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读后感10篇

2018-04-03 21: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读后感10篇

  《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是一本由姜松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读后感(一):好书,值得分享~~

  我觉得这本书首先是值得珍藏的!非常精美内容条理十分清晰人物的出身,经历,包括野史,结局都囊括在内了。还有很多专业术语都解释都非常通透易懂。 作者还搜集了很多很难找到的图,资料。真的非常的专业!艺术史的 最近卖的比较火的书我看了好几本。但这本真的值得反复回味,一读再读。有时候看到名画,想看真迹,不知道在哪个美术馆,但作者每章节最后都会一一总结这个大师作品以及现在存放的位置趣味和干货共存,实属难得。真的感觉爱不释手,不愿意停止阅读脚步。现在正在阅读这位作家著作的博物馆系列第一部《博物馆里的活色生香》。我觉得作者的文字特别严谨。而且非常幽默图片非常精美。不会出现粘页,可以完全摊开。设计很好

  《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读后感(二):用轻松语言对比手法解答了艺术史上的难题

  博览会期间,意外收到姜松的新书《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除了签名,还有吹喇叭漫画像,真是别致。现在会画画的人多,我看有一些朋友在签售的时候都画画,而我则不擅长这些,也只有羡慕的份了。这次姜松的漫画像很有特点,是喇叭里吹出来的音符啊。

  回到书本身,这是他的博物馆系列之二。之前的《博物馆里的活色生香》 很另类,吸引眼球,也获得了成功。而这第二本书则显得更严肃一些,有较多的文字说明。

  谈到欧洲的哥特式建筑,我去了以后总有强迫症的心理,想了解那些复杂的建筑是如何建造的,特别是穹顶的建造,百思不得其解。查了一些建筑学的著作,也没有相关介绍。一次与姜先生吃饭,他的一席话解开了我心头的疙瘩,而这本书里有更详细描写,例如牛拉吊车的设想等,都是过去闻所未闻 的。还有不少生动例子,飞扶壁、拱鹰架、鱼骨形砌砖法,都颇受启发。虽然不能完全读懂,但也基本上茅塞顿开了。

  作者采用大师之间对比的方式分析了艺术史中的名作,特别是细节,外行人是不会注意的。通过大师之间的对比,更容易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他大师们之间的争论,也是推动艺术发展的一个动力

  艺术史的读物已经有不少,但是大多数太理论性,而且平铺直叙喜欢标签。姜松这种戏说的手法,应该是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而且都是他自己看到过的东西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自然读起来不枯燥乏味,读者也会从中受益。

  欧洲的博物馆,不少人是走马观花,不容易有收获。姜松有无数次的参观经历,自然如数家珍

  如果我以后有机会重访那些博物馆,对照本书,应该会有更多的体会

  《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读后感(三):阅读体验

  很轻松的阅读体验,阅读起来很快,也很舒心。没有以前阅读那种艺术类书籍高高在上的感觉。很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一本艺术类书籍,书中图片有很多,都很精美。还有一些非常精彩故事,总结来说吧,就是非常的接地气,而且故事中情节的衔接很自然,没有那种硬硬的感觉,适合我这样的普通读者…阅读体验

  很轻松的阅读体验,阅读起来很快,也很舒心。没有以前阅读那种艺术类书籍高高在上的感觉。很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一本艺术类书籍,书中图片有很多,都很精美。还有一些非常精彩的故事,总结来说吧,就是非常的接地气,而且故事中情节的衔接很自然,没有那种硬硬的感觉,适合我这样的普通读者……

  《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读后感(四):另辟蹊径看博物馆

  说起博物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这里有什么镇馆之宝,或者这家博物馆主要以什么种类的藏品为主。博物馆的网站或图书,绝大多数也是对一家博物馆或一类博物馆的藏品做介绍。虽说博物馆藏的都是可以传世的经典,但如此千篇一律的展示方式,难免让人兴趣寥寥。反倒是不定期策划的特展,因为展品难得一见,或者因为主题新颖,使得平时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博物馆偶尔地门庭若市起来。其实,无论是被冷落还是被热捧,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情形不利于博物馆文化传播,也难以让人们真正爱上博物馆。

  如何打破这种尴尬局面,《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一书做了有益尝试作为纸质出版物,在展示馆藏经典作品方面,似乎先天缺乏优势。毕竟,它无法给读者带来亲临现场欣赏实物的体验感,也没有声、光、电等高科技的加持,但是,可以说,纸上博物馆也有单个的博物馆及其网站不可替代的长处。《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就将这些长处发挥得相当出色

  首先,纸上博物馆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免除文物在运输、保管过程中的风险,将分别收藏在不同博物馆的不同种类的经典之作——甚至是从不外借的镇馆之宝——轻松汇集到一本书中。如《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既介绍了巴黎卢浮宫的《大宫女》《梅杜萨之筏》《自由领导人们》等名画,又介绍了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的《阿波罗和达芙妮》、胜利圣母教堂的《圣特蕾萨的沉迷》、佛罗伦萨艺术学院画廊的《大卫像》等雕塑,还介绍了罗马的圣安德烈教堂、四泉圣卡罗教堂等建筑,以及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青铜华盖……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一场从地中海到北欧纵横数千里的艺术之旅。

  其次,纸上博物馆有利于读者更细致地欣赏并深入地理解经典名作。众所周知,出于保护文物的原因,特别重要的经典名作都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观众只能远距离感受整体气场,却无法仔细观察它局部的细节。然而,创作者的独具匠心,往往就隐藏在作品的细节中。就说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吧,这幅高2.6米、宽3.2米的巨作场面雄浑壮阔,情感激烈澎湃,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它也成为“自由、平等博爱”的代言人,成为可与《蒙娜丽莎》比肩的法国国宝,被印在了法郎上。但是,尽管尺幅巨大,如果没有近距离的观察和对创作背景的了解,你可能不会注意到,作为特别注重色彩画家,德拉克洛瓦多次运用令其热血沸腾的三色旗来传达“自由、平等、博爱”的信念——“自由女神”高举着、起义者的武器上捆绑着、市民的腰间缠裹着,甚至处于背景处硝烟中的巴黎圣母院顶部,也飘扬着红白蓝三色旗。这类细节在《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中被特别展示出来,使读者可以欣赏得更为真切

  另外,为了说明作者如何在没有第一手素材情况下塑造了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书中还展示了德拉克洛瓦所借鉴的版画家查理特的作品。代表了不同年龄社会阶层的起义者,其原型不少都可以在其中的两幅版画中找到。这些研究成果在博物馆现场是看不到的,而在纸上博物馆、《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中,读者却可以享受到这种比较而后发现的乐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纸上博物馆可以通过挖掘不同博物馆的不同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组合到一起,使那些静止了千百年的文物真正地活起来。这种“内在联系”,正是博物馆策展人的功力所在,因此博物馆图书的作者,其实更应该称为纸上博物馆策展人。《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一书的作者可谓另辟蹊径,找到了馆藏经典之间一种名副其实的内在联系、也是最令读者兴奋的赏析路径——巅峰对决。

  作者在前言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艺术是传承和创造的过程,艺术史上开宗立派的经典之作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艺术大师们在一次次的相互否定、冲突、辩论与竞争中迸发的灵感火花。是“巅峰对决”造就了艺术经典,也推动了艺术的发展演变。通过这些艺术大师们激烈“斗法”的故事,读者可以“穿越”到数百上千年的历史现场,去看看——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是怎样结下梁子的?他们在维奇奥宫五百人大厅上演了怎样针锋相对的决战?19世纪的法国学院沙龙展为何成了西方艺术的中心舞台,“浪漫主义的旗手”德拉克洛瓦和“新古典主义的卫道士”安格尔是怎么在这个舞台上一决雌雄的?徜徉在罗马的街头,你可知那美轮美奂的雕塑和的教堂,大部分是贝尔尼尼和波洛米尼激战的“战果”?还有,梵高为什么用《向日葵》来装饰高更的房间?他们各自都画了《葡萄园》,也都画了《阿里斯康墓地》,谁更技高一筹?他们共同生活在“黄房子”里,《梵高的椅子》和《高更的椅子》为何如此不同?是什么使他们走到一起,又为何最终分道扬镳……

  这些剧情不啻好莱坞大片的生动故事,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艺术家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了解他们的创作动机和过程,甚至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通过对不同艺术家代表作品的比较,看懂他们的“独门绝技”,知道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大师们的作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人们才会真正爱上博物馆,博物馆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

  历经千年的沉淀,博物馆堪称人类文明的藏宝洞。而开发藏宝洞的方式和角度,会直接影响人们对藏宝洞的兴趣和观感。从这个方面而言,《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就像一叶扁舟,在大师们灵魂碰撞、缠斗所激发的火花指引下,穿越迷宫般的时空隧道,向我们展示了博物馆最激越而绚烂一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