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独自美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独自美好》读后感10篇

2018-06-23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独自美好》读后感10篇

  《独自美好》是一本由钱红丽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独自美好》读后感(一):烟火&人间

  《独自美好》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就是颇具佛系风格封面,很有禅意盆栽古香古色窗棂和一本翻开的书籍,还有外面无限远的绿色,给人一种安逸与世无争的淡然之感。我就是喜欢向往这样的生活。只有具有强大丰富内心才能守得住繁华,经得住诱惑。不知道开篇作序的张黎是哪一个,但是文字功底之深也真是为本书添足了色彩,这个序我很喜欢。书中文字清新隽永,淡然无争。所选配图都很清新脱俗,不带一点媚俗之态。全书没有一点惺惺作态,更没有为了增添字数而堆砌华丽的辞藻。整本书籍上百万字,非常值得一看。

  《独自美好》,多么的大我。不管世事如何,我自飘零,不随波逐流,但求无愧我心。虽然是第一次读钱红丽的文字,但也着实被她的文字所打动。很多情景、很多感悟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大概是与作者年纪相差不大,所以更能感同身受。能够有共鸣说明这本书是适合我的。一次早春的跑步,仿佛观看了一场春天的交响乐,各个主角都被作者写活了。一棵草、一枝花都能牵动作者的思绪,因之而喜,因之而悲,只有这样敏感细腻灵魂,才能捕捉生活之美,感受人生之意。也曾烟花三月下江南,正好赶上了春天的盛宴欣赏到了小桥流水人家美丽画面。江南的春天是多姿多彩的,江南的花草摇曳生姿。很是喜欢江南的风土人情,大概在北方生活的久了,更喜欢南方的莺歌燕语,和温婉如春的风情。总觉得江南的更适合修养性情、颐养身心。作者这一江南女子,将江南风展现淋漓尽致婀娜多姿。作者的文字优雅温柔,“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娇羞。”

  这本《独自美好》从生活的日常感悟写开去,写到了人生的感悟,以及一些文学见地和旅行见闻感悟。从春写到夏,从秋写到冬。四季更迭,人的心态也是不同的。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真是不多。七情六欲又有谁能真正的抛之度外呢?艺术从来离不开生活,也需要具有烟火气柴米油盐酱醋茶。不食人间烟火的作品,看着就很虚无空灵,只能仰止。也只有热爱生活人才能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时时发现生活中的美,体会生命价值意义。作者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在内心里把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滋有味。可以听着阳春白雪的交响乐,做着下里巴人劳动,我觉得这样挺好,没什么不妥的,我的人生我做主,独自美好。看着作者写的腊肉豌豆米饭,真是让人垂涎欲滴。这本书里也写了对古诗词领悟以及对作家讲解,还有与著名作家们的灵魂交流,包括萧红、孙犁、叶嘉莹、沈从文以及张爱玲等等。也写了自己的一些童年回忆念念不忘乡土气息,那才是恒久根基。作者在唐诗诵读中煮粥、炒菜、包豆沙包,烟火气息中日常琐事,丝毫不影响孩子的艺术的熏陶。一切都那么浑然天成,又那么的怡然自得。独自美好,和家人世界一起美好。

  本书的插图书中有几处错字也是在所难免的,在允许范围内。这本书和《江南草木记》的风格有几分相似。同是江南的女子,心境意境都很接近。这本《独自美好》是一本可以净化心灵,为发现生活之美独辟蹊径。让我们都能独自美好起来,享受幸福的当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独自美好》读后感(二):敬畏生活

  钱红丽是我喜欢的一位女性作家,第一次读到她的文字是在《散文》杂志上,关于《诗经》的解读,文字随性率真,不刻意雕琢,却每每都有暗香疏影之感。

  这本《独自美好》是她最新散文集,作品沿袭了她一贯的风格,清新质朴,充满着生命的气息。她出生于安徽安庆一个叫做稻圩的村庄,童年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在田野里度过,因此她的文字非常接地气,对于同样在乡下长大的孩子来说,读她的书有会心一笑和感同身受的共鸣感。在她的笔下自然植物可亲可近,能给她带来丰富的生活体验美食回忆;在她的脚下,没有不美的风景,而风景美就美在平常人难以挖掘出的深厚文化内蕴。

  读她的文字,能感受到四季的交替、人情冷暖,喜怒皆是文章。她的文字,就如同一位邻家大姐姐与你的对话,跟你娓娓道来亲切温暖,她的文字没有华丽辞藻的堆彻,却有最质朴的内涵

  文中的《童年之夏》这篇文章写到了乡下盛夏的一段回忆,乡下的风是从田野和河边吹来,裹挟着河流草木的清凉气息,不比城里的熏风那样热浪。作者写到他们光着脚在泥地里轻松跳脱,玩小石子游戏,粘知了、爬树,下河摸鱼,写的是如此的真实和传神,让我也不由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那段在秋收农忙时在柴垛上玩,下河摸小螺蛳的经历。那时候天很蓝,水很清,每天都有玩不够东西,甚至连大家摇着蒲扇在树荫底下乘凉都能成为我怀念的回忆。二十多年前的乡下,仿佛一无所有,却又如此富有,那时候的我们,没有繁重的课业,没有升学压力,我们与自然同在,与日月星辰共处,春有百花,夏有百果,观察日出日落、满天星辰,这对于我们现在这个年代的人来说仿佛成了奢侈。那些从前慢的年月,很多东西都是勤劳双手创造出来的,虽然慢,虽然拙劣,但是却有着可以永留于脑海的美好,奶奶种的菜,亲手浇灌瓜果,缝的补丁、纳的鞋底、手作的沙包,跳皮筋的快乐,也许只能在记忆中寻找了。

  除了关于乡村的文字描写,在这本书中还有作者对很多文人和诗词作品的赏析和品读了解文字的力量和作家的心境。

  钱红丽的随笔随性写来,所写虽凡俗之物,可文字和视角,都是独到的,处处浸文化的芬芳。她在文字的天地纵横捭阖,清清浅浅,收放自如,因为她喜欢读书,从古代的诗人杜甫、李商隐,到近代的萧红、张爱玲,再到现代的韩石山、迟子建,都是她着力描画的人物

  她的文字有泥暖草生的干净,是乡野的,旷达的,也是母性的,她心心相念的小花朵、小野草、小往事都是一种小美,可谁又能说,对于整个大自然辽阔而言,我们人类不是一种小小的生物呢?

  《独自美好》读后感(三):放飞希望,翱翔蓝天

  写出人间烟火气的文字才是真性情,很多情感类读物少不了成功学的阴影,总以为自己的方法是极其正确的,希望大家尊其为导师,然后暗自夸奖自己桃李满天下,其实这不仅仅是误人子弟,还有些谋财害命感觉。 每个人对于美好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对于一个没有经历过黑暗委屈挫折的人而言,美好反而是一种罪恶,正如我们人类无法生活在纯氧的环境下,没有对比就没有角色认知,我们有时候为了有一份收入放弃了太多的自由与幸福,总以为下一刻自己就能摆脱不利处境,却不知道自己如同一个磨磨的驴子,一次又一次地让自己沉沦在无风也有雨的艰苦日子里。 你能不能为自己寻找一个合适情感发泄出口,不要学蜗牛,成天背着厚重的壳子,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你只有打开心窗、扫净心垢,才能呼吸新鲜空气,饮用甘甜水滴,所以我们是不是太着急,总想活到时间的前面,以至在退休那一刻,你也无法停下打转的脚步。 独自美好,是一种自我敬仰,你无须仰人鼻息,听人差遣,你活出你的时间应有的意义,而不是在权力金钱的重压下做着毫无意义的事情,也许你会告诉我久久封闭的自我不再有波澜,哪怕外面是风起云涌,你自岿然不动可笑我们只活了最初的二三十年,也就是直接从青春就过度到衰老,来不及看风景,来不及做梦,只是留给一代又一代的人悲痛的凭藉! 设计不可谓不精美,但比起文字的咸淡相宜,还是有欠火候,谁不想脱离都市回到乡下,让一碟山芋梗子充斥在你的喉间,回味曾经走过的路、看过的云,谁不愿听一听真实的天籁,而不是息斯得里的咆哮,我们每个人活只能活一次,一家人、两口饭、四个季节、三山五岳,真切地知道艺术,而不仅仅是文字才是世间最为沉重的锚,没有负重者的勇敢坚定,哪有我们未来阳光雨露? 书中提及了作者对汪曾祺的认知,其实汪曾祺的文字是轻灵的,是那种经历过千压万击后的轻灵,而不是故弄玄虚的轻灵,所以我们知道没有了地心引力,我们就很快浮在外太空,就不会有那种长恨此生有尽头的惆怅,就不会舍弃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果敢是的,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开场的戏,上台的每一分钟,都有着你台下十年、二十年的努力感谢上苍对我们的恩典,至少我们没有让五色使自己目盲,五音让自己希声,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见到明朝的晨曦与夕霞,永远是这样!

  《独自美好》读后感(四):被戳中的一些点

  喜欢她的读书体验:“读书就是独自走路,走着走着,忽然开阔起来,有古墓斜阳落日熔金,也有草丛石马往事不言,更像淘一脉金矿,满上遍野都是自己的,富足奢华。”手里拿着书,心底便有了安顿。因所读之书,会晤今古之人,何其幸哉。她自然是解人。汪曾祺是清淡本味,一抹烟熏绿;周作人枯焦荒芜,烟味及学意纵横;孙犁之朴,简洁淡郁;张爱玲无以安放的盛才到了最后——“语言的密林里,没有了繁荫丽花,全是枯骨断梗,文字一旦到了枯淡的境界,更显广阔,无以阻挡,放眼天地,都是雪意啊”。

  (摘自张黎《文字是佛》(算是书的“写在前面”吧))

  陈成周先生在《品园》里讲:芭蕉易种院落拐角处。初读这一句,如醍醐灌顶,特地去小区比对过。小区共有芭蕉三丛,只有一处种植在拐角处,看上去真的是比其他两丛美。植物与建筑共生共存,位置得当,便有了另一层境界。前阵子,读西西的《看房子》,也是无尽的学问——人类一直在进化中,文明结成一个个纽带,有事不小心打了结,需要耐心,一点点地去解。我每次切洋葱的时候,就会条件反射地想起车前子把该物比喻为“圆顶建筑”,连带着,悉尼歌剧院、土耳其伊斯坦丁堡的皇宫 、欧洲小镇上的教堂一齐呈现在眼前……

  (摘自《早春》)

  [读这段可以感受到作者读书之广博,观察之细腻,联想之丰富。既然我精力见识有限读不了那么多,能从别人的文章中开阔眼界也是很享受的~~]

  林白讲:希望每个人都有点“文艺气质,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对人生、命运浮沉思考,才能对人和事有超出世俗算计的理解

  当一个人的思维发生了逆变,他就写下了负疚感,一下子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闲人特别从容,仿佛未曾负累过。这倘若在乡下,拿一个小铲子,挎一个竹篮,可以在野地里走一上午的。荠菜再不挑,就要老了,马兰头开始面积地铺满田埂水沟边——身在春天,不仅人有隐隐的迫切感,植物们同样如此啊,总会被一种莫名的民族音乐追赶着——嚯哩个嚯,嚯哩个嚯,嚯哩个嚯!一声急似一声,大伙都急急朝前,你也不能歇着,注定被春天的潮流裹挟向前……前面是什么?谁又说的清呢?

  (摘自《小城三月》)

  [喜欢作者的生动笔触。恰如陶潜般隐于野,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

  那些“从前慢”的年月,一切都是手工时代,耕牛遍布田畈的时代,科技没有过早地介入我们的生活,甚至,于每一个夏夜,都可以望见天上碎钻似的群星以及遥远银河

  (摘自《童年之夏》)

  汪曾祺的东西,代表着一种本味,这是舌头味蕾最终依恋的一种本源之味,不过一碟平常小菜,不用大火炝,更无须香料的中和。汪曾祺炒出的菜,只放了一丁点儿盐,余下的,全是生活的本质味道。一个人从少年吃到中年,依旧爱惜,是春三月田畈沟渠间的水芹,扑鼻的中草药气夹杂着袅袅清气,年年守时的宜室宜家。

  汪曾祺的东西,有生命力,不过时。其中的好,也在这里——他端出来的,永远是自然的本味。

  周作人的东西也是本味,但,有时未免涩了点,好比春笋,入嘴,总有那么几丝涩苦,滚水焯,大火炝,皆去除不掉,老顽固似的,一屁股墩坐在那里,爱读不读,没人请,不读请便,间或翻个白眼给你。作为一个单薄的读者,你没辙,谁叫人家诗书底子深厚呢。

  我想,老周的东西是要等到年老斑白之际才能品咂一二滋味的——人之衰老是一种必然暗淡,碰到久雨不晴的天气浑身酸胀之际,真是无可奈何啊,干什么好呢?只能读书了,拿过一个放大镜,读老周吧。老周笔下绍兴那种齁死人的咸苋菜秆,在垂暮的光阴里被岁月一再地发酵,也自顾自有了一股峭崛的异香。老之将至,一切都在萎缩之中,不免有“岁不我与”的孤单清独,老周的文字成了唯一的慰藉

  (摘自《本味汪曾祺》)

  [将文章比作菜,将作者比作厨师,从色香味给人以鲜明印象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两位作家的“本味”风格。]

  去年,第一次在电视上看见她,是一档读书类节目,她背诵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济济一堂,鸦雀无声。九十岁的她站在台前,别有大丈夫气,不比旁人到了资深望重的年岁,不是被捧着,就是被搀着,她不是。九十岁高龄了,也不请阿姨,自己料理自己,特别有尊严。

  要说楷模,叶嘉莹才是我们这个时代里女性的楷模,学问好,品性好,从不哗众骄纵,一生默默耕耘在古诗词里,荫泽一代又一代。

  人,不论到了何等境地,何等年龄段,最重要的,不可主动把求知的心熄灭。求知欲约等于热血,但凡血不冷却,你的一颗心就会向着生机而去,你的生命则用不会隐晦枯顿,你就不断地有创造力。叶嘉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年逾九十,依然孜孜以求于诗词的密林,所以总是给人清新铺面之感。

  (摘自《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我读叶嘉莹》)

  [没有激昂的文字,于平淡朴实中给人力量、振奋人心~~]

  台湾的庄奴老先生活了九十多岁,去年才仙逝。他写过一首《又见炊烟》,晓白明畅,清淡简静。每次听,都会将我深深打动: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

  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

  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

  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

  多好的词。借夕暮起意,讲夕阳中的暮色有多么美,然而,接下去,忽然一荡——纵然天地如此美丽,但我都不在意,我的心里只有你。连天地江山万物,我都无暇顾及了,只将你一个人放在我心里。

  写这样朴素的词,就是把一颗心放进去了嘛。情歌应该像庄奴这么写,舒舒缓缓,逶逶迤迤,内敛自恃,山长水远地爱着一个人,并非去打扰她,只默默放在心里面。这支歌,邓丽君唱过,王菲唱过,两人都演绎得非常出色。可惜,一个盛年客死于异国他乡;另一个也是盛年,默默在家念经打坐。一世的繁华荣辱衰落,如一杯杯封喉烈酒,站在夕照斜晖里痛饮……

  (摘自《犹如梦中》)

  [原以为“又见炊烟”讲的是厨房的袅袅炊烟和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没曾想讲的是夕阳西下时炊烟升起的诗情画意,到底是自己的眼皮浅了些~~]

  一个人的童年,怎么就提前把一生的格局和精神半径框定了呢?纵然日后如何突围,也是枉然。

  (摘自《杯水中年》)

  [莫名被戳中了点。]

  《独自美好》读后感(五):寻一世花开,做一度隐者

  一个人的世界 ,宁静似水 ,充满着蓝色的气泡 ,恬淡如风 ,风中时常传来依稀的话语 ,水底暗藏着冰封的激流 ;一个人的世界 ,学会了怎样去坚强 ,学会在简单心情中漫步 ,在重复的日子里找寻美好 :闲眼时 ,手握一杯淡茶 ,或煮上一杯咖啡 ,精心研磨一份,我消受的苦涩 ,和有节奏的浪漫 。

  这是一本有烟火气息的书,一碟爽口清脆的山芋梗子、一锅浓郁喷香的咸肉冬笋汤可以让你在繁忙的工作中感受柴米油盐的亲近;这又是一本充满文艺气质的书,在勃拉姆斯的交响曲中择菜,买菜途中要折道去看一树绿萼,你可以在锅碗瓢盆的凡俗琐事中发现生活的美意。

  这是一本可以让你静下心来阅读的书,钱红丽笔底静定,文气孤标,每一粒文字都仿佛充满了生命力,那是田野禾麦、山风炊烟赠予她的底子。

  在现代社会的价值观里,哪能容忍“文艺气质”的存在呢?文青早已沦为“成功人士”的取笑对象。而作者一直保持这种气质,以对文字的尊重,对书籍的贪婪,以遗世独立的姿态过着自己的日子。她是一棵从乡村的泥土里长出来的树,文学是她定坐在这世间沉甸甸的锚,正是她对文字的这份尊重,我们才可以读到这样贴人肺腑的语言,于孤独中体验那份沉甸甸的爱。她是一个解人,“以文字的鹤嘴凿开一条理想的出口”,慢慢带我们感受四季之美,会晤古今之人,感受生命的练习曲,在繁华中体验一份独属于你的孤独!

  世界太过喧嚣嘈杂,急于合群从众的人往往容易迷失。而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无非是既能享受得了繁华,也能安顿一个人的时光。钱红丽以深情妙笔,描写生活中可触可感之物,小到一粒微尘、一丝风、一棵草,大到一湖碧水、一座山坡、一片荒原,所有生物在她笔下仿佛都有了温度,有了感情,让凡尘琐事开了花。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精美的装帧设计,配以风景优美的插图,全彩四色印刷,让你在欣赏文字的同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所抒写的美好,此情此景,配以此图此画,仿佛真的置身其中,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钱红丽曾经的文字里尚可见金戈铁马的激越之气,而今刀兵渐收,激烈越来越淡,代之以——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漫山遍野都是。她劝自己要常面水自修,这本书仿佛回到了水的迂阔汤汤,平静之下却势能十足。她曾经从《低眉》出发,而今,真的到了低眉境界。

  那些优美又痛楚的灵魂,那些对人世的慨叹,那些遗世独立的孤高,让我们在嘈杂无助的世界里寻找一份精神力量!有了这份支撑,日子才能笃定地过下去。

  从《低眉》起,关注了钱红丽,然后她的微博,发发美文,发发牢骚,嘴不饶人。刚到手《独自美好》,封皮内侧有她的靓影,一看就是嘴不饶人,美女。因为同时买了本李娟的书,不自觉比较起文风迥异的二位,一位是记录自己的生活,一位在感受自己的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