亲耳听到月夜蝉声,但是大家都说蝉夜晚是不叫的,就连生物学家都这样认为,令他自己也动摇了。 由此可见观察之重要,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所有夜晚蝉子不叫,于是相信这种推论更是真理。其实只是成见,这些成见常常误导人的思维。 大部分人都遇到过此类问题,就是常说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说的,这么做的,都以为“随大流”肯定不会出太大的错,殊不知“随大流”也阻碍对真理的探求。作文如此,做事亦如此。 《拆开来说》融汇古今,旁征博引,大家风范俨然,读之爱不释手。不仅有益于对语文的学习,于做人、做事,识人、识局,均有很好的教益。

  《大师语文:拆开来说》读后感(十):拆开来说——大师眼中的国文教育

  无数次在新闻中看到这样的消息:当今学生不注重语文学习,偏重在英文和数理化上多下功夫。而在国际学校中,学生们更是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英文的学习上,语文课仿佛成了选修课程,语文老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解读古代经典,面对的却是寥寥无几的学生和空空荡荡的教师,不禁仰天长叹。

  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拆开来说》才发现,原来对于“国文程度低落”的评价是自国文教育开始的民国时期就存在的,朱先生也对此现象作了解释。

  提到朱自清,我们都不会陌生,我们曾因《背影》潸然泪下,也曾沉醉于《荷塘月色》的美好中,大多数人都知道他是文笔优美的散文家,却鲜有人知道他还是民国语文三大家之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就曾评价他“就语文教学方面来说,他真是个全才”。《拆开来说》一书就是将朱自清先生关于语文的文章集中起来,按照他的国文教育和学习思路拆分成知识与技能、文学与语言和经典训练三个部分,不仅为学生学习国文指明了方向,也为教师指导学生国文学习点亮了一盏明灯。

  一、读与作

  作为开篇的部分,朱自清先生根据自己在中学的教学经验点出了中学生在国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读与作两个方面。

  在读的方面,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这样的问题,以前教书先生带着一群学生摇头晃脑诵读诗书的场景一般都被现代人贴上“古板”、“老套”的标签,竟至于让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诵读文章,他们会感觉害羞。对此,作者同意其他两位教育家夏丏尊和叶圣陶的主张,认为吟、读、说都很重要,应受到学校重视。

  作者列举中学生因忽视诵读而犯的错误,包括读错字、对古文不能正确理解等,并指出诵读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提升他们对本国文化的了解与欣赏能力,尤其是古诗词和文言文方面,“一部分的生命就在声调里”,非诵读不能体会。

  在作的方面,“总想创作,又急于发表”是大部分人存在的缺陷。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文兴起,许多学生都对此感兴趣,认为白话文易读易懂,文言文仿佛和作文并无关系,作文是更是偏重记叙文和抒情文,忽略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在写作应用文时滥用文学的调子,将说明文写成抒情文的大有人在。这恐怕与学生们关于了解与欣赏的训练缺失有关,而对文学的了解与欣赏正是写作的前提与基础,懂得欣赏意味着首先能够辨别,词义、句式、调理和体裁都是最基本的,能够知道什么是好的、美的、合理的,创作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本身“不拘小节”、“专讲兴趣而恨训练”、遇事不求甚解以及一些老师为图清闲而减少对学生的训练造成的。为提升学生了解与欣赏的能力,作者提出应注重句子的形式、段落、主旨、组织、词语和比喻、典故、例证着六方面的分析方法,而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训练时更应注重方式方法,督促学生多看多读,随时给予指点,并暗示学生发现问题,协助解决问题。

  二、古文学

  新文化运动以来,人们对古文学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将之视为糟粕,认为应弃之不用;而有一部分学者却秉持另一种意见,认为人们应该反对封建社会中的“读经”式的教学方法,但古文学中蕴含着我国的固有文化,值得人们去欣赏,去品鉴。朱自清先生就属于后者。

  他认为对古文学应该“批判着接受”,而初高中学生更是应该通过在经史子集等经典著作的训练中接受古文化的洗礼。

  朱自清先生认为,我国经典著作在未经整理时读起来非常困难,这也是很多人听到古文就望风而逃的原因,他主张所谓经典要有全书和选本节本之分,最好有详细的注释和白话文导言,帮助学生打通的语言这一关,学生自然就能获得欣赏古文的水平和能力。当然,他深知这是一项异常艰难的工作。

  在《拆开来说》的第三部分便是朱自清先生就《诗经》、《尚书》等著作,通过背景介绍、段落分析、语句欣赏等方式为 学生们提供经典古文的学习指导,可谓煞费苦心。

  三、做人

  朱先生说:“国文给人知识,也教给人怎样做人,不是做别人,而是做自己的人。”这其实也是中国国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在学习时学到的不仅是词汇、句式、语法,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如此,学习知识不难,最难的是在学习过程中立德、修身,成为顶天立地的个人。

  朱自清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厚积的知识拓展了他的视野,广博的学识挺拔了他的傲骨,丰富的阅历养成了他的浩然正气。所以,当有人就“月夜蝉声”向他提问时,他认真请教昆虫学家,并给提问者回信,即便在多年之后,当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答案,当年的提问者已无从联系,他依然努力寻找,最终通过发表文章予以回答,这是他的认真严谨;当闻一多先生身逢不测、惨遭暗杀,他慷慨作文悼念,历数闻先生在文学界的成就和贡献,为国家失此人才扼腕叹息,为刽子手的凶狠残暴而悲愤,这是他的凛然正义。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仅是国文方面的教育家,更是做人方面的精神导师。

  《拆开来说》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朱自清,在这里,他不是文笔清新的作家,而是为人师表的导师,在学习方面,在做人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无论学生还是步入社会的劳动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