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遇害后,滴滴的公关有多鸡贼?
作者:麦杰逊
来源:麦杰逊(公众号ID:wy-xcs)
就在昨天(5月10日),有媒体报道,一位21岁的空姐于5月5日晚间从郑州航空港区搭乘了一辆汽车赶往市内,至5月6日早间家人发现与其失去联系,随后警方证实该空姐已遇害。
经证实,该空姐搭乘的是滴滴顺风车。
事件在5月10日被曝光后,舆论一篇哗然。随后,滴滴“立即”发布了道歉声明,表示感到万分悲痛和愧疚,并于当日傍晚发布了一个“注意事项”,称要悬赏100万寻找一名滴滴司机(杀害空姐嫌疑人)。
在滴滴将这份道歉信和悬赏公告发出来后,许多网友都纷纷给滴滴竖起了大拇指,因为他们认为,在这件事上,滴滴的公关做的十分及时且十分有诚意,可以说是一次很成功的危机公关。甚至有人认为,滴滴的这次危机公关可以给满分。
虽然很多网友都十分认可滴滴的这次公关,但我却认为,滴滴的这次公关做得十分不走心。虽然很多网友都认为滴滴的这次公关可以给满分,但我却认为,滴滴的这次公关不及格。
为什么?因为我认为,滴滴的这个公关做得很鸡贼,鸡贼到瞒掉了绝大多数人。
为什么这个公关不及格?这个公关鸡贼在什么地方?其实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5月5号发生的事,滴滴10号才出来道歉,快一周了,这期间滴滴干嘛去了?
据澎湃新闻报道,空姐李某是5月5日乘网约车前往市区的途中不幸遇害,而5月6日警方也接到报案,报案后,由于警方的介入,我相信滴滴一定会第一时间知晓了此事。然而,此时的滴滴并没有动静。
到了5月9日7:30分,河南都市频道开始报道此事,此时的滴滴,还是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直到澎湃新闻、红星新闻等媒体的报道,于5月10日将此事变成热点后,滴滴才开始重视此事,才在“第一时间”发出道歉声明。
有过公关经验的人都知道,新媒体时代,应对公关危机的黄金时间,是危机出现后的4小时。也就是说,一个危机出现于大众视野后,危机应对方必须在4个小时内处理危机,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自己的负面影响。
然而滴滴呢?多少时间后才出来道歉?大家自己算一算吧。这像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公关吗?这像是一个有诚意的道歉吗?
5月5日事发,5月10日滴滴才给出回复。期间的这些时间,滴滴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没有公开声明?
滴滴的这种行为,我能不能理解为:本来滴滴是不想回应此事的,但媒体和舆论将此事推到了风口浪尖,滴滴才不得已站出来道歉?
2在道歉声明中,滴滴提到了悲痛,提到了自责,提到了今后会避免让此事再次发,但却不提如何避免,也不提赔偿的事。而且在文字使用上很鸡贼。
很多人都认为滴滴的这次道歉很有诚意,但是仔细看看你会发现,这封道歉信,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有用信息。
我曾经说过,一个负责任的道歉信,结构上应该是“道歉→反思→举明措施保证不再犯错”。
而一个不负责任的道歉信,在结构上一定会是“犯错→道歉→完事”。
对比上面滴滴的这封道歉信,你认为滴滴的道歉信是前者还是后者?
在这封道歉信里,滴滴已经承认自己有错了,也认为自己应该承担责任了,但是它却没有说明自己该如何改正,而只用“彻查”“避免再次发生”这种模糊性的词汇一比带过。
既然你很愧疚很自责了,也承认自己该负责任了,那为什么你不提赔偿呢?既然你说要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了,那你为什么不举明一点措施呢?
谁知道你不是说说而已呢?毕竟这种事发生在你身上不是一两次了。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那就是,悬赏 ≠ 赔偿。虽然都是滴滴掏钱,但是“悬赏”和“赔偿”的意义大不一样。这点请注意了。
3这是道歉信,还是求生信?很多人认为这是道歉信,我却认为这更像是对公权力展示出一份求生欲。
在这份道歉信中,仔细一点你会发现,这封信中唯一一个有用的点,就是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案件,并成立专项工作组,协助配合警方侦查案件。
什么是道歉信?向广大用户以及受害者表示歉意,并承诺今后会如何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是道歉信。
什么是求生信?向公权力或主管部门表示歉意,并承诺积极配合公权力的一切指示,这叫求生信。
纵观这份道歉信,你会发现,这封信唯一有用的词汇,就是在配合公安机关办案的这些词汇上有用;而对用户以及受害者说的那些话,都是用的“沉痛”“悲痛”“自责”“彻查”等模糊笼统的词汇一比带过,也不知道这些词汇最终能不能被实现。
4悬赏100万抓拿凶手,却用了“重要事项”、“寻找”这种词汇,将不明真相的群众至于危险之中。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重要事项”,而是“极其危险事项”。
在悬赏公告上,滴滴用了两个词汇,这两个词汇叫“寻找”、“重要事项”:
然而,这真的是“寻找”和“重要事项”吗?并不是。因为这本该是“通缉”和“极其危险事项”。
你想想,如果一个不明真相的人,一个尚未了解此事件的人,在打开手机看到滴滴的这封“寻人启事”后,为了拿赏金外出寻找这名“司机”,这该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
一个外逃的杀人凶手,一个极其可能有暴力倾向和攻击性的犯罪分子,被说成一个“司机”,这么做确定不是将不明真相的群众至于危险之中?
如果真有人为了100万外出找人,由于不明真相反被凶手伤害,那么滴滴能付得起这个责任吗?
老老实实转发警方的通缉令,然后对外声明说给警方提供有利线索者,滴滴方会追加100奖励,是不是更好?
5道歉信和悬赏声明中,滴滴丝毫不提自己平台审核制度上存在的巨大漏洞,更别说主动提出怎么补好这些漏洞了。
与此次空姐遇害相类似的事件,其实两年前在滴滴身上就早已发生过。
早在2016年,在滴滴身上就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所以在空姐遇害事件事发之前,滴滴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平台上的漏洞吗?并不是;滴滴是真不知道在滴滴司机中有大量的虚假信息吗?并不是;滴滴是真的不知道审核不严会导致乘客损失,甚至有生命危险吗?并不是。
因为百度一下你会发现,其实这种事情发生在滴滴上真的不止一两起了。
美国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
1981年,美国一位父亲驾驶福特公司生产的P i n t o汽车,途中汽车爆炸,导致车上小孩严重烧伤,最终法院判决被告福特公司赔偿受害人惩罚性赔偿金1.25亿美元。
法庭之所以判决如此高的惩罚性赔偿金,是因为法庭调查发现:福特汽车公司在知悉该型汽车有瑕疵的情况下,进行评估,认为全部召回该款汽车加以修复的成本高达1亿美元,而车着火致人死亡每件赔偿20万美元,按照发生事故的概率推测出赔偿金额远远低于召回成本,据此,福特公司决定不采取召回措施。
法庭由此认为:被告福特公司是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视被害人为一种价格,而非人的尊严,其不法行为刻意漠不关心他人安全,严重蔑视被害人的价值。这就是著名的詹姆斯诉福特汽车公司案。
对比这个案例你会发现,滴滴真的是不知道自己身上的很多漏洞吗?并不是。
很大程度上,滴滴之所以直到如今还没有多少改变,很可能就像案例中所说的,由于它在计算了审核所须的人力成本和出事之后的公关、赔偿成本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方案——那就是不改变。
有些公司的整个商业模式,根本就是在政策和法律漏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它们赚钱的时候不提政策的漏洞,出了事也不想补上自己的漏洞,永远都是说的比做的好听,这种公司的企业责任和价值观,可想而知。
所以,空姐遇害后,滴滴的公关有多鸡贼?也许就是鸡贼到能要人命的程度吧。
最后,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的一句话结束全文。马克思说:“一些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它的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END —
『 要么庸俗,要么悦读 』
我把《清明上河图》放大30倍,吓死
唐僧到底爱不爱女儿国国王?
一次性把中国茶讲清楚(建议收藏)
心理 | 怎样从微信头像、昵称了解一个人的性格
书单 | 买书不挑出版社的都是山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