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解语经典读后感10篇
《花解语》是一本由亦舒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189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解语》读后感(一):恋得广阔 爱得洒脱——评亦舒《花解语》
恋得广阔 爱得洒脱——评亦舒《花解语》
文/龙敏飞
很多人坦言,亦舒是香港版的“琼瑶”,但在我看来,这的确是两个写言情小说的高手,从却很难用这样的关系来诠释二人。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更喜欢亦舒塑造的人物形象,因为这更加真实,也更加正能量。
“琼瑶”小说中的女主角,男主角一离开便哭哭啼啼、要死要活的;但亦舒小说中的女主角,即便离开男主角,也真实地活着,美好地祝福着离开的人。换言之,便是恋要恋得广阔、爱要爱得洒脱。而《花解语》一书中,也正好塑造了两个这样的人物形象——花解语与花不语。
花解语与杏子斡的爱情,来源于巧合,甚至来源于利益,但却爱得深沉,也爱得洒脱。一开始,花解语是有求于杏子斡的,因为姐姐拍摄的电影,底片被扣,很可能失去全部家当。“姐姐”花不语的旧情人方玉堂告诉她,杏子斡或许可以帮助她姐姐,花解语便只身向杏子斡求救,杏子斡帮了她姐姐,她为了报恩,照顾了杏子斡三天,然后便离去了。不料花不语的这个新片失败,一家人可能流落街头,花解语再次求助于杏子斡,随着交往的深入,尽管残疾的杏子斡只有一个头颅能动,最终花解语还是被杏子斡的人品所感染、感动,并爱上了他……
当爱情来临,一切便猝不及防;即便失去,也不会“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便是花解语,当杏子斡被推进手术室后,十多个小时的手术后,却得知手术失败,花解语还是那般“淡定”,继续留在杏子斡身边。可喜的是,幸福之神最终垂青了他们,让杏子斡的手有了知觉,一切有了向好的迹象,小说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无尽却又美好的想象。
事实上,不唯独花解语,她的姐姐花不语,也同样是一个“爱得洒脱,恋得广阔”的人,她真实的身份,是花解语的母亲,但为了混迹娱乐圈,她隐藏了身份,把自己打扮成花解语的姐姐;她和老情人方玉堂相恋多年,最终没有牵手进入婚姻殿堂,他也没有留恋、哀怨,而是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拿得起放得下,或许才是真爱。
在这部小说中,几乎所有的叙说,都是为了说明这两个女子对于爱情的态度,是那么让人敬佩。而对于现实的社会,花解语也一语中的——不外任人鱼肉,有力气者出卖力气,有色相者出卖色相,免费奉送自尊。这样的叙说,虽然悲情了,却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诉说,的确,我们每个人在现实面前,都是无力又无奈的。不过,心态却是可以自己调整的,恋要恋得广阔,爱要爱得洒脱,这样,既可以避免自己受伤,也能尽早地放下爱情包袱,何乐而不为呢?
像亦舒笔下的每个女子一样,做一个出色的女子,恋要恋得广阔,爱要爱得洒脱,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出彩!
《花解语》读后感(二):《花解语》解语花
读亦舒的言情作品,总会给予书外读者一种貌似脱离了爱,却又时刻因为爱而顿生着矛盾纠结。她的作品少了风花雪月的情爱点缀,多了饱满情感背后的人生定义;她的作品少了那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侧重,却多了着墨于女子独特魅力的展现。这便是一个独特的作家,带着一种貌似看透红尘,却又时刻百般纠结的心绪游弋在爱情的汪洋。
作为一名如此不可多得的出色华人女作家,东方出版社此次相当给力地为她的粉丝们分享上了一个重量级的阅读典藏系列。今日我刚读完了她的全新大作之《花解语》。情不自禁的感动,外加十二万分的倾慕尽情于书中得到无与伦比的感悟。
题为《花解语》,实则描述一朵含苞待放的解语花。本书的故事背景依旧设置在一个三代女人的家庭之中,外婆,称之为姐姐实则为母亲的不语,还有那个重中之重的,有着七巧玲珑心的解语。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家庭呢?虽然貌似光鲜的明星不语曾经吸引那么多人关注,而此刻却在她的花解语面前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善良聪颖,美貌动人,青春活力,善解人意的解语虽然有着坎坷的身世,却更有着她的魅力无穷。现实的残酷,没有消磨掉她人生的目标和斗志。尽管看似前途昏暗的家庭,却在她的努力付出下出现着转机。不语投资的失败,让解语挺身而出地想方设法解除危机。也在这样的奉献精神下,她走入了一个虽然看似坐拥一切,对她宠爱有佳,却唯独身体不好的男人杏子斡。好人终有好报的圆满大结局至少让我感觉到本书最后的剧情是那样地让人充满着希望和期待。于这部作品中,作者的着墨点并不在于刻意地彰显男女二人情感的曲折性。相反的是追随着残疾白马王子救助灰姑娘的同时,收获着花解语给他带来的幸福和美满。这是一个怎样的完美无瑕的女子啊!一如一朵善解人意的解语花,任何人在她的周围都会感觉到无穷的温暖。于男主杏子斡而言,解语是他原本已死之心上跃动着的精灵仙子。让原本孤寂无助的人生充满着期盼和向往。于书外的读者而言,解语则更是带领着你我共同一睹幸福生活该如何赢取的灿烂光芒。尽管人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刻,但是我们何不也来领悟源自于解语般的奉献和付出精神吧!充满着感恩的人生,充满着灵性的智慧,她是那样地光彩夺目,温暖着他人的同时,更在温暖着自我。
尽管这个世界充斥着功利的追逐,但是放眼望去,我们还是可以感悟到人生美妙的真谛所在。与其让自己疲于奔命地工于心计,倒不如用一个温暖善意的胸怀拥抱世间的一切!解开人性的阴暗面,引领你我共同一睹解语花的永恒魅力所在。
《花解语》读后感(三):三代人的追求
如何去解说这样一本带着“童话”般的言情小说,我一直很是头疼。说是科幻,是因为通本读下来,不由的会觉得主角有着灰姑娘遇到王子的感觉,即便这位王子无法骑着高头大马帅气而来,但那富裕繁华的“城堡”足以让这位灰姑娘华丽变身,甚至财富恩泽到她的全家。一般童话的结局总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所以我喜欢心甘情愿的相信从此故事中的他们也是过着快乐的生活的。
说来花解语的个性很让人喜欢。可能是因为姐姐是明星的原因,生活环境造就了她说话做事的谨慎。而那份谨慎让她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的色彩。也是这种积极向上,会让一个处于残废中的男子应为向往而喜欢吧。而解语自己也不过渴望的是一份安稳的生活,有人相伴着。姐姐和奶奶对她的强迫逼迫她坐车选择何尝不是成全她呢?家人在一起不是应为多么合拍而是一份血缘的牵盼,因为熟悉,所有懂得;因为在乎,所以慈悲。我想更是不语风险在让话解语有了更好的人生吧。说来处于三代人当中的不语也是一个传奇女人,用一己之力养起了三代人的成长,还供养了一套房子。辛辛苦苦多年,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证明。证明她也是一个很棒的导演。即便电影已经被金钱所掩埋,票房是虚拟的数字,她依旧乐此不疲。人,总需要一个梦想来支持自己继续前进。就算败了,一无所有也不过是从头再来。没有人会想着失败,所以妹妹或者说女儿的人脉依旧是她有力的保证。自己的失败何尝不是对杏子斡的考验,投资如何不过是一赢俱赢一损俱损而已。对于为何隐瞒花解语是自己女儿的事情文中并没有细说, 原因或许有很大,但是最好的诠释便是保护,从小开始的保护。而三代人中年纪最大的长辈,所在意就是房子了,那是她一生的骄傲和欢喜,她不想也不能失去。而作为子女,解语和不语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的发生,所以为了能解决事情花解语的离开是必然,只是她们都没有考虑到解语小小年纪的承受力,让这篇文章里带上一下埋怨的色彩。
如果说时代和年龄造就了三代人不同的追求是必然的话,那么那个让她们实现追求的杏先生的出现就是偶然。世间本无十全十美的事情,却不可避免的总会有些意外的收获。利益很好,相互需求也罢, 温暖总会在付出艰辛之后,心存善念后如童话般的生活也会悄然出现。
《花解语》读后感(四):花能解语谁解花
许是受姓名之累,花不语的人生,豁达不过是表面,内里始终泪眼朦胧。做小明星,独立撑起母亲与妹妹的人生,陪酒卖笑,不知有多少辛酸。
金主抽身而去,也是早在意料之中。置身娱乐圈,看惯分分合合,肯留下一笔款子,便是好人。
只是终究要争一口气给他看,于是转行自己并不擅长的电影制片人,连宅子都几乎输掉。
于是花解语卖身救家。
成全了外婆安详静谧的晚年,成全了姐姐抽身而退,再嫁竟得良缘。
她自己也似是幸福的,爱人只得不能动一个缺点,除此无一不完美。富有,英俊,包容,体贴,宠溺,又有本事将一切安排妥当,再难的事都可弹指解决掉。
只是此后几十年该如何过?我不知花解语是否问过自己。
但她就像一朵花,解语花,花解的是语,能解却从不说只言片语。
得知抚养自己长大的姐姐竟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她不说不追问。
被学校开除却考出上佳成绩,学校有意请她回去,她不说话,只是默默答应。
面对外婆和姐姐的联手逼宫,她不说,只是去将自己卖掉。
她不说。只有对着不相干的人,她说:“穷家女,找生活,荣辱不计。”
并非心如死灰,并非愤世嫉俗,也并非故作豁达。
就像一只柔弱的花枝,风从东边来,便向西边倒。不抗争不仇恨不招摇,只是倒也要倒得优雅。
亦舒无疑是偏爱这种洞明世事的冷冷的练达,她从笔端塑造出这样一个女子,又峰回路转为她安排最完美的结局,甚至爱屋及乌到将她的亲人一概安排妥帖。
多么完美的结局。
若说花解语是亦舒想象中完美人格的化身,花不语便是在尘世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的影子。
她有爱有恨有欲望,懂得如何求生存,也会因虚荣和自信输掉一切。她会为了家人含羞忍耻,也会在心情不佳时对母亲和女儿出言讥刺。她会在一无所有后抽身退步,抓住最后一点小小的幸福——从此安分度日。
她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就像《西游记》中每次菩萨的出现就意味着故事已经难以为继,在《花解语》中,亦舒安排慈悲透彻得如同菩萨一般的花解语化解一切苦难,也是因为这艰辛的生活实在太过沉重,非如此便不足以给整个故事一个温暖的收梢吧。
《花解语》读后感(五):比花花谢语 比玉玉生香
早就听闻过亦舒师太的小说扣人心弦,但真正想要看却是因为最近大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很喜欢“花谢语”这个美丽的名字,所以选中这本书作为我与师太精神碰撞的开始。 这本书就像是在说在乱世中的一个简简单单的爱情故事,前半部分写出被生活所左右的大明星一家风光表面下的窘迫,而后面却是郎才女貌相识相遇相爱的故事。涉及的人物不多,纠葛不复杂,却把任何时代娱乐圈都特有的脏乱描绘的有声有色,让读者身临其境,实在羡慕师太的写作能力。娱乐圈里的潜规则在书中一句句的对话中显现,没有露白的直指其肮脏,却让人觉得比肮脏还要让人恶心。 谢语自小由外婆抚养,对外婆又敬又爱,与不语关系似姐似母更似朋友,我被这一家的相依为命深深感动,后来却发现原来一切不过一场戏,一场对白、表情,都夹得天衣无缝,以剧情雷霆万钧的戏。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自己的亲生母亲也会撕下面具,说一句:“你怎么不去找你那只有一个头的男朋友”。这样一句说得比外人说出还要令人恶心。将自己手把手带大的亲外婆也是要紧关头,唯我独尊。 谢语做好用美色换取一家生活的准备。因为她早黯世事,知道穷人家子女不外任人鱼肉,有力者卖力,有色相者出卖色相,免费奉送自尊。但就在她鼓起满腔热情赴死一搏的时候,结果却是她从未想过的可能。对方并不是一个老奸巨猾的色鬼,或者油嘴滑舌的老男人,而是一个设身处地为她着想的翩翩君子,却也是一个对感情一筹莫展的“小孩”。 子斡是自卑的,他深深地爱着谢语却害怕连累耽误她的一生,怕她是受迫无奈而留,所以给她分割财产却让她自由选择是否结婚,所以会像个小孩一样大发脾气要赶走谢语,他的爱是世上难有的。男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子斡在商场上叱咤风云,运筹帏莫,靠一颗脑袋就可以富可敌国,让认识他的人都奉上真挚的尊敬,这样的男人却在家对妻子细声细语,无微不至,试问谢语又怎么不会爱上他呢? 我喜欢谢语与子斡的打情骂俏,他们就像一对看穿一切的老夫老妻在像孩子般的互相嬉戏。谢语的美注定她是不平凡的,回家路上总被邻校男生尾随,考试也要被问电话号码,这样引人注目的美人如何过普通人的生活。再者,谢语的心智又是同龄男孩无法比及的,是方世堂这样的小生意人攀登不起的,只有子斡,这个因为受过伤所以沉默专注的男人,才能让世人觉得两人万分般配。遇上子斡过上不平凡的一生才配得起谢语的超凡,遇上谢语度过不需用尽心思算计的简单生活才配得起子斡的才智。 他承认他喜欢美人,因为美貌想认识她,却又因为她的内在而决定携子之手度过余生;承认她为债而来,因为钱财而不得不来到他身边,却在演戏的过程中入戏太深以致无法自拔;他愿意把整个王国赠给她,她却推却笑道我要来干嘛,他们都为彼此奉上了真心,坠入了爱情。感谢师太给了他们美好的结局,愿他们如王子公主般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生出一朵朵美丽的“杏花”。
《花解语》读后感(六):愿你每日都能被拥抱
喜欢读师太的书,易读,读完或多或少地还总能生出些感慨,尤其适合周末的午后窝在沙发里边泡茶边读,或者放在睡前读也是很合适的。
师太笔下的女主角大多出身坎坷,姿色出众,聪慧又有些清高,也总能得那些家世优厚、温良又绅士的大叔们爱慕、怜惜或占有,无论最后的结局是喜是悲,都让人觉得美。
此前觉得喜宝最讨喜,但今次这花解语也是很令人疼的。
“姐姐”花不语靠出卖色相撑起一家三个女人的生活,像所有的女明星那样炙手可热过,逐渐被众人冷落,不甘心,而后处心积虑想要东山再起,一败涂地后总算还是遇到了好人,有了儿子,最终过上了现世安稳的日子,叫人心安。
而花解语总是那样聪慧而隐忍,知道大自己十八岁的“姐姐”实为自己生母时,她没有逼问,没有怨恨,只是装作不知,想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最终也只得释然,只当他不存在;替“姐姐”挨巴掌;在她落难后求助于自己一无所知的大人物,甚至不知自己会付出何等代价。她自己默默地经历着一切。
这世间有许多的方玉堂,爱慕许多人,又被许多人爱慕,起先抛弃人,后被人抛弃,不好也不坏。但所幸还有一个杏子斡,他家财万贯,身体虽残疾,但依旧乐观、雍容而聪慧过人,他看到了花解语的美,懂得她的真。他囊括了欧洲所有大奖,却愿意在下棋时扮幼稚园生输给花解语来讨好她。
印象最深是第一次离别时临上车之际,解语听得有人叫她,转过头,抬眼看,杏子斡由一座特别构造架在身后支撑着站立,僵硬而不自然,他微笑:“你看,终于与你平起平坐了。”解语落下泪来,她明白他那样自苦与扮幼稚园生一样是为着讨好自己。而我亦觉得,杏子斡的这一次站立用尽了所有深情。
花解语很需要有人拥抱,但高位截瘫却使得杏子斡无法予以花解语任何拥抱或爱抚。好在最后杏子斡终于能感觉痛,而杏太太有好消息可以听。
愿你每日都能被拥抱。
祝你幸福,杏太太。
《花解语》读后感(七):十年亦舒路 两两不相误
亦舒的书多多少少零零散散看了很多,散文集、小说集都是一小本接一小本,适合无事的午后一个人打发时光,很多时候抱着她的书窝在沙发里看进去任时间慢慢流过直到合上书才会抬头,更多时候捧着她的书半倚在床上即使再晚任它再晚也会一个故事告一段落才会继续接下来的事情...
师太的书,名字大部分是小清新小确幸小温暖:“小紫荆”“圆舞”“她比烟花寂寞”“花解语”等等信手拈来;但也有部分书名让人的确想探究到底是怎样的故事才衍生出那样的书名,都说书名是一本书的灵魂或者解码,如“恨煞”“连环”“天若有情”“花长好月长圆人长久”...
第一次接触到亦舒的书,应该是高中时候知道卫斯理和白素的故事,然后知道这本书的坐着是倪匡,进而知道他的妹妹也是才女一枚,担任明报记者,以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亦舒,倪匡,金庸统称为香港三大才子,直到现在这一殊荣无人能破。不过那会儿因为学业压力,深入亦舒的书不是很多,浑浑噩噩进入大一后那会儿脱离牢笼不久,又不敢光明正大逃课,只能人在课堂上耳边塞个耳机听听广播想想心事,就从那时候养成了爱听广播的习惯,记得当时988电台有位我很欣赏的女主播,她的每期节目必听每个话题必参与,后来发展到关注她的博客微博,直到离开西安4年过去了还时时关注这位女主播。记得她喜欢读书,古今中外都有涉及,但特别在一篇文章里面讲过亦舒的书。
所谓爱屋及乌于是从那时候开始追述亦舒的作品生涯就开始了,接近十年过去了多多少少看过很多书,但说实话对于女性、家庭、婚姻、爱情真相揭露或者现实犀利阐述,无人可抵亦舒的高度,往往一两句话就说明白了很多,这也就可以看到为何这些年关于亦舒的一些经典语句摘录:
人类对未知有天生恐惧,所以新不如旧,这种想法情有可原。——《忽而今夏》
不过女人到底是女人,日子久了就任由感情泛滥萌芽,至今日造成伤心的局面。女人都痴心妄想,总会坐大,无论开头是一夜之欢,或是同居,或是逢场作兴,到最后老是希望进一步成为白头偕老,很少有真正潇洒的女人,她们总是企图从男人身上刮下一些什么。——《胭脂》
做一个女人要做得像一副画,不要做一件衣裳,被男人试完了又试,却没人买,试残了旧了,五折抛售还有困难。——《喜宝》
无论怎么样,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越是没有人爱,越要爱自己。——《星之碎片》
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开到荼蘼》
你大概误会大学文凭是世界之匙,开启顺风顺水之门,这并不正确。读书目的是进修学问,拓阔胸襟。人生所有烦恼会不多不少永远追随,只不过学识涵养可以使一个人更加理智冷静地分析处理这些难题而已。——《花常好月常圆人长久》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这样令人深思的话语,不过很多时候说白了,大家都是在一个圈子里绕来绕去,道理谁都明白但情之所至现实所迫,兜兜转转聚散离合为情分为生计为名利,谁又能跳出这个魔咒呢?你,不能,我不能,你我皆不能。
她属于高产作家,这些年下来小说不下几百本,更不计散文或者其他,于是参加工作第一年索性买了一整套20本,还记得当时扛着一整箱她的书走在回出租屋的路上那个心情,出租屋被三合板硬生生隔成四间房八个人住,夏天无空调冬天无暖气,但那会真不觉得辛苦,只会想着很好啊这一整套我终于买了回来,得看多久呢?不大的屋子住了两个人,除了两张单人床外,柜子桌子皆无,导致日常用品只能散在地上,买来的很多书就摊在地上吸了很多灰尘,那时候就有个愿望以后买房子一定要有自己的书房,泡杯茶窝在沙发里捧一本书一看一天,想起来都觉得很美...
距离扛着那一整套20本书4年过去了,4年之间陆陆续续买了很多她的书,我的生活也慢慢走上正轨开始了四年如一日的生活,直到最近我看到师太新书推荐按捺不住买了10本回来慢慢阅读,同屋的美眉看我每晚无论下班多晚都会拿本书来读,哪怕只是看几页但都会瞅瞅,上班之前如果收拾妥当觉得时间尚早也会继续拿起那本书继续读下去,买书读书藏书成了自己的兴趣,无奈家里的书存放终于成了问题,两个收纳箱已经不能够满足,和CC看房尽管囊中羞涩存款不够但都会稍微想着一定要设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无论大小是否装修,但有那么一间就足够了。
十年亦舒路,我看了十年她的书,她的书见证了我这十年,两不相误。
《花解语》读后感(八):解语花
花解语,原是唐玄宗以赞誉美人而起的名,如今形容美人。书内花氏命运因这不同常人的美貌,各自有不同的命运,终逃不过为情而至。是情否,与容颜关乎何其多!花解语自始总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喑世事。她狡猾,重亲情,为亲人着想。书里言她欲逃离,却需自制力,不似小学生。言她喜极而泣,却如此需那孩子的拥抱,是为自己今后的命运吗?她偿还一切债,逃不过,无可逃。那孩子,没了容颜,名金刚,不坏之身,不坏之心?是对比,是讽刺?女子拥有美貌与智慧,心中无情,便是无人可敌。可是如此?推崇利益的时代,容颜若花的娇躯如何存活?屈居于男子下,唯他仰首称是?那一面钟情的邻居,未始的爱情,未始的感伤。人老珠黄后是怎般光景?若外婆,丈夫数年无音讯,如不语,被方玉堂这般的商人抛弃,或杏子幹手术康复后,数十载后不过给她一笔财富?不语为一次扬眉吐气,如此挥霍,似要把从前受过的种种屈辱不堪都挥出去罢?辛苦十载又如何,大不再忍辱,活得太压抑,即便挥霍母女情,即便明日便要睡在大街上。无奈这淡淡愁绪,各人命运,各自抉择。