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夜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夜莺》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8 20: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夜莺》的读后感10篇

  《夜莺》是一本由[美] 克里斯汀·汉娜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夜莺》读后感(一):战争和平

  拿到书,夜莺,首先让我想起小时一篇课文《夜莺的歌声》,一小孩子巧妙地与德国兵周旋,为游击队传送情报,帮助游击队歼灭敌人。看完大快人心小孩子的聪明机灵,与游击队完美默契配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而克里斯汀∙汉娜的《夜莺》,极具吸引力,以德法二战背景,以两姐妹主线,代号夜莺,不顾生命危险,对抗纳粹,挽救了上百人逃亡,拯救了十几个儿童姐姐薇安妮,温柔童年经历成年后的流产,让她变得敏感,更加渴求安稳舒适的家的感觉,人在最脆弱时候,总是容易忽略身身边人的感受,独自陷入悲痛中。导致和妹妹伊莎贝尔感情有些隔阂相处并不十分融洽。然而在战争面前,这样私人的感情矛盾变得微不足道,是那么的微笑不值一提

  《夜莺》,让我们再次深刻感受战争的摧毁力量亲朋好友离去家园的陨落,饥饿贫穷,整个世界都晦暗潮湿空气窒闷,更可怕的是伴随着无尽的伤痛恐惧。而伊莎贝尔毅然决然加入行动,为改变命运作斗争,她勇敢坚强,果断,在夜莺逃生路径中,挽救了上百人,谁曾想她只个十几二十岁的小女生。而薇安妮,冒着危险藏下了十几个儿童,谁又曾想她只是一心想,求安稳生活家庭主妇。战争,让她们远离了舒适,她们都是“夜莺”行动者。薇安妮为了家人周全,不得不委身于占领军,甚至孕育一个生命,这是母亲伟大。伊莎贝尔被捕后经历了惨绝人寰折磨,像薇安妮说的,带着一颗破碎的心,重病的残驱,迎来了战争结束,她的生命也走向尾声,在盖坦怀里离开没有遗憾

  故事的结尾,战争的停止,整个鲜活的世界,经历战争的人们,却没有释然,那是心累后的平静与淡然。失去后的淡淡忧伤笼罩着他们的一生。这是一本读来让人潸然泪下的,却能让人充满信心,注入新能量。处于相对和平年代的我们,对于自由的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尽情享受生活

  《夜莺》读后感(二):夜莺放声歌唱

  “夜莺放声歌唱”,这是属于伊莎贝尔与她的战友隐秘语言

  夜莺是谁?是伊莎贝尔吗?这个罗西尼奥尔家族行为叛逆者,她用自己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生命诠释了何谓勇敢;是薇尼安吗?这个罗西尼奥尔家族最为隐忍温和女人,她以异乎寻常牺牲精神拯救着无辜孩童;是于连吗?这个洛西尼奥家族不称职的长者,他用最为世人不耻的形式隐蔽自己高尚的灵魂……二战期间的法国,又有多少像罗西尼奥尔家族这样平凡的人们做出了别无选择选择?!

  伊莎贝尔,这个叛逆的18岁少女,从出生那一刻起,战争就剥夺了她幸福生活的权利作为参加一战的一名战士,战争的残酷无情改变了她的父亲,母亲的去世仿佛是压垮父亲的最后一根稻草,随着父亲的越发颓废自私,她和姐姐因此被丢给了陌生的女人抚养,开始了更为颠沛流离缺失关爱的生活。幸而,生活的冷酷并没有让伊莎贝尔成长为一个谨小慎微、缺乏热情的人,她骨子里对生活和未来向往一直鞭策着她在路上奔跑,当战争再次来临,伊莎贝尔没有选择退怯或是隐匿内心的反抗意识,她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开拓了一条运送飞行员到安全区域的险道,成为一名令纳粹分子头疼欲裂的革命者“夜莺”。最终,伊莎贝尔还是不幸被捕了,在重重屈辱和折磨之下,她并没有妥协,最终被送进非人的集中营里摧残得精神混乱。伊莎贝尔,或许就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普通革命者的缩影,她年轻、热情、勇敢、坚强,无情的战火摧残了她的身躯,但她的心永远不会。

  薇尼安,一向与世无争谨慎地生活,母亲故去后艰辛的生活让她极度渴求家庭的温暖,即使战火纷飞,她也极力在保全自己几乎家徒四壁的小家。然而,战争还是带走了本属于她的一切:体贴有加的丈夫祖母遗留的珍珠、两小无猜的闺蜜……最后,为了保护她仅有的财富——两个孩子,薇尼安甚至失去了自己。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最平凡的女人,在最危险的时刻,毅然投身于拯救战争孤儿的行动中,救援并隐藏了十九个孩子。如果说伊莎贝尔是火,燃烧在法国的战场,那么薇尼安就是水,潜流于这个国家的地下,默默滋润着尚存的生机。谁又能说,她不是那在夜幕中飞翔咏叹的夜莺呢?

  于连,这个一战中英勇的战士在战后仿佛被摧毁了精神,他曾颓废不堪萎靡不振地生活了很多年,放逐了自我,也放逐了家庭和孩子。二战的隆隆战机声惊醒了他酣睡的人生,他隐匿于最危险的敌人中间,以最卑微姿态为抗战做出了最伟大的贡献。或许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但他却是一个好战士,或许罗西尼奥尔这个姓氏与生俱来的带有夜莺那高贵品格吧!

  战争已逝,一个新的于连承载了三代人错综纷乱的故事,他的骨血里镶嵌了两个敌对国家的基因,这个对过去一无所知年轻人,仿佛就是几代夜莺对未来世界的寄托,因为只有在和平世界,夜莺才能优雅地放声歌唱。

  《夜莺》读后感(三):战争中的女人们

  “男人们都很会讲故事……女人则会带着故事生活下去。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场影子战争。战争结束时,没有人为我们游行,史书里也没有我们的奖章或记载。我们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都是情非得已。战争结束之后,我们拾起碎片,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小说从1995年开场,一位步入暮年的老人阁楼翻找行李箱时,回忆倒转而来,带着“朱丽叶特•杰维兹是谁”的疑问,故事闪回至1939年的法国……

  虽然我不喜欢苦难喜欢战争不喜欢一切不幸的结局,但不得不承认克里斯蒂•汉娜以她女性独特视角细腻深邃文笔,写了一个触及人性且触及人心的好故事。

  “你在战争里做了些什么?妈妈

  “继续活着”

  “那不可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夜莺》读后感(四):宁可自己的爱全落了空,也好过从未爱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论是对读者还是译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主题历史文献人物传记文学创作军人视角、平民视角、甚至是纳粹视角,我们看过太多有关它的描述。然而我们从未意识到的是,这些作品大多使用的都是男性话语权,即站在男性的角度描写一幅或恢弘或惨烈的战争图景。然而,克里斯汀·汉娜却从一对生活在二战年代的姐妹的视角为我们书写了一部“女性的战争史诗”,用奇妙笔触向我们展现了人们心目善感孱弱、不堪一击的女性是如何在战火中的法国涅槃与觉醒,开出坚韧耀眼凤凰之花的。

  薇安妮和伊莎贝尔是一对性格迥异的姐妹。面对母亲的离世和父亲的抛弃,童年时代的她们承受了同样的失去与绝望,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姐姐薇安妮是个柔弱善良、自甘平凡的本分女性,她一心追求的就是与丈夫安托万在田园牧歌般的法国小镇卡利沃安度一生,在教书育人同时女儿索菲抚养成人。妹妹伊莎贝尔则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从小离经叛道,认为别人对自己美貌的青睐反倒都是一种贬损,不愿背负“红颜祸水”的标签梦想成为伊迪斯·卡维尔式的巾帼女英雄

  正是因为这样的反差,姐妹俩在战火燃烧中的法国被纳粹占领后伊始便因为意见不合、无法忍受对方处世之道而分道扬镳。伊莎贝尔认识了与她同样充满反抗精神的热血青年盖坦,并在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地下游击队,开始跟随革命人士在敌后展开宣扬解放与反抗精神的活动。而把丈夫送上了战场的薇安妮却只得强忍住眼泪低调维生,在占领卡利沃的军队以及征用她祖宅的德国军官面前谨言慎行敢怒不敢言,生怕给自己和女儿惹来什么麻烦。然而,她的忍让却并没能保全她。无论是自己的好友还是镇上邻居,她身边的犹太人接连遭到了迫害,而她的生活也因频遭恐吓和物资匮乏而面临无以为继的惨状。

  被组织派回巴黎执行任务的伊莎贝尔偶然挽救了一名英国飞行员,发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用双脚在大雪纷飞中的比利牛斯山开辟出了一条能将盟军飞行员秘密送往西班牙的路线,终于如愿成为了代号为“夜莺”的传奇女英雄。镜头转回卡利沃,好友瑞秋·德·尚普兰的女儿、索菲的闺蜜萨拉在逃难中惨死于德军士兵枪口下的惨状令薇安妮终于觉醒了。在不计后果的鲁莽妹妹失手杀害了贝克上尉之后,她的心开始坚韧起来,不仅瞒着盖世太保挽救镇上的犹太人遗孤,将这些孩子安置在修道院中,还将被送去集中营的好友瑞秋的儿子偷偷收养在了家中。

  在姐妹俩以各自不同方式反抗战争与命运时,她们发现曾经参加过一战的父亲原来也是地下游击队的骨干力量。而他之所以会性格大变、狠心丢下两个女儿,也是为了极力让自己的地下党工作不要威胁到她们的安全。为了掩护伊莎贝尔的身份,父亲还冒充“夜莺”自首,在德国人的枪口下壮烈牺牲。随着伊莎贝尔被关进集中营受尽折磨、再到同盟国取胜后被解放,曾经在战火中被这一家人抛却的姐妹情、父女情、爱情全都被一一拾起,虽然许多事情已经为时已晚,但正如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在《悼念》(第27首)中写过的那样:“宁可自己的爱全落了空,也好过从未爱过。”

  汉娜给这本书起名为《夜莺》。从表面上看,她也许是在以女主角之一的伊莎贝尔享誉比利牛斯山两麓的传奇代号为名。但实际上,薇安妮何尝不是另一只“夜莺”呢?奥斯卡·王尔德就曾经写过到这样一只小夜莺。它身体娇小柔弱,却在听说年轻学生无法找到红玫瑰送给爱人挺身而出,甘愿用小小的心脏抵着玫瑰的尖刺歌唱一夜,让自己的鲜血染红花蕾,盛放出艳丽花朵。薇安妮就是这样的一只夜莺,看上去需要保护,却能为了别人做出无畏的奉献——不管是自己的亲友还是萍水相逢之人——即便遭人蹂躏也能忍辱负重,甘愿牺牲自己。

  书中穿插的自叙回忆也同样是作者神来之笔,让人一直读到结尾才终于分辨出这些发自肺腑的伤感回顾是出自姐妹俩中哪一位的叙述,因而更是为逝者感到由衷的嗟叹。是的,作者并没有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局,却留给了我们一段美好的回忆。在战争过去几十载之后,竟然仍有那么多的人——包括曾经得到营救的飞行员及其后人——愿意从世界各地赶来巴黎,铭记与歌颂“夜莺”的事迹。每一次有力的握手,每一双含泪的眼睛,每一个带着父辈轮廓面容,都象征着书中的“夜莺”和千千万万个在战火中无私奉献的人所挽救过的生命的延续。除了祈祷和平,也许这就是我们对战争最好的祭奠

  《夜莺》读后感(五):和平和战争,都能带来人性的拷问--评《夜莺》

  四川出版社这次出版的《夜莺》,是我今年唯一一本拿起来舍不得放下的二战类国外优秀小说,说实话,我对于二战类的谈情说爱厚此薄彼有些些许的厌倦,也许光是战争的炮声隆隆不足以提起现在我们这些上班族兴趣,需要有一些让人感动情爱桥段增加故事的趣味性,但是观众不买账,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足为凭,开心就好。

  其实,对于出生在70后的都很清楚,什么是战争,也许比我们小一辈的对于战争没有什么概念,甚至是觉得好玩,这也不需要苛责,因为他们并未切实的和战争近距离接触,至少不会在内心之中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这种感觉足以让自己变得非常的脆弱,所以美国的那些退伍老兵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所谓的“战后综合症”大致于此,70年,越南不断骚扰我们边境,邓小平同志决定敲打敲打,于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了,虽然我们只是发生了一个局部的小规模武装冲突,但是也足以让人心感到十足的震撼了,那场战役,在猫耳洞的老山军人用青春和热血保卫祖国安宁,长期呆在阴暗潮湿的洞内,不仅是身体的考验,也是意志力的折磨,和平年代的上班族对于高峰时期地铁不堪重负,那你们想想在这样的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那些共和国的军人们是怎么渡过的?

  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命运如此的不同,而这都是她们自己的选择,怨不得别人,伊莎贝尔的坚毅果敢其实不是天生的,也许有读者会说,其实这都是她父亲从小没有给过她更多的父爱所致。其实非也,仔细看前后文的铺垫,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作者的意图,其实战争,与其说是一场残酷离别史,毋宁说是人性的折射,人性的善良、邪恶真诚虚伪显露无疑,每个人都如同皇帝的新衣,被人看的透彻,伊莎贝尔对于纳粹的行为从不置可否到逐渐排斥,到成为一名坚定的反纳粹人士,这中间要经历很多的煎熬和挣扎,尤其在获知其父亲的身份后,她内心的反差是五味杂陈的,处于对父亲疏于养育的怨恨,也是她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原因所在,可是现在他们处在同一身份,这种感觉是说不出的,但有一点要值得说明的是,这更加坚定了她作为反战人士,为欧洲的解放贡献自己力量的心理。

  欧洲战场的不明朗源于美英的绥靖政策,这部分的苦果只能让欧洲普通老百姓来背负,但是,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伊莎贝尔”,才会有欧洲的解放和法西斯的落败,看到伊莎贝尔被抓的时候,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什么让这位不谙世事的少女在经历了缺少父爱的童年后,却有十足的勇气来面对这场残酷的战争,答案可以说在书中有,但是还是希望大家仔细的阅读,能从中看出人性在这场战争中的各种表演,合卷依然能有所反刍。

  伊莎贝尔其实代表了欧洲普通民众面对这场战争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质,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一窥欧洲人对于战争的深刻反思,如何避免类似的这种战争,如何爱国,怎样爱国,用何种方式去爱国。

  萧红笔下的人物《马伯乐》,就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在面对战争时,他选择的就是逃避,从上海逃到重庆,从重庆逃到没有战火的地方,他的一生就是在逃避中渡过,丰子恺老先生对于战争的感觉也是令人同感的,他对于战争的无奈,或许是中国百姓对于战争的一个典型例子。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面对战争只有两个选择,而作为国家的一个个体,我们面对战争只有一个选择,这就是这本《夜莺》带给我们的思考。

  《夜莺》读后感(六):读《夜莺》小感言

  之前看克里斯汀的《萤火虫小巷》我很感动,因为很少人能够刻画出那么形象的友情,跟我们的生活一样,让我真真切切感觉到她们就是我的朋友,我也陪她们经历了这些事情。我相信生活中也会有像她们那样的友谊。我看完之后,我把这本书送给了闺蜜看,可能刚好是两个人正在闹脾气吧,而我又不想拉下脸去谈这个事情,我想通过这本书,让她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依然在她的身边,不管我们做错了什么都要原谅彼此。这是我读过克里斯汀的第一本书。

  《夜莺》是第二本,我很佩服作者能够把任务刻画地那么细腻,通关大量的小细节去凸显人物,更加值得欣赏的是,作者从女性的角度去思考人生思考战争,而突破男性的这种局面。我对历史没什么了解,但是通过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战争对于千千万万的家庭,每一个国家带来的伤害。在战争中没有胜利者,只有幸存者。在战争中,受苦受难的不仅仅是男性,更多的是女性,她们不仅要在家守护自己的家园孩子苦苦等待丈夫的归来,还要忍受生活带来的困难以及随时的凌辱。在故事里,我感受到伟大的母爱,感受到在战争中萌发的真爱。更让我明白,每一个为国家做贡献的人都是那个夜莺。

  去刷了一下网友的评论,发现了两句话我非常赞同,1.爱情让人滋生希望,战争使人回归现实。2.In love we find out who we want to be, in war we find out who we are. 在爱情中,我们会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战争中,我们会发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特别特别喜欢最后一句。

  《夜莺》读后感(七):殊途同归的守护者

  殊途同归的守护者

  文:渭水徐公

  战争是残酷的,大部分人也能说出来战争为何残酷。但大部分人眼里战争残酷的一面是杀戮、流血和牺牲,或者是破坏、占领和协议。那些侥幸归来的人们被大家所铭记,胜利者成为英雄,失败者成为战犯。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男人,于是大家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却忽略了那些同样付出了巨大牺牲的女人。甚至她们自己都不想领取自己应得的荣誉,因为她们承受了无数辛酸和痛苦,回忆的时候如同揭起流血的伤疤,那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痛。

  如同“夜莺”,那个名字本身和南丁格尔的名字拥有完全相同的拼写。继承这个名字的人则同样是耀眼的英雄,是她们把无数战友从死亡的命运中抢夺回来。

  她们是一对姐妹,薇安妮和伊莎贝尔。

  妹妹伊莎贝尔自幼叛逆,她拥有着与生俱来的反抗精神。当纳粹在法国肆虐时,她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反抗组织,在凌晨私自发放着反纳粹传单。之后当她无意发现坠落在附近的英国飞行员时,她更义无反顾地将他们聚集到一起,带领众人徒步翻过比利牛斯山抵达西班牙。那些男子汉有时会因为疲劳和绝望不愿前行,这时的她便成为了引路的灯塔,或者是简单粗暴的强心针。她救回了百余名飞行员,连敌人都不惜代价搜寻“夜莺”的踪影。

  在丈夫被征召到前线时,姐姐薇安妮苦苦支撑着家庭。当家乡沦陷时,她的房子被德国人征用,上尉贝克住进了她的家。他是个本分的男人,他有着自己的家庭,却被战争裹挟到了他乡。他对她以礼相待,多次相助,而她却为了掩护妹妹伊莎贝尔和受伤的飞行员而被迫亲手杀了他。

  然而下一次她就没那么好运了。下一个房客是盖世太保冯•李希特,这个阴鸷狠毒的男人以她的孩子们的安危作为要挟,从而迫使她成为自己的玩物。然而薇安妮并未因此崩溃,反而在这个凶残的盖世太保眼皮子底下救走了19名犹太儿童。

  当时代变迁,战争的记忆日益淡薄时,只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把战争的恐怖镌刻于脑海。或者如同将至尊魔戒带到末日火山的弗洛多一般——留下永不愈合的伤痕。所以两姐妹的父亲于连在战争结束后才会性情大变,薇安妮也会试图将秘密埋藏一生,但是他们拥有自己的救赎方式——于连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全了“夜莺”,而薇安妮则抚养着意外得来的那个孩子,并命名为“于连”以纪念英雄般的父亲。

  虽然两姐妹选择了迥然不同的路线,然而她们都是功勋卓著的英雄。伊莎贝尔的功勋毋庸置疑,她的事迹被获救人口耳相传。如果说伊莎贝尔是守护当下的英雄,那么薇安妮则是守护未来的英雄。只有成长起来的儿童才会更久地铭记战争带来的苦难,尤其是犹太儿童。两姐妹如同“夜莺”的双翼般,将苦难阻挡在远处,同时将大批无助的人护在下面。随着时光流逝,她们的生命日渐枯萎,但是“夜莺”的故事却在历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并成为了传奇的化身。

  《夜莺》读后感(八):黑夜的启明星 夜莺

  夜莺,是战争黑夜下期盼黎明、唤醒人心的信物。夜莺的歌声,充满对自由和真爱的向往。 ——题记

  在这个战争一词已然陌生的时代,作者克里斯汀汉娜为何选择战争背景,又是在欧洲这片饱受战争苦楚战火侵袭的土地呢?欧洲,曾是一战二战的战场,这里的人们饱受战争苦楚却又身处其中不能自拔。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历史的遗腹子,他们的人生紧紧的和战争人性这样的词汇牵扯在一起。而人性,说道人性,是任何经典小说,任何让人反复咂摸的小说里的唯一精髓。其人物设置,剧情发展,中心思想总是围绕着人性而展开。而战争的残酷无情以及汹涌的势头,把人性吞没并暴露无遗。

  故事讲述了一对性格迥异的姐妹在二战中为法国为了爱而不断奋斗忍辱偷生的故事,说起到底,克里斯汀汉娜用她极其勇敢优雅又颇具观察力的方式,以女性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她们眼下的二战全景。

  1939年,法国。

  一对曾被受一战影响的父亲抛弃厌恶的姐妹,一个相夫教子,一个流落于各个女子寄宿学校。二战的阴霾很快笼罩,姐姐薇安妮丈夫一去不返,留下女儿和她艰难度日,战火延绵至她的小镇,自家也不得不被德军一军官征用。而此时18岁饱含热情的妹妹伊莎贝尔从女子学校逃出,经父亲安排,逃出巴黎,遇上了一生真爱亨坦也正是他,完全解放了伊莎贝尔的天性,带领她走上了反抗德军的道路。她的勇敢,聪明让她从送情报变成了把盟军战士送到安全路线的“夜莺”。而姐姐生性稳妥儒弱,一直没有支持妹妹的想法。而在身边的人,朋友,居民甚至自己遭受到德军的暴行之后,开始慢慢得也走向了反抗之路。最好的朋友因为是犹太人被送往监狱,丈夫一直是她的精神支柱却并没有音讯,自己的工作也被解雇,带着女儿和朋友的儿子难以生存,疾病饥饿。为了女儿索菲生存下去一直是她的唯一希望。在为了救妹妹和自己把第一个住在家中的德军军官无意中杀死后,家里竟然又来了第二个军官。这次却并不像第一个那样善良温和,他是残暴的冷血的,甚至薇安妮也怀了这个恶魔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她不得不忍辱偷生,同时她也开始帮助战争孤儿那些犹太孩子存活下去。妹妹因为夜莺活动频繁而且屡次成功被捕。她们的父亲原来从来都是反抗者,自己顶替了夜莺,被德军杀害。妹妹伊莎贝尔被送进集中营。

  战争的火焰随着盟军推进柏林而熄灭。姐姐的丈夫安托万回来了,就像一战后回来的她们的父亲一样,薇安妮带着女儿和腹中的孩子,一切的感情变得复杂沉重。妹妹也熬到了战争胜利又一次重回了亨利的怀抱。

  对于读者对于我来说,他们仍然是战争的幸运儿,尽管他们失去了很多,亲情友情爱情。他们还能活着。但是从这个角度说,他们又是不幸的,活着的人要背负沉重的东西不得不活下去,屈辱,痛苦,回忆,是整个余生的伤疤。克里斯汀汉娜作为女性作家无疑把这些复杂幽深的情感通过各种细节表现得十分透彻。我们再来从其他角度分析一下,这两位性格完全不同的女性也映照了法国两种不同的势力,一种即是偏于偷生的临时政府以及那些认为希特勒会心存慈善的一派,另一种则是看穿了战争本质以及希特勒邪恶罪行拼命反驳的一派。姐姐的懦弱无力最终也在现实残酷的逼迫下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因为德国的罪行根本不允许人有一丝幻想,也从侧面反映了投降派的愚蠢,歌颂了反抗者的大无畏精神。

  看过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人可能会说这两者之间有很多相像之处,没错,女性视角在战争背景下并不独特,只是人性,人性驱使的必然行为。

  战争就是无数人性引发的浩劫,历史残酷,既然是人性的狂潮,也必然让更多人懂得人性。

  引用丘吉尔的话结束,如果你正在经历地狱,那就坚持走下去。

  因为,总有夜莺唤醒黎明。

  《夜莺》读后感(九):战火下的夜莺

  1995年,认为“承认自己不会再装点一棵圣诞树就意味着投降”的老母亲,因为儿子的好奇心,因为一个战时身份证,因为一个名字——朱丽叶特·杰维兹,“回忆开始倒转,在岁月和大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带我们重新走进那段即使身处地狱,依旧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的二战岁月。

  1939年,薇安妮·莫里亚克与自己的女儿索菲像所有的法国妇女一样,亲自送自己的男人安托万奔赴战场。独自抚养女儿,与德国盖世太保共处一个屋檐下,艰辛的与命运做着斗争。

  伊莎贝尔·罗西尼奥尔,薇安妮的妹妹,一个叛逆的少女。因为逃难路上与爱人盖坦·杜布瓦的一句不能算得上誓言的誓言“我要你和我一起去战斗”,便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了战斗事业上。用自己的勇敢拯救生命,为自己的事业不惧一切,哪怕生命。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样,正如自己的代号一样——夜莺。在战火中,夜莺的歌声带给无数人希望,为无数生命指引了生的方向。

  战争让女人走开,这是一句空话,更是一句屁话。当战争来临,女人的战场往往比男人的战场更加残酷,更加令人敬畏。男人凯旋归来,我们为其立传称颂,我们口口相传他们的故事,而女人则会带着故事生活下去。对于她们来说,这是一场影子战争。战争结束时,没有人为她们游行,史书里也没有她们的奖章活记载。她们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都是情非得已。战争结束之后,她们拾起碎片,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正如薇安妮的儿子于连问到“你在战争里做了些什么”的时候,回答只是低声的一句“继续活着”。

  初读此书,我对薇安妮的感觉就是怜悯,柔弱的母亲无依无靠,为了年幼的女儿不得不忍气吞声的活着。当第一个纳粹豪普特曼·贝克上尉住进家里的时候,他受到了最好的庇佑,即使在别人眼里她成为了异类,但是她保全了自己的女儿,在战火之下。也让我们看到了战火下仅存的一点良知,贝克是德国纳粹,但是他没有伤害薇安妮,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薇安妮。书中几处微妙的瞬间,让我从内心深处祝福他们能够相亲相爱的生活在一起。但是往往造化弄人,一切的一切都怪战争,战争让薇安妮亲手杀死了自己以为可以依赖的德国男人,战争让薇安妮变得坚强了起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加入到拯救犹太人儿童的事业中。

  战争,令人生畏的名词。战争,让我们每个人都与自己的灵魂赤裸相对。正如全书的主题:我们在爱情中明白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却在战争中发现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In love we find out who we want to be.In war we find out who we are)

  分享文中的几句话,让你明白此书值不值得一读。

  一个女孩对父亲的爱,永恒不变,难以承受却牢不可破。

  我遗憾的并不是自己的死亡,而是自己的人生。

  爱是一切的开始,也是一切的结束,是天,是地,是夹在天地间的空气。

  当时,我眼里看到的是悲剧;此刻,我眼里看到的是美丽。

  血缘并不是决定父子关系的原因,是爱。

  我现在知道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那绝不是我已经失去的东西,而是我的记忆。伤口会痊愈,爱也能长久。

  《夜莺》读后感(十):不是只有女间谍才会在战争中与敌人坠入爱河

  二战背景下关于亲情,爱情和民族大义的选择。女性,可能在战争中更加坚强,她们的战场不是冲锋陷阵,不是枪林弹雨,不是运筹帷幄,而是自身蕴藏的那份能量被激起时的爆发。 故事开篇较清新,让我一度深陷在作者所营造的爱情故事里,尤其是薇和贝克,贝克作为一名纳粹,用自己的善成全了薇作为投降国人民的尊严。贝克占用薇的房子,一直礼貌有加,以客人身份自居,尽量不去打扰薇的正常生活。配给卡能领用食物的越来越少时,薇的女儿性命攸关时,贝克才伸出援手,帮助他度过难关。他爱上了薇,但战争背景,纳粹和投降国的关系,让贝克明白,如果他的爱流露的太过明显,只会让薇失去尊严,所以他一直恪守。薇对贝克也是爱的,女人不像男人那样容易隐藏自己的真情,薇去贝克办公的地方置问贝克时,她就选择了相信贝克。贝克心知薇善良,所以像她透露关于犹太人的抓捕信息,帮她的朋友脱逃,给她阿里的伪造证件等等,这些既让薇感激,又让薇成长。两个各有幸福家庭的男女,保持着对彼此家庭的忠贞,让直到看完这本书的我,仍耿耿于怀。

  作者写得一手好故事,本还一直猜测于连是薇与贝克的儿子,却冒出个冯.李希特;本还猜测薇是不是杀死了其他的纳粹,作者却让她杀死了贝克,让读者看到了战争;本还猜测薇的丈夫安托万不会戏剧性的回来,却在故事快结束的时候,让作者兜回了爱情与亲情的这条线。

  关于书中的另一女主伊莎贝尔,可能看多了其他题材的战争故事,所以对这条线不是很感兴趣,伊莎贝尔的成长路程,可能是大多有血性胜于温情的女子的选择,但也是这位在战争中被折磨的体无完肤的女主,让我们看到对比,两姐妹的不同选择,带来的同样正能量的爱国情怀。作者对这条线的描述篇幅较大,尤其是关于伊莎贝尔的结尾,我觉得处理的非常好,她经过了炼狱后,短暂的回到了自己的姐姐薇身边,等到了自己心爱的盖坦,她的死,更符合战争的残酷。可能作者没有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所以我个人对伊莎贝尔的线并未有太多感触与思考,可能是我个人性格的原因吧。

  说回薇与贝克这条线,作者对贝克的人物设定很温柔,贝克与薇的丈夫安托万很相似,他们只是在选择一份职业,为家庭,为祖国,而不是选择了一种信仰。所以贝克注定是谦谦君子,是高大伟岸,是英俊潇洒的,而且贝克的最后选择,怒目而视的置问薇是不是藏匿了飞行员时,那也是略带爱意的,而不是凶残的纳粹模样,如果换作是安托万,他也会像贝克一样,因为这种选择,是战争背景下,每一个好人都会存在的丑恶面。所以贝克的人物刻画,让读者跟着故事看到了战争总有一天会过去,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大多数人都是普通而善良的。

  战争中的爱情总是显得那么不是时候,伊莎贝尔的爱情给了她走下去的动力,但薇和贝克的爱情,只会让他们看到毁灭,所以作者毁灭了贝克,让薇在毁灭了贝克后迅速成长,以至于冯.李希特恶劣的一切,都让薇可以接受,甚至于欺骗自己的爱人安托万,生下于连,并带着这些故事直到自己死去。如果没有贝克,没有两个人蜻蜓点水,心中波涛汹涌外表平静如澜的爱情,薇,也许只会拙劣的保护自己的女儿索菲,不明所以的守着她和安托万的房子,无力的看着自己的朋友瑞秋走向死亡。所以,是贝克成就了薇。

  二战结束了,书看完了,但贝克和薇的故事,让我的爱情观在随着他们放飞。

  该吃饭了,还有很多关于贝克与薇的家庭观想说的,有机会再单独从家庭层面去欣赏这本书吧,第一次剧透这么多,感觉又看了一遍一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