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03: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意中看到这本书,于是决定拜读一下,读完发现解答了我心中不少疑问。这是一本系统全面的带有教材性质的书,很厚但很多地方有点重复,有点啰嗦(本书最大的不足)。但很佩服作者对财富公益事业的研究和付出,为我们呈现了这么丰富详实的材料。推荐公益从业人员阅读。

  首先,关于慈善事业的起源。

  随着财富的大量积累,尤其是巨大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些富人开始思考如何处理这些财富:1)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投资回报率递减使再投资意愿也递减;2)超过了家庭消费能力,穷奢极侈到一定程度不能带来快乐,而且会引起社会反感,为自己带来不安全感;3)留给后代,适足以害之。

  同时,19世纪末的西方两级分化加剧,阶级冲突不断,掀起各种改良主义思潮,其中包括慈善公益事业逐步形成一整套机制和行政规范,创立了基金会的模式。这种模式使相对零散的捐赠演变为合理化、组织化和职业化的公益事业,把探索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辅助弱势群体更多的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而不是主要诉诸于仁爱和利他主义。

  于是,有远见的企业家意识到,要采取主动,融入社会改良思潮,为国家排忧解难。因为这些富人都是国家制度的受益者,十分珍惜和热爱这个社会,他们本能的怕社会矛盾尖锐化,殃及自己的安定生活。于是现代大型基金会应运而生。而且这些富人认为,科学的花钱与赚钱一样重要,于是借鉴所熟悉的企业管理制度,制定了基金会管理制度,其中起带头作用的是塞奇基金会、卡耐基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这些基金会无论是在理念、经营方式、捐赠模式还是选择对象上都树立了榜样,奠定了之后蓬勃发展的基金会基础,为世界各国所借鉴,包括中国。

  动力2: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家做慈善,也出台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从某种角度看,税收政策的调整与慈善捐献的消长有着密切关系(早期基金会与免税无关)。

  1)富人对社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和家人应该过“恰如其分”而不是张扬炫富的生活,余财应该属于社会,用于造福社会,缓解社会矛盾;

  3)解决贫富悬殊之道既不能倒退到大家平均受穷的过去,也不能单纯的靠救济,不能鼓励懒汉,要帮助穷人自立,才有利于社会进步;

  4)教育和健康是公益事业的重中之重。因为自由竞争的前提是机会平等,如果没有健康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就谈不上这一点。

  可见,创造财富的人非常愿意通过慈善公益事业与他人分享财富,使得财富的分配更为平等,社会更加安定。

  所以,你会看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热衷于做公益,你可以怀疑他们做公益的初心,但是不排除通过做公益的深入了解,带来的心灵触动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公益行业,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也不排除有的企业家初心是纯粹的做公益,但是通过做公益发现这是一种很好的企业品牌宣传机会,从而加大投入,扩大影响力。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做公益的结果是好的,真正解决了社会问题,这就是一种双赢。

  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公益的理念也在变化。公益的趋势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穷人不再是施舍对象,而是需要服务的客户;不再出于廉价的同情给穷人发钱,而是为了让更多人收益。同时,为了让公益事业持续发展,政府也在法律法规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公益不再限定为非营利,也可以通过营利的方式去做。越来越多的公益人开始思考,如何让公益和商业更好的结合,得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下面结合这本书,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怎么得到别人的尊重?就是我们能为别人做什么,而不是我们从别人那里拿到什么。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慈善之心,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现在的富人做慈善也好,帮助别人也好,也是他追求自己幸福的一种方式。当然,也有很多守财奴。守财奴之所以守财不是因为他们自私,而是因为他们无知。真正有知的人,真正理性的人,他不会变成守财奴。因为你不可能把财富带到棺材里。你一定希望以最好的方式把财富花出去,现在很多人把财富留给孩子,孩子以后不干活都可以活得很好,这是愚蠢的人。凡是把财富留给孩子,让孩子不努力就可以活下去的人,有什么好结果?而是把财富花出去,让孩子靠自己的努力活得像个人,都活得比较好。我们经常误解这个人自私,不愿意跟别人分享。我觉得并不完全是这样,而是因为他很无知。

  我还有一个不同观点,财富取之于社会用之与社会。我认为真正的资产阶级下,财富是人创造的,如果你做一个企业,你生产的东西别人不喜欢,你怎么可能富有?你不可能富有,你一定破产。当一个人富有以后,他没有什么可害羞的,这是他靠努力而获得的,而不是说太愧疚了,社会给我这么多财富,我怎么回报它。财富本身是人创造的。如果是偷来抢来的,他是为了漂白,也不是出于慈善之心。

  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有一些研究实验发现社会的市场化程度越高,人们越愿意给陌生人提供帮助。在市场经济发展不高的情况下,人们有部落慈善之心,就是一个家族,或者是在一个村里面,大家互相帮助。只有在资产阶级下,人们有跨部落的慈善之心。资产阶级是和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慈善是陌生人之间提供帮助。中国发生地震了,美国、日本、欧洲、英国都会给我们提供帮助。同样的,日本发生海啸,我们也给他们提供帮助。这在传统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是真的不可能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恰恰是人的慈善之心发展到了最高的经济。

  对于主张大政府的人来讲,他们认为帮助别人是政府的责任,不是自己的责任。他自己有困难,也希望政府帮助他。对于主张小政府的人来讲,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这是一种个人的责任,他就更愿意帮助别人。

  从对研究经费的捐款就可以看出来,美国的基金会有左中右,哪些基金会得到的支持最多,我们发现靠右的基金会得到的资助最多,靠左的基金会得到的最少。可能有一个原因,靠右的这些基金会,创办基金会是出于理念,他认为社会就应该这样运作,他愿意为自己的理念提供资助。靠左的基金会都是希望别人出钱,不愿意自己出钱。总体来说,美国的基金会有这样的特点。

  人类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贫富差别”问题。自原始社会之后有了私有化,各种各样的竞争就在不断的产生着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差别。一群人用武力、暴力的方式掠夺和占有着他人的大量财产;一群人靠劳动与技能积累了一些财富;一群人用资产组织了社会的生产,创造了财富;一群人用智力组织了发明、教育或产品交换获得了财富;一群人靠家庭继承拥有了较高的起点和竞争的优势;还有一群人则在竞争中成为了失败者、弱势群体而处于贫穷的困境。

  于是许多的经济学家、研究人员就有了各种各样的争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主义”。也有许多的革命实践者按这些“主义”的理论指引,或用民主、或用军事、或用合法、或用非合法的暴力等各种手段,试图证明这些“主义”的正确性,试图解决社会发展的“公平”性,试图消灭贫富差别。

  这些“主义”的争论,都是为解决“贫富”差别问题,无论他们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和层次,目的几乎是完全相同的。但正是由于各自所处的角度不同,因此对“贫富差别”产生的原因与必要性理解不同,提出的解决“贫富差别”的路径、方法也完全不同,甚至是极端或对立的,有些更是“非你死我活不可”。于是社会就缺少了和平,增加了冲突与战争。能否有一种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并用更科学和和平的方式化解“贫富差别”的矛盾呢?

  这些朝代的多次变更从表面的现象看,是因为朝庭与民众之间的分配不均而引发的。但民众之间的贫富差别却从未成为改变朝代之后的关注重心。尤其是没有一个朝代从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进行过努力。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时,使用的生产工具都是几千年前传承下来的工具。不但中国解放前的几千年没有发生过重大改革与变化,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也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碾子还是解放前的碾子,磨还是解放前的磨。可见不从经济发展制度的角度考虑贫富差别的产生原因,是无法解决贫富差别的问题的。

  十八世纪之后的欧洲,贫富差别的问题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更为突出。当资本主义用强大的力量打翻了封建社会的财富分配制度之后,又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资本改变了生产资料占有运行的通道,也改变了人的地位,但无法改变贫富差别的存在。

  为了社会的稳定,教会、社团组织始终在用慈善的方式,帮助那些弱势群体,但都无法消除产生贫富差别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产生贫富差别的根本原因,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因此必须用无产阶级领导的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别的问题。

  于是十多个国家按照消灭私有制,实行完全公有制的计划经济,用近乎于供给制的方式,实行平均化的劳动收入分配。但几十年的制度结果是除中国等极个别的国家之外,大多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消灭私有制,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都用失败证明了这种理论的错误,并重新回到了私有制的市场经济轨道中。即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也从完全的公有制经济变成了局部的公有制,大部分的私有制的经济体制。

  中国建国后前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完全的公有制计划经济,确实基本消灭了差别,严格的说应该是彻底的消灭了富有,让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极度的贫困之中,当然也就大家一样穷的没有了差别。但经济在这种无市场资源配置和无市场价格竞争,无人力竞争的制度之下(更没有资本配置的能力和条件了)是无法发展的,并不会实现物质的极大丰富,也不会让穷人变成富人。

  重要的不是靠消灭富人来换取无贫富差别。也不可能靠暴力掠夺富人的财富而让穷人变富,更不可能靠掠夺的方式重新分配财富而让财富的总量增加,让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

  马克思只看到资本获取了剩余价值,但没看到资本要承担市场竞争的风险,以为资本在市场竞争中永远都是胜利者。其实剩余价值更多来自于财富的创造和承担市场风险的收益!

  恰恰是市场竞争和私有产权的保护,才让人们有了创造财富的动力,也才有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增加,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让公民分享了更多经济增长和市场竞争中的红利。

  但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同时在财富创造和分配中制造了更大的贫富差别。虽然市场竞争会让一些穷人走出贫困变成富人,但也会让一些竞争中的失败者从富有变成贫穷。资本主义知道这种制度有着其财富创造的优势,也同时存在着造成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会造成大部分人成为中产阶级,也会造成一部分陷入贫困之中的弊病。

  因此为保护这种制度的安全和长久,就必须和其它一切要消灭贫富差别的“主义”一样,要找到一种消灭贫困,挽救贫困者,帮助贫困者改善他们现状的办法。建立一种长久的帮助制度,这种制度就是国家政策支持下的民间行为的“公益”。

  欧洲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除了教会的慈善行为之外,更多的强调用加大国家福利的方法来平衡“贫富”之间的关系。美国则更强调用富人的“公益”弥补国家二次分配中的不足。福利着重于个人生活的保障,过度的福利会削弱市场的竞争力。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在不承认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合法、合理性的同时,也否定了私有制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动力,试图用暴力革命剥夺资本获利的权利的同时,也消灭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活动,消灭了创新与创业。不承认资本创造财富的合理性,也就终止了物质极大丰富的可能。

  资本主义首先承认资本获取财富的合理性,承认富人创造财富、拥有财富的合理合法性,然后再讨论如何利用富人的财富帮助穷人致富,并弥补社会制度的缺陷和不足。

  如果都用简单的高福利分配的方式平衡贫富差别,就会养了懒人,鼓励了不积极努力的那群人。公益则可一方面帮助最困难的家庭不至于无法生活和无法融入社会,又不会让他们过度的依赖于救助,另一方面则鼓励和帮助他们就业、创业、努力工作以改善他们的现状。

  百年前初期的公益大多着眼点于生活救助为主的慈善,但进步的发展中公益已从“授人以鱼”变成了“授人以渔”,近期的公益则更发展了一步,在推动社会制度进步的同时,在帮助大多数人创新和创业。除了解除贫困,让贫困人群有自力更生的捕鱼能力之外,还在帮助他们造船、织网,为他们提供生产自救的工具、条件、生产资料和有效的组织。并通过这种财富的转移和再利用,培养更多的人成为社会精英,也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必须承认财富的集中所造成的贫富差别是文明进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将这种必须付出的代价用社会“公益”的方式充分利用,则是将“代价”转换成财富的责任,推动社会的进步。

  “仁爱之心”古而有之,宗教则将上帝之爱“慈善”变成出自爱心而帮助需要的人,并让“财富”的“负罪感”成为进入“天堂”的障碍,教人以“宽厚仁慈之心乐善好施”购买进入“天堂”的门票。

  但社会的发展中,“爱人类”将财富变成促进人类的福祉,超越了一般的“仁爱之心”。财富在公益之中,不仅仅是帮助那些因贫富差别而处于弱势的人群,让他们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而是将“感恩之心”和公民责任相结合,与推动社会进步相结合,甚至演化为革新资本主义的一种力量。

  慈善不再是简单的施舍,建立以社会效益为目的的社会企业,社会服务机构不但进入了商学院的课程,投资、管理、医疗、改革这些过去被视为是贵族社会讨论的课题,也成为了公益的重要内容。

  公益这个广泛的概念把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的精神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企业家用创造社会财富的方式,改造社会的同时,也用企业家的精神帮助社会修复着贫富差别的创伤。企业从过去大量靠掠夺社会与自然资源获取利润,转向回报社会与自然,并用企业家的管理才能让财富在促进社会公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资中筠先生用美国百年公益发展的历史,揭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财富”从“聚财”到“散财”的演变。从“财富的归宿”到“财富的责任”的升华,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慈善与公益的发展,爱心与责任的结合,重新认识了社会的进步与社会的责任。

  【任重道远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选择一条路,埋头走下去。No dout ,no expect.

  资中筠先生的这本书,全面介绍了美国慈善公益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因为觉察到美国近些年在公益事业上的新发展,专程去美国走访,更新了这本书,在深刻剖析了美国最近十几年“新公益”发展的基础上,整理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美国公益对于中国的影响。

  美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用三个词粗略的概括:“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渔业革命”。

  所以说对于想要了解美国公益事业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是首选。

  说到公益慈善这个话题,不得不提前段时间众人热议的扎克伯格裸捐事件。一经发表,网络世界便炸开了锅。有惊讶于数额的巨大——450亿美元,有惊叹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当然也少不了对于国内富人们的声讨与公益事业的反思。

  恰逢南都公益基金会的公众号里推送了一篇文章:徐永光先生写于5年前的《中国富人不急于学扎克伯格捐财产》。

  【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希望工程创始徐永光先生早在5年前就“巴比劝捐”写过一篇《中国富人不急于学美国富人捐财产》,据说这篇文章对后来“巴比慈善晚宴”变劝捐为“交流慈善心得”起到了作用。纵观5年来中国企业家社会责任承担、慈善法律制度、文化环境与富人参与慈善的专业准备的发展,文章的立论依据并无明显变化。】

  徐永光先生从四个论点来陈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富人还不必急于学习美国富人捐财产。跟资中筠先生提到的不谋而合。

  首先是两国国情不一样。美国的捐赠在法律上已经相当完善,而且相关法律制定的出发点就是以鼓励捐赠出发的,但在中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对捐赠相当的限制,捐赠渠道不畅通。资中筠先生在文章曾提到过,中国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曹德旺曾在2011年和他的儿子共同捐出35亿元的股权,却被要求要缴纳超过5亿元的税款!

  其次是社会环境不一样。事实上在美国不仅是富人们会捐赠自己的财产,一般的工薪阶层也会拿出力所能及的财产进行捐赠,公益捐赠已经内化为美国人的文化。在中国,传统的观念是为子孙积累财富,另一方面,似乎更多的是盯着富人,当然不少的新闻也有报道过普通老百姓的爱心之举,但终究难成其氛围。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对接受捐赠机构的监督。中国人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善款的来源上,很少会关注捐赠之后的使用情况。美国对于基金会的监督渠道是多方面的,而且有严格的法律制度。

  正如中国社会仍存在的对于志愿者、义工、公益人士的误解一样(认为这是献爱心不应该拿工资;谁都可以做、没什么技术含量),对公益事业或者公益捐赠同样存在误解:更关注具体的数字,认为多多益善;更多的是将企业家或富人的捐赠视为理所应当的均贫富的手段之一等。

  另有一点关于教育和精英阶层的感悟,读完这本书,惊叹于美国基金会的影响力,大到国家的立法、政策甚至社会的发展方向,小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资中筠先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几乎所有基金会或成立之初或宗旨之一或主要领域都涉及教育,细数美国的大学你便能略知一二,而且基金会对于教育的支出不管是比例上还是实际的金额上都是之最。这为美国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储备人才,而今天美国教育的巨大成功与当年基金会奠定的良好基础分不开。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基金会的创始人、负责人及其继承者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所以从某个角度甚至可以这样说,影响美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就是那些精英们。当然这一点也是基金会被美国社会诟病的其中之一。

  事实上,这本书看完,就我个人而言非常矛盾。一面是对于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大有可为的信心,另一方面是对于政策法规的无奈与无力感。我迫切的想要知道:改变何以可能?

  对于现实遇到的一些问题,我的感受就像电视剧里质问父亲的主人公,从小被教导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为何到头来父亲却成了那个被批判的人?

  我一直记得。

  任重道远,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

  读至三分之一,有许多零散的想法发现,有更多是待解答的疑问。

  初步浏览了有重大影响的基金会描述,突然建立了历史感的发现如下:

  卡耐基基金会——钢铁大王;

  洛克菲勒基金会——石油大王;

  福特基金会——汽车大王;

  凯洛格基金会——食品大王;

  索罗斯基金会——金融大…鳄?

  盖茨基金会——……

  首富做公益,真是一脉相承,今日盖茨和扎克伯格所做并非突然。

  并且首富们似乎都意从问题的根源去解决问题,不拘泥于方式,手法在其时代多有创新。今日的盖茨基金会的“催化式慈善”和小扎同志的“注册为LLC商业公司”都是基于当前社会潮流下的所突破和创造吧。

  关于这些土豪们关注的领域以及做为人类福祉提升的工作方式还要有很长篇的方式去描述。下面还只是读美国基金会历史,思及中国时的行业ABC疑问

  1,当前是怎样及将来应如何设置免税措施,以及公益/慈善机构减税的方式,来引导有心人有钱人做慈善?

  2,个人基金会及公司基金会动作,与个人/公司的正常商业行业之间,应该如何限制,来避免因慈善不正当谋利?

  3,在面对公益组织的运作成本,人员工资,投资保值等议题时,怎么做到充分促进行业发展又为不合理行为兜底(需要天秤座式的平衡XD)

  4,(此问题在国外较多)基金会大量投资于基础研究,有些是社会科学,政策研究,并且以促进政府决策为目标,是第三部门的力量真正地发挥作用的渠道之一。如何看待这些影响,国内基金会在此方面的力量如何?

  5,与4相关的问题,相比于交税于国家用于社会福利,富人投资基金会自己做慈善,因免税而肯定有此消彼长,到底哪个更有利于社会福祉? 当时扎克伯格“捐赠”自己财富见过类似的讨论,比如要是富人做砸了呢?当然,中国貌似还远不到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6,最后就是,他们是如何去发现要解决一个社会问题时候的核心撬动因素,并去解决呢?当然这个更庞大了。。

  暂时列到这里

  本书是著名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资中筠所著。在这将近600页的厚书中,详尽地讲述了美国基金会的起源、发展、作用、意义,以及简介地介绍了中国基金会的不同。

  看书时,看到美国基金会发展得源远流长。从教会发展起来的基金会,人们对它有一种信仰,并且愿意为“它”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在二战、南北战争时期,基金会也从没有断过,并且加大帮助范围。

  除了传统的基金会一直延续,20世纪中后期又加入了很多基金会,如福特基金会,用于科学、经济、医疗等等。同时也在冷战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培养未来的领袖。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最熟悉的美国基金会应该是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的宗旨的核心是通过医疗和学习手段改善人民的生活,为贫困的人们分享更多的福利。他们实现着自己的承诺,为非洲,为教育,为需要帮助的人们。

  相比中国的基金会,历史发展很晚,从清代末期才开始,经历着中国特有的国情,基金会发展缓慢。到改革开放起,才建成一系列的基金会,而中国人的思想为子孙留福利以及中国政府和基金会混乱的关系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

  但是基金会这种慈善事业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它都将源远流长,因为人心善,会帮助更多的人。

  17世纪慈善先驱科顿•马瑟有一句名言:“如果有人问:一个人为何必须做好事?我的回答是:这问题就不像是好人提的。

  1930 年麻省某地有个名叫戴维斯的人捐款成立以其姓名命名的基金会,专门指定用来奖励当地学校举止优雅的男学童。到1938 年,该基金会向法院申请改变宗旨,将款项用于改造校舍,因为当地政府找不到举止足够优雅的男孩给予奖励。

  老洛克菲勒出巨资重建芝加哥大学之后,每年芝大校长向他募款时,就拉着老洛克菲勒共同祈祷,祈求上帝的启示,据说这样校长总是能得到满意的数目。

  凯特林基金会旗下的凯特林植物研究实验室主要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以最终找到到粮食大幅度增产的捷径。这是凯特林青年时期就开始的梦想,即要探索“草为什么绿”的秘密。他认为如能找到答案,就可以根本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他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一代人解决不了,因此曾经对实验室的年轻人说过,要他们多生孩子,子子孙孙继续研究,堪称美国愚公。

  1970 年成立的麦克阿瑟基金会创办人约翰• 麦克阿瑟,其本人是以投机起家,专门乘人之危赚取暴利,连他的兄弟也认为自从他进入保险业,那就是这一行业最黑暗的时期。他曾是美国两大首富之一,但生活极为节约,是个不近人情的吝啬鬼。在60年代,他代表最恶劣的资本家的形象。他本人绝非慈善家,也不相信社会平等和改良,成立基金会只是由于不知道如何处置他的财产。1978年他死后基金会才得以正常运作。

  洛克菲勒基金会1913年就派了医疗小组来华考察。洛氏在中国半个世纪,负责中国工作的人员对中国有深厚的感情,在抗日战争中曾共患难,在工作计划上也从精英而平民,尽量适应中国国情,基本上不卷入政治。在中国共产党胜利在望时,他们仍以为可以留下来与新政府打交道,因为他们从事的主要是医学和科学,认为在任何社会人都需要健康。所以他们在1949年以后的预算中还保留给协和医学院和清华大学历史、语言两个研究所的预算,到1952年才从账上消失。

  盖茨夫妇到非洲旅行一次,看到大量的非洲儿童死于在美国早已绝迹的疟疾,感到无法接受,他们认为非洲儿童应该享有与美国儿童同等的生存权,这成为他们建立公益基金会的原动力。

  作者取名”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 相比第一版“散财之道”更包容。看得出作者认为成为慈善基金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必须也是必然的方面。 基金会的目的多元 既可以理解成人道主义事业 也可以看作是税务的死角 或者维持社会稳定的手段 亦或是出于社会责任心。 美国基金会的大致趋势包括 (1)成员的多元化 以及成员数量越来越多。 (2)目标、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授人以鱼已经授人以渔。相较而言政府更多完成前者而各基金会因为无人道主义的压力 更多倾向后者。 (3)既有福利的指标 也有投资的指标 这是随着基金会制度发展形成的。前者是监督 后者是发展。 (4)结构组织越来越完善 已形成了一些中心组织。 (5)信息的公开与交流 (6)与政府的职能更类似互补的关系。 作者资中筠是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与“美国十讲”一样能看得出作者重视材料的殷实可靠 是一位研究者。清晰简洁的语言也让不怎么感兴趣的我不至于扔下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