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张大千》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张大千》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1 20: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张大千》的读后感10篇

  《张大千》是一本由沙叶新著作,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5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张大千》读后感(一):重现一代巨匠的传奇人生

  张大千,一位具有传奇色彩艺术大师,被同时代的艺术大师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近年来,张大千的画作的拍卖价屡创新高。据一些媒体报道,他的晚年巨幅绢画《爱痕湖》在2010年拍出了人民币一亿零八十万的天价。2011年,他的《嘉藕图》以1.9亿港元成交。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位一代艺术巨匠产生兴趣,关于他的传记也越来越多。著名的剧作家沙叶新先生以他独特的艺术手法丰富素材戏剧性地重现了这位艺术巨匠的传奇一生。读来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张大千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绘画艺术的熏陶。他从小随母、姊、兄学画,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张家九男二女,都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特别是他的二哥张善孖,也是一代名画家,以画虎名扬天下。他对张大千的影响尤为巨大

  学生时代的张大千曾被迫当过土匪的师爷。虽然在后来的艺术人生中,张大千会遭遇多名女性经历丰富的情感生活,但在他当土匪师爷的那段短暂岁月中,他竟然遭遇了逼婚。按照书中的小说笔法,张大千感受到了康妹这位女性的热情泼辣。不知道是不是康妹的缘故冥冥中开启了张大千的情欲之路。

  因婚姻问题,张大千遁入空门,当了一名和尚。在寺期间,巧遇黎秋君,为后来他在上海的发展埋下了伏笔。黎秋君在这本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张大千在上海的成名,黎秋君出力甚多。甚至可以夸张一点说,没有黎秋君,就没有张大千。至少张大千的成功之路还要曲折的多。两人之间的交往,书中着墨不少,也是值得读者去认真阅读的一部分。因不愿烧戒,张大千还了俗。前后算起来,张大千一共当了一百多天的和尚。不过他的大千之名得于此间。如佛经上所云,一粒尘埃中也有也有大千世界,一粒沙子里也有大千世界。这值得用一生去领悟

  张大千的一生中有过很多红颜知己,这构成了他丰富的情感生活。他一生中有过四位夫人。第一位曾庆蓉,她是名门闺秀,但却是一位旧式的家庭妇女。第二位是黄凝素,后来与张大千分离。第三位是杨宛君,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曲艺演员。她的手让张大千着迷,对他的绘画很有启发。临摹敦煌壁画的壮举,也由她陪同完成。第四位是最后的徐雯波,陪伴了他度过了后半生,周游列国,宣扬中国艺术。

  张大千无疑是一位事业和情感双收获的大艺术家,让人敬佩和羡慕。这本书生动地重现了这位一代巨匠的传奇人生,值得一读!

  《张大千》读后感(二):张大千:红袖捧墨,画笔绘传奇——读《张大千》

  记不得是哪段戏文里有这样一句:“才子佳人成就一段风流佳话。”于是自古风才子总有美人相伴。张大千正是这样一位风流才子,他的母亲曾请先生为他测字,也说他一生桃花不断。

  张大千本名正权,他家是四川的大户名副其实书香门第,使得少年时分的张大千饱读诗书喜爱绘画。也正是因为如此,落入匪窝的张大千得以活命,做了个不参与抢劫的师爷。一个不小心被土匪头子的妹妹康妹看中,本是瞒着他先斩后奏拜堂成亲,却因走漏了风声而遭到张大千的拒绝。于是有了悬崖边康妹主动献身的一出戏,大千因心系未婚妻谢舜华,最终拒绝了康妹,却在心底悄悄留下了一道美丽倩影。敢爱敢恨的康妹果断地放走了张大千,却也坦言决不放弃,这便有了康妹千里寻夫。爱而不得,心灰意冷女子最终遁入空门,却是情丝难断。多年以后康妹远走敦煌化缘,巧遇陪大千抢救敦煌艺术的三太太杨竹筠,一聊之后不顾三太太的热情挽留,悄然而去。不是不想见,而是不能见,怕只怕这一见便无法了却这红尘怨。不求相守,爱过,就好。

  谢舜华是张大千青梅竹马的未婚妻,也是他的最爱,两个本就准备成亲的人却因康妹的强势介入,不得不暂时分离。张母要大千远走日本留学,去学习日本的纺织技术,将来可以接手家庭企业相思成疾的谢舜华却香消玉殒,张大千万念俱灰去做和尚。方丈说他红尘未了,只许他带发修行,法名“大千”, 取《长阿舍经》所说“三千大千世界”之意。他从法师自己取的法号中悟出,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可包含在一个人精诚专一、锲而不舍的一念之间,从此便以张大千为名字,别号“大千居士”。后来张大千返回家乡失而复得的张母不再勉强他接手家族企业,允他以后可以拜师学画,做自己喜爱的事。而张大千从此以画为媒,名扬四海

  这是后话,返乡后的张大千依然沉浸在痛失所爱的烦恼之中。此时他的另外两个青梅竹马的表妹,为了开解他经常陪在他的身边,让他逐渐走出了伤痛。此时他爱上了玉珠,两个人私订终身,而毫不知情的张母却为他订下了另一个表妹琼英为妻。最终姐妹二人双双嫁给他,琼英温婉,玉珠活泼,婚后的张大千过起了“红袖添香好作画”的日子。琼英是旧式女子,凡事皆为大千着想,面对丈夫的“多情”也无可奈何落寞一生。玉珠则是个泼辣女子,敢爱敢恨,为大千生得一子一女,在重庆避难时,失望的玉珠与一个空军军官相爱后与大千离婚

  (因投纸媒,全文稍后上传)

  《张大千》读后感(三):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们

  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而其一生的传奇故事可能鲜为人知,《张大千》这部小说,也可以称作剧本根据张大千的生平事迹和经历,用小说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经过文学加工的张大千的故事更加精彩

  与张大千的艺术成就相比,他的私生活也很丰富,尤其是他和他的几个夫人、红颜知己的故事,也让人感慨才艺双全就是很有女人缘。从被土匪绑架,土匪头子的妹妹非要嫁给张大千开始,张大千就一直“艳遇不断”,再得知张大千已有婚约的情况下还是“穷追不舍”,最终追到张大千家里,他不得不和二哥留学日本逃避,这个名叫康妹的女土匪对张大千痴心一片,得知留学的消息后削发为尼。而在张大千留学期间,已有婚约的表姐不行染病去世,张大千痴情一片,差点落发当了和尚。后来,两个表妹争相嫁给他,张大千和二哥又到上海拜师学艺,在上海期间,得到大家闺秀黎秋君的大力支持,提供住所,并做了他的经纪,负责张大千画作的“营销”,黎秋君被张大千的才华打动,谢绝一切相亲的,当得知张大千已有两位夫人之后,更是甘当“红颜知己”,并为张大千两位夫人来上海提供方便。以后张大千在朝鲜有“艳遇”,也被黎秋君的信所点悟。所以,黎秋君对张大千的帮助是无私付出,直至去世,终生未嫁,这是何当的一种情感!张大千艺术成就卓著,但是他背后的这些女人的付出同样成就了他,不论是夫人还是红颜知己,对他的生活、艺术等多个方面,都给予了他或大或小的帮助,他们或温婉,或善良,或才艺双全,或不离左右,在敦煌石窟作画的那段日子,也有夫人陪伴。对于张大千本人来说,他对自己的画作从未放弃过追求,当他可以坐收名利时候,他总是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为了画作有所突破曾经在黄山和敦煌吃过很多苦,这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应该有的“专业精神

  《张大千》故事情节非常丰富,身为剧作家的沙叶新设计巧妙,张大千与七个女人的情感纠葛写得惟妙惟肖,不论是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是书中的对话描写都很有现场感,即使书有500多页,但是读来引人入胜,根据张大千的生活轨迹变迁重点突出了张大千这个伟大画家的几段情感经历,有一些章节是一概而过,有一些章节详细叙述,读此书有如观看电视连续剧

  《张大千》读后感(四):是连续剧不是纪录片

  纪录片中有一个类型叫做“传记纪录片”,纪录片要求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表现对象。要按这个要求来说,沙叶新的《张大千》似乎也符合要求,里面的人物,发生在人物身上的各种事件都不是虚构,可是你在阅读的时候就不会感觉这是一部人物纪实。当然,沙叶新自己也将这部《张大千》定位为小说而并非纪实文学。

  所以,那些喜欢看纪录片的观众可以离开了。在这儿,中心并非张大千的创作,创作不过是一条线,用来串起张大千生命中若干女人的一条线。而“创作”和“女人”在张大千这儿似乎就应该是纪录片和连续剧的区别

  正如沙叶新自己说的那样——“我可以担保这部小说有生动的人物,有丰富的情节,有浓厚趣味。”也正因为此,我才可以用两天的工作之外的时间来把这本五百多页的大部头读完。虽然说不上什么手不释卷,但是就像一部看了第一集的电视剧一样,就被一个小手引着,到点就得在沙发上坐下等着演。这是连续剧必须做到的一点,它的情节必须足够吸引人,而要达成这个目的,太过规矩表述和太过正统的内容都是不可以的。沙叶新是写剧本的,他当然知道怎么写才能让读者愿读。

  这是一部张大千的女人史。

  这在他母亲给他算卦的时候就已经清楚了的,所以说这是命里带来的。

  先是有康妹以身相许被拒绝,所以出家做尼姑;又有温柔温婉的谢舜华含恨去世;两个表妹不惜同时下嫁;中间又有陪伴一生的红颜知己黎秋君;黄山写生张大千也没闲着,差点儿把春红娶了回家;日本打进中国,作画之人自有世界,又娶了三太太杨竹筠;而最后陪伴的却是女儿同学徐永鹃……每一个女人,张大千都实心实意地爱过,偏偏又彻彻底底地伤过。读完全书,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如果有女儿,切不肯让她找一个画画的。

  张大千的女人们个个天姿国色,或性格柔顺或天真烂漫,或肝胆相照或决绝坚强,或多才多艺大度爽朗……总之,个个不是凡人人人不是俗物。

  单说一个玉珠。嫁给张大千时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和琼英亲如姐妹,自愿做小,不肯多贪几分情意。可是,玉珠同时还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自打知道了黎秋君,便开始了一次次的猜疑和承受旧社会的女人一切依赖丈夫,大多也并不敢干涉丈夫在外花天酒地,玉珠却并不肯做个这样的人,所以,她找张大千吵,和他闹。张大千烦她,而她一开始是怨,后来是恨,最后干脆是弃!

  玉珠说得好——“你们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以拈花惹草,你们从不认为下流,还说这事文人雅士的风流。为什么我们女人爱上别人就是下流?况且,我爱上别人,是因为我已经不被你爱,我为什么就不可以再找一个我爱的,也爱我的人?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像你一样地风流风流?”玉珠同样问死心塌地的琼英和杨竹筠“你们说,大千爱你们吗?爱吗?”

  这样的女人在电视剧里是最猩红的颜色

  《张大千》就要在湖南卫视播出了,而撑起这部电视剧门面的并不是张大千磨穿铁砚、笔透纸背、奋斗丹青的一生,而是这千姿百态的女人们……

  《张大千》读后感(五):《张大千》和他的女人们

  《张大千》和他的女人们

  这是一本五百多页的砖头书,不过三天的时间就认真的读完了,很难得,当然是因为作者写得很棒,很有趣

  书的名字叫“张大千”,我也喜欢张大千的作品,也在博物馆里看过不少他的画,尤其是在四川省博物馆看过他临摹敦煌的专门作品展。也看过几本关于张大千的书,知道他当过土匪,做过和尚,晚年移居南美洲的巴西,最后落叶归根回到台湾。

  虽然多少了解张大千其人其事,但是还真的没读过他的传记,于是乎,把这本厚书一口气看完了,一边看心里一边琢磨,这里面的故事也太戏剧化了吧,不可能是真的吧。于是看看作者,作者沙叶新,是戏剧作家,没看过他的作品,但是也早有耳闻,原来这本书并不是传记,而是从戏剧改编的小说,并不是都是真实的,并且同名的电视剧马上就要上演了。这书里面的故事不错,充满了戏剧冲突,很适合拍成电视剧。不过一边看一边想,这书里面怎么都是在写张大千身边的女人啊?后来查封面的时候,在当当上没查到,就在百度图片里收索张大千和沙叶新,没想到查到这本书的港台版,名字就叫《张大千和他的女人们》,哈哈,这才名副其实吗。

  看完了书也禁不住百度了一下,在张大千的条目里,竟然没有一句关于他妻子介绍,但是里面的年谱却告诉我,这本书里面很多事实都是经过加工和改造的,时间顺序上都对不上,不过小说吗,要是按照传记那么写,肯定不会这么精彩,不会让我一口气读完的。

  不过这几个女人也都是有真实的原形,书里面提到的张大千订婚初恋在没成婚的时候就去世了,正是因为他张大千才出家当和尚,才有了大千这个法名。不过第二位,张大千被土匪抓去当师爷,被土匪头子的妹妹爱上了,这段故事也许是创作出来的,不过作者写得很美。第三第四位是张大千的两个妻子,书里面写两个人都是张大千的表妹,一起嫁给了张大千,实际上两个人先后差了两年走入张家。张大千去韩国爱上了春红,这段故事书里也写得很凄美,不过张大千在日本也有一位爱人,书里面却没提到。张大千第三位妻子是在北平认识的,也相伴十多年,跟着他前往敦煌,共同经历了抗战的国难。不过晚年的时候张大千又爱上了自己女儿的同学,娶了小自己三十岁的四太太,并且一直带在身边,周游世界。

  不过这里我觉得塑造最成功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其实是李秋君,书里面叫黎秋君,秋君家是江浙巨富,才貌双全,喜欢张大千,爱慕大千的才华,在艺术上两个人举案齐眉,却因为大千已经有了两房太太,秋君不可能做妾,所以两个人成为终生的朋友,秋君终生未嫁。却处处帮助张大千,在艺术上不断的进步,大风堂的弟子都叫秋君师母,可见秋君对张大千有多重要。

  虽然书里面的故事都是创作出来的,但是一点不影响通过这些故事,让张大千和他身边的这些女人变得形象生动了起来,也因此更熟悉了这位大画家张大千,正是读了这本书,才开始关注和留意张大千的一生,以后肯定还会因此却读几本张大千的传记,来好好了解了解这画坛中五百年来的第一人。

  《张大千》读后感(六):多情才子张大千

  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少时出生书香门第,后机缘巧合做了土匪窝的一百天的师爷,当了一百天的和尚,接着赴上海学习绘画,一举成名,再接着到敦煌临摹壁画,后半生周游海外,宣扬国粹,享誉国际。

  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师,也一生风流,源于艺术的爱美之心,也落到他与诸位美女的姻缘际会。他一生与七位女性有过动人的爱或被爱的纠葛。

  最落寞的未婚妻,谢舜华,与张大千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奈何天不眷顾,俩人还未正式成亲,这样一个识大体,善解人意的美女子二十出头还未过门就香消玉殒。

  最敢爱的康妹,后出家,法号素月。美丽动人的康妹,从土匪窝出来,敢爱敢恨,主动追求张大千,在悬崖主动献身的果敢与决绝,遭拒后果断出家的决绝,同样是一位痴心女子。

  最寂寞的琼英,张大千的原配正妻,她一生处处忍让,委曲求全,遇事都为张大千考虑,常常还会劝慰二房表妹玉珠的冲动与莽撞,无子无女,总是落得寂寥不已,落寞哀伤。

  最直爽的玉珠,同为张大千的二房妻子,和琼英同时过的门,为张大千育有一女一子,在张大千几次有新的爱恋对象后,她泼辣吃醋,说话犀利,得理不饶人,追求自我,后与张大千离婚,找到自己的真爱,敢爱敢恨。

  最痴情的黎秋君,张大千对绘画的天赋与后天的勤奋成就了他一生的著作等身,而他的成名与出道唯有感激黎秋君,民国初年的上海名媛,无私的帮助张大千,深爱他,却把握住不迷失,美丽、独立、能干,终身未嫁,后成为张大千的经纪。张大千称她为一生的知己。这是张大千诸多情事里,最让人感动、敬佩的一位女性。在近百年后的我看来,依旧欣赏不已。

  最年轻的春红,这位年仅15岁的朝鲜艺妓,美丽可爱,深的张大千喜爱,在朝鲜采风期间,也多亏这位可爱女子的照顾。终究是两个世界人,小女孩也找到心仪的归宿。

  最能干的杨竹筠,张大千的三房太太,她本是漂亮有个性,受人欣赏的唱大鼓的女人,手更是美得无法形容,一下吸引了张大千,请她做手模,多番追求均失利,北平的沦陷成就了他们的爱情。她也最能独挡一面,是张大千的四房太太里最能干的一位。

  最小的徐永娟,这位和张大千女儿同岁的太太,陪伴了他后半生,周游列国,宣扬中国艺术的岁月,直至他离开人世。

  在这本故事里,张大千的一生似乎处处与女人为伴,这些痴心女子爱张大千的才能,幽默,有情有义,甚有些孩子气。这部小说由剧本而来,情节基本 由人物对话铺成开来,剧本的风格在小说里流露的明显。一幕幕都可以分明的看出来,中间没有描述与过渡,这大概是剧本描述故事的弊病。

  沙叶新老师说担保这部小说有生动的人物,有丰富的情节,有浓厚的趣味。那这部类似剧本的小说确实做到了,也描绘刻画了张大师一生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他可以为了提高技艺而远赴黄山采风,也可以为了艺术,在条件恶劣的敦煌待上两年多,更为了将中国的艺术发扬光大而远赴海外几十年,拒绝将自己心爱的艺术藏品售予外国人,身后更是将收藏的古画赠与各个博物馆。作为一个艺术大师,他与艺术的贡献,让后人敬仰与无可挑剔,至于他的爱情故事,那大概是大师爱美的鉴证吧,不管是美景,还是美人,他一个也没落下。值得一提的是,书中附了很多大师的代表作,虽说对绘画了解不深,确实美得让人震撼。

  《张大千》读后感(七):才子佳人张大千

  因为喜欢画画,历史,人文,古诗,在没有读这本书以前,对于上类都有去多读,多看,多了解,我国古代的东西太博大精深,仅仅是读其中一项,都会很快乐。而琴棋书画大多相通,通常古代的才子们至少也要通诗画,张大千则懂诗善画。

  他最为出名的,其实还是敦煌临摹,我有幸读过他的敦煌临摹素稿,也有看过博物馆的敦煌其它图案等等,果然像本书所写的那样,"张大千的仿作也越画越像,竞真假难分,已可乱真!"他的山水画也非常好看,不艳丽不造作,早期如他的性格洒脱,晚年更见真功夫,稳重苍深。从他的画的年代大约就能想到他的性格。

  从他的书也能知道他青中年时还是蛮豪放的。

  再看《张大千》。这一本不是真的传纪,而是小说,作者对于他本人的性格拿捏的不错,就是写的有一点点夸张,如果能写的更稳一点更佳。当然戏剧小说和传记是两个尺度。传记类的需要先考据再写,不可错一个字。小说类当然写的有趣点会更吸引读者,而且作者写的非常厚,可以说是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张大千。

  对于张大千的情史,是从书中去了解的,自古才子多情,张大千也不例外,写的很有趣,张大千是个念情之人,初恋因为去世去做和尚。让人唏嘘。

  张大千在苏州网师园也有给虎立碑,上题:“先仲兄所豢虎儿之墓”。为虎如此,何况他的情人们。

  《张大千》读后感(八):一个人的“情歌”

  徐悲鸿曾赞张大千是“五百年来第一人”,而张大千谦虚地回应:五百年来一人,说得太过了,太过则近于开玩笑了。但对自己的鉴定能力,张大千毫不谦虚地自称“五百年来精鉴第一人”,还得意地说:“一触纸墨,辨别宋明,间抚签赙,即知真伪。”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作为临摩敦煌壁画的第一人,张大千的身世历程,艺术成就、情感故事以及交游逸事也引人探究。而编剧作家沙叶新的《张大千》则以生动活动的笔墨为我们勾勒了一位带点狂狷,自信飞扬又多情有才的张大千形象。纠葛的情感,为丹青勤学苦练的奋斗,以及与诸多名仕的交游,甚至动荡年代里的转徙奔波和人生起伏,一幕幕如同传奇,历历在目。读来酣畅淋漓。

  沙叶新在创作《张大千》时,查阅了许多资料,并说“我喜欢看小说,一年至少要看三四本长篇,也看一些短篇……今年年初,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将我的电视剧剧本《张大千》认认真真地改成了这部长篇小说。这 是我--一个剧作家写的小说,但有没有‘莎士比亚化'了呢?别的不敢说,我只可以担保这部小说有生动的人物,有丰富的情节,有浓厚的趣味。”他说:“不妨 将它当做一个好玩的故事阅读吧。”所以,故事本身不是剧本,但也非传统意义上严格的人物传记。在张大千诸多值得探讨的话题里,更多还是侧重张大千与数位知交女子相识相交的情感故事,所以,更多还是张大千一个人的“情歌”,一部女人史。

  大胆泼辣的康妹勇敢表白,想以身相许被拒而出家作了尼姑。大他三个月的表姐谢舜华温婉可人,是他的初恋,也是青梅竹马,可惜年纪轻轻即含恨病逝。张大千也因之出家做了百天的和尚。这段时间与佛结缘,开启慧根,增广灵智,更让他性情豁达圆融。还俗后的张大千勉强接受了家人安排的妻子曾正蓉,成亲不久便赴上海学艺。此后两年又娶了黄玉珠、曾琼英以及后来的杨竹筠。几位夫人各有故事,然而最惊心动魄的还是一生知已终生顾惜的李秋君。分明是互相欣赏,彼此倾幕,郎情妾意,愿嫁愿娶,可惜最终还是败在了当时的婚嫁观念上。一个名门闺秀,一个可惜已非自由身。而李秋君为之终身未嫁,让人扼叹。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张大千》读后感(九):桃花源里的张大千

  桃花源里的张大千

  偷爱警/文

  挥毫泼墨,跃然纸上,浦睿文化带来的这部小说,从写意到抽象,从山水到人物,透过印刻形象的描绘,临摹了一个绘画大师的生平故事。(依照阅读习惯,我喜欢脱了书衣阅读),裸脊锁线捧在手的时候,对这部书的好感倍增,环衬印制了张大千的一副未知名画作。蝴蝶与花朵,绘制的淋漓尽致。未读故事,已经心旷神怡。

  沙叶新老师是一位编剧作家,在简短的自序当中,沙叶新老师自说:“并不是专业写小说的,而是一名写剧本的,”虽然很想提笔创作,总是因为种种原因,戛然而止。这部小说,倾注了沙叶新老师不少的时间和心血,如果得到读者认同,当然是极好的。但作为我个人来讲,这部书的内容结构,还是铺盖了太多剧本元素。对话、留白、桥段,章节层落,都有剧本流程的痕迹。如果这部书搬到舞台上,而不是屏幕上,相信会有更好的展示效果,更有画面感。

  舞台上的人生路,人生路上的舞台梦。可能是多数艺术家的追求之路。张大千的一生,很像舞台剧,有各种各样的邂逅与离别,有各种各样的诱惑与浪漫。正如算命先生说的,张大千命犯桃花,走哪儿都有女人追,都会引得桃花多都开。

  绘画艺术充满了美感,张大千也这么认为的。在张大千的桃花劫当中,有至死不渝的未婚妻谢舜华,有两个从小玩到大的表妹,琼英和黄玉珠,还有跟他出生入死的三太太杨筠竹,还有一位被她周游列国的小小夫人徐永娟。除了四位姨太,为张大千遁入空门的土匪康妹,推举张大千一举成名的上海名媛黎秋君(baidu为李秋君)陪张大千度过无数不眠夜的朝鲜艺妓春红。在桃花朵朵开的桃园里,张大千可谓左右逢源,受到很多女人的追捧。按现在的颜控粉来讲,张大千的样貌并不出众,甚至觉得埋了吧汰,络腮胡子留的老长老长,胖乎乎的,看上去也不是什么美男子,怎么就那么多女人追张大千。黎秋君说过,张大千的才气是吸引她的地方,张大千的容貌并不是特别打人。当时来看,才气大于颜值,但不是绝对的,有人喜欢他的才气,有人并不以为人,艺妓春红就是一个悲情人物,她清楚她想要的,并不在乎什么才气和缠绵的情感,在春红的眼里,现实点更靠谱,黎秋君直到最后,没有嫁给张大千,冥冥之中的定数,黎秋君很清楚,心气儿高傲的自己,根本牵不住张大千的手,两个同样是心气儿高高的人,除了在绘画上成为知己,情感上再依赖,也只是泛泛之舟。黎秋君甚至比张大千的太太还要了解张大千,花心男痴情鬼,注定命犯桃花,一辈子在桃花劫当中纠葛,家庭不过是张大千下榻的旅馆,他的生命,已经容不下绘画艺术之外的灵物。

  重情重义的张大千是个讲义气,重感情的人。无论是卑贱的拉脚车夫,亦或是高傲的画家陈影风,甚至是摇尾乞怜的徒弟柳中生,都是他的朋友,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在这点上,张大千做到了,而且做得很仁义,他给足对方面子,至于对方怎么看待他自己,他从来没考虑过。他不喜欢假惺惺的东西,不喜欢做作和伪装,对人对事儿,力求心安理得。然而对待情感,张大千的善意,刺伤了女人对爱的渴望,重伤了女人对家庭观的依赖,黄玉珠的离婚,黎秋君的避而远之,都在验证张大千这个人,只能远观不可亵玩焉。

  笔耕不辍,宝刀未老。张大千的故事,是一壶很有江湖味道的老酒。在酒香的陪伴下,游山玩水,美人陪伴,好似神仙眷侣,畅游天地间。能娶一个相差四十岁的妹纸当媳妇,也只有张大千能做出来,可能艺术家对美的追求,就是比常人要超前,对尺度的把握就是比常人更准确,恰如其分的抱得美人归,无论多大年龄差,都会成为艺术家的猎物,才气是标签,也是一把离弦之箭,刺向女人脆弱的心脏。

  《张大千》读后感(十):大千世界,自有一段风流!

  我总是会误把张大千理解成成是齐白石,后来才明白为什么老犯这样的错误。我们都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还好后来没有自我放弃,慢慢的也通了一点人性,才有今日的一点成绩。

  小时候的语文课本是有齐白石的,也知道他最擅画虾。还有徐悲鸿,最擅画马。对于张大千,却全然不知。读了此书,才明白各种隐秘,才知道一些故事。

  总的来说,这本书我没有很尽兴,前半段着墨较多,人物前半生经历可谓饱满,生动,丰富。但后半段明显粗线条,动辄几年十几年跳跃,人物关系也时远时近,淡进淡出。这样,人物的后半生显得苍白,急促,模糊。于是自己脑补了一下人物的生卒年月表,然后对照,方理解作者的无奈。

  的确,有那么十年,二十年,是被我们选择性忘记的,无法书写,只有跳跃。人物是环境早就的,环境是历史早就的。无可奈何。

  作者沙叶新不愧是编剧出身,文字读起来轻松幽默,文笔功底深厚,语言通畅简洁,且具很强的画面感,尤其开篇的四川话,让我不自主地带有四川口音去阅读,兴趣大增,读完我觉得自己好像看了一部人物传记的连续剧。

  终其一生,张大千都活在女人堆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遇到了有旺夫运的女子,帮助他在艺术界从一个无名小辈到崭露头角到登上历史的大舞台,最后成就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可以说他的几任太太功不可没。

  张大千年轻时擅临摹,尤擅石涛。后为敦煌壁画的保存与传播做出巨大贡献,中晚年时期自创泼墨一派,弟子众多。如今,据说张大千画作的拍卖总价已超西方画派大师毕加索成为世界第一。

  全书最让我痴迷的地方有两段,一段是张大千与李秋君若即若离的关系,若不是张大千结婚在先,也许就成就了一段佳话。虽然二人有缘无份,但从相遇那天开始,两个人一生的命运便交织在一起。一开始的李秋君眼里就没有瞧得上的男人,但遇到张大千后一颗心悄悄被融化。最后两个人的友谊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是那种没有在一起的爱情,没有血浓于水的亲情。

  一段是张大千与大鼓说书大家杨宛君的故事。两个人的相遇也很有意思,张大千的追女手段比之今天的青年毫不逊色,别的看没看上不知道,反正就是看上了杨宛君的手指,要她做手模。从对张大千不搭理排斥到彼此了解,同甘苦共患难,最终被张大千俘获芳心,得成神仙眷侣。

  相较于其他与张大千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女性,还有一条线不得不提,那就是幺妹。最让我难忘的是一句标题:我已遁入空门,你却仍在红尘。从开始的苦苦追求,到被点化遁入空门,到后来的敦煌相遇,也算得上一段难得的缘分。这根线若是拍成影视剧,当是最出彩最文艺的一段。

  张大千是个有胆识的人,崭露头脚的时候机敏,且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展精湛画技,不怯场,不惧大师;求见毕加索的时候,毫无自卑之心,且大胆辨别毕加索画作的真伪。就像张大千说的,他不关心政治,他只负责画画。而这,也许正是我此前对他所知不多的主要原因。从后来的历史来看,这也正是张大千的聪明之处。

  期待张大千影视剧的面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