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10篇

2018-03-26 20: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10篇

  《葡萄牙的高山》是一本由[加拿大] 扬·马特尔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一):无家可归的人,一旦踏上归途,总能抵达家园

  “当你的心跳呼吸停止时,从生物角度来说,你死了;当你的身份证户口被注销时,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你死了;当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死亡时,从存在的角度来说,你彻底死了!”“死亡”向来都是很多人不愿提及的一个词,毕竟谁都不希望去经历一场痛彻心扉离别。当然,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了谁,地球就不会转了。倘若失去的是至亲和挚爱的人,我想不管是谁,哪怕在外人面前可以强颜欢笑,只要回到家中,看着满室的寂寥内心痛楚喷涌而出时,又能向谁倾诉?是啊,一旦失去了所爱之人,家也就不在了,曾经的幸福只是徒添伤感罢了。

  托马斯便是这样一位可怜人,他竟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接连失去了妻子孩子父亲美好人生突然遭遇如此沉重打击相信任何人都会崩溃,那他又该何去何从?是以关于托马斯的所有好奇故事,都将在这本《葡萄牙的高山》中一一揭晓。而说到作者扬·马特尔,或许一般人都对他不太熟悉,但只要提起他的经典作品、曾被著名导演李安搬上大银幕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恐怕没有人会说不知道。

  其实通过李安的电影,我们早已碰触过扬·马特尔脑海里的精彩世界,充满魔幻色彩同时极富寓言意义。三个看似互不相干的故事,早已被若隐若现的主线紧紧联系在一起,首尾呼应的结局,直教人感慨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数。作为开篇的主角,托马斯是“无家可归”的代表人物,试想每天面对着一间空荡荡的房子浑身散发出颓丧的气息,谁都会渴望逃离,忘记痛苦根源。既然无法直面残酷事实,托马斯决定从此背对人生,是的,他开始倒着走路,忍受他人异样目光,独自走上一条未知之路。

  或许老天也不想看他一直逃避下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图书馆发现了一本尘封多时的日记,出自两百多年前的葡萄牙神父之手。根据里面的记载,托马斯得知一件世间罕有的圣物,辗转流落到了葡萄牙的高山区。为了让自己走出悲伤,他决心给自己一个方向——寻找圣物,并向伯父借了汽车,正式开启一段探险历程。然而这段经历并没有想象愉快,一路走来,托马斯饱受外界白眼与嘲讽,他只能整天呆在车里,却又意外犯下错事身心俱疲的他,还能找到回家的路吗?

  大大的问号代表着第一个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托马斯到底结局如何呢?那可必须耐着性子读完后两个故事。从“归途”到“家园”,尽管主角和内容大不一样,但始终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死亡”。相信不用我再多做介绍,从三个故事的标题我们也能发现,兜了一大圈,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三代人,先后感受亲人爱人的离世,作者只是想告诉我们: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历经归途的重重挑战之后,终能找到心灵的家园。

  书里的一些情节或许看起来很魔幻,与现实相距甚远,但作者的构思从来都是立足于人生中世事无常。我们的确无法预知未来,死亡的脚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却又步步紧逼,这种难以言说的失去感往往让人心如死灰,不妨跟随内心叫嚣的疯狂举动,给自己一个确定答案。正如李安说过,“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些无需证据信仰东西。这不是证明与否的问题,而是你愿不愿意信的问题。”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二):盘子里还剩下什么

  我静静地躺在黑暗中,既不蜷缩也不狂吠,我只是在断续涌来的回忆浪潮中乱了阵脚。

  像一场狂奔而至的沙暴,你精心搭建的记忆沙堡在时间的洋流中毫不留情地被掩埋,信仰,你总是在一种坚定的信仰中安慰自己,倘若当下的海拔不经意间低过了回忆的死海时你是否会暗自怀疑,你觉得什么东西才是可信的?眼前暖黄的壁灯,冰冷的铁制椅子腿,硬邦邦的床铺。

  你悄悄地发呆,然后等你察觉时发现原来在失落,时间真不公平,也可能是我贪得无厌,我只能度过我自己的那份时间,我指的是每一分每一秒的一切有趣抑或无聊变化,然后我明白我因这些造就了我的当下,可当我环顾四周时,我惊讶地发现曾经我们一起傻笑一起说着荤段子一起说着会脸红的话的那些人不见了,他们变了样,因为他们也独自享用他们独属的那份时间去了,任意的一件事都像一只娇小的蝴蝶落在你的身上,一只又一只,随之而来风暴也层层叠加,在生活的苦海中风暴阻隔了一切通讯,你的感官不能共同协作截获信息,你变得糊涂盲目,最终近在眼前的航标也消失了,你甚至无法抛锚,海面蛮狠地拽着你向前,你终将被生活谋杀,你只是一个可怜的海难者,你我皆是。

  无家可归,痛苦是否真的能依靠着不可靠文字穿梭于时间之中,最后与某人在一页闪光的书面中不期而遇,我不确定,你对我的痛苦根本一无所知我会被杀死,被一种无形的信仰所杀,我渴望那双眼睛,我在失去了一切后也能让我藏到里面的眼睛,我放弃了紧抓不放的过往,过去究竟是什么样?疯子更疯,胖子更胖?

  归图,语言不是一面破锣,我奋力敲打不是为了让大熊翩然起舞,我想要的是星星闪耀。我怀着一种从未有过平静开始解剖自己,从脚底,从指尖,从头颅,从胸腔,我想看看我身体里藏匿着些什么,我究竟被什么所折磨?一只女巫,一饼熟茶,一片银绿色叶子,一缕从未见过的黑色毛发…我们总是用尽一切所能将生活中的一切琐碎编织成一个自我满意的故事,也只能这样,我看着着凌乱无序的记忆碎屑,我下定决心把它们通通掏出狠狠扔掉,然后我爬回自己体内把自己缝合完毕,像一个破布娃娃,但这就是我的重生

  家园。设想我成为一个孤儿血缘中的所有支流都已干涸,我的爱人先我而去,我还剩下什么,我就此破碎,我变得不完整,我倾尽毕生的自我创作突然中止了,没有了见证者,人又有什么改变的意义呢?我想我只有皈依自然期待它给我再次展露万物奇迹,完成我未完成的创作,我也希望我能像一整个宇宙一样,在我的小世界里我不露痕迹却又无处不在,我的孩子就是我存在的痕迹,可他被飞驰而去的车子带走了柔弱生命我的灵魂也被撞碎,我瘫坐在高大岩石之上,不期待与牧羊人相遇,不期待酝酿着黄昏的天空,不期待雨后树脚繁茂的菌菇,心中最后一片菜圃也枯萎了,那么哪里都不足称之为家了。

  伊比利亚犀牛,传说中的独角兽,神迹,闭上眼,这才是家园。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三):没完全理清的奇幻寻根之旅?

  这是我第一次读扬·马特尔的小说,完全被他笔下奇幻、瑰丽的景象天马行空荒诞的故事情节所折服,其隐藏在故事背后的一些对于宗教、死亡、孤独讨论与哲思则更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思考。之前虽然看过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在读了《葡萄牙的高山》之后才更加体会到其文字的功力,也更能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东西。

  三段看似独立、却紧密相连且有着诸多共同点的故事组成了本书,三篇故事的主要角色分别是托马斯、欧赛比奥医生、玛利亚和彼得参议员,他们都惨遭亲人的离世,茕茕孑立、十分孤独。“孤独仿佛一条狗,循着气味凑上前来,绕着他转了一圈又一圈。他挥手驱赶,它却不依不饶。” 面对这种孤独,他们做出了不同回应。失去妻子孩子的托马斯找到了一本乌利塞斯神父的日记,想找出遗失数百年的瑰宝“十字架苦像”,为此,他借助有钱的伯父的帮助,开着“新式马车”踏上了里斯本到图伊泽洛之旅。遭遇丧妻之痛的欧赛比奥医生与失去丈夫孩子的玛利亚在解剖室相遇,进行了一场家人主导、医生主刀的奇幻解剖过程。老年丧妻的彼得参议员无法接受妻子离开的事实,在机缘巧合之下与俄克拉荷马的一只黑猩猩结缘,踏上了加拿大渥太华到葡萄牙图伊泽洛的寻根之路.....

  三个篇章名分别为《无家可归》《归途》和《家园》,三篇故事虽时隔近80年,但却被图伊泽洛这个位于葡萄牙高山区的偏僻村庄紧紧联系在一起。二十世纪初,为了寻找乌利塞斯神父的十字架苦像,托马斯只身驱车前往葡萄牙高山区的五座教堂寻找,终于在图伊泽洛村的小教堂中找到了答案,然而在村庄外面的路上却无意中撞死了一名小男孩,殊不知,这个小男孩正是教堂看门人拉斐尔与妻子玛丽亚的儿子.....到了第二个故事,前往欧赛比奥医生办公室的正是垂垂老矣的玛丽亚,她用箱子装着丈夫拉斐尔的尸体要求医生解剖,在她的“要求”下欧赛比奥做了全面的解剖,并发现了藏匿于拉斐尔身体内的无数物品:钳子、长刀、鸡蛋、麦穗、蜡烛等,甚至还有一只黑猩猩....最后,玛丽亚躺进丈夫的身体内,让医生缝了起来...第三个故事中,彼得父母来自图伊泽洛,在他很小的时候举家迁往加拿大寻求新生活,因此,他与猩猩奥多一起踏上故土,阴差阳错下住进了自己的祖屋,并找到了祖先...原来,他的祖父正是拉斐尔的弟弟巴蒂斯塔....

  三个篇章有这三种不同的风格:托马斯寻宝之旅就像是公路电影一样惊险、刺激、使读者读起来欲罢不能;第二篇欧赛比奥亡妻玛丽亚与他“重逢”讲述了大段的她对于宗教哲学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理解,而医生解剖拉斐尔这段更加奇幻更加不可思议画面感极强又扣人心弦,而背后所蕴含的对于逝者的追思和感情更是让人感动不已;第三篇堪称“猩猩版老年派”,彼得与奥多的返乡寻根之旅极具传奇色彩,同时他与猩猩之间的那些生活琐事更能引起读者深思:究竟什么样的关系才是真正的与动物相处之道?结尾彼得死去后奥多在他尸体旁哀叫更是让人无限感慨....

  能力有限,加上只读了一遍,所以对于很多细节并没有把握好,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考虑清楚,比如贯穿全文的“黑猩猩”与“伊比利亚犀牛”象征着什么?托马斯因为悲伤而倒着走路,后来还成为图伊泽洛的传统,那么为什么药倒着走路?玛丽亚关于宗教、耶稣和阿加莎的长篇讨论想表达什么呢?自己对于宗教哲学实在一窍不通,看来还需要多读读相关的材料才能有更加深刻或者准确的理解吧....

  鲜明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奇幻瑰丽的场面背景以及天马行空般的故事情节实在是让我难以忘怀,期待电影大师将此作搬上大银幕,相信不会比少年派逊色!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四):人类的痛苦在于不能接受失去

  翻开这本书,只需要一个理由,扬-马特尔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作者。

  表现手法同样“奇幻”,却更加残酷的揭示了血淋淋的现实。

  故事分成了三部曲:

  第一部 无家可归

  (时代背景是20世纪初)

  托马斯一星期之内痛失妻儿、父亲,落得孤家寡人一个。

  他开始倒着走路,似乎想用这样的方式“回到过去”,也在用这样的方式对抗现实。

  无意中发现的一本几百年前某神父的日记,指引着他去寻找日记里记载的“圣物”...

  有一件看起来像样的事情等着他去做,这似乎牵强的成为了他活下去的理由。

  富有的伯父为其提供了一辆代表着当时新兴科技的汽车让他上路,十几天的囧途跋涉后一无所获,还意外的撞死了一个小孩...最后却在一个不起眼的图伊泽洛村的破旧小教堂里发现了这一“圣物”,它看起来没有什么价值,只不过十字架上的雕像不太像人型的耶稣,而分明像一只“黑猩猩”...

  找到“圣物”又能怎么样呢,活下去的意义又在哪里?

  托马斯的悲伤陷入了崩溃。

  第二部 归途

  玛丽亚和拉斐尔自打结婚后就一直过着令人羡慕幸福生活,尽管在图伊泽洛这样的农村里,物质条件只能用清贫来形容,但在爱情被窝里,一片干面包也能嚼出奶酪的甜美

  颇有些遗憾的是,夫妻俩虽干柴烈火却迟迟未能生育;将近五十岁时,却有如神赐般的有了一个健康活泼的男宝宝

  金色头发蓝色的眼睛,充满灵性的小男孩就像村庄里的天使

  夫妻俩为其倾注了全身心的爱,直到有一天,他血淋淋的躺在几公里外的马路上;

  农场开始荒废,面包失去滋味,天空也变成了灰色

  三十多年后,当八十岁的玛丽亚把拉斐尔的尸身带到解剖室的病理医生洛左拉跟前时,她问的不是“他是怎么死”的,而是“他是怎么活的”;

  悲哀的是,洛左拉大夫剖析了几十年的尸体,可以轻而易举的推断人们是怎么死的,却从未想过,人是怎么活着的,又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的...

  当洛左拉在玛丽亚的要求下从脚到头、最后到胸腹一一剖开拉斐尔的身体时,却不断的从身体里取出了一件件物品(作者的魔幻现实手法):

  曾飘出悠扬乐曲笛子餐桌上的红布与刀叉,干农活工具,孩子的木制玩具等等;最后在胸腹里发现了一只蜷缩着的黑猩猩,怀里抱着小熊崽...

  quot;这就是家,这就是家,这就是家... " 当玛丽亚赤身裸体的钻进拉斐尔的躯壳时,她嘴里一只咕哝着这几个字...

  洛左拉大夫没有犹豫,一刻不停的缝合好了这个身体。

  这就是家,这就是玛丽亚的归途。

  第三部 家园

  临近退休的加拿大参议员彼得,在妻子病重期间,儿子的婚姻也破裂了。

  妻子离世后,彼得的生活变得空洞,工作中发言讲到一半也会突然放空。

  在一次去灵长目研究所的参观期间,彼得被一只黑猩猩的深邃眼神“俘获”,鬼使神差的买下了这只名叫奥多的黑猩猩;进而引发了彼得从加拿大到葡萄牙高山区的“落叶归根”式的长途搬家;

  从现代化的都市一下子到了一个连电都没有的图伊泽洛村,彼得起初不太适应,也有些焦躁;

  但在和奥多相处期间,彼得发现奥多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找到宁静或快乐,并且也不会像人类一样陷入“过去”,它几乎只会活在当下;喜怒哀乐真实纯朴,却也只发生在当下。

  受到奥多的影响,彼得也慢慢的找回心灵的宁静。

  彼得不仅在高山区找到家园的感觉,还意外的发现自己租住的房子就是自己家族遗留下来的祖宅,而近百年前村庄里那个被上帝带走的小天使,就是自己母亲的堂弟...

  但这一切并不代表什么,彼得在奥多的怀里安然的离世,而奥多,只是静静的站起来,奔向下一个天堂。

  三个故事里,主人公都痛失至亲;托马斯无家可归,玛丽亚用极端的方式“回家”,而彼得,已经是表现的最为开脱的,尽管一切似乎都发生的很偶然,却是冥冥中跟随了内心的指引;

  真正的家园是如此简单,它不需要汽车,不需要现代化的公寓,甚至不需要电;它需要的,是简简单单的爱,是当下。

  而人类的痛苦,在于不能接受失去,哪怕是获得后的失去。

  然而,不正是失去前的获得,才有了获得后的失去吗?

  如果没有失去前的获得,人是不是反而会活的更好呢?

  玛丽亚和拉斐尔如此恩爱,如果没有中年得子这件事,他们是不是反而能够幸福终老?

  人类总是执着于过去,而又恐惧未来,几乎没有活在当下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人比起黑猩猩,又进步在哪里呢?

  人类是如此脆弱,他们天生缺乏生存的勇气,需要手捧一本《圣经》活着,需要佛祖保佑活着,需要挤出一个梦想来活着,一旦失去,他们不是结束自己的生命,就是活得像个躯壳。

  从猿猴到人类,真的是一种“进化”吗?

  人类的优越感,是不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自负”?

  难道生物的“高级”就是用“是否处在食物链顶端”这种幼稚的方式来考量吗?

  从整个大自然的演化路径上看,或许没有比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更大的物种了;

  从某个角度去看,人类会不会是地球上最低级的物种?

  或许,上帝之子不见得是人类;

  或许,黑猩猩比人类更接近上帝;

  或许,托马斯不用倒着走路,拉斐尔不用活成躯壳;

  他们可以像奥多一样,只是静静的站起来,奔向下一个天堂。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五):寻找葡萄牙的高山

  ART ONE无家可归 :

  我们自以为是神创造了人,且高于世间万物之上,到头来不过是一种动物,与其它物种无异。我们自以为是的表现高尚情怀,且具有那虚伪的虔诚信仰,到头来不过是为了划分与其它物种的区别。或悲伤、或喜悦、或痛苦、或幸福,不过是大自然创造时所具备的本能而已。

  ART TWO归途:

  我们试图解释众人信奉耶稣的秘密,却发现其内在空无一物,彼时信仰的秘密却又充斥虔诚者的内心,其皆又独具思想,难以理解,甚至,所有的理解,不过是个人对信仰之物或是信仰之思的强行解读而已。身体是否是一座废墟,唯独因灵魂而赋予其意义。无论身在何处,探究生命与信仰的过程,是一场归途之旅。

  ART THREE家园:

  黑猩猩是否与人类一致,乃至有要求与人类平等的权利,又或者说,其所有地球上的生物是否与人类没有本质的区别,仅仅因行为不同、语言不同而被划分为高等动物。终究思考到最后,却发现人类恰恰因信仰而伟大,但是其他物种是否有其信仰也未可知。因为人生来渺小,成长时依然渺小,走向死亡时依然渺小,却因追求未知而伟大。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六):吾心安处是吾乡,心不安时,吾只好流浪

  文/刘安娜

葡萄牙的高山8.6[加拿大] 扬·马特尔 / 2017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自从开始学习西班牙语以后,(虽然现在忘得差不多了),我就对西语世界的一切都很感兴趣,因此,看到《葡萄牙的高山》这本书2017年11月出版上市,在豆瓣2017年度图书榜里,就在买书时凑单买回来了,当然后来又发现网易蜗牛读书又上架了,同期还有《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我的心情.......

  anyway,相对比套着封皮的样子,我更喜欢去皮后的样子,颜色是流行的薄荷绿,内容也非常spanishy,虽然全句看不懂,但我认识casa(家)这个词,因此,我猜,就是指书里跨越近八十年,每个人反复诉说的,“这就是家”。

  《葡萄牙的高山》从1904年12月的里斯本说起,到了葡萄牙的高山地区的图伊泽洛村,到了1938年12月,又从图伊泽洛村到了布拉干萨,接着到了1981年夏天的渥太华,最后停在了图伊泽洛村外荒野中的一块巨石顶部。

  三个年代的三个故事,看上去似乎没有关联,然而细细读之,就能发现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故事都离不开死亡,每个人都经历了心碎的失去,一个故事里的小角色可能是另一个故事的重要人物,一个故事里被舍弃的小道具可能是另一个故事里的关键证据,每个故事中都出现了那一个毛茸茸的形象。

  分开看,三个故事各有风格,甚至让人疑惑并非一个人的作品,然而图书注明作者又确实只有扬·马特尔一人。

  第一个故事把旅途描写的栩栩如生,非常写实细致,配合一个世纪前的人文地貌,那时候的自驾游和现在真是天差地别,年代感扑面而来。

  第二个故事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引发了妻子和丈夫之间对神的讨论,well,其实主要是妻子的讲述,又出现了无厘头的一对老夫老妻,用现实的眼光看,足以让人惊呼“这不可能”,最后还丢下一个巨大的谜团,其悬疑性甚至超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

  第三个故事则走温情路线,没有太多的磨难和不可思议,只有从心而为,做自己感到的快乐的事吧,别管别人的眼光,也不管结局如何,别管读者是否觉得遗憾和痛苦吧。折磨读者,这就是作者的使命。

  “这就是家。这就是家。这就是家。” 每个人,都在寻找家。家是物理意义的,也是精神意义的。失去了爱人的家,就失去了家的精神意义,就成了灵魂的牢笼。

  失去后,该如何活下去,如何重拾生活的意义,如何处置自己和人生的关系,是生命的重大议题。学会对待失去,才能真正理解拥有。倒着走是一种对抗生活的不幸的方式,离开一个地方,踏上一段旅程,到另一个地方去也是。

  吾心安处是吾乡,心不安时,吾只好流浪。

  【全文完】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七):奇幻又耐人寻味

  不可抗拒的失去

  人最大的痛苦来自无法接受命运的无常,以及生而为人的脆弱

  三个故事的主人,都失去了挚爱。第一个故事中的托马斯在一周之内失去了自己的情人、孩子和父亲,他的抵抗是从此倒着走路,以后背示人。在得到一本多年前一个神父的日记后,疯狂寻找日记中的十字架苦像,相信这个苦像一定可以把宗教搅得天翻地覆。对情人和孩子的思念,支撑着托马斯一路颠簸,执拗的寻找。神父日记中对当时贩卖奴隶那段历史的描写,更加加重了托马斯对信仰的质疑。第二个故事的医生和妇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伴侣,妇人要求医生解剖丈夫的尸体,去了解他生前是怎么活着的。其中对尸体变化描写的极其细致,穿插着讲了妇人和丈夫生前的故事。大夫死去的妻子不断的讲圣经和阿加莎的小说对比,隐隐揭示杀害妻子的真凶。第三个故事中失去了妻子的议员,选择和一只猩猩归隐到最初的地方。

  不可分割的联系

  托马斯因为悲伤而倒着行走,因为怀疑而去寻找苦像。途中误撞了农夫的孩子,孩子因为相貌和伤口和耶稣如此相像,被当地人当作天使供奉起来。农夫远远看到那个倒着走路的人,不由自主也跟着那么做,最终被村里的人放做一种表达悲伤的方式,而作为一种文化传承起来。老议员失去挚爱,偶然遇到一只一见如故的猩猩,要和这只猩猩一同寻早自己出生的地方,最后在高山区发现那个死去的孩子是100多年前自己的舅舅。托马斯辛苦寻找的苦像其实也是一幅猩猩的像,我们是直立行走的猿猴,而非堕落凡间的天使

  不可停留的时间

  最后,部分摘录如下:

  人在路上走,总要迎着风雨烈日,防备扑面而来的飞虫,忍受陌生人的阴郁眼神,面对无法预知的未来。既然如此,为何不转过身,用后脑勺和后背去抵挡呢?它们是我们的保护层,我们的铠甲。它们的作用原本就是抵御命运的无常。同时,一个人倒着行走时,它相对更精致脆弱的部分——脸、胸、衣服上更引人注目的饰物——都免受前方残酷世界的侵袭,只有遇上合得来的人时,才转身以真面目示人。

  我们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动物。这就是我们,我们只有自己,仅此而已——我们与上帝之间并不存在更神圣的联系。早在达尔文之前,一位举止疯狂却头脑清醒的神父在一座非洲荒岛上遇见了四只黑猩猩,领悟到一个重大的真理:我们是直立行走的猿猴,而非坠落凡尘的天使。

  邮票的快乐在于被舔湿了贴在信封上,而信封的快乐在于被贴上邮票。每一方都从不知晓对方的存在,只是自然而然的相遇。

  是的,有时候我觉得奥多呼吸的是时间,吸进、呼出,吸进、呼出。我坐在他身边,看着他把分钟和小时织成毯子。当我们在巨石上看日落的时候,他做了一个手势,我发誓他是在描画一座雕像的边缘或是磨平它的表面,只是我看不清雕像的形状。三我不会感到困扰。我在一位时间编织者和空间制造者的身边。这对我就足够了。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八):荒诞的圣物、尸体、猩猩、犀牛……无解的悲伤与回家之路

  我是在地铁上通读完《葡萄牙的高山》,看到最后一幕黑猩猩奥多守在彼得尸体旁哀伤地哭泣良久之后,转身朝着犀牛出没的高山地区奔跑而去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又想起了《少年pi》老虎转身而去的时候,那种来源于生命深处未知的决绝与深沉。

  整部小说我看了两周左右,在地铁上断断续续,我时时沉浸于故事的荒诞与深情之中,总是兀自发笑,或者心痛到无以复加。

  整个故事沉淀着某种无法言说的感受,这种感受与人灵魂深处某种无法解释的感动遥相呼应,小说包裹在一层荒诞甚至奇幻的外衣之下,而人的灵魂或者说人性不也是照样无解吗。建立起无解的故事与无解的幽微人性之前的联系,也是构成一部好作品的必要因素。

  故事看完,我卷起纸稿,在地铁上静默无语,可是就在出去的时候,冷风一吹,我却泪流满面。因为故事里的人物和情节,都在这一刻层层叠叠地在我脑海中铺排开来。

  《葡萄牙的高山》是以故事中主要情节发生的地域——葡萄牙高山区所命名的,整部小说中一共讲述了三个故事,跨越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每个故事的主角都因为亲人早逝而去践行某种奇怪的行为,每个故事的外在都是荒诞的,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出现,但是内在的情感却无比真实。

  在第一个故事中,托马斯因为在一周内失去了儿子、妻子、父亲,而悲伤到选择倒着走路,他在任职的博物馆找到一份神父的日记,里面记载了神父曾经制造的某种圣物,托马斯猜测圣物就藏在葡萄牙高山区某个小教堂中,于是他开着车踏上了寻找圣物的旅程,这一路上他历经冒险,变得面目全非,并且时时怀念亲人,他在神父的日记中寻找安慰,寻找希望,终于在最后找到了那件神父满怀着对黑人奴隶的博爱而制作的圣物……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几十年之中的医院,一个病理医师在圣诞夜的晚上,遇到一个要求解刨自己丈夫的老妇人,老妇人在行李箱中取出丈夫的遗体,医师在解刨的过程中,每一刀下去,尸体中都会出现奇怪的物品,这是这对老夫妻一生的回忆,直到最后抛开尸体的心胸之后,老妇人选择了和丈夫合为一体……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离我们最近的现代,一个加拿大的参议员恩爱多年的妻子逝去之后,他参观美国一家动物园的时候,爱上了一只大猩猩,他买了这只猩猩要和他一起生活,他为了给大猩猩更好的生活环境,带着他回到了自己的祖籍——葡萄牙的高山区……

  三个故事都以家庭的破灭作为主人公行动的原动力,他们或者抗争,或者逃避,或者缄默,都承受着巨大的悲伤踏上了自己的寻觅家园之旅,因此本书的三章分别为:无家可归,归途,家园,都和家庭相关。

  这三个故事情节上看似毫无关系,作者却总能在故事的最后为点明故事之间的联系,让人不得不惊呼作者构造情节之巧妙,以及可以让读者顺利地从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的视角跳转到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的视角之中。

  在这种故事的跳转之中,也是让读者从一个人生进入到另一个人生之中,尤其是第一个故事和第二个故事的连接之中,我看完之后除了悲伤的无力感,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某一刻的错误可能会造成别人无尽的悲伤,而人的悲伤唯有自己承受,哪怕到了人生尽头,时间可能也无法消弭。

  同时每个故事之前都有相同的意象作为线索寻觅,比如三个故事都出现了“黑猩猩”,黑猩猩的角色和《少年pi》中老虎的角色一样,满含着隐喻,同时引导着故事的发展,整篇小说中这样的意象很多,也很琐碎,却像是散落的宝石,也是作者馈赠给读者的一份发现之旅的宝物。

  《葡萄牙的高山》一共塑造了五组人物,每组人物都沉浸在自己人生的困境之中,他们在这个故事中遥相呼应,在时间的长河里彼此连接,他们总以为在独自承受亲人消逝的痛苦,而唯有作为旁观者的读者才知道他们从不孤单,他们在时间中遗留的痕迹,总有后人俯拾珍藏成为他们忍受悲伤的精神支柱。或者作为阅读者的我们也是俯拾者之一。

  这一点在托马斯的故事中最让人记忆深刻,托马斯在行车的路上历经艰险,他穿越着葡萄牙高山区的农村和野地,承受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他落魄至极,思念着过世的亲人,遭受寄生虫的袭击,而且他的目标也仅仅是遗留的日记中偶然提到而已,而且没有具体的目的地。

  我觉得这就像是人一生的旅程,遭受苦难,忍受悲伤与分离,不知道前路何处,也许有理想,也只是幽冥深处的一点火光……

  而人生实苦,我们怎么能坚持活下去呢?托马斯给了我们的答案,或者说借由神父的日记给了答案:不想去思考如何去活,去活就好了,因为只有这一条路。

  这位神父是奴隶贸易时代在圣多美岛上给奴隶传教的教士,他无比笃信上帝,坚守自己的信仰,但是在奴隶岛这片人间炼狱中他见到了太多践踏生命的行径,他不断地给奴隶传教,可是根本没用,就在他产生动摇的时候,他有一次给垂死的女奴隶传教,对方和他眼神相触的那一刻,他说他自己看到了,看清楚了,也发生了蜕变,小说中的神父日记如此描述:

  我蜕变了。我看见了。我已经看见了。我看清了。那短短一瞥让我看清了一种不幸,在此之前,它从未在我心中激起涟漪。步入囚室时,我以为自己是一名基督徒,出来时,我明白自己其实是一个罗马士兵。我们与野兽无异。

  ……

  今天主教召见了我。我告诉他,我遇见了我们所轻贱的人,然而在面对面的时刻,我发现了我们之间的平等。我们并不优于他们,我对他说。事实上,我们还不如他们。

  ……

  现在我清楚了自己的使命。我会在死神带走我之前把这件礼物献给上帝。我感谢让我在加西亚的种植园里画下那幅素描 — 就在我去那间地狱般的囚室探视的那一日。她的眼睛让我见到光明。我将为我们犯下的罪行做证。离开伊甸园以后,我们已堕落至深!

  这三段话,我反复阅读,不仅是为了阅读,更是为了照见自省。这是神父在遥远的时光深处的一次与神明之间的自我对话,却穿越了几百年感召到了一位同样蒙受巨大苦难的灵魂,托马斯捧着神父的日记穿越在人生走向穷途末路的路上,他却因此开始了自己的追索:

  托马斯翻到下一页,第一千次凝视神父提到的那幅素描。就是这幅画,就是画中的那双眼睛,让他开始了自己的追索。

  我看到这里深深感动于这种跨越时间的互动,我数不清自己人生中有多少次感动于先人的感召,而我们在人类无穷广袤的海滩上俯拾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丢弃遗留。我希望自己身后也会留下什么偶然的事物能够感召后人,成为他们在山穷水尽之时,继续忍受人生实苦的支柱。

  《葡萄牙的高山》另一个称奇之处在于,你将永不知道会在哪里被深深震撼,我原以为第三个故事到了最后应该是彼得和猩猩奥多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下去了,可是作者却在小说的最后,安排了一场奇妙的相遇,彼得和奥多去旷野散步,奥多突然急忙招呼彼得爬到巨石上去,彼得照做之后循着奥多的视野看到了一只美丽健壮的“伊比利亚犀牛”,他们折服于这只巨兽的美丽,彼得不敢呼吸,情绪紧张,突然之间他心脏病发,慢慢倒下。

  奥多抱着彼得,发出温柔的呼吸,然后彼得慢慢死去,奥多悲伤地守着彼得,在一阵哀泣之后,转身朝着犀牛消逝的方向奔跑而去。

  书中者这样描写:

  他抬起头,睁开眼睛,看了一眼身边的朋友。奥多正直视着他。“呼 — 呼 — 呼 — ”猩猩的呼吸轻柔地落在他的脸上。彼得动了几下,但并不是想要挣脱,更像无意识的动作。

  他不再动弹,身体渐渐失去生气,心脏也沉寂下来。奥多静默了一会儿,然后退后一步,轻轻把他平放在巨石上。奥多望着彼得的尸身,哀伤地咳起来。他在一旁守候了半个多小时。

  猩猩站起身,跳下巨石,下落的过程中几乎没用手脚触壁。落地之后,他走到开阔地带。他停下脚步,回望巨石。然后他转过身,朝着伊比利亚犀牛消失的方向跑去。

  这段描写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我想象着奥多离开的背影,仿佛看到了生命这个抽象概念变得具体,而我自己好像推进到了某种从未到过的领域,那里一片混沌和荒蛮,潜藏着生命的未知,却在灰暗的雾中有无尽的生机。

  然后这个故事延续之前两个故事的风格,突然之间就结束了,全书到这里也结束了……

  《葡萄牙的高山》是我今年读过的最佳的小说,虽然内涵深刻,跨越了百年的历程,充满了隐喻、意象、宗教等等形而上的部分,但是通篇没有阅读门槛,语言流畅,文笔生动幽默,在这浅显之中蕴藉着最深刻的感情和就整个人类历程追本溯源的诘问,如果这本书有幸翻拍电影,一定被《少年pi》更加精彩,因为其可解读性更加丰富。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九):不是书评,只是自己的记录。

  已经把正本读完,写一小段作为自己的记录,并没有要评论什么。

  第一个故事让我想起少年派,同样是一个未知的冒险,不同的在于是主角自愿并且独自完成的。一路欢脱,然而在最后快达到目的地时发生了一个事故,看到这时,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为那个意外丧生的孩子感到难过。

  第二个故事开篇以为是不相关的。长篇幅的描述基督教与阿加莎小说的关联性,感觉神神叨叨的医生夫人。等到拖着行李箱出现的女士出现,才发现,原来刚才的一切居然只是医生的幻觉。甚至这位女士的出现都让人感觉诡异。她,就是前篇那个出事故的孩子的母亲。而她的出现让我瞬间以为是一个向阿加莎致敬的故事。

  第三个故事中猩猩和人的共处,又让我想起了少年派,哈哈哈,少年派的成功让我对这个作者有些思维定式了。这个故事的主角带着猩猩又回到了整个故事的中心——葡萄牙高山区。一直在探讨着爱与家的含义。回到老家并意外住进了老宅,过上什么都不想的生活,最后在巨石上离去。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十):像是落叶寻根,又像是回家之路

  三个有那么一点点相互联系又不甚紧密的故事。

  小说分为三个故事,第一部分:无家可归;第二部分:归途和第三部分:家园。

  一、无家可归

  托马斯爱上伯父家的女佣,与她有了孩子,但在短短一个月内,爱人、孩子和父亲的先后去世让托马斯不愿直面现实,开始倒着行走,理由是“人在路上走,总要迎着风雨烈日,防备扑面而来的飞虫,忍受陌生人的阴郁眼神,面对无法预知的未来。”与其用柔软的正面面对这一切,倒不如用坚硬的后背,对给予自己支撑。在图书馆的无聊工作中找到一本神父的札记,决定寻找书里的神迹,开着伯父的最新汽车踏上旅途 。原本以为是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但却寥寥几笔,只是描写了路程中所有人的惊讶、马车夫的厌恶、难以获得的燃料、托马斯悄悄绕开城镇的安排以及终日在车上的邋遢。在汽车刚刚诞生的年代,托马斯自己无法理解这样庞大又发出奇怪声音的怪物,但坐上驾驶座开始驾驶后亦成为别人无法理解的怪物的一部分。从爱上女佣却不被支持与祝福,成为倒着行走的奇怪的人,到变成更引人注目的开着巨型怪物的人,不论在伯父家或是在外,托马斯始终不被理解,始终无家可归。

  而一直陪伴托马斯的只有神父的日记,记录下在非洲的经历,面对黑奴贸易过程中的种种,从满怀激情到平静冷漠,最后猛然从中惊醒——发现每个人种的平等和自由,将“黑猩猩”(即黑奴)制成耶稣受难的模样。

  对托马斯和神父而言,与其说爱的人已经死了,倒不如说无人理解而无家可归。与世俗的冲突和不容,让他们始终在边缘独自痛苦,得不到救赎或自我救赎。

  二、归途

  解剖医生的夜班,探望的妻子絮絮叨叨说出关于福音书和阿加莎的侦探故事之间的神秘联系、带着丈夫尸体的老妇人和尸体里出现的各种奇怪物件。

  其实没有很看懂这个部分,看的时候一直害怕妻子会突然杀了丈夫,有一种很诡异又恐怖的氛围。而与第一个故事的连接点在于托马斯在路上意外撞死了一个小男孩,这个男孩的死亡也导致惊慌失措的托马斯找到他的目的地、达成心愿并匆慌离开。真是讽刺。老妇人是男孩的母亲,逝儿之痛的直白描写让人十分难过,“孩子是在父母的影子里闪闪发光的小太阳。当那个太阳熄灭时,黑暗只属于父母。”

  三、家园

  三个故事里倒是最阳光和喜欢的一个故事了。

  原本为加拿大某州的参议员彼得托维在妻子克拉拉去世后失去一切兴致,在美国的研究所里偶然遇见黑猩猩奥多,对视片刻决定买下,甚至为他离开加拿大并回到父母的故乡——葡萄牙高山地区。

  简直像重生。

  奥多很友好,相处起来也很愉快,比起宠物,奥多更像是一个人,或者说是生活的对象。彼得慢慢在与奥多的生活中感受到平静与自然,小细节简单又蕴含深意,因为奥多的开心或难过一目了然,托维感受到时间的存在,“活在当下”的意义在于好好面对所有恐惧、不快、快乐和怡然自得,只体会现在。

  房子倒是联系上先辈,原属于前两个故事中已故的亲戚,后人搬离,留下房屋倒成为了彼得和奥多的归宿。

  很多时候看到奥多会觉得和恺撒有点像,但到底是每一只不同的黑猩猩——彼得离开研究所的时候发现所有的黑猩猩其实都不一样,就像每一片树叶、每一个人。而奥多和恺撒要说大抵唯一的相似就是都是和人类一起、和人类成为朋友的黑猩猩。

  当把对方当作独立个体来看待,很多对待宠物的方式就再也行不通。很喜欢彼得和奥多之间的相互纵容,我在树下等着你下来,而你学着做饭看书有时给我一个拥抱。相互依靠的感觉太过美好,也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试探多想,只是单纯的依赖本心去交往,互换真心。

  其实觉得书里有很多暗喻,比如第一个故事里说到已经消失的伊比利亚犀牛,原以为“它是直到消失的那一刻才激起人们的遗憾与怀恋”的“可笑的陈旧观念”,被“现代文明碾过”后不复存在,却在第三个故事的最后再度出现,像是找回曾经的宝藏或珍贵之物。

  说“落叶寻根”是因为托维从未到过葡萄牙,只能在父母遥远的记忆里寻找,而“回家之路”则是因了奥多而重新找回自我、得到理解和珍贵之物,也许都只与第三个故事相关,却总觉得也是第一、二个故事里托马斯等人渴望达到却无法到达的目的地。

  大抵因为第二个故事还没能看的太懂的缘故,其他难以揣测一二,合上书只觉得,像一个寓言蕴含了太多深意,再值得反复阅读斟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